第14回 小聚民心

“咣——咣——咣!”

陣陣銅鑼山響。張家村的村民們,各自從屋裡,樹下等休閒的地方,各自不安的聚攏到村口的老槐樹下。不知道這又是加租了,還是加稅了。

只看那縣裡常來催稅的差役,站在中央,大聲喊道:“各位鄉親,都到齊了沒有,沒到的說個話,聽漏了犯了事,那可不管我的差啊!”

衆人沒心聽他胡咧咧。有相熟的在樹下嚷道:“麻三!你小子有屁快放。都是鄉里鄉親。聽漏也有人給他帶話!”

麻三嘻笑道:“二爺。您別急,我這不是當差的場面話,都得交待一下麼。”隨後,麻三正容大聲喊道:“各位鄉親。恭喜大家了。縣裡面接到公文,以後你們這張家村的稅款,縣裡面就不收了。”

麻三此話一說。這些張家村的百姓,當時全都懵了。縣裡不收稅了?這種好事可能麼?

頓時,衆人議論紛紛,有與麻三相熟的,當即就向麻三問道:“你這話可真?都是鄉親,你且莫胡說!”

麻三賠笑道:“三叔。這話哪有假的。我若亂說,我爹也饒不了我不是。”

衆人頓時喜慶。

有人當即笑問:“可是官家又生了皇子?免了天下的稅不成?卻不知這回免了幾年?”

旁邊有一人,自體麻三回道:“不管免了幾年,都是朝廷的恩典,官家的賞賜。謝天謝地。”

而這時,麻三卻又說道:“各位鄉親,天地就不用謝了。官家也沒生什麼皇子,更沒有什麼天下稅免。咱們縣,也就是咱們村不用向縣裡繳稅了。”

衆人頓時全都奇了怪了。各自議論,咱們這村怎麼有這般造化?難道咱們村的風水好?祖宗顯靈?

而那個麻三在衆人議論中卻又說道:“各位靜一靜。聽我把話說完。咱們張家村不用向縣裡繳稅了。那是因爲當今的官家,把咱們村,賞賜給國師李民,作爲他老人家的封邑了!”

衆人聞聽,當即更亂了。很多人不明白這封邑是怎麼回事?半明白的,卻不知道這張家村成爲封邑後,會有什麼變故,各自議論紛紛,卻也沒人再聽麻三講什麼了。

最終,衆人琢磨不出一個頭腦。全都看向了一人。

此人三十多歲,一身青布長衫。很是乾淨整齊。衆鄉人全都看着此人說道:“先生。您給說說這事。”

此人微微皺眉,示意衆人不要爭嘈。徑直向麻三問道:“三哥,你這差辦得可不地道。先說沒稅,後說做了別人的封邑?可是那衆鄉親取笑不成?”

麻三頭上當即漢就出來。媚笑的躬身說道:“先生。這可不敢說的。若讓我爹聽到。豈不要打斷我的腿。。。。。。”

不等麻三說完,一個老漢就蹦了出來罵道:“你這個畜牲!當了個小差。竟然拿鄉親取笑。我打斷你的腿!”說着,一胡拐,已經打了下去。

麻三利索的躲在了那個先生身後喊道:“爹!您怎麼也來了。我不是說了麼,有什麼事,我回家跟您說麼。”

“我不來。能知道你小子出息了。竟然敢拿鄉親取笑。你出來!讓老子打瞭解氣!”

麻三頓是拉住先生後衫哀求道:“先生救命。幫着給說和下。”

那先生知道輕重,當即對那老漢說道:“三叔。莫要打了。且讓我問三哥幾句話。”

這先生是村裡六代,唯一出來的秀才。明事理,在村裡教書,除了收些鄉親給的米麪蔬菜,卻也從來不收鄉親的錢。頗受大家的尊敬,不論輩分,皆稱他先生,而不呼其名。他的一句話,遠比村裡的里正還好使。

此時,他說完,那麻三他爹,當即不再咋呼了。只是惡狠狠的對麻三說道:“好好回先生的話。再要胡說,我就真的打斷你的腿!”

麻三當即擦汗的道:“不敢。不敢。”

先生一笑,也不多言,徑直向麻三問道:“我朝公爵封邑,皆是虛封,需得實封,方有俸祿補貼。那也不過每戶二十文,隨俸祿發放補貼。卻也是與地方無關的。地方賦稅,依然是交納朝廷。這國師李民,何許人也?何以特里,卻將村莊稅賦,交與他用?”

麻三卻也不是太清楚。只安知道的,老實說道:“這位國師的來歷,我卻也是不太清楚。只聽人言,這位國師,乃是有大法力的。曾見過官家,威震京師。可操雷電,可降天罰。驅神御鬼,無所不能。而我們這張家村,卻也不是什麼公爵的恩賞封邑。而是如皇莊,道產,寺田一般的,劃歸成了國師清福宮的供奉村落。而且,據說不止咱們一個村,這清泉嶺方圓五百里的地方,今後都屬於了清福宮的道產。而咱們張家村的八百戶,以及臨縣老槐村,靠山村等,共七個村落,也全都成了清福宮的封邑,今後清福宮的米糧供奉,就落在了咱們七個村的身上。賦稅田稅,也由他們做主!”

那先生一聽,當即皺了眉頭。而其他村民,卻也全都不幹了。好好傳了幾輩的田地,就此與了他人。算作什麼清福宮的道產。卻又那個甘心?

只是,不甘心又如何?那是朝廷的旨意,他們這些小民小戶,卻又如何抗衡!

當即,各人都把目光看向了那位先生。

那先生皺眉道:“各位也無需多慮。我村雖然成了封邑。可也未必是壞處。各人的田地,依然是個人,那些道爺,也不過那些田稅罷了。與原先咱們繳與官家的,卻也沒什麼分別。只是今後三哥收的稅,不再繳到縣裡,而是交到清福宮罷了。而且,咱們這成了道產,官家的徭役,卻也找不到咱們。橫灘的賦稅,也沒有了。卻也有可能是一件好事。”

衆人聞言,紛紛點頭,全都舒心了不少。不過,有人卻擔心的說道:“先生。話是這麼說。可我們村成了道產,今後卻也由不得自己,我曾聽人言,有些成爲道產寺田的村落,一年的辛苦,七成要交給觀裡寺裡。雖不交國賦,卻也難活。而且,有些和尚道士,不修道德,還禍害村裡的女人。那些村落,依附寺觀,卻連個說理的地方都沒有。若今後,咱們遇到那位國師,哪怕他老人家是真有道德的高人,可若他的門人隨從,不咋地。胡亂加賦,或是禍害咱們村裡的姑娘,那可怎麼辦?那時可就是人家清福宮說了算。卻是誰來與咱們做主?”

那先生皺眉道:“或許未必如此。若真是如此。我等卻也不能任的他胡來,卻要給他一個說法!”

“哈哈。你這人有些意思。你卻是準備給那國師一個什麼說法?可說來我聽聽!”

衆村人閃目一瞧。卻見五個陌生人,不知什麼時候也跑來了這裡聽話。想來應是衆人混亂是,沒注意湊過來的。

衆村人當即全都面色各異。全都把今後未知的恐懼,遷怒到這五人身上。只是,這五人,除了當中的那個年輕人,肥壯一些,笑嘻嘻的,狀似無害的樣子外。餘者四人,卻全都是高大的漢子。尤其是這四人裡,有一胖大的和尚,更是魁梧的過人。滿身的刺繡,扛着一根方便連環鏟,看着就讓人眼暈。

故此,衆村民雖有怒容,卻也不敢率先喝問這五個人,憑什麼跑來這裡偷聽。

不過,有一個長者,卻像一個主事的人,也不待那先生說話的。徑直站了出來,面色不悅的說道:“年輕人,此是我張家村的私事,你且莫胡亂打聽。去去去。莫要擾了我們說話。”

那笑嘻嘻的年輕人,卻也不惱。依然笑道:“老人家,何必那麼大的火氣。晚輩路經此地。見各位齊聚,有些好奇罷了。若是有事,說與我聽。興許我還能幫上幾分忙不是。何必絕了我的好意。”

那老人不悅的說道:“皇命你也管得了?莫要多說了。快快走吧。”

隨着這老者說完,當即有幾個青壯,就來推搡這五個外來人。可還沒等這些青壯進身,那五人中的胖大和尚,就猛然一揮手,一道拳風,當即就把那些青壯全都撞飛了出去。隨即大喝道:“我家老闆在此。那個亂來,灑家的拳頭,卻饒不得!”

衆村人,當即全都嚇住了。不是因爲這個和尚的嗓門大。實在是這和尚的拳風,實在太難讓這些村人理解了。明明沒打到。可這麼多的青壯卻全都撞飛了。這和尚肯定有妖法!

面對妖法。衆村人卻全都沒了勇氣。

倒是那個先生,自認正氣長存,卻是不怕什麼妖法。反倒看這五個人相貌各異,氣度非凡,應該是些異人。當即攔住衆人,上前說道:“敢問幾位好漢怎麼稱呼?哪般的營生?”

那爲首的年輕人,笑嘻嘻的說道:“不敢當,在下姓李,名民。小小的開幾間米行,人稱李老闆。養活些閒人罷了。這四位,都是我的護衛。卻不是什麼外人。只是在下雖然能力有限。可朝中卻也認識幾位高官。他們受我的米供,卻也能說的幾句話,上達天聽。你們若有什麼不滿,說與我聽,就算我幫不上,卻也能替你們把是非呈達天聽。對了,尚未請教先生怎麼稱呼?”

“不敢,餘本鄉教書先生。姓張,名山。”說完,張遠一指剛纔站出來說話的老者說道:“此老乃我村的村長,也是我張氏一族的族長,姓張名範。”

那老者見張遠說話了,當下也不再趕人,衝着李民一抱拳。算是見過了。

張山和這村長張範。雖然也曾聽麻三說過國師李民,卻也沒把這個同樣自稱李民得人,與國師聯想起來。在他們的印象中,堂堂的國師,怎麼也應該是一個仙風道骨的模樣,及時是個騙子,那也得有些年歲,纔好騙人。不過,眼前的這個李民,卻是實打實的國師李民。那個出手的胖大和尚,自然是魯智深了。餘下的三人,卻是武松,以及鐵豹、惡虎。

今天,雖然有官府的人分到李民的七個鄉村,爲李民通傳封邑的公告。可李民還是借空親自出來遛遛。只不過爲了避免因人注目,卻是把大隊留在了青州城,只帶了魯智深和武松等四人護衛。餘下的,卻全都交給了魯雄和林沖統帶。

而這一遛,沿着官道,卻正好先到了這個張家村。也算是微服私訪了。

此時,衆人見過。那張山卻是對李民說道:“李老闆氣度非凡,想非等閒人。不過,朝廷下的旨意,把我村封給他人做封邑,卻恐怕也非李老闆能管的。”

李民笑道:“這確非我能管的。不過,我聽說那國師乃是有道高人,你等村落,有他庇護,免了皇差。生活只有更好,卻有何恐慌?”

張山當即把衆人的憂慮一說。

李民暗自好笑:真有意思。我還不知道該怎麼辦壞事呢,他們到都替我想好了。

不過,李民卻有心試探,故意問道:“若真如此,你們卻要如何?”

旁邊有一人,當即怒道:“若那國師真是一個無恥之徒。我這張家村,卻也不是由他禍害的。大不了我全族與他拼了。殺了那狗國師,全村遷移,或是直接遁入山中,坐一大王。也是逍遙。哎呦!”

卻是不等那人說完,那族長張範已經聽不下去了,一柺杖打了過去,怒道:“你這是哪門子胡亂主意!我張氏一族,雖然沒出過頂天立地的賢良,卻也是清白一族。那容的你小子作亂。傳了出去,沒得辱了我張家的名聲。再若亂說,就逐了你出去。讓你死後也入不了我張家祖墳!”

那人捱了一下,有捱了罵,當即不敢亂說了。族長張範,卻又把目光轉向了張山說道:“先生,你卻是我村最有出息的人,卻是說個主意。”

張山皺着眉說道:“那國師也不知道是怎樣的人,卻也不好說。若他是有道之輩,只是門人隨從不法,卻還好說,我等只需告到觀上,自有那國師爲我們做主。就怕那國師也是無得之輩。我等卻是不好辦了。若是那樣,我等也只能寫萬民書,求李老闆把此事上達天聽,請官家爲我們做主了。”

那族長當即點頭認可。

李民暗中生氣:說的我好像真的就那麼不堪一樣。難道我是壞人麼?

李民有心逗他們一逗,故意說道:“恐怕就是上達天聽,也不見得管用啊。據我所知,那國師在京裡面,威風的很。連蔡京,高俅,都對他禮敬三分,當今的官家,更是對他信得很,一心拜他,求取長生大道。你們即使上萬民書,恐怕也奈何他不得。反回被官家認爲刁民生事。卻是更難活了。”

張山和張範,頓時眉頭皺的更緊了。一旁有先前說道產的人,顫抖的說道:“族長,要不然,咱們也學其他寺觀的村落一樣,每年各家輪流給那國師進獻一名女子,討那國師的歡心,免了村裡的災禍吧。”

那族長聞言,當即身子一顫,好似更加老朽了許多。半晌,低首說道:“若是如此,也只能那樣了。”

張山聞言,當即怒道:“族長不可!奸人當道,我等豈可拿自家的女子,討他的歡心!大不了。我等舉族遷往他處也就是了。”

張範當即猶豫不定。背井離鄉,拋棄祖業,這同樣也是張範這個族長難以容忍,接受的。

李民一看,玩笑不能再開了。明顯這些人,絕對沒有拿這事當玩笑的。顯然,除了他李民外,弄不好真的有什麼寺觀,欺壓那些依附寺觀百姓的傳聞,以至於讓這些人怕了。

李民當即正色說道:“諸位莫慌。實不相瞞,我就是當朝的道德普惠國師李民。爾等雖被封作我的封邑。卻也是與往日無二的。只是把往日交與官家的稅賦,交與我清福宮,以做供奉罷了。我李民保證,決不額外增添田稅。”

張山和張範,當即愕然。直到李民取來文書,印信,與二人看過。二人這纔信了。當即給李民跪倒拜謝。其他村民,也全都跪倒了一地。

李民又是安撫了一番。並宣佈,由張氏的族長張範,繼續擔任張家村的莊頭,里正,負責張家村與他李民地清福宮聯繫、辦差。

此後,李民又逐一暗訪了各個村落,除了把清河村的那不得人心的里正,直接命武松打個半死,換了一位得高之外,卻也一切照舊。不過,這一番暗訪,卻讓李民地名頭,在他這幾千戶的百姓中,響亮了起來。畢竟這些小百姓,卻是從來沒有見過這樣一個平易近人的國師的。

而李民在走訪了七個村落後,雖然落實了身份。樹立了形象。可李民的麻煩事,卻也來了。

修建清福宮,那可不是一件小事。就算山石木料可以就近開山砍伐。可那些工人的吃飯用度,總還是需要有人管的吧。那荒山野嶺的,連個正式道路都沒有,這些日常的用度,卻又如何的運送?

而且,初次之外,青州知府慕容彥達,雖然奉皇命,要配合李民修建清福宮。可慕容彥達本身,對這個建築卻是不懂得。他也就是抓一些民夫的差,派些徭役給李民出個人力。而一些高手匠人,卻是沒有的。而他沒有,李民手下也沒有。若是光靠李民設計。

對不起,李民不是建築系的高材生。沒那個本事,若是讓李民主持規劃。最後能出來一排現代的廠房,或者小二樓,那就絕對是奇蹟了。巍峨的道觀,那卻是不要想了。

李民有心找人去京城通知他那倆徒弟,讓他們給趙佶說說,從工部弄些高手匠人出來,可又怕因此讓那趙佶找到機會,再次大手大腳的花錢。那可是一個不知道錢都是老百姓血汗的主。何況,趙佶現在還在修着神霄宮,延福宮等各大宮殿,更是一個雄偉的艮山計劃在籌備。花錢用人的地方多地去了。李民雖然阻止不了,可不到萬不得已,卻也不想再插上一腳。

尤其是李民對於修建清福宮,也就是那麼一回事,最主要的,卻是想招收子弟,以便於找出幾個能放電的徒弟來。李民可不想一個宮殿還修幾年,影響了他培養放電法師的計劃。

只是,趙佶明文給他修建清福宮,而且連錢都發下了,不蓋也是不成的。最少也要走走樣子,弄出一個還能住人的宮殿來,以防日後趙佶來個參觀住宿什麼的。

好在,李民爲難的時候,月茹卻給李民出主意說道:“爺!莫要犯愁。我曾看那師師姑娘畫工甚好。有頗有學識,想來,她依山畫一個宮殿,卻是不成問題的。只要有了樣子,讓那些匠人自去做,也就是了。”

李民聞言,心中一動。此事若讓李師師辦了。卻也正好修復兩人的情感。李民當即與李師師商量,李師師正閒着沒事,而且也正自悔過,有心與李民修好。當即高興的接了。

樣圖的問題,算是給李民解決了。

而李民其後也沒閒着。決定在清福宮修建之前,先在張家村,劃出一方土地,修建一套宅院,以供衆人落腳。隨後在一張家村爲中心,修建一條道路,連接青州城與二龍山,以便於今後修建清福宮。

然而,正是李民把落腳的地方,選在了張家村,李民的真正麻煩,卻也來了。

第1回 海納百川第34回 小人得志第14回 意外第53回 說的再多,不如花錢有用第101回 情報組織是要花大錢的第23回 該有此劫第23回 暗動第20回 正面攔截第8回 皓天鏡第9回 降者不殺第29回 大禍第20回 天無絕人之路第13回 氣死公孫勝第22回 棋逢對手第28回 大獲全勝第16回 大法有望第29回 秘術第9回 以血醒民第28回 天罰第26回 飛船第13回 有投入就有回報第15回 燕地風雲變第15回 一力降十會第57回 你有何妙計第16回 武大郎奪標第27回 出口有願第12回 力量與速度第9回 安培泰親第18回 極光鎮四靈第21回 危機考驗第80回 鳳舞九天第5回 糊塗第106回 暴力手段不好卻有效第15回 八葉之雷音禪院第3回 有機會就要灑釘子第5回 心意第23回 青白二蛇第2回 姑蘇亂第25回 十字軍東征第27回 種家軍大戰姚家軍第32回 鄭鵬獻策第9回 十字架第5回 不甘寂寞的流星第38回 夕陽紅第12回 首功第13回 遠征塞爾柱第17回 兵攔桐水第96回 佛本是道第13回 誰的人第24回 降蛇第28回 躲不得第3回 周侗使命第6回 商紂遺臣第9回 奇才岳飛第22回 一唱一和第19回 清福宮立第1回 民族融合從這裡開始第9回 奇才岳飛第13回 茅山金符第29回 奈何橋第99回 霹靂子第5回 心意第26回 鬼王面具第13回 茅山金符第68回 催眠大師第21回 皆大歡喜第14回 心結開第17回 萬夫莫敵第8回 夜襲第10回 利誘第10回 打了再說第65回 燒房子很簡單第82回 發威第17回 萬夫莫敵第9回 步步生蓮第1回 兄死弟繼第15回 一力降十會第18回 屍狗破陣第21回 皆大歡喜第19回 島鏈終成第11回 力量的碰撞第19回 位置決定胸懷第13回 人算不如天算第26回 功成第27回 烈火神雷第8回 煉獄惡魔第29回 樹倒猢猻散第27回 斬去該隱來天使第1回 江南慕容第8回 如花第4回 受讓文書第21回 整頓軍紀第19回 事端第17回 趕盡殺絕第35回 瀚海殿第28回 意料不到第59回 聞過即改第4回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8回 狹路相逢第34回 朝爭
第1回 海納百川第34回 小人得志第14回 意外第53回 說的再多,不如花錢有用第101回 情報組織是要花大錢的第23回 該有此劫第23回 暗動第20回 正面攔截第8回 皓天鏡第9回 降者不殺第29回 大禍第20回 天無絕人之路第13回 氣死公孫勝第22回 棋逢對手第28回 大獲全勝第16回 大法有望第29回 秘術第9回 以血醒民第28回 天罰第26回 飛船第13回 有投入就有回報第15回 燕地風雲變第15回 一力降十會第57回 你有何妙計第16回 武大郎奪標第27回 出口有願第12回 力量與速度第9回 安培泰親第18回 極光鎮四靈第21回 危機考驗第80回 鳳舞九天第5回 糊塗第106回 暴力手段不好卻有效第15回 八葉之雷音禪院第3回 有機會就要灑釘子第5回 心意第23回 青白二蛇第2回 姑蘇亂第25回 十字軍東征第27回 種家軍大戰姚家軍第32回 鄭鵬獻策第9回 十字架第5回 不甘寂寞的流星第38回 夕陽紅第12回 首功第13回 遠征塞爾柱第17回 兵攔桐水第96回 佛本是道第13回 誰的人第24回 降蛇第28回 躲不得第3回 周侗使命第6回 商紂遺臣第9回 奇才岳飛第22回 一唱一和第19回 清福宮立第1回 民族融合從這裡開始第9回 奇才岳飛第13回 茅山金符第29回 奈何橋第99回 霹靂子第5回 心意第26回 鬼王面具第13回 茅山金符第68回 催眠大師第21回 皆大歡喜第14回 心結開第17回 萬夫莫敵第8回 夜襲第10回 利誘第10回 打了再說第65回 燒房子很簡單第82回 發威第17回 萬夫莫敵第9回 步步生蓮第1回 兄死弟繼第15回 一力降十會第18回 屍狗破陣第21回 皆大歡喜第19回 島鏈終成第11回 力量的碰撞第19回 位置決定胸懷第13回 人算不如天算第26回 功成第27回 烈火神雷第8回 煉獄惡魔第29回 樹倒猢猻散第27回 斬去該隱來天使第1回 江南慕容第8回 如花第4回 受讓文書第21回 整頓軍紀第19回 事端第17回 趕盡殺絕第35回 瀚海殿第28回 意料不到第59回 聞過即改第4回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8回 狹路相逢第34回 朝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