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2章 水鏡先生

大將軍長史楊修率先發難,在朝會上痛心疾首,指責朝廷反應太慢,姑息養奸。當初曹操入侵荊州,侵佔巫縣,朝廷沒有及時制止,只是不痛不癢的發佈了幾道詔書。如今袁譚效仿,變本加厲,居然入侵司隸,蓄意挑起戰爭。

如果朝廷再不及時嚴斥袁譚,大將軍一怒開戰,山東危矣,朝廷危矣,大漢危矣。

話音剛落,便有人反駁。曹操入侵荊州,大將軍爲什麼不在三峽反擊,反而派兵圍攻上庸。三峽仰攻不易,難道上庸就容易了?結果證明,黃忠出兵快一年了,不僅沒能拿下上庸,連房陵都沒解決,是大將軍決策失誤還是黃忠無能?再說到洛陽,袁譚侵司隸,魯肅節節敗退,這樣的人也能做洛陽督?

朝廷上響起一片譏笑之聲。大家心裡都有些數,朝堂上吵架都是虛的,戰場上的勝負纔是重點。曹操佔了巫縣,孫策無力奪回,在漢中的攻勢又遲遲無法取得進展,周瑜年初出兵武陵,半年過去了,還滯留在武陵境內,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真正進入益州。如果說叢林作戰的確不易,那現在魯肅放棄了洛陽就足以說明問題:孫策戰線太長,兵力分散,在任何一個方向都進攻不足,防守也堪憂。

換句話說,這一年多的戰事證明了他們之前的猜想:孫策並非不可戰勝。既然如此,大將軍長史楊修喊得越兇,說明孫策越心虛,越着急,朝廷也就越發毋需理會。

楊修嗤之以鼻,痛斥那位官員是非不分,爲虎作倀。他辭鋒犀利,在朝堂上無人能及,卻解決不了任何實際問題。大家心裡都有數,戰場上解決不了的問題,想在朝廷上靠脣舌翻盤的可能性微乎其乎,說得再好聽也無濟於事。

爭論的焦點最後涉及到一個問題:朝廷是否應該遷回洛陽?

這一次,楊修和涼州派成了盟友。楊修反對朝廷遷回洛陽,理由是洛陽已成廢墟,又被袁譚佔據。袁譚是誰?他是逆臣袁紹的兒子。朝廷大度,罪止袁紹一人,沒有追究袁譚的責任,但袁譚畢竟是袁紹的兒子,他身邊還圍着一羣黨人,朝廷遷回被他控制的洛陽豈不是羊入虎口,主動去做傀儡?袁紹在世的時候矯詔,天子如果回了洛陽,袁譚肯定會挾持直天子,代行詔書?

涼州派也反對天子遷回洛陽,原因更加偉光大。長安本是大漢故都,讖書上說大漢天命已終,當年遭受赤眉之禍,光武帝才迫不得已遷都洛陽,爲此還改洛陽爲雒陽。事實證明,改名瞭解決不了洛陽的問題,所以大漢纔會遭受此劫。現在既然已經遷回關中,又屯田有成,朝廷中興有望,爲什麼還要遷回洛陽?

也許是楊修等人說得有道理,也許是爲了照顧楊修的面子,天子當廷否決了遷都回洛陽的提議。

隨即有人提出,儘管洛陽已經廢了,畢竟是舊京,還是要加強監管的。孫策節制八州,卻沒有節制司隸,魯肅以吳王麾下都督的身份據洛陽本身就不合情理。袁譚是冀州牧,也不適合節制河內、河南,不如讓袁譚領司隸校尉,這樣就名正言順了。

楊修強烈反對,但反對無效。朝廷本來就有扶持袁譚與孫策對抗之意,只是魯肅退得太輕鬆,袁譚雖然佔據了洛陽,卻沒什麼實際的戰功,暗地裡答應的封王也沒辦法出口,只能先加個司隸校尉以示鼓勵,等袁譚取得更大的戰功再封王不遲。

辯論越演越烈,卻影響不了朝政,朝廷很快發出詔書,拜袁譚爲左車騎將軍,領司隸校尉。

——

詔書發出,最先着急的是賈詡。

河東、弘農都屬司隸,袁譚爲司隸校尉,就有權過問河東、弘農的軍政,調整官員,安插親信。朝廷這麼做,顯然是在敲打賈詡等人,讓他們不要消極怠工,否則下次可能就直接讓袁譚節制二郡了。

河東是鹽鐵產地,是賈詡手中經濟實力最強的郡,賈詡當然不肯放手。他隨即傳書袁譚,一來表示慶賀,二來詢問袁譚下一步行動,表示願意策應袁譚作戰。

接到朝廷的詔書,袁譚前退兩難。他看得懂朝廷的意思,要想封王,拿下洛陽一個空城是不夠的,他還需要切切實實的戰功,證明自己有充當朝廷鷹犬的實力。他的選擇不多,繼續進攻,將魯肅徹底趕出河南最符合朝廷的預期,可是對他來說風險太大。一是伊闕關易守難攻,二是戰線太長,後勤補給困難,三是賈詡、董越在側,他不可能放心。

沮授爲袁譚出了一個主意:暫時穩住洛陽戰線,在平原方向發動進攻。相比於河南,在平原作戰有幾個好處:一是本土作戰,後勤壓力小;二是青州遠離襄陽,孫策增援不便;三是曹昂總比賈詡靠譜些,不太可能突然捅他一刀。

袁譚覺得有理,隨即上書朝廷,舉薦故河內太守張楊爲鎮東將軍,行河南尹,移鎮洛陽。自己則退回冀州,準備糧草,進攻青州。

張楊是雲中人,和呂布關係很好。河南尹當然比河內太守尊貴,袁譚舉薦張楊任河南尹,不僅升了張楊的官,又賣了一個面子給呂布,還順理成章的將張楊趕出河內郡,可謂是一舉三得。

朝廷幾乎沒有任何遲疑,迅速答應了袁譚的要求。

袁譚隨即撤出洛陽,順河而下,趕回冀州。秋收將至,他要確保冀州安全無虞,準備錢糧,攻擊青州。河南的得失對他意義不大,他沒興趣爲朝廷賣命,平原卻是嘴邊實實在在的好處,他是真心想取勝。

——

七月,襄陽,鏡湖。

孫策坐在湖中的涼亭上,手持釣杆,和水鏡先生司馬徽有一句沒一句的聊着。

在幾方角力之中,建安四年的夏天不知不覺地過去了。隨着天氣轉涼,秋收將至,一個肅殺嚴酷的冬天越來越近。

黃忠、周瑜先後傳來消息,經過幾個月的適應,他們已經做好進攻的準備,只等天氣稍微涼快一些。漢中的情況還好,黃忠逼降房陵之後,一直留在房陵休整,連消息都沒有外露,以至於上庸的許攸到現在都不知道房陵已經失守,還在試圖派人打探房陵的消息。武陵的情況卻有些複雜,賀齊在壺頭山紮營,誘使數萬夷人從四面八方聚到清浪灘,打算據險阻擊賀齊,再現當年挫敗馬援的故事,孰不知正落入周瑜的計劃之中。周瑜調集了人馬,就等着秋收之後屯田兵到位,一舉擊敗這些夷人精銳。

這兩場戰事之後,黃忠、周瑜都會迅速向前挺進,能打到什麼程度,孫策也沒數,軍謀處也推演不出來。模型太粗糙,樂觀的結果和悲觀的結果差距大到讓人不敢相信。

在批覆他們的作戰方案前,孫策到鏡湖來釣魚,靜靜心。

司馬徽比龐德公年輕十來歲,正當壯年,但他卻完全沒有入仕的興趣,甚至不願意進襄陽書院,安心做一個閒人。他在鏡湖借住,除了主人龐德公等有限的幾個人之外,一般人來了都不肯接待,經常託病謝客,一個人自在的讀書。

孫策通過龐德公知道司馬徽的興趣不是作官,在禮貌性的邀請了一回之後,再也不提請司馬徽出山的事。他來鏡湖也不刻意拜訪司馬徽,遇到了就聊兩天,遇不到就算,有時候兩人隔湖相望,孫策也只是舉手示意,打個招呼,不主動去司馬徽的小院打擾。

他因此成了司馬徽的小友,非常談得來。

兩人天南海北的閒扯,也沒什麼目的和範圍。既能說眼前的風景,也能說長安的政局,有時候還評鑑一般劉和、孫匡的新作,尤其是劉和。劉和沒什麼正經任務,她喜歡畫畫,向蔡邕、蔡琰學習後繪藝大增,去年畫了一卷襄陽百姓的生活圖卷,不僅得到了天子的誇獎,還得到了不少書坊的青睞,有書坊出錢買下了她的畫,還請她爲新書畫插圖。劉和的繪藝不如蔡琰,但她長公主的身份太誘人了,而且空閒時間多,作品數量遠非蔡琰可比,也算掙了不少的名氣。

司馬徽看了幾幅劉和畫的插圖後,對這位出身高貴,卻沒有一點富貴氣的長公主非常感興趣,和孫策聊得很開心。他給劉和下了一個評語:返樸歸真,有道家之妙,尤其是莊子。

孫策知道司馬徽出入儒道之間,對道家思想很是推崇。只不過他對道家印象一般,總覺得道家只適合於個人心性,對政治、經濟的積極影響有限,尤其是莊子。曳尾塗中真那麼爽麼,不向人借米纔是王道。劉和的畫是不是合乎道家之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她現在能靠這門手藝養活自己。

“她能做自己喜歡的事,還能養活自己,我很開心。是不是合乎道家之妙,我並不關心,順其自然吧。”孫策提起釣杆,魚鉤上卻空空如也,不僅沒有釣到魚,連魚餌都不見了。孫策咂了咂嘴。“這鏡湖的魚越來越狡猾了。”

司馬徽笑道:“順其自然,就是道家之妙。大王是口中無道,心中有道。”

孫策哈哈一笑。“先生這評句可有歧義,傳到別人的耳朵裡,我豈不成了無道昏君?”

“大王在乎嗎?”司馬徽反問道。

孫策想了想。“說一點也不在乎,那肯定是假的。說有多在乎,恐怕也有限。生死存亡面前,有道無道其實沒那麼重要。我覺得吧,千方百計的活下去就是道,個人也好,家國也好,概莫如是。不承認這一點,都是胡說八道。”

司馬徽哈哈一笑,正準備說話,一個年輕人沿着曲廊走來。他看了一眼,不由得讚了一聲:“此少年有龍鳳之姿,將來必是人傑。”

孫策轉頭看了一眼,又有些詫異地看了司馬徽一眼。

第861章 南北兩王佐第226章 破綻第682章 三不解(小小一邊民打賞加更)第304章 出山第一功第054章 讀書娘第984章 鉅野李第710章 以德服人(小小一邊民打賞加更之八)第1659章 中山商人第2563章 孟達的建議第916章 意外危機(佳哥來了哈打賞加更)第1450章 名分初定第038章 心有靈犀一點通第1193章 不要急第1277章 一扇窗第337章 劉備(書蟲小6萬點打賞加更)第161章 試探(求收藏,求推薦!)第1852章 起而行之第094章 將計就計第364章 又是一條大魚第852章 大婦難爲第926章 誰是黃雀第1142章 敷衍第2058章 同情第947章 神似第234章 織網(求推薦票,求月票!)第048章 阿楚姑娘第2330章 疑神疑鬼第906章 人活一口氣(俺們是AMD的粉絲打賞加更)第1227章 馬日磾第1929章 要騙一輩子第1024章 一命換一命(佐菲獸盟主加更)第129章 摧枯拉朽第507章 匹夫之勇第927章 笨功夫第707章 技術差距第1424章 機不可失第1394章 挑戰第1099章 捉摸不透鍾元常(殤今恫古打賞加更)第085章 曹操的困境第2278章 左右逢源第1371章 人言可畏第1669章 靠山(墨香丶丶丶打賞加更)第971章 新人與舊人第582章 這就是命第2055章 亡羊補牢第1799章 一將難求第1444章 兵敗如山倒第126章 反擊第524章 助攻(刀刀口打賞加更)第771章 半邊天第1086章 水師班底第1649章 比武不成第2505章 甄七嶺與袁四海第921章 人比人得死第2082章 領悟第1087章 算盤第005章 境界不一樣(求收藏,求推薦!)第2256章 不得不然第642章 知音第2253章 中山亡國(求推薦!)第1204章 因勢利導(醉愛哥基盟主加更)第1450章 名分初定第847章 自有安排(求推薦票!)第943章 戰文丑(兢兢業業寂寞哥打賞加更)第741章 作秀高手(書蟲小6打賞加更)第789章 小題大作(gaolaochou打賞加更)第2355章 送上門的功勞第2518章 裴潛與賈逵第1311章 虛實第1059章 迫降第1971章 士孫瑞第816章 盛憲第1674章 知人易,知己難第672章 哀莫大於心死(小小一邊民打賞加更)第1522章 精神控制第1711章 涼州風第438章 就因爲你是黨人?第1885章 飲茶第2410章 新禮第2379章 佈局第1918章 風雲變第1554章 下馬威第140章 提高門檻(求推薦,求收藏!)第1108章 親疏有別第2406章 餘波未平第1734章 爾虞我詐(無名英雄打賞加更)第2019章 孤寡與家人第2218章 交易第150章 禍不單行第801章 沈氏發家史(gaolaochou打賞加更)第2544章 如願第974章 血與火第1237章 關羽突陣第216章 風起於青萍之末第1558章 舊部與新人(醉愛哥基打賞加更)第1523章 賈詡的手段(求推薦!)第2519章 御前軍議第1793章 兵敗如山倒(求保底月票!)第2030章 身不由己第2282章 紀年
第861章 南北兩王佐第226章 破綻第682章 三不解(小小一邊民打賞加更)第304章 出山第一功第054章 讀書娘第984章 鉅野李第710章 以德服人(小小一邊民打賞加更之八)第1659章 中山商人第2563章 孟達的建議第916章 意外危機(佳哥來了哈打賞加更)第1450章 名分初定第038章 心有靈犀一點通第1193章 不要急第1277章 一扇窗第337章 劉備(書蟲小6萬點打賞加更)第161章 試探(求收藏,求推薦!)第1852章 起而行之第094章 將計就計第364章 又是一條大魚第852章 大婦難爲第926章 誰是黃雀第1142章 敷衍第2058章 同情第947章 神似第234章 織網(求推薦票,求月票!)第048章 阿楚姑娘第2330章 疑神疑鬼第906章 人活一口氣(俺們是AMD的粉絲打賞加更)第1227章 馬日磾第1929章 要騙一輩子第1024章 一命換一命(佐菲獸盟主加更)第129章 摧枯拉朽第507章 匹夫之勇第927章 笨功夫第707章 技術差距第1424章 機不可失第1394章 挑戰第1099章 捉摸不透鍾元常(殤今恫古打賞加更)第085章 曹操的困境第2278章 左右逢源第1371章 人言可畏第1669章 靠山(墨香丶丶丶打賞加更)第971章 新人與舊人第582章 這就是命第2055章 亡羊補牢第1799章 一將難求第1444章 兵敗如山倒第126章 反擊第524章 助攻(刀刀口打賞加更)第771章 半邊天第1086章 水師班底第1649章 比武不成第2505章 甄七嶺與袁四海第921章 人比人得死第2082章 領悟第1087章 算盤第005章 境界不一樣(求收藏,求推薦!)第2256章 不得不然第642章 知音第2253章 中山亡國(求推薦!)第1204章 因勢利導(醉愛哥基盟主加更)第1450章 名分初定第847章 自有安排(求推薦票!)第943章 戰文丑(兢兢業業寂寞哥打賞加更)第741章 作秀高手(書蟲小6打賞加更)第789章 小題大作(gaolaochou打賞加更)第2355章 送上門的功勞第2518章 裴潛與賈逵第1311章 虛實第1059章 迫降第1971章 士孫瑞第816章 盛憲第1674章 知人易,知己難第672章 哀莫大於心死(小小一邊民打賞加更)第1522章 精神控制第1711章 涼州風第438章 就因爲你是黨人?第1885章 飲茶第2410章 新禮第2379章 佈局第1918章 風雲變第1554章 下馬威第140章 提高門檻(求推薦,求收藏!)第1108章 親疏有別第2406章 餘波未平第1734章 爾虞我詐(無名英雄打賞加更)第2019章 孤寡與家人第2218章 交易第150章 禍不單行第801章 沈氏發家史(gaolaochou打賞加更)第2544章 如願第974章 血與火第1237章 關羽突陣第216章 風起於青萍之末第1558章 舊部與新人(醉愛哥基打賞加更)第1523章 賈詡的手段(求推薦!)第2519章 御前軍議第1793章 兵敗如山倒(求保底月票!)第2030章 身不由己第2282章 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