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序章

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

又是一年江南煙雨時節,顧守真斜倚在一處畫舫的雕樑畫棟上,半眯着雙眼,眺望着往湖面之上紛紛飄落的雨線。

雨勢並不算太急,雨線落在湖中荷葉之上,又濺起一蓬蓬水花飛墜到湖中,在湖面之上驚起一朵朵漂亮的水花。湖堤之上,一排排楊柳,在風雨之中,飄舞搖擺,也是別有一番風姿。

若是在常人看來,這般景象,卻也算得風景綺麗。可是,顧守真卻提不起半點興致來。

修道數百年,他早已修成了一顆淡然無爲的玲瓏之心,這個世上的山崩地裂在他看來,也不過如風淡雲輕般。況且,就在上個月,他早已將玄元心法修到極致,一身修爲幾已堪破太清大成的最後一層,若是再閉關數月,怕是就能達到傳說中的羽化飛昇之境。

但是,就在他修爲剛剛堪破太清大成的最後一層時,他卻突然破關而出,不但破關而出,更是不聲不響地下了通玄山。這旬月之內,他足跡,從北往南也不知縱跨了幾千幾萬裡山河。

有江湖中久聞其名的人,在塵世見了其足跡,莫不以爲他必是下山歷練,爲迎接最後一次天劫而尋破解之法。但是,只有他自己清楚,自己這般違逆修行之道而出,實是因爲自己修行之時,無意窺破了一個關乎天下修道之士,甚至是天下蒼生的天機。

那一日,他修行日畢,突覺靈識之中閃過一團七彩光芒。那光芒卻來得甚是奇怪,並不像是修爲又進的跡象,倒像是他體內靈識感應。

一向心緒波瀾不起如他,那日也是禁不住心頭一跳。從百餘年前潛心修道以來,這還是他第一次,心頭閃過如此預兆。

對於尤擅卦學的顧守真來說,他當然知道,如此應兆定是與某種天啓有關。那日,他從早到晚,連卜數卦,卻始終不能測出兇吉定數。只能隱隱測出,幾處地界,似是有物要應兆而出。因此他這才破關而出,旬月之內,遍歷萬千里路。

要是一一算來,今日所在的這江南之地,應是那日應兆而生的幾處地界的倒數第二處所在。這般想着,他卻是緩緩從懷中掏出一樣物事,就那般迎着滿天風雨打了開來。

卻是一件有些許破舊的天藍色帕袋,修道修到如此境界,且不說芥子須彌法器於他來說已是尋常之物,單是一身神通修爲,卻也是能將世間萬般俗物,收於靈識之中。但是,他卻還偏偏帶着這麼一件,稍顯多餘的事物。

而且從顏色式樣來看,怕是已跟隨他,不下數百年。或許,無論一個人修行修到多麼圓滿,壽命活到多久,總有一些東西,是捨棄不得,遺忘不得的。

那滿天風雨,在那物事三尺之外,便似是受到一股無形的阻力般,被猛然給擠壓到了一邊去。

顧守真緩緩將那兜帕給打了開來,其中物事倒也簡單異常,除卻一本磨損很重的古籍外,卻也只有一塊,光澤黯淡,渾無色彩的玉佩。顧守真淡淡望了那玉佩一眼,這才抽去那本古籍,隨手翻到了其中一頁。

“三月初一,極北之地,覓得北斗七環星戒,交與故人。

三月初十,極東之地,覓得玄清劍胚,託故人轉交清微。

極南東海之地,應兆而生者應爲一地極玄鐵。

唯極西之地,應兆最爲強烈,卻是最難以測度。”

這一頁古卷之上,卻是筆走龍蛇地寫了數行小篆,從內容看來應是顧守真下山以來,遍察各處地界應兆的記錄。他定定望着那頁古卷,許久才收回目光,將那兜帕重新包裹起來,放入懷中,又極目向東望去。

突然,他靈識之中閃過一道預警,他心下微懍,周身護體靈力氣息瞬間光芒四射,噴薄欲張,竟是在剎那間本能地防護住了他周身三尺之內的範圍。

“體內靈力自行運轉護主,乃是玄元心法修到太清境界以後,所自然產生的兆象。”顧守真微微一愣,自他下山以來,他本就是躡足而行,處處隱匿行跡,除了那幾次他故意顯現身形外,倒是沒有修道中人發現他的蹤跡。

今日,來這江南之地,本就是爲了極爲隱秘的地極玄鐵而來,況且從已堪破的三處地界看來,這江南之地的地極玄鐵卻是對那件天機關係尤爲密切。因此,從極東之地一路行來,他便早已運起身法,隱匿足跡而行。

想不到,竟是還有人能追蹤而來。而且從靈力波動看來,來者不但是一行數人,更是靈力修爲不低。他心下這般想着,卻是微微一笑,起身緩緩踱到畫舫艙中,在正中的桌前坐了下來。

他不慌不忙地清洗茶具,放入茶葉,又緩緩倒入熱水,竟是那般從容地泡起茶來。片刻之後,幾個人的腳步步履之聲,從艙外向艙內傳來,顧守真又是淡然一笑,擺上杯盞,一壺熱茶卻是剛剛煮好。

“與顧兄一別,不想今日再見,已是百年之期。若不是這天道有變,此生怕是竟再無機會與顧兄而見。也不知是該喜還是該憂。”一道渾厚蒼古的話語聲,從艙外緩緩傳來,待最後一字落時,卻是有一行數人的身影,緩緩步入到了艙中。

顧守真緩緩起身,轉頭望去,卻見三尺之外的地方,卻是一前兩後站着三人。那三人全是一襲白衣,從艙外漫天風雨中走來,竟是絲毫沒有沾得半點雨水。爲首一人卻是一長鬚及胸,劍眉入鬢的清癯老者,此刻正面帶微笑向顧守真望來。想來方纔之言,應是出自那老者之口。

顧守真微微一笑,迎向那一行三人,緩緩說道,“不想蘇兄天外之人,竟也記得顧某這等鄉野之民。這江南之地,本是蘇兄主賓,守真冒然前來,不曾知會,倒是守真失禮了。”

那老者淡淡一笑,擺了擺手,徑直走向其中一張木椅,緩緩坐了下來,端起桌上一杯熱茶,啜了一口,這才說道,“你我都不是,客套虛禮之人,又何必如此。倒是這通玄毛尖,近百年未飲,今日再飲竟是別有一番滋味。”

顧守真右手手掌虛擡,那桌上茶壺應勢而起,緩緩向那老者茶盞之中,又斟滿一杯。他轉而望向身前餘下兩人,左側卻是一個面容極爲俊秀的男子,只是雙眸之中卻是暗無光彩,右側一人乃是一容色極爲秀麗的女子,她脣角帶笑,目光卻始終不離那左側男子一分一毫。

顧守真微微一笑,淡淡說道,“蘇三公子和君顧姑娘,久違了。”那白衣男子卻也是淡然一笑,也學着那老者般,徑自走向桌前,端起一杯茶盞,淺淺飲了一口熱茶,許久才緩緩說道,“茶雖如舊,顧兄茶藝未免退步太多了。”

顧守真微微一愣,心中苦笑道,“沒想到,這一百年,這蘇三公子的火氣還是這麼大”。這般想着,卻見那姿色秀麗的女子,微笑着向他點了點頭,從他身旁緩緩而過,踱步到那蘇三公子身側,從頭至尾,她目光竟是始終未離蘇三一眼。

天下雖大,衆生蒼茫,原所求者不過一人而已。顧守真望着那道從身前,緩緩而過的婀娜背影,只覺一陣恍惚,心中卻不由如此想道。

不知何時,畫舫之外卻是天色漸暗,雨勢越大,風吹零落雨打萍的紛亂聲音,紛紛傳入到衆人耳中。澄澈湖面之上,碧波綠水被一輪紅日,給映得光彩陸離。

四人沉默不語,許久,那白衣老者一展臉上緊繃面容,豁然望向顧守真,堅定說道,“老朽雖癡長你數千歲,但是自百年以前,初次會晤便視你爲今世至交。既然,你心意已定,老朽也不好多說什麼。我雖然不敢妄言什麼,但是,只要有我星辰宮一日存世,這個天道無論如何變成什麼樣,我答應你的,就永遠不會失信。”

顧守真慨然一笑,朗聲道,“有蘇兄一言,便是顧某永不得輪迴,又有何怕?天道衆生,我輩修行而來,爲得又豈是一己得失。顧某在此,先替天下蒼生,謝過蘇先生。”他一語說罷,長躬不起,竟是行了個俗世之中的大禮。

那白衣老者也不阻止,任由顧守真行罷大禮,緩緩起身。許久,顧守真又淡淡說道,“顧某雖然近日來一直不停卜算測度,但卻一直不能推算出極西之地,最後一處應兆所應何物。不知蘇兄,可曾窺探一二?”

那白衣老者聞聽此言,卻是長嘆一聲,說道,“蘇三旬月之前也曾用星辰之源探查過。只是那處地界所在,本是魔教諸派雲集之地,再加上傳說中最後一代魔神所隕落之地,也在那處附近。因此,就是星辰之力竟是也不能探查而過。不過,蘇三卻隱隱探到一件物事,而且那物事被一層極爲神秘的靈力之源覆蓋。”

“這旬月之內,我遍察各種典籍,卻是隱約從上古典籍之中覓得一絲線索,若是我所料不差,應是與這四個字有關。”他邊說,便用手指在桌面之上,淡淡寫下了四個字。顧守真目光隨之望去,卻是不禁面色微變,許久才緩緩回過神來,再不言語。

那白衣老者目光有意無意望向顧守真,許久才又說道,“顧兄早有決斷,老朽便不再妄言。極西之地一行,老朽雖幫不上什麼忙,這地極玄鐵既然老朽來了,便不妨助顧兄一臂之力吧。”

顧守真聞聽此言,臉上神色才慢慢恢復如初,笑道,“顧某真有此意,這地極玄鐵乃是極具地煞之氣之物。待它入世之前,也唯有蘇兄能鎮壓其上無窮煞氣。他日,若是真如蘇兄所言,這地極玄鐵或許也能有些用處。”

三日之後,東海之地,本是平靜無瀾的海面之上,突然起了一個方圓數百丈的漩渦,附近島嶼也是震動不已,如此持續數日方止。

又數日之後,極西之地,一團天火從天而降,燃燒數日方散。又數日,極西邊疆之地,卻是發生了一場不大不小的正魔兩派的爭鬥。天下玄門正道領袖玄元門,在那一役中,卻是損失頗重。

又過數年,天下災變頻發,神州之內頻現異象,加上饑荒戰亂,百姓更是民不聊生。雖又經數年,當朝天子勵精圖治,天下漸定,但是卻也不復往日那般太平景象。

這個故事,便這般開始了。

前章

通玄山坐落在中洲腹地,其高千仞,直上雲霄。周圍雲霧瀰漫,花草繁茂,倒頗有一股仙家氣度。

千百年前,蜀中劍仙一派,有被逐出門牆者,來到此地,見這通玄山靈氣充沛,索性落於此處,開宗立派,有感於前半生種種,將自己的宗派命名爲“玄元”,取其“玄者渺渺,萬法歸元”之意。

自此之後,倒也相安無事,偶有人上山挑釁者,玄元一派總是將山門後移,數十年後,這玄元門牆已然移到這通玄山千仞之頂。

說也奇怪,自玄元門牆移到通玄山頂後,不只是因了這通玄山山頂確實是靈氣通天,還是仙帝眷顧,這玄元門中,竟然有九人,因修煉本門“玄元道法”,修爲大進,更令人詫異,這九人在山頂一處山洞閉關十年後,竟似一窺天道,有兩人甚至達到太清混沌後期境界。

這九人出關後,前代掌門突然仙逝,原本以爲這掌門之爭必然會有一番風波。不料,九人都以“生性愚鈍,恐不能理凡俗之事”爲由,競相推辭掌門之職,到最後,還是以九人共同推舉和他們一起入門修煉的一個叫做‘清虛’的人做了掌門結束這場風波。

這清虛做了掌門之後,竟也顯現出他做弟子時所沒發揮的能力來。他先將這九人之中的五人分別派往這通玄山的五座名爲,“翠青”,“遠山”,“碧空”,“觀雲”,“淨水”的山峰,允許他們自己挑選可教化之才,加以培養,以此來充實門牆。另外三人,駐守通玄山主峰,幫主掌門打理門中一切事物。餘下一人,成立一個神秘組織,名爲“斷刺”,專責情報之事。只是這個組織歷來隱秘,就是門派掌門也無權過問。

自此,玄元一門,幾百年間,橫掃中洲腹地幾乎大大小小的魔門,隱隱之間,已有中洲正道領袖之勢。附近百姓,有感於玄元所做之事乃是“雨露恩澤,匡扶天道”,於是自發在通玄山山腰,修建了一座名爲“雨露廟”,自此香火旺盛,來此拜祭者絡繹不絕,通玄山更顯靈氣。

如是數年,中洲平安無事,直到三十年前,仙蹟突顯,再一次將玄元一派捲入紛爭。玄元一門聞聽此事,派出其中當年九人之中的三人前去探訪。

雖然仙蹟中寶物到手,但是途中突遭聯手的魔門的襲擊,其中一人當場身亡,所身帶的一卷天書自此流落天下。其餘一人拼死突圍,帶着寶物之中的一把雷神錘撐到通玄山,但是一身修爲所剩不過三成,右臂被法器所傷,竟是殘廢。另外一人失蹤,與其一起失蹤的還有一塊“三清玉珏”。

之後又遭玄門他派排擠,打壓,一時之間,玄元一門竟顯頹敗之勢。之後,雖經本門諸人之力,但其勢與當年相比,已是不可同日而語。

這個故事,就是從玄元一門遭受重創後三十年開始的。

第107章 清影第233章 絕地而生(中)第224章 何以解憂,唯有凡塵(中)第69章 洛詩吟第99章 相見第23章 同行(下)第9章 塵緣(上上)第100章 百鬼夜行(上)第102章 鬼兵第61章 騰蛇(上)第184章 滄浪之水濯我纓(下)第178章 山重水複疑無路第171章 霜刃未曾試第79章 初入神魔之境第181章 撥雲散霧見天日(上)第15章 前定(下)第70章 決心第224章 何以解憂,唯有凡塵(中)第49章 情愫(下)第219章 絃斷有誰聽(下)第97章 蘇三公子(上)第26章 聊齋第177章 九幽黃泉主第59章 異象第207章 萬古滄桑第123章 幻術小成第132章 封印第102章 鬼兵第135章 林若塵第145章 斷腸(上)第140章 生死悟道第179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上)第25章 蒲公第47章 情愫(上)第17章 遇險(中)第84章 一戰第187章 不識廬山真面目(上)第44章 撲朔第96章 落日城第50章 重逢第180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下)第97章 蘇三公子(上)第1章 序章第156章 救火小分隊第8章 塵緣(上)第12章 塵緣(下下)第155章 從此與君是路人第211章 孤注一擲(上)第52章 陰謀第190章 身世浮沉雨打萍(下)第220章 守得雲開見月明(上)第11章 塵緣(下)第113章 業障(二)第135章 林若塵第43章 凌天第23章 同行(下)第149章 上卷終章(下)第168章 休說萬事空(下)第14章 前定(上)第77章 林海第77章 林海第58章 冰火谷第30章 石棺第59章 異象第74章 破禁第65章 玄元第72章 清寧(上)第212章 孤注一擲(下)第175章 直下九幽斬妖魔第28章 蒼梧第132章 封印第192章 守得雲開見月明(下)第193章 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上)第88章 淵源第131章 怒殺第34章 命術(上)第105章 東隅第12章 塵緣(下下)第88章 淵源第67章 驚變(下)第109章 試劍大會第90章 門徑第114章 角龍第139章 七劍(下)第198章 蒼生萬物皆爲芻狗(下)第237章 緣去緣來(下)第141章 端倪(上)第49章 情愫(下)第154章 執念入江湖(下)第188章 不識廬山真面目(下)第153章 執念入江湖(上)第142章 端倪(下)第204章 星辰之變(下)第154章 執念入江湖(下)第155章 從此與君是路人第46章 廢宅第80章 傳藝第196章 前塵事了,斷今生(下)第129章 囚靈陣
第107章 清影第233章 絕地而生(中)第224章 何以解憂,唯有凡塵(中)第69章 洛詩吟第99章 相見第23章 同行(下)第9章 塵緣(上上)第100章 百鬼夜行(上)第102章 鬼兵第61章 騰蛇(上)第184章 滄浪之水濯我纓(下)第178章 山重水複疑無路第171章 霜刃未曾試第79章 初入神魔之境第181章 撥雲散霧見天日(上)第15章 前定(下)第70章 決心第224章 何以解憂,唯有凡塵(中)第49章 情愫(下)第219章 絃斷有誰聽(下)第97章 蘇三公子(上)第26章 聊齋第177章 九幽黃泉主第59章 異象第207章 萬古滄桑第123章 幻術小成第132章 封印第102章 鬼兵第135章 林若塵第145章 斷腸(上)第140章 生死悟道第179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上)第25章 蒲公第47章 情愫(上)第17章 遇險(中)第84章 一戰第187章 不識廬山真面目(上)第44章 撲朔第96章 落日城第50章 重逢第180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下)第97章 蘇三公子(上)第1章 序章第156章 救火小分隊第8章 塵緣(上)第12章 塵緣(下下)第155章 從此與君是路人第211章 孤注一擲(上)第52章 陰謀第190章 身世浮沉雨打萍(下)第220章 守得雲開見月明(上)第11章 塵緣(下)第113章 業障(二)第135章 林若塵第43章 凌天第23章 同行(下)第149章 上卷終章(下)第168章 休說萬事空(下)第14章 前定(上)第77章 林海第77章 林海第58章 冰火谷第30章 石棺第59章 異象第74章 破禁第65章 玄元第72章 清寧(上)第212章 孤注一擲(下)第175章 直下九幽斬妖魔第28章 蒼梧第132章 封印第192章 守得雲開見月明(下)第193章 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上)第88章 淵源第131章 怒殺第34章 命術(上)第105章 東隅第12章 塵緣(下下)第88章 淵源第67章 驚變(下)第109章 試劍大會第90章 門徑第114章 角龍第139章 七劍(下)第198章 蒼生萬物皆爲芻狗(下)第237章 緣去緣來(下)第141章 端倪(上)第49章 情愫(下)第154章 執念入江湖(下)第188章 不識廬山真面目(下)第153章 執念入江湖(上)第142章 端倪(下)第204章 星辰之變(下)第154章 執念入江湖(下)第155章 從此與君是路人第46章 廢宅第80章 傳藝第196章 前塵事了,斷今生(下)第129章 囚靈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