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7章 中秋

賈詡理清了思路,指明瞭方向,閻行等人知道該怎麼做了。

有了利益,說服其他人也就有了可能。在如此巨大的利益面前,什麼分歧都可以暫時放下,就算個別人非要報仇不可,也不會影響大局。

死幾個人也未必一定是壞事。

閻行隨即傳書各縣,請各家派人來談。

果不其然,得知馬騰交出了武都,賈詡又親自來了金城,絕大多數大族都派來了代表,不少家主更是親自趕來拜見賈詡,參與會談。尤其是湟水沿線,通往西海(青海湖)的幾個縣,有點頭臉的全來了。

羌中道是僅次於河西道的重要商道,如果重開西域,羌中道必然受益,他們都能從中分一杯羹。武力強的從軍征戰,還有機會立功封侯,成爲真正的貴族,躋身朝廷,而不是侷限於鄉里的一方豪強。

總體而言,絕大多數人都贊同賈詡的意見,認可這是一個大好機會,不能錯過。也有人提出一些看法,從軍征戰,積功封侯固然是好事,可是朝廷有制度,部曲數量不可超過三百,這明顯是針對武人,涼州人太吃虧了,能不能上書朝廷,放寬一些限制?

賈詡問了他們一個問題:是你們有錢,還是關東有錢?招募部曲是要花錢的,如果放開限制,那些羌人義從是願意跟着你們,還是跟着關東籍將領?

衆人啞口無言。涼州如何能和關東比,關東人的產業以土地爲主,就算有什麼天災,土地還是土地。他們的產業以牲畜爲主,天災一來,牲畜大批死亡,他們隨時可能赤貧。

更別說四周環伺,天天惦記着來打劫的羌胡。一個防備不慎,就是家破人亡。

羌人見利忘義,唯利是圖,真要敞開招募,關東籍將領挾雄厚家資,隨時碾壓他們,到時候涼州還有沒有他們的立足之地,真不好說。

賈詡又說,你們不要只盯着軍隊,滿足於做一個武人。從長期來看,朝廷的長治久安依賴文治甚於武功。要想真正在朝廷站穩腳跟,必須文武兼備,否則有人針對涼州,針對武人時,連一個爲你們說話的人都沒有。你們再善戰,還能超過涼州三明?

所以,征戰立功是眼前的機會,積累文氣,培養文武兼備的人才纔是長遠的利益。陛下英明,願意給涼州這個機會,後繼之君能不能堅持這個方向,誰也不好說。我們必須充分利用陛下在位的這三十年,積累足夠的實力,在朝廷站穩腳跟。

賈詡還舉了益州爲例。益州原本是巴蜀蠻夷,一直爲中原所輕視,後來文翁興學,益州文氣日厚,眼下雖然還不能和中原相提並論,卻比涼州強出太多。既然益州可以,涼州爲什麼不可以?眼下大吳新立,陛下英明,推崇教育,可比文翁興學的力度大多了。只要我們提出請求,陛下肯定會安排人力、物力,在涼州建學堂,培養學子。

這是多好的機會啊?你平白向朝廷要錢要糧,朝廷不會給,若是興學重教,朝廷絕對支持。培養出來的學子,朝廷也會擇優錄取,說不定還會有額外的優待。

衆人恍然大悟,連連點頭。論見識之高,他們離賈詡太遠了,想爭利益都不知道怎麼爭,搞來搞去全是小動作。只有賈詡站得高,看得遠,知道該怎麼爲涼州人爭取發展的機會,而且名正言順。

仔細商量了幾天,最後達成協議,金城郡各家聯手,提供一萬精騎,由金城督閻行指揮,從武都進兵,威脅漢中西部,作爲安西大都督麾下,協助左都護作戰。各家挑選年青子弟爲將,並請賈詡指點兵法,以戰代練,爲以後從安西大都督征伐打下基礎。

毌丘興一個河東人都能拜賈詡爲師,學習兵法,涼州人爲什麼不可以?

甚至有人說,等賈詡再過幾年退休致仕,就奏請朝廷在涼州開設講武堂,請賈詡做祭酒,專門爲安西大都督府培養將才。

賈詡啞然失笑,卻也心潮起伏。

掙扎幾百年,涼州終於看到了一線希望,而且這個希望有可能在他手中生根發芽,茁壯成長。

人生際遇,莫過如此。

——

收到賈詡的消息,得知閻行已經召集人馬,籌備物資,隨時可以出征漢中,魯肅心中歡喜,隨即將消息轉送左都護府。

孫尚香、陸遜收到消息後,欣喜之餘,又感慨不已。

陸遜說,當初陛下親自趕到河東,面見賈詡,很多人都覺得不可思議。現在看來,他們都低估了陛下,低估了賈詡。沒有賈詡從中斡旋,涼州不可能如此輕鬆的平定。

相比之下,韓遂、馬騰都承擔不了這樣的重任,所以陛下也沒對他們抱什麼希望。

陛下之前和賈詡、韓遂、馬騰都沒見過面,他的判斷從何而來,令人稱奇。難怪他看不上許劭,論識人之明,誰能勝過他?

孫尚香想起了孫權,心情有些低落,愁眉不展。孫策看人很準,卻對孫權無奈。孫權放着擅長的政務不做,非要領兵征戰,如今統萬人在巫縣,一旦重蹈覆轍,不知道又會是什麼局面。上次連累了父親,這次會不會連累皇兄?

見孫尚香情緒不好,陸遜知道她在擔心什麼,卻不好多勸,只好說起了秋後作戰的安排。

魯肅安撫涼州之後,正在趕回長安的路上。秋收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最多一個月後,大軍就可以出發,踏入討伐漢中的征程。

這是河內之戰後,孫尚香親自指揮的第一場真正意義上的大戰。哪怕知道這是一場實力懸殊的戰鬥,也知道在未來的二十年內,她都不會是西進的主力,她也不敢掉以輕心。不僅認真謀劃,很多事還要親自查驗,絕不輕易委託他人。

進兵的主要備選道路子午谷、儻駱道、褒斜道,她都親自走了一遍,最後確認以褒斜道爲進軍路線。陳倉故道也實地走訪了一段,做到心中有數。

山路的艱難,讓她在安排行軍任務——尤其是輜重運輸任務時謹慎了許多,時間安排得很寬裕,相應的物資也準備得更爲充足,不僅保證行軍將士的體力,也減輕了民伕運用物資的體力負擔。

七月末,魯肅回到關中,爲孫尚香主持關中軍政。

八月初,呂蒙率領五千步騎,及五千推着獨輪車的民伕,由郿縣出發,進入斜谷。

每隔三日,就會有一批將士與民伕一起,帶着大量的物資,進入斜谷。

八月初十,孫尚香在馬雲祿率領的女衛侍從下,進入斜谷。

八月十五,正在山谷中跋涉前進的將士、民伕收到左都護孫尚香親自簽發的慰問令,並得到了中秋賞賜,每人酒一斗,肉二斤,海魚一斤。

當夜,在五百多裡的山谷中,篝火處處,歡聲笑語不絕。

——

長沙,孫堅祠別院。

寬敞的庭院之中,孫策拉起袁衡起身,向吳太后敬酒。“仲謀、叔弼、尚香都在前線征戰,不能回來團結,就由我這個閒人代他們向母后敬一杯酒,祝母后百歲延年,萬壽無疆。”

吳太后笑罵道:“雖說是家宴,你畢竟是君臨天下的皇帝,怎麼能這麼說。這要是傳出去,御史們會說我這個老婦人放肆,不知君臣之道。”

孫策笑道:“這裡沒有御史,也沒有君臣,只有母子、兄弟、姊妹。”

說着,又轉身向孫大長公主敬酒。孫大長公主含笑還禮,喝了酒,又回敬了一杯。

孫策、袁衡退下,孫尚英、孫匡等人一一上前敬酒,吳太后心中歡喜,來者不拒,不知不覺喝得陶然,拍着腿,唱起了長沙的民謠。孫堅在長沙時,孫策、孫尚香已經記事,對吳太后唱的歌謠有些印象,便跟着吟唱起來,母子相對歡笑。

一曲唱罷,孫策起身告退。他還要和袁衡一起去參加文武大臣的中秋宴。離席之前,他向孫尚英使了個眼神。孫尚英會意,跟了出來。

“皇兄有何吩咐?”

孫策擡起頭,看了一眼銀盤般的明月。“不出意外的話,尚香此刻應該已經在進軍漢中的路上。”

孫尚英眨眨眼睛,似有似無的“嗯”了一聲,面色依舊平靜,只是眼角不經意的顫了一下。

“曹孟德還在魚復,仲謀進軍受阻,短時間內決戰的可能性不大,倒是漢中方向可能取得突破。如果順利的話,今冬明春,尚香就能突入巴西郡,與子修對陣。”

“尚香是皇兄親自調教出來的名將,又有陸伯言相輔,精兵勇將數萬,此戰必勝無疑。”

孫策看看孫尚英,忍不住笑了一聲:“你也別急着替他找理由。戰場兇險,出現任何意外都是有可能的。曹子修有用兵之能,又是據險而守,未必不能反擊得手。”他收了笑容,嘆了一口氣。“我知道,對你來說,不管是誰受挫,你心裡都不好受。不過誰讓你姓孫,又嫁給了他呢。再難,你也只能扛着。”

孫尚英低了頭。“皇兄說得是。”

見孫尚英這副模樣,孫策只好把沒說完的話又咽了回去。這夫妻倆真是苦命,都是左右爲難。當初如果知道會有這一天,不知道他們還會不會選擇對方。

可惜沒有如果。

孫策揚揚手,轉身正準備走,孫尚英叫了一聲:“皇兄。”

孫策停住腳步,扭頭看着孫尚英。孫尚英遲疑了片刻,說道:“母后有意召回仲謀,還來得及嗎?”

“召回仲謀?這話從何說起?”

“母后說,她雖然沒有上過陣,畢竟跟着父親那麼多年,多少也知道一點軍中之事。仲謀這次出征,不管是將士還是軍械,都是精挑細選的,在秭歸時有皇兄指揮,打得還算不錯。到了巫縣,獨自上陣,再無寸功,反倒是和什麼神女走得親近,實在不像是能成名將的模樣。與其受挫而歸,不如見好就收。”

孫策沉吟良久,走了回來,與孫尚英面對面。“尚英,你知道樂浪郡東的海中有一個島嗎?”

孫尚英想了想,點點頭。“皇兄說的是倭人之國?”

“沒錯。如果仲謀願意回來,又不肯做個富貴閒人,我可以讓他去倭國爲王。他想徵多少兵,能徵多少兵,我都不管,只要他不反戈西進就行。”

孫尚英盯着孫策看了片刻。“皇兄大度,那我就如實向母后彙報了。成與不成,由仲謀自己決定。”

孫策點點頭,拍拍孫尚英的肩膀,嘆了一口氣,向在前面不遠處等候的袁衡走去。袁衡雖然沒有站在跟前,卻也聽得清楚,只是沒有發表任何意見,挽着孫策的手臂,向前面走去。

孫尚英看着孫策消失在門外,轉身回到中庭。吳太后正與孫大長公主一唱一合,見孫尚英進來,眼神便投了過來。孫尚英俯在她耳邊,嘀咕了幾句,吳太后連連點頭,催孫尚英去寫信,自己繼續和孫大長公主唱曲,越發歡快。

孫策來到前庭,進門之前,他停了一下。

袁衡輕聲說道:“陛下,臣妾先去露個面?”

孫策搖搖頭。“不用,我站一會兒就好。”他看看袁衡,月光下,袁衡的臉像玉一樣散發着溫潤的光,猛一看,和當年初遇的袁權極爲神似。

“姊姊呢,剛纔怎麼沒看見她?”

“今天不巧,身子有些不太舒服,便告了假。本想待會兒再對陛下說的,沒曾想陛下先問起了,是臣妾的罪過。”

“病了?”孫策皺起了眉。“怎麼也沒聽說?”

“倒是沒什麼大病,只是前些天貪涼,受了些風寒,懨懨的沒什麼精神。已經請醫匠看過了,說休息幾日便好。”

孫策微微頜首。“待會兒提醒我,一起去看看。”

“唯。”

孫策眉梢輕挑,拉着袁衡邁過中門,來到前庭。

前庭很熱鬧,尚書令陳琳正在吟詩。“贊皇師以南假,濟大川之清流。感詩人之攸嘆,想神女之來遊……”

衆人隨意而坐,側耳傾聽,不時擊節而嘆。有人看到孫策與袁衡進來,連忙坐正了身體,有人則準備起身行禮,孫策擺擺手,又指指陳琳,示意他們不要打擾了陳琳的詩興。這些都是近臣,知道孫策爲人隨和,不講究那些虛禮,也沒堅持,坐了回去,只是神態收斂了些。

陳琳正沉浸在詩興中,一手提着酒壺,一手舉着酒杯,且吟且行,不時與人碰一碰酒杯,喝上一酒。衆人陸續發現了孫策的存在,卻都不提醒他,只是暗自發笑。

孫策站在一側,直到陳琳大叫着舉起手中的酒壺、酒杯,吟出最後一句“順乾坤以成性,夫何若而有辭”,狂態畢露,這才拍響了手掌,讚了一聲:“彩!”

陳琳一回頭,見皇帝、皇后站在門口,看樣子已經來了一會,不禁大窘,連忙放下手中的酒壺、酒杯,上前行禮。孫策伸手托住,笑道:“令君今天興致不錯啊,平時可難得見你這麼有興致。果然好詩需好酒,以後想讀你的詩,先賜酒一壺。”

陳琳大笑。“陛下賜酒,臣求之不得。不過說起詩,臣豈敢在陛下面前賣弄。陛下,衆臣皆已有詩,陛下不可獨無,臣等可等着陛下來一首壓題的呢。”

衆人紛紛起鬨,附和陳琳,請孫策作詩。

孫策連連搖頭。他只會抄詩,不會作詩,勉強胡謅兩句,也不敢在這些人面前賣弄。他真要抄一首名作出來,壓了陳琳等人的風頭,只怕未必是好事。

他是萬人之上的皇帝,又不是被人輕視的贅婿,不需要靠抄詩來揚名。

真有好詩,不如留着送人。

見孫策堅拒,衆人起了一會兒哄,便也罷了,轉而請孫策評價他們所作詩詞的優劣。孫策取來詩稿,與袁衡一起並肩而觀,順便聽袁衡評析。袁衡好讀書,文學水平遠在孫策之上,她的評價中肯而到位,既然是陳琳等人也挑不出什麼毛病。

在座的都是天子身邊的近臣,知道天子對皇后的禮敬,就算有什麼意見,也不會當面叫板。

談詩飲酒,孫策坐了一會,便起身離席,讓他們自歡,與袁衡一起,向袁權的住處而去。

袁權半倚在牀上,孫勝坐在一旁,正爲她誦詩,見孫策、袁衡進來,連忙起身行禮。看到孫勝,孫策多少有些意外。看袁權臉色也不像是病重的模樣,外面那麼熱鬧,孫勝不去和小夥伴們玩耍,居然在這兒陪着袁權,孝心難得。

“讀的什麼詩?”

孫勝有點不好意思。“不是兒臣所作,是陳令君的新作。兒臣怕母親無聊,學舌而已。”

孫策點點頭。“你去玩吧,朕陪你阿母坐坐。”

孫勝看了袁權一眼,袁權點點頭,示意他退出去。孫勝欣喜,行了禮,退到門外,快步走了。袁權笑道:“臣妾也沒什麼事,勞動陛下移駕,真是罪過。”

孫策抱着膝,看着只穿了家常服飾,頭上沒有任何飾物,只是隨意挽着長髮的袁權,笑道:“若非如此,哪能看到這樣的姊姊。怕是隻有在小虎面前,姊姊纔會這麼愜意隨性,毋須顧忌什麼禮儀。”

袁權掩脣而笑,白了孫策一眼。“陛下與皇后特地趕來是探病,還是問罪?縱使臣妾對皇后嚴厲了些,在陛下面前可不敢有絲毫作態。陛下這麼說,臣妾可承受不起呢。”

“你看,又來了。”孫策撫掌而笑。

袁衡說道:“姊姊,你這可錯怪陛下了。陛下聽說你身體有恙,連羣臣的中秋宴都只去走了一個過場,便來看你。羣臣請他作詩,他也不肯作,這可是個好機會,姊姊千萬不要錯過了。”一邊說,一邊含笑連使眼色。

袁權眼神一亮。“這麼說,臣妾等了許久的贈詩今天有着落了?”

第1136章 改變(蘇半半小小打賞加更)第454章 爲尊者諱第2080章 教訓第1325章 教訓第1366章 物是人非(迪迪卡卡俱樂部打賞加更)第443章 黑山軍來使第2145章 身不由己第059章 在其位,謀其職第2113章 初見荀彧(求推薦票!)第1603章 又見楊儀第1936章 三路併發第1123章 西涼兒女(殤今恫古打賞加更)第1711章 涼州風第1925章 苟且之徒第800章 迫不得已第1645章 爲我所用第2063章 甘寧出擊第2429章 朝鮮第1438章 焦灼的審配第103章 舍與得第489章 父與子第1474章 以步破騎第1649章 比武不成第1210章 你心裡清楚第428章 你境界不夠第266章 區別對待(書友佐菲獸萬點打賞加更)第1080章 春風得意第773章 羣賢畢至第2113章 初見荀彧(求推薦票!)第1779章 興霸爭先(醉愛哥基打賞加更)第651章 伏波易,伏心難(清下的蘋果打賞加更)第1832章 討價還價第2523章 所見略同(求推薦!)第2358章 姊姊天下第一第583章 鬥世家第2467章 逆境第385章 二橋(冬雷1977打賞加更)第1657章 楊彪論治第1996章 狡兔營窟第131章 大家氣派第004章 咽不下這口氣(書友亂武三國萬點打賞加更)第2332章 女兒當自強第1912章 棋逢對手第2301章 家業大了煩惱多第1347章 陷阱第586章 以史爲鑑(週一,求推薦!)第703章 祖郎(月夜吟風打賞加更)第012章 站得高,看得遠(求收藏,求推薦!)第1559章 孺子可教(求月票!)第928章 朽木與金子(迪迪卡卡俱樂部打賞加更)第471章 徐晃(玄清竹打賞加更)第368章 挖牆角第1657章 楊彪論治第379章 和離(聖誕快樂,求推薦!)第332章 機會來了(江山不夜千堆雪萬點打賞加更)第2295章 奇謀定長安第1776章 各抒己見第2299章 撿寶第1875章 當頭棒喝(若相惜丶惜月打賞加更)第1766章 化胡說第1352章 榮幸亦或不幸(yzgwin9打賞加更)第1746章 靠海吃海(無名英雄打賞加更)第1953章 幫我帶句話第328章 又見陸康第902章 天生騎將第976章 見鋒插針第2243章 渤海有故事第1984章 同病相憐第218章 杜畿第260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603章 暮氣第1871章 識勢第2010章 白羊陂第2221章 劉備的破綻第287章 交換(江都侯萬點打賞加更)第1073章 殺人與誅心(亂武三國打賞加更)第1203章 神仙手段第1482章 圍毆第1205章 神仙和乞丐第1569章 預則立第627章 見面禮(兢兢業業寂寞哥打賞加更)第2216章 野心(求保底月票!)第076章 趕他走第110章 棋逢對手第2169章 南中有英豪第1868章 民心向背第994章 牽着鼻子走第2082章 領悟第2159章 反客爲主第1327章 陳羣第2337章 重開西域第905章 韜光隱晦第1316章 鄭玄第408章 劉寵的眼力(求保底月票!)第833章 心腹之患第2069章 望風而逃第601章 事非經過不知難第048章 阿楚姑娘第1973章 意氣少年
第1136章 改變(蘇半半小小打賞加更)第454章 爲尊者諱第2080章 教訓第1325章 教訓第1366章 物是人非(迪迪卡卡俱樂部打賞加更)第443章 黑山軍來使第2145章 身不由己第059章 在其位,謀其職第2113章 初見荀彧(求推薦票!)第1603章 又見楊儀第1936章 三路併發第1123章 西涼兒女(殤今恫古打賞加更)第1711章 涼州風第1925章 苟且之徒第800章 迫不得已第1645章 爲我所用第2063章 甘寧出擊第2429章 朝鮮第1438章 焦灼的審配第103章 舍與得第489章 父與子第1474章 以步破騎第1649章 比武不成第1210章 你心裡清楚第428章 你境界不夠第266章 區別對待(書友佐菲獸萬點打賞加更)第1080章 春風得意第773章 羣賢畢至第2113章 初見荀彧(求推薦票!)第1779章 興霸爭先(醉愛哥基打賞加更)第651章 伏波易,伏心難(清下的蘋果打賞加更)第1832章 討價還價第2523章 所見略同(求推薦!)第2358章 姊姊天下第一第583章 鬥世家第2467章 逆境第385章 二橋(冬雷1977打賞加更)第1657章 楊彪論治第1996章 狡兔營窟第131章 大家氣派第004章 咽不下這口氣(書友亂武三國萬點打賞加更)第2332章 女兒當自強第1912章 棋逢對手第2301章 家業大了煩惱多第1347章 陷阱第586章 以史爲鑑(週一,求推薦!)第703章 祖郎(月夜吟風打賞加更)第012章 站得高,看得遠(求收藏,求推薦!)第1559章 孺子可教(求月票!)第928章 朽木與金子(迪迪卡卡俱樂部打賞加更)第471章 徐晃(玄清竹打賞加更)第368章 挖牆角第1657章 楊彪論治第379章 和離(聖誕快樂,求推薦!)第332章 機會來了(江山不夜千堆雪萬點打賞加更)第2295章 奇謀定長安第1776章 各抒己見第2299章 撿寶第1875章 當頭棒喝(若相惜丶惜月打賞加更)第1766章 化胡說第1352章 榮幸亦或不幸(yzgwin9打賞加更)第1746章 靠海吃海(無名英雄打賞加更)第1953章 幫我帶句話第328章 又見陸康第902章 天生騎將第976章 見鋒插針第2243章 渤海有故事第1984章 同病相憐第218章 杜畿第260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603章 暮氣第1871章 識勢第2010章 白羊陂第2221章 劉備的破綻第287章 交換(江都侯萬點打賞加更)第1073章 殺人與誅心(亂武三國打賞加更)第1203章 神仙手段第1482章 圍毆第1205章 神仙和乞丐第1569章 預則立第627章 見面禮(兢兢業業寂寞哥打賞加更)第2216章 野心(求保底月票!)第076章 趕他走第110章 棋逢對手第2169章 南中有英豪第1868章 民心向背第994章 牽着鼻子走第2082章 領悟第2159章 反客爲主第1327章 陳羣第2337章 重開西域第905章 韜光隱晦第1316章 鄭玄第408章 劉寵的眼力(求保底月票!)第833章 心腹之患第2069章 望風而逃第601章 事非經過不知難第048章 阿楚姑娘第1973章 意氣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