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司馬承禎

“是,公主師姐。”應飛揚不倫不類的喚了一聲,心中暗覺原來皇室之人,也不全是高高在上。

此時的應飛揚自然不知,這可全是沾了他師傅顧劍聲的光。

顧劍聲曾經可是名滿兩都的人物,那時的他清新俊逸,氣度卓然,談吐貼心知趣,儼然遺世獨立的道門佳公子,雙秀之名絕非偶然得來,莫說尋常女子,便是當時正是青春年華的玉真公主都對他一見傾心。顧劍聲與司馬承禎論劍,玉真公主爲了接近他便拜了司馬承禎爲師。只是顧劍聲無心此事,玉真公主也非長情之人,此情最終不了了之。

玉真公主韶華逝去,也已閱盡世間百態,本當這份感情是年輕時青澀懵懂的笑談,但自今早見了應飛揚腰間熟悉的葫蘆時,前塵舊事再度席捲於心,被世情打磨的冷漠的心又泛出久違的甜蜜。也因此,對應飛揚起了愛屋及烏的心思。否則,若換做他人平白無故出現在她馬車裡睡大覺,玉真公主豈能容他活命。

三人尋回了重傷倒地的呂知玄,簡單處理下傷勢,便駕着殘破馬車入了洛陽城。

“四面環山,六水並流,八關都邑,十省通衢”,這短短十六字,便道盡洛陽城的重要,洛陽居於天下之中,九州腹地,武后當權時,將洛陽名號由東都改做神都,洛陽也成爲實質上的首都,風頭一時蓋過了長安。後中宗即位時,雖復洛陽爲東都,但洛陽風頭不減,依然是大唐的心臟,天下的樞紐。,便是當朝皇帝,也對這做他出生長大的城市有着難以割捨的感情,如今已是他第五次攜百官移居洛陽,自繼位以來,竟有十年是在洛陽度過。

而如今,洛陽城正將他的繁華輝煌毫無保留的展露在應飛揚眼前,自定頂門進入,便覺洛陽如披紅羅紫,穿金戴銀的貴婦般神彩照人。

碧磚,金瓦,白石鋪路。

紅燈,青旗,橘黃梁柱。

斑斕的色彩肆無忌憚的張揚着洛陽城的富庶華貴。天下間似也只有這座城市號稱大唐儲糧倉,聚寶盆的城市,配得上這繁雜的色彩。

當年太宗皇帝從長安一路攻入洛陽時,也被這耀眼的繁華迷醉。更何況應飛揚這個沒見過世面的鄉野小民,只一眼,就已目瞪口呆。

大街雖然寬闊道足以八車並行,但人山人海車水馬龍依然阻擋了車程,金吾衛認出玉真公主的車架,爲她在前開道,這才空出一條道路。馬車折轉幾番,人跡漸稀,駛向了一處道觀,太清派雖定址於洛陽左近的王屋山上,但司馬承禎身爲帝師,經常要陪伴聖駕,所以城中也興建了一處道觀。

道觀門牆雖近四丈,但視線越過門牆,透過碧翠參天的古木,內中屋堂殿宇隱約可見,但見雕廊畫棟,拱角飛檐在日光下折射出金彩,襯得內中如凌霄寶殿一般,極有仙家威嚴,又有皇家氣派。

到了門前,應飛揚,李含光各負一名傷者下車,一個矮胖道人迎出門,先向玉真公主略施一禮,又滿臉驚駭的看着傷重的張守志,呂知玄,問道:“他們倆怎麼回事?怎麼傷的這麼重。”

李含光搖搖頭道:”說來話長,先帶他們去師傅處醫治吧,師傅可在內中?“

”在的在的!“矮胖道人揮目視意兩名道童接過二人,同時引李含光、玉真公主、應飛揚入內。

順着方正青磚鋪就成的大道,一路步入正殿,殿堂上三清雕像栩栩如生,悠然享受人間香火,三清像下盤膝而坐一名銀髮老道,手捻麈尾拂塵,身着白色法衣,背後鑲有日月星辰,隨着老道一吐一吸,背後星辰也在流轉變化,閃爍這玄奧莫測的光彩。

老道感應屋內血腥氣,一回頭,便見重傷的張守志和呂知玄,臉色一凝,也未待李含光說話,便凝氣與指,在指上結出半透明的無形氣針,十指連動若行雲流水,似慢實疾的點向二人周身大穴,動作灑脫飄逸的如神仙一般。

不過幾指,應飛揚就已生驚歎之心,不說將真氣凝成細針這般精妙的控氣手法,單看眼前道人身法之快,指法之奇,當世就少有人能及,這救人的手法若用作殺人,定也如現在一般自如。

幾針下去,二人臉上已浮現出血色。見二人已無礙,老道收氣對矮胖道人道:’杜如誨,你將你兩位師弟帶下,取玉石髓爲他們服下。”矮胖道人杜如誨應了一聲退了下去。

老道掃過視線掃過李含光三人,最後停留到應飛揚身上,眼中閃過一絲異彩,問道:“含光,這位是?”

應飛揚搶先答道:“弟子應飛揚,見過司馬師伯。”司馬承禎看着他時,他也毫不避諱的在打量着這位盛名在外老道,道人發如銀霜,膚如玉石,道風仙骨,給人一種縹緲無定的感覺,深陷的眼窩和低垂的長眉使得他的雙眼更顯精光沉斂,難以測度。雖是站在應飛揚近側,卻讓應飛揚感覺眼前的人不過是來自天上的一個投影,真正的司馬承禎早已飛昇上九天了。

道門之中,若論劍法修爲,顧劍聲自是當仍仁不讓的冠絕天下,若論仙術靈法造詣,“道扇”衛無雙也是名副其實的當世無雙,但若論誰聲勢最強,名聲最盛,威望最高,除眼前這位上清派宗主司馬承禎不做他人之想。

司馬承禎道學淵博精深,其“無爲”爲本的理念頗合帝意,三代皇帝對他都是尊之敬之,當朝的皇帝更是恭迎他入宮,尊爲帝師,與其妹玉真公主一道拜入司馬承禎門下,是以司馬承禎之名,天下可謂無人不識無人不知。

司馬承禎又打量應飛揚幾眼,忽得拂塵一揚,化作一把流光溢彩的佩劍,再聞一聲龍吟,佩劍已然出鞘,粲然光華映入應飛揚眼中,轉眼應飛揚已置身幻境。

立身頂峰絕嶺上,腳踩茵綠的草毯,放眼望去,下面是一片棉絮般的雲海,幾隻鴻鳥從雲海中穿出,帶着歡快的叫聲,振着翅膀從頭頂掠過,一陣山風吹過,背後響起陣陣松濤聲,回目看去,松濤蒼翠之色映入眼眸,未及細賞,卻見每一根松針上都泛起了金黃,一輪旭日從雲海中緩緩升起,染得天地一片金紅。

應飛揚看着這生機盎然,變化萬千的奇景,卻緩緩閉上雙目,再睜眼,雙眸之中一片清明,已回到了正殿之中。眼見應飛揚自行從幻境中掙脫,司馬承禎臉露讚許之色,隨後問道:“方纔你看到了多少種劍法?”

“六種,靈動者如鳥穿林,迅疾者如風過境,雄奇着如嶽擎天,輕柔着如草鋪地,堂皇者如大日初生,詭譎這如雲濤變幻,不對!還要算上將我置於幻境的虛實莫測的幻劍,總共有七種劍法!”應飛揚自信答道。

“哈哈哈!”司馬承禎放聲大笑,笑聲中盡是歡愉,李含光和玉真公主都覺驚異,司馬承禎清修多年,早已喜怒不行於色,這般放聲大笑已是十數年來頭一遭,“不愧是顧劍聲的弟子,劍上果然造詣不凡。”

應飛揚一愣,又摸了摸腰間的酒葫蘆,心中暗道:“又被認出來了,師傅還真是故交滿天下,讓我帶着葫蘆出門,莫非就是這心思。”

司馬承禎又示意三人坐在蒲團上,道:“守志和知玄二人如何受傷,你們可以說了。”

此事李含光和玉真公主不過是中途受到牽連,對前因後果也不甚明白,便由應飛揚解說起了,應飛揚自賀孤窮將他帶下山講起,只略去他師傅如今功力被鎖和皇世星天的隱秘不提,其餘皆悉數講出。

聽完之後,司馬承禎不禁一嘆,道:“賀孤窮一代高人,沒想到竟會淪落如此,實在可惜。”又對應飛揚道:“應師侄,你接下來作何打算?”

應飛揚無奈道:“如今擺脫了賀師叔,但是書卷被搶走,我還得先回門中請罪。”

“凌霄劍宗門規森嚴,你丟失卷宗,只怕此罪非輕。”司馬承禎道。

“縱然如此,我的過錯,總要由我擔下。”

“不妥。”司馬承禎搖頭道:“賀孤窮雖然受傷,仍非你所能對付,洛陽與凌霄劍宗相距遙遠,你若再被他纏上終究還是麻煩,不如暫留在此地住上些時日,一則有我在此,賀孤窮未必敢找來尋你麻煩,二則我修書一封與貴派清嶽掌門替你解說原委,或許清嶽掌門看我面上可寬宥你的丟失書卷的過錯。”

玉真公主也拍手符合道:“沒錯,本宮也可修書一封,向清嶽掌門討幾分情面,況且二個月後佛道大會就將要在洛陽舉行,凌霄劍宗定也會參加,到時讓你師傅前來參會,會後你再與他一併回返不是更好?”玉真公主說着說着,臉上已泛出瞭如少女般的緋紅。

“這。。。。。。。”應飛揚本無意久留,但經他們這麼一說,權衡一番,也知司馬承禎所說在理,道:“多謝道長厚意,既然如此,那就叨擾道長了。”

司馬承禎道:“不必客氣,我將你留下也是私心作祟,還有一件事情想請託你。”

應飛揚道:”道長若有用得着弟子的地方,弟子自然盡力而爲。”

司馬承禎點頭道:“有你這番話就好,含光,你將《上清含象劍圖》拿來與應師侄觀視。”

“什麼?”一向修養甚佳,波瀾不驚的李含光叫出了聲!“師傅,您要將上清派的道統傳給他?”

ps這張貌似蠻水的,不過信息量還是挺大,換了新地圖,總得默默挖幾個坑。。。。。。

卷八 第十六章 七首怪蛇卷八 第九十三章 八部齊聚(二)卷六 第二章 重回故地卷五 第八十二章 天道鬼道 (二)卷七 第三十六章 赤誠忠心卷九 第二十六章 寄身奇蠱(三)第四章 拒之門外第二十四章 螳螂捕蟬(一)卷五 第四十二章 慢則氣驕(二)第二章 太史司天(一)卷九 第三十三章 以假亂真(四)第七十六章 論道證佛(十)卷九 第四十章 蠱惑人心(五)第三十四章 辣手摧花第七十八章 探問傷情(二)卷五 第三十八章 情癡則惘(三)卷六 第四十八章 針鋒相對卷六 第四章 層層加註卷六 第三十六章 棋落何方第二十三章 奇鋒劍奪(三)卷八 第一百四十章 溯洄流光(四)卷七 第七章 挾持者誰第九章 別時容易卷八 第八十章 戒心封魔(一)卷八 第十六章 七首怪蛇外傳 故劍情深(十九)卷八 第一百四十章 溯洄流光(四)卷七 第四十六章 搏獸鬥針(二)第四十二章 十招之約(一)卷八 第一百一十五章 魔由心生(一)第九十一章 萬事俱備(五)第一百二十六章 生死相離(六)卷九 第十七章 夢耶幻耶(三)卷五 第二十二章 好戲連臺(一)第九十四章 禍世之種(一)外傳 故劍情深(十五)第一百一十五章 情爲何物(二)第十一章 閉門造劍卷八 第六十七章 各方齊動(七)卷七 第四十二章 反戈一擊(四)卷七 第五十四章 橫衝直撞第四十五章 再起變亂第五章 茶中劍道第十章 另闢劍途卷八 第五十九章 客強欺主(一)第十五章 口舌爭鋒 (又更一章,求支持)卷八 第八十五章 暗潮涌動(四)第一百零一十一章 移花接木(六)卷六 第四十一章 誰人該死卷八 第十五章 夜涼如水卷七 第五十一章 畜生不如(二)卷九 第十七章 夢耶幻耶(三)卷五 第二十八章 好戲連臺(八)卷八 第九十一章 父慈女孝卷五 第八章 幽冥鬼城(三)卷九 第二十章 蛛絲馬跡(一)第十九章 絕世之賭第四十二章 十招之約(一)第七十七章 探問傷情(一)卷七 第二章 兩年光陰卷八 第一百三十章 成住壞空(三)卷七 第二十章 初上崑崙(一)卷九 第三十四章 以假亂真(五)第二十五章 奇鋒劍奪第二十五章 奇鋒劍奪第五十章 殺佛之刀(二)卷八 第五十四章 生死一訣(二)卷七 第三十三章 誰爲傀儡(三)卷六 第十八章 締約結盟(四)卷九 第四十六章 網中之蟲(二)卷九 第六章 錦屏山莊(一)第二十六章 螳螂捕蟬(三)卷八 第十六章 七首怪蛇第六十一章 見招拆招(二)第二十七章 神皇之會(一)卷六 第五十四章 心高劍翔卷六 第十九章 變生肘腋(一)第五十三章 殺佛之刀(六)卷六 第二十三章 陣局開啓(一)卷八 第八十二章 暗流涌動(一)卷六 第三十二章 天道人慾卷八 第二十六章 故人重逢卷六 第五十章 冠絕天下第五十九章 乾坤賭船卷五 第二十六章 好戲連臺(五)卷七 第四十九章 搏獸鬥針(五)卷八 第十三章 餓鬼道主卷八 第八十七章 心魔難消(二)卷八 第一百三十章 成住壞空(三)卷五 第五十七章 無情屠戮第五章 天香何覓卷六 第九章 開臺大典(一)卷五 第三十三章 疑則心迷(二)卷八 第八十六章 心魔難消(一)卷八 第一百四十一章 溯洄流光(五)第八章 凌霄劍宗卷二尾聲 三對師徒第十章 另闢劍途卷七 第五章 孛月神隱第一章 槐爲木鬼
卷八 第十六章 七首怪蛇卷八 第九十三章 八部齊聚(二)卷六 第二章 重回故地卷五 第八十二章 天道鬼道 (二)卷七 第三十六章 赤誠忠心卷九 第二十六章 寄身奇蠱(三)第四章 拒之門外第二十四章 螳螂捕蟬(一)卷五 第四十二章 慢則氣驕(二)第二章 太史司天(一)卷九 第三十三章 以假亂真(四)第七十六章 論道證佛(十)卷九 第四十章 蠱惑人心(五)第三十四章 辣手摧花第七十八章 探問傷情(二)卷五 第三十八章 情癡則惘(三)卷六 第四十八章 針鋒相對卷六 第四章 層層加註卷六 第三十六章 棋落何方第二十三章 奇鋒劍奪(三)卷八 第一百四十章 溯洄流光(四)卷七 第七章 挾持者誰第九章 別時容易卷八 第八十章 戒心封魔(一)卷八 第十六章 七首怪蛇外傳 故劍情深(十九)卷八 第一百四十章 溯洄流光(四)卷七 第四十六章 搏獸鬥針(二)第四十二章 十招之約(一)卷八 第一百一十五章 魔由心生(一)第九十一章 萬事俱備(五)第一百二十六章 生死相離(六)卷九 第十七章 夢耶幻耶(三)卷五 第二十二章 好戲連臺(一)第九十四章 禍世之種(一)外傳 故劍情深(十五)第一百一十五章 情爲何物(二)第十一章 閉門造劍卷八 第六十七章 各方齊動(七)卷七 第四十二章 反戈一擊(四)卷七 第五十四章 橫衝直撞第四十五章 再起變亂第五章 茶中劍道第十章 另闢劍途卷八 第五十九章 客強欺主(一)第十五章 口舌爭鋒 (又更一章,求支持)卷八 第八十五章 暗潮涌動(四)第一百零一十一章 移花接木(六)卷六 第四十一章 誰人該死卷八 第十五章 夜涼如水卷七 第五十一章 畜生不如(二)卷九 第十七章 夢耶幻耶(三)卷五 第二十八章 好戲連臺(八)卷八 第九十一章 父慈女孝卷五 第八章 幽冥鬼城(三)卷九 第二十章 蛛絲馬跡(一)第十九章 絕世之賭第四十二章 十招之約(一)第七十七章 探問傷情(一)卷七 第二章 兩年光陰卷八 第一百三十章 成住壞空(三)卷七 第二十章 初上崑崙(一)卷九 第三十四章 以假亂真(五)第二十五章 奇鋒劍奪第二十五章 奇鋒劍奪第五十章 殺佛之刀(二)卷八 第五十四章 生死一訣(二)卷七 第三十三章 誰爲傀儡(三)卷六 第十八章 締約結盟(四)卷九 第四十六章 網中之蟲(二)卷九 第六章 錦屏山莊(一)第二十六章 螳螂捕蟬(三)卷八 第十六章 七首怪蛇第六十一章 見招拆招(二)第二十七章 神皇之會(一)卷六 第五十四章 心高劍翔卷六 第十九章 變生肘腋(一)第五十三章 殺佛之刀(六)卷六 第二十三章 陣局開啓(一)卷八 第八十二章 暗流涌動(一)卷六 第三十二章 天道人慾卷八 第二十六章 故人重逢卷六 第五十章 冠絕天下第五十九章 乾坤賭船卷五 第二十六章 好戲連臺(五)卷七 第四十九章 搏獸鬥針(五)卷八 第十三章 餓鬼道主卷八 第八十七章 心魔難消(二)卷八 第一百三十章 成住壞空(三)卷五 第五十七章 無情屠戮第五章 天香何覓卷六 第九章 開臺大典(一)卷五 第三十三章 疑則心迷(二)卷八 第八十六章 心魔難消(一)卷八 第一百四十一章 溯洄流光(五)第八章 凌霄劍宗卷二尾聲 三對師徒第十章 另闢劍途卷七 第五章 孛月神隱第一章 槐爲木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