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當時杜威確實被鄧世昌所部所傷,但後來他卻成功逃回國內。閱讀本書最新章節請到百度搜索:16kbook小說網他逃跑所使用的交通工具是一艘遠洋潛艇。
這是山姆國在ao境所殘留下來的,唯一艘潛艇。假如是水上艦隻,那是逃不過帝國偵察機與軍艦探查的眼睛的。
由於山姆國的潛艇並不能直航上萬公里,中途,它經過數個協約國島嶼補給點,才勉強回到山姆國的。
但由於他屢戰屢敗,另外還因爲羅福的執政,因此,他才由原總司令降至第一艦隊司令。
可如今的第一艦隊,與山姆國曾經的第一艦隊戰力,是不好比擬的。因爲它基本都是新兵所組成,根本沒有經過實戰鍛鍊,空有一腔熱血,卻全無用場。
當杜威收到預警機消息,稱帝國太平洋第一特混艦隊,已打到家門口時,杜威不得不釋放出所有的戰機,攔截帝國艦載機羣。
炎冰所部不僅有第一特混艦隊的航母,另外還將第二特混艦隊的航母也帶了出來。這是爲了增加艦載機的數量,但同樣的,這些航母也是炎冰所部,最薄弱的環節。
因爲在茫茫的大海上,航母是最容易被敵人優先攻擊的目標。爲了保護航母的安全,艦載機不可能被全部放出,必須保留一部分用來警戒與護航。因此,即使出動了兩支特混艦隊的航母,炎冰也僅能派出300架都不到的艦載機,執行轟炸任務。
近300架的帝國艦載機羣。被分成五個波次,從距離阿liu申羣島東部200公里海域,向山姆人發起進攻。並且,機羣還是繞到阿liu申羣島正南面。向山姆人發起進攻的。
炎冰這樣做,其實是很危險的。因爲,山姆人本土剛好就在阿liu申羣島的東部,炎冰所部艦隻,很可能會受到兩面夾擊的危險。
可正是最危險的狀況,纔會令敵人完全沒有準備,炎冰所部機羣的運動,也不是簡單的直接攻擊。而是實行了一種騷擾、誘敵戰術。
另外還有一點,炎冰所部可以從東方切斷杜威與其本土的聯繫,爲圍殲杜威所部創造有利條件。
果然,杜威派出的偵察機。始終找不到炎冰艦隊的影子。
當天上午八點多鐘,山姆人偵察機在西、南兩個方向發現帝國機羣后,慌忙將消息傳回荷lan港大本營。杜威即令戰鬥機升空,攔截來敵。
可山姆人戰鬥機並沒有攔截到帝國機羣,而那些曾發出警報的山姆偵察機也消失不見。這些山姆偵察機,在發出警報後,就被帝國戰機擊沉。
當山姆戰機機羣準備離去時,在遠方的天空中。又出現大片黑影,山姆人飛行員知道。這是帝國機羣,於是再壓上去。
但不管山姆人飛行員如何努力。前面數千米的高空,始終有黑影在遊蕩,山姆人始終靠近不了。如此反覆近30分鐘,一直如此。就當山姆人失去耐心,想要回航時,卻意外接到大本營,命令機羣向西南8點鐘方向執行任務的命令。
山姆人機羣不知所以,雖然感覺莫名其妙,但還是執行了荷lan港大本營的命令。
當然了,這個命令是不可能由杜威發出的。它是由帝國皇帝周宇,命令神龍號主腦,模擬出來的山姆大本營命令。而在山姆機羣向8點鐘方向疾馳的同時,從東西南北四個方向,無數的帝國轟炸機突然出現在荷lan港上空。
機羣壓根不給杜威一點反應的時間,無數的重磅炸彈,被扔在山姆主力軍港內。山姆第一新艦隊本身艦隻就不多,海軍士兵也毫無經驗可談,不敢出航的山姆第一新艦隊,被悶在港內擊潰。
整個山姆主力軍港,也被帝國機羣擊爲廢墟。杜威這一次再沒有逃得過劫難,被炸彈分解成人丁。阿liu申羣島本來的防禦性就比較差,根本就禁不住帝國機羣的反覆轟炸,羣島上所有軍事實施,全部盡毀。
而那數百架山姆戰機,在油料僅夠回航時,不得不向大本營回航。可在半路上,一頭撞進了帝國機羣的包圍圈,由於燃料已將告鼎,帝國機羣只是糾纏,並不與山姆機羣展開肉搏。
因此,可憐的山姆機羣,絕大多數都是油料耗盡墜海,真正被帝國戰機擊毀的很少。
其實,這也不能怪杜威無能,主要帝國有周宇的座駕神龍號,主腦這麼個逆天的存在。周宇不但讓神龍號主腦模仿杜威的命令,而且還模擬山姆機羣向杜威彙報假情報。稱擊毀帝國戰機多少,正在某處海域圍殲帝國殘機。
在杜威想來,雖然情報有誇大的嫌疑,
最起碼可以確定,帝國機羣正與山姆機羣混戰,不存在再突襲軍港的可能。可等到羣島內,突然間響起刺耳的防空警報聲,與作戰警鈴聲時,一切行動就顯得太遲了。
炎冰所部並沒有立即登錄阿島羣島,而是對這一海域進行反覆的偵查清剿,將一些隱藏極深的山姆潛艇全部擊沉。與此同時,早就準備就緒的帝國太平洋陸戰隊,與太平洋舟建部隊,向這一海域運動,於第二天下午順利抵達阿島羣島。
他們一進入深港,就實施登陸,並很快控制阿圖和基斯卡等島。舟建部隊緊急修建港區與臨時飛機場,以供艦隊與戰機的停泊。這裡的居民極少,山姆人也沒體會到它的戰略重要性,而周宇卻將它作爲進擊山姆本土的跳板。
炎冰所部並沒停止前進的肩膀,而是不斷向東推進,將整個阿拉si加半島等島嶼收歸手中。且將阿拉si加灣也攏入囊中。
接下來,各部暫時停息軍事行動,對阿島羣島進行持續增援。其中包括物資、艦隊、岸基機羣等。
等一切就緒後,炎冰率部向巴na馬運河海域運動,中間還擊潰了山姆第二、三新艦隊。
山姆當局得知軍情後,緊急從大西洋調遣大批艦隊向太平洋增援。(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