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一個小學堂中。
一名白衫少年,坐在一張木桌前,一手飲酒,一手翻書。
少年旁邊,坐着一名穿着破布衫的男孩。
那男孩好動,長相機靈,眨巴着雙眼,坐在旁邊的時候,不斷的詢問少年一些問題。
“先生,真的有孫悟空這個人嗎?”男孩雙手拖着下巴,一臉期待的問到。
少年飲了一口小酒,目光淡淡,輕聲回答:“有,那還是在神話時代,不過他不是人,而是一塊擁有了靈智的石頭,化成了人形而已。”
“可是,石頭怎麼能夠孕育出人呢?昨天我聽先生說完後,還回家問過爹孃了,他們我是從河水裡面撿來的,嗯,他們洗衣服的時候,撿到的我。”男孩表情格外認真。
“那可並不是普通的石頭,而是開天闢地時,所墜落的一塊靈石。”少年輕答。
男孩略作思考,隨後便是嘿嘿的笑着:“嘿嘿,我來自河水裡,我肯定是龍王變來的。”
少年不語,那淡然的目光,依舊是放在書本上。
宅院中,男孩的聲音不斷。
“先生,神話時代,真的有長得像是豬頭一樣的人嗎?那該多醜呀。”
“有。”
“也有妖怪?他們都很壞,都是吃人的?”
“好與壞,只是看待問題的角度不同而已!人吃肉,絕大多數人都會覺得合情合理,認爲那些動物們天生就應該成爲食物;而在神話時代中,妖爲了生存而吃人,其實站在妖怪的角度而言,也是合情合理。”少年輕輕將手中的書籍翻開一頁,聲音淡淡。
男孩聽完,卻是連連搖頭:“反正,我爹孃告訴我,只要是傷人的動物,肯定都很壞。”
少年面色淡然,不語。
畢竟心境和閱歷,都相差得實在是太大,自己就算說了這男孩也不一定懂。
學堂中,男孩聲音依舊繼續。
“先生,我想讓那個孫悟空成爲英雄。”
“嗯!”
“先生,我覺得您說得不對,我是從水裡來的,孫悟空是從石頭中蹦出來的,他肯定和我們長得不一樣,我覺得它應該長得像一隻猴子。”
“嗯!”
“猴子我見過,貪吃,還喜歡舞棍子!不如讓它去打妖怪好了。”
時間匆匆,歲月流逝。
那個學堂的構造,總歸不是很結實,在一場大雨中,被沖垮,牆壁都斷了。
原本在這裡學習知識的那些學生們,紛紛轉向別的地方……
那男孩逐漸長大了。
那位喜歡一邊品酒,一邊看書的年輕先生,早已不知去向。
而那個長大之後的男孩,有一日重回故地。
看到已經坍塌了的學堂,心有所悟,回憶起兒時聽到過的那些故事,於是提筆,將那些故事串聯了起來,稍加潤色,加入一些自己的思想,傳承於世。
……
燕都!
北大旁邊的那個古老書店門前,路過的學生和行人們依舊,但是始終沒有人進去。
店內,早已煥然一新,空氣中瀰漫着一股幽幽的書香味。
每一個物品,在嶄新的同時,又帶着幾分歷史的厚重感。
葉北一臉淡然的坐在那桌臺前面。
他的雙手,很是隨意的放在桌上。
他的前面,擺放着一本嶄新的書籍,隨着葉北的瀏覽,那書籍的頁數,自動翻着。
“這小傢伙,還真會胡扯呢!”看完第一卷,葉北輕輕搖頭,孫悟空被如來佛祖壓在五指山下,歷史更是被改成了唐朝。
“與天鬥,與人鬥,與妖鬥,倒是有點意思……”看到真假孫悟空時,葉北雙眼眯起,臉上稍微來了一絲興趣。
“一塊石頭,都被這這小傢伙寫活,還算是有點本事,可是啊,當年的神話時代,與這書裡面的記載,相差得實在是太遠,那是一個人人渴望長生,人人自私自利,萬物皆爲螻蟻的時代。”
許久,一本書看完,葉北輕聲自語着。
桌臺上,那書籍自動合上……
封面上,寫着三個顯眼的大字《西遊記》。
作者名爲:吳承恩。
只是簡單的看了眼後,那本書籍,便是慢慢的懸浮起來,朝着書架的方向飛了過去。
桌臺前。
葉北這才起身。
他揹負着雙手,朝着書店的大門方向走了過去。
書店外,過往的路人依舊。
側目的人也不少。
吱……
葉北走來時,那木門發出吱的一聲。
隨後,半扇門全部打開。
一縷陽光,灑落進來,不斷的折射,最後將整個書店內部,都照得明亮。
葉北站在門口,那雙淡然的目光,幽幽的看着前面的風景。
書店前方,是一條寬闊的馬路,不時有車輛和行人穿行而過。
車輛急促,行人緩慢。
讓這風景,時刻保持着不同。
視線繼續往前,則是一棟棟宏偉的建築物,那些建築,動輒數十米,最外面鋪着一層光滑的玻璃,將更遠處的風景全部擋住。
葉北看了許久。
這段時間中,也有不少行人們,紛紛對他投來目光。
或許是因爲站得太久。
葉北輕拂衣衫,一張看起來頗有年代的木椅,出現在了下方。
葉北優雅的坐下。
那放在身後的手,輕放在膝蓋的位置。
當他徹底坐定後,一張白布,悄然之間,擺放在了這書店大門的前方。
白布上面,依舊是那八個字:通曉前生,知曉未來。
當這白布擺在了門前時……
那些匆匆而過的行人們,不少開始駐足。
“這不是書店嗎?看這招牌,是算命呢?”其中一名學生模樣的少年停下來,看到那白布時,嘴裡疑惑的說着,然後擡頭,看向葉北,發現葉北只有十七八歲後,身體稍微一愣,隨後樂了:“嘿,我說同學,你該不會是勤工儉學的吧?開書店,還兼職算命?”
葉北坐在椅子上,目光淡淡,並未回答。
少年見狀,反而興趣更甚了。
上前一步。
蹲在那白布前面。
“那個,同學,你真的會算命?不如先給我算算唄?”
聲音帶着幾分調侃。
看到這少年蹲下。
旁邊那些駐足的行人們紛紛聚攏圍觀了起來,皆是帶着看熱鬧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