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1章 士孫瑞

天子將信將疑。

他當然希望袁譚出兵——只有袁譚和曹操一樣全力以赴,才能起到牽制孫策的作用,纔有可能爲朝廷中路突破創造機會——但他也清楚冀州不是益州,並不具備大舉出師的條件。冀州既沒有益州易守難攻的地利,很容易遭到孫策的全力反擊,也沒有益州的經濟實力。

那麼袁譚出兵,是虛以委蛇,敷衍朝廷,還是意識到了可能被孫策各個擊破的危險,不得不孤注一擲?

天子召集君臣議事,分析袁譚出兵的真僞。衆人意見不一,各懷心思,結論基本上不出天子分析的範疇。太尉士孫瑞一直保持沉默,天子覺得奇怪,會議結束後,天子將士孫瑞留了下來,單獨詢問他的意見。

“太尉不肯以一言教朕,莫非有難言之隱?”

士孫瑞躬身而拜。“陛下,臣與袁紹、王允皆是同黨,蒙陛下不棄,引在左右,待以三公之位,敢不竭忠盡智。只是他人未必有陛下的心胸,難免認爲臣與袁譚裡應外合,別有用心。”

天子聽懂了士孫瑞的意思。“太尉覺得袁譚是真的?”

“敢問陛下,在陛下心中,袁譚是什麼?與孫策一般的諸侯,還是朝廷的冀州牧?”

天子盯着士孫瑞看了好一會兒。“太尉以爲如何?”

士孫瑞不假思索。“陛下忘了嗎,袁紹曾是大將軍何進的心腹,他擁立的是陛下的兄長弘農王,陛下登基後,他明確表示過對陛下血脈的懷疑,又矯詔行事,無視朝廷。若非荀令君爲陛下謀劃,天下人至今不別朱紫。冀州人更不必說,袁譚繼承袁紹遺志,割據冀州,他怎麼可能心有朝廷?”

天子很意外,一時竟不知道如何說纔好。

士孫瑞又問道:“陛下以爲,益州牧曹操是朝廷的忠臣嗎?”

“這個……”天子無言以對,眼神越發驚訝。士孫瑞今天一反常態,辭鋒尖銳,他這是怎麼了?懷疑袁譚也就罷了,怎麼連曹操也懷疑上了?不過話又說回來,這的確是個問題。曹操曾是袁紹的舊部,奉袁紹之命爭奪荊州,結果被孫策擊敗,這纔來了長安。他兒子曹昂既是袁譚舊部,又是孫策姻親,關係複雜,要說他是朝廷忠臣,恐怕也沒幾個人信。

“陛下,袁譚出兵,絕非爲朝廷,而是爲他自己。初平四年,袁譚爲兗州刺史,曾與孫策大戰,不敵被俘。曹操是袁紹舊部,初平二年爲孫策所敗,險些喪命。他們都不是孫策的對手,曹操據益州之險,尚被周瑜、黃忠兩路進擊,危在旦夕。若朝廷與曹操皆敗,袁譚又豈能獨存?”

天子策微頜首。他明白了士孫瑞的意思,袁譚出兵是真的,儘管他不是爲了朝廷,而且可能與曹操有聯絡。曹操若是被孫策擊敗,失了益州,冀州就危險了。爲了他自己,他也必須出兵牽制孫策。

“陛下,袁譚出兵是真的。既然袁譚不是大臣,只能盟友,陛下判斷其真僞,只看對他是利是弊即可,無須考慮太多。自然,朝廷若有舉措,也應該立足於對朝廷有利與否,而非其他。”

天子恍然大悟。“沒錯,當初遷都關中時,荀令君便有此言。”他撓撓頭,面露愧色。“只是我一直沒真正領悟其中的用意,非太尉提醒,險些又鑄大錯。”

士孫瑞躬身而拜。“陛下,令君殫精竭慮,一心爲陛下謀劃,陛下當以心腹待之。”

天子眼中閃過一絲異色。士孫瑞這是藉機爲荀彧說話,不希望他因爲鍾繇的事懷疑荀彧的忠誠。說實話,得知鍾繇潛逃,他的確考慮過荀彧是否知情,可是這個念頭一閃就沒了。他相信荀彧。這是這麼多年積累下來的信任,毋須置疑。

不過,他還是很高興。在這種敏感時期,士孫瑞能力挺荀彧,足見忠貞。鍾繇與荀彧關係密切,荀彧現在住的私宅就是鍾繇的舊宅。出了鍾繇這件事後,他一直沒有表態,就連劉曄都搞不清他對荀彧的看法,以至於不敢直言進諫,士孫瑞卻沒有這個顧忌,勇氣可嘉。

“太尉,荀令君不僅是我的心腹,還有姻親之故。”天子輕輕地揮了揮手,嘴角挑起一絲欣慰地淺笑。“那太尉說說,我們該如何取利?”

“弘農難以急破,當圍而不攻,先取河東,再派兵取盧氏、宜陽,屯田積穀,南拒南陽之兵,北逼弘農,東迫洛陽,西守關中,迫使魯肅撤兵。”

“魯肅會撤?”

“陛下全力以赴,示袁譚以誠,袁譚方能全力攻擊平原。荀衍在河內,也可伺機而動,魯肅難以兼顧,除非孫策增援,否則主力必然撤回洛陽。”

“孫策不會增援?”

“有可能,但可能性不大。弘農荒殘,戶口不足,洛陽屯田收入不足以支撐大軍,孫策只能從南陽或者潁川轉輸。砥柱以下至小平津三十六灘,水流湍急,汛期時難以通行,即使通過谷水轉運,也只能到黽池。如果是陸運,消耗更大。且潼關堅險,在東方未平之際,孫策不可能全力西進。平定東方之後,再大舉西進,三路併發,方是上策。”

天子悄悄地吁了一口氣,追問道:“弘農易取,如何取河東?”

“請陛下再下恩詔,安車徵李儒、賈詡入朝。”

“李儒?”天子的眼角不由自主的抽了抽,青筋凸起。

“是,李儒是馮翔人,曾爲博士,因無家世,久滯下潦,經數十年不得升遷,故董卓入洛陽,李儒投效。賈詡與他的情況相似,當年以孝廉爲郎,困居洛陽數年,又逢病困,只得返回涼州。他們都是寒門子弟,投奔董卓並非本心,只是不得已。他們際遇相同,故能共進退,陛下只是赦免賈詡,賈詡必心有疑慮,若能同時赦免李儒,形勢或有不同。”

天子沉吟道:“話雖如此,可是李儒鴆殺了我的兄長……”

“李儒奉董卓之命,鴆殺弘農王,固然有罪,可是牛輔、董越之徒奉董卓之命殺戮無辜,難道就沒有罪?陛下既然能赦免他們,爲何不能赦免李儒?難道就因爲弘農王是陛下的兄長,而其他人不是?”

天子思索良久。“李儒、賈詡入朝,就能取河東?”

“陛下,董越、牛輔不過是匹夫,若無李儒、賈詡從中運籌,焉能有今日?李儒、賈詡入朝,陛下或是許以高官,或是許以厚利,讓董越如牛輔一般回涼州,或是驅董越以戰,易如反掌。”

天子很爲難。他清楚河東的重要性,但是讓他赦免賈詡容易,赦免李儒實在有些困難。李儒鴆殺了兄長弘農王,他恨不得啖其肉,寢其皮,怎麼還能安車軟輪,禮徵入朝?

“太尉,李儒的事容朕再思量,弘農的事要加緊,你看安排準去盧氏比較好?”

Wшw▪ тTk an▪ c○

“高順。酬功賞能,高順有功,能力突出,自然要賞,而且要重賞。”士孫瑞不假思索。“派皇甫堅壽圍弘農,牽制魯肅、蔣欽,再命高順爲弘農太守,取盧氏、宜陽,迂迴魯肅身後,示以形勢。”

天子打量了士孫瑞好一會兒,心中暗自感慨。士孫瑞和王允是一黨,但他和王允卻是兩種類型的人。王允黨人習氣濃厚,做事高調偏激,又好攬權,設計殺了董卓後便以功臣自居,恨不得讓天下人都知道他的功勞,士孫瑞明明是同謀,出力不少,卻一聲不吭,很多人甚至不知道士孫瑞在其中的作用。

可是相處下來,士孫瑞纔是能做實事的。別的不說,在這個時候建議赦免李儒,委託高順爲弘農太守,都是一心爲朝廷着想的措施。高順有統兵之能,讓他攻取盧氏、宜陽,成功的可能性很大。高順又是呂布的舊部,委任高順爲弘農太守,給呂布面子,維持了幷州、涼州的平衡,一舉兩得,堪稱高明。

有這樣的大臣而不能用,如何能中興大漢?

天子略作思索,做了決定。“就依太尉所言,拜高順爲偏將軍,領弘農太守,徵李儒、賈詡入朝。”

士孫瑞大喜,拜倒在地。他隨即又提議派尚書郎韓斌爲使者,去河東宣詔。韓斌當年做過左馮翊,與李儒有舊,他出面宣詔,李儒多少要給點面子。

天子隨即命人擬詔,自己寫了一封親筆信,派人送往長安。他將近期的情況一一說明,尤其提到了鍾繇的事。他沒有掩飾,但他表示會區別對待,不會因鍾繇的事懷疑汝潁人,請荀彧安心。

得知高順立功受賞,升爲偏將軍,又領弘農太守,呂布非常興奮。他請示天子,增派秦誼、李肅二人協助高順。天子知道他的意思,正中下懷,隨即答應了,並承諾奪取盧氏、宜陽二縣後,以秦誼、李肅二人爲縣長。

呂布喜不自勝,好好交待了秦誼、李肅一番,讓他們各帶兩千人趕去增援。高順原本有三千人,與蔣欽交戰半個月,損失了好幾百,再加上受傷的,減員總人數在千人以上,要攻取盧氏、宜陽未免不足。皇甫堅壽麾下的西涼兵是指望不上的,真正靠得住的還是幷州軍。有了這四千援兵,勝算要大得多。

天子詔書發出,韓斌、秦誼等人奔赴河東、弘農。

第930章 身兼兩職第1168章 戲水的羽林衛第2303章 緩兵之計第1444章 兵敗如山倒第1823章 度遼將軍當度遼第539章 衝陣(羅格里奧打賞加更)第1296章 聲東擊西第026章 帝王心術(求收藏,求推薦!)第1016章 郭嘉排兵(兢兢業業寂寞哥打賞加更)第1785章 漸變第2227章 剛與柔第2090章 窮則變第1721章 機會來了第1506章 慢慢來第1769章 最佳助攻第2286章 心結第2376章 不急陸遜第2071章 不識時務第1103章 造船我最強第1147章 公私要分明第1215章 活久見第343章 強強聯手第349章 誰知我心第322章 蔣幹(太液之熵萬點打賞加更)第2457章 騎虎難下(求月票!)第1776章 各抒己見第2076章 中伏(墨香丶丶丶打賞加更)第2023章 君子當自強第1718章 我對你有信心(求保底月票)第657章 劉巴第2553章 勢若雷霆第1094章 討價還價(隨野星痕盟主加更)第1735章 失誤第477章 一算嚇一跳第1047章 問張儉第2332章 女兒當自強第1331章 白馬義從第2205章 隱患(求推薦!)第648章 攻心(撒哈拉漁夫2打賞加更)第208章 這鍋,我不背第655章 變則通第2034章 勉爲其難第466章 非常道第1093章 決斷第2531章 順水推舟(求保底月票)第1497章 長安居,大不易第1287章 天子要和親第1076章 切身體會第1983章 敵友難分第294章 等你多時(求推薦,求月票!)第1280章 遊騎第1179章 指點江山(上帝kain打賞加更)第2371章 挖坑第338章 棋逢對手第673章 失之交臂第2525章 野火燒不盡第634章 杜白虎第506章 心理戰(書蟲小6打賞加更)第1227章 馬日磾第034章 新寡蔡氏第045章 要麼不做,要麼做絕第2421章 法正的反擊第787章 步騭第049章 挑火第2341章 勉爲其難第153章 我有一計第1432章 脫穎而出第1373章 見利而動第1681章 損人不利己第2161章 時移事遷第161章 試探(求收藏,求推薦!)第528章 陷阱第1147章 公私要分明第1471章 翻盤的機會第2408章 會花錢第1689章 一南一北第2076章 中伏(墨香丶丶丶打賞加更)第2463章 紙上談兵第474章 同病相憐第1857章 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求推薦!)第2483章 世道人心第1835章 少年狂第1884章 琉璃杯第2043章 畢業答辯第2253章 中山亡國(求推薦!)第2402章 兄弟之間第841章 傾蓋之交第1170章 郭嘉的樂教第058章 黃承彥入幕(求推薦,求收藏!)第705章 挑釁(小小一邊民打賞加更之六)第085章 曹操的困境第1444章 兵敗如山倒第1342章 知易行難第1356章 殺胡(醉愛哥基打賞加更)第2436章 論政第1113章 封侯第1317章 鬥智(求推薦票)第1835章 少年狂第1233章 苦戰(有空來潛水打賞加更)
第930章 身兼兩職第1168章 戲水的羽林衛第2303章 緩兵之計第1444章 兵敗如山倒第1823章 度遼將軍當度遼第539章 衝陣(羅格里奧打賞加更)第1296章 聲東擊西第026章 帝王心術(求收藏,求推薦!)第1016章 郭嘉排兵(兢兢業業寂寞哥打賞加更)第1785章 漸變第2227章 剛與柔第2090章 窮則變第1721章 機會來了第1506章 慢慢來第1769章 最佳助攻第2286章 心結第2376章 不急陸遜第2071章 不識時務第1103章 造船我最強第1147章 公私要分明第1215章 活久見第343章 強強聯手第349章 誰知我心第322章 蔣幹(太液之熵萬點打賞加更)第2457章 騎虎難下(求月票!)第1776章 各抒己見第2076章 中伏(墨香丶丶丶打賞加更)第2023章 君子當自強第1718章 我對你有信心(求保底月票)第657章 劉巴第2553章 勢若雷霆第1094章 討價還價(隨野星痕盟主加更)第1735章 失誤第477章 一算嚇一跳第1047章 問張儉第2332章 女兒當自強第1331章 白馬義從第2205章 隱患(求推薦!)第648章 攻心(撒哈拉漁夫2打賞加更)第208章 這鍋,我不背第655章 變則通第2034章 勉爲其難第466章 非常道第1093章 決斷第2531章 順水推舟(求保底月票)第1497章 長安居,大不易第1287章 天子要和親第1076章 切身體會第1983章 敵友難分第294章 等你多時(求推薦,求月票!)第1280章 遊騎第1179章 指點江山(上帝kain打賞加更)第2371章 挖坑第338章 棋逢對手第673章 失之交臂第2525章 野火燒不盡第634章 杜白虎第506章 心理戰(書蟲小6打賞加更)第1227章 馬日磾第034章 新寡蔡氏第045章 要麼不做,要麼做絕第2421章 法正的反擊第787章 步騭第049章 挑火第2341章 勉爲其難第153章 我有一計第1432章 脫穎而出第1373章 見利而動第1681章 損人不利己第2161章 時移事遷第161章 試探(求收藏,求推薦!)第528章 陷阱第1147章 公私要分明第1471章 翻盤的機會第2408章 會花錢第1689章 一南一北第2076章 中伏(墨香丶丶丶打賞加更)第2463章 紙上談兵第474章 同病相憐第1857章 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求推薦!)第2483章 世道人心第1835章 少年狂第1884章 琉璃杯第2043章 畢業答辯第2253章 中山亡國(求推薦!)第2402章 兄弟之間第841章 傾蓋之交第1170章 郭嘉的樂教第058章 黃承彥入幕(求推薦,求收藏!)第705章 挑釁(小小一邊民打賞加更之六)第085章 曹操的困境第1444章 兵敗如山倒第1342章 知易行難第1356章 殺胡(醉愛哥基打賞加更)第2436章 論政第1113章 封侯第1317章 鬥智(求推薦票)第1835章 少年狂第1233章 苦戰(有空來潛水打賞加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