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0章 定襄大戰之潰敗

簡而言之,這是一個縮小版的三英戰呂布。

不同的,烏荼確實非常勇猛,而‘三英’這邊,阮小七的小把戲在戰場上沒有什麼大的作用,魏平章的戰力也有限,三人中挑大樑的傅恆也比起烏荼來要差上許多。

烏荼一人大戰敵方三位大將,居然越戰越勇,一杆長槍耍得風生水起的,傅恆三人居然都不敢貿然近他的身。

“南人無恥,就會以多欺少!”耶律阿魯翰氣憤地朝張元直哼了一聲。

張元直本身也是漢人,他是幽州人士,因爲幽州早在百年之前就被遼國佔領了,所以張元直出生以後,一直都是在遼國生活,早就忘記了他是漢人這件事,當下聽到耶律阿魯翰的話,張元直便笑道:“南人確實無恥,不過這一次他們人多,我們人也不少!”

說罷,張元直朝自己身邊的的兩位副將使了個眼色。

那兩位副將早就躍躍欲試了,現在得到了命令,便拍馬朝戰場趕去,幫助烏荼一起對敵。

原本傅恆和阮小七還有魏平章三人大戰烏荼,也不過是戰成了平手,現在加入了兩位遼國的福建,那戰況自然就變得對傅恆三人不利了起來。

兩個的那兩位副將也是頗有勇力的人物,一個和魏平章對上了,兩人打得難解難分,不過實力上差距不大。

另外兩人,傅恆被烏荼找上了,又是一番苦戰;而阮小七對了另外一位遼軍的副將,則是被壓制得很慘。

這樣打下去,傅恆和阮小七隻怕都會吃不消,所以傅恆靈機一動,左手拖着自己的長矛佯裝不敵烏荼打算逃走,右手卻暗中將掛在戰馬脖子出的短刀給抽了出來,準備來個拖刀計。

這樣黑暗的夜晚,烏荼自然發現不了傅恆的計謀,他一直追着傅恆,跑了大概了二十多米的樣子,突然傅恆雙腿將戰馬一夾,戰馬順着傅恆的意思往旁邊一跳,這樣一來傅恆就橫在了烏荼的前面。

同時,傅恆右手的短刀也朝着烏荼丟了出去,速度極快,顯然傅恆是用上全身的力氣,將短刀拋射出去的。

這時候傅恆和烏荼之間的距離只有三米不到,這麼近的距離,要想躲開迎面射過來的短刀有些困難,但是烏荼馳騁戰場多年,經驗卻是足夠的豐富,他早就提防着傅恆使詐,所以在傅恆的馬變向的時候,就準備好了將身子一低,側到了戰馬的後面,躲過了傅恆這一刀。

那邊苦戰的阮小七和魏平章見到傅恆往回跑,以爲傅恆是堅持不住了,也同時棄了對手朝自己的陣營飛奔,三人回到軍隊的前面,這時候張元直看準時機,趁傅恆三人敗走的時候大手一揮,率軍馬掩殺了上來。

因爲自己的三位主將輸了一陣,這時候安朝軍隊的士氣都有些低落,而遼軍則是士氣高漲,而且經過攻城之後,此時安朝的軍隊的數量比遼軍要少一萬多人,所以傅恆只能帶着軍隊敗退,往安朝的大營跑去。

遼軍在烏荼的帶領下,殺得興起,一時間定襄城外的安朝大軍哀嚎了起來,慘叫之聲不絕於耳。

十萬大軍,最後只剩下了一半逃出了遼軍的追殺,但是……就連傅恆也沒有完全逃出遼軍的追殺之中。

烏荼是出了名的得勢不饒人,所以他一直沒有放鬆對傅恆大軍的追趕。

一直追了三里路,這時候李準和何定帶着軍隊和傅恆敗退的大軍匯合在了一起,李準見到傅恆大軍慘敗的景象,只能噓唏一嘆,然後說道:“大勢已去……”

李準神色非常地沮喪,這個時候遼軍的追兵也到了,李準只能帶着大軍往營寨繼續敗退着。

而營寨之中,曹向終於找到了呼延赫所部,因爲呼延赫所部是掌管糧草輜重的,所以他一直帶着後軍在後營守着糧草輜重等物品,不敢離開!直到曹向帶着參軍退到了後營,這才找到呼延赫。

曹向道:“呼延老弟,我們一起殺出去!”

呼延赫聞言問道:“糧草輜重都未裝車,只怕殺不出去!”

聽到呼延赫的話曹向急得跳了起來,罵道:“都什麼時候了你還想着糧草,怪不得蕭大人說你是守財奴,快整理軍馬,我們能有命逃出去再說吧!遼軍這一次來了近十萬騎兵,大營已經受不住了!”

被曹向罵了一嗓子,呼延赫這才着急了起來,對士兵們喊道:“大家聽到沒有,都跟着我們逃命去!”

說罷,呼延赫拍馬和曹向一起,帶着兵馬推倒了營寨後面的欄杆,然後一路西去。

遼國的騎兵在安朝的大營裡衝殺了一陣,來到後營的時候,發現曹向已經帶着數萬參軍逃走了,哈哈爾大手一揮,說道:“這些糧草都別燒了,我們先到定襄去,將攻城的那股大軍吃了,這一仗……安朝已經輸了!”

說罷,哈哈爾得意地大笑了起來。

李準他們這個時候自然是不可能會營的,本身今晚就被遼國打得潰不成軍,而自己大營被襲擊,數萬遼國的鐵騎肆無忌憚的虐殺之下,除非李準是傻子纔會再將兵馬帶回去,讓遼國的騎兵當成活靶子一樣玩!

所以李準也帶着近十萬人馬一路往西逃走,正好與哈哈爾所部趕往定襄的騎兵走的不是同一條路,哈哈爾率領着騎兵一路狂奔,卻在半路上遇到了耶律阿魯翰和張元直。

從張遠和耶律阿魯翰的口中,哈哈爾得知他們已經打敗了安朝大軍,並且正在追李準,哈哈爾喜出望外,便和烏荼一起率領五萬騎兵朝李準他們逃跑的路線追上去。

騎兵的速度,真是非常地迅速!

七萬多人馬的騎兵在平原上馳騁,那馬蹄聲也是非常響的,就像一陣陣不停炸響的驚雷一樣,一路追到了柳林山的山腳下,哈哈爾所部終於追上了李準他們。

李準見到騎兵追來,不由得神色一變。

看了看周圍的形勢,李準最後咬咬牙,對衆人說道:“走,上山!”

【看本書最新精彩章節請:)

第497章 被逼急了的李準第126章 斷子絕孫藥第379章 血染絲巾第858章 藏寶第463章 陰盛陽衰第364章 勇敢的明玉第824章 風乍起第161章 見客第883章 七月七日晴第96章 規定第207章 王之修發難第70章 作詞第512章 貪慾第670章 破城(下)第308章第805章 張孝傑的誅心之計第450章 可怕的蕭莫第526章 一家人第796章 惻隱之心第9章 無憑第588章第378章 大勢已去第631章 初戀的少女第14章 無策第557章 擴建住宅第625章 西夏大亂第847章 趙權駕崩(下)第318章 聖女第80章 甩手第789章 上元(一)第53章 官人第148章 奪命肥三第5章 清香第536章 狗急跳牆第649章 炮兵營第781章 王文麒伏法第400章 回京回家第155章 上架了!第65章 詩會(二)第291章 抑鬱的豫王第113章 假小子第712章 老奸巨猾第126章 斷子絕孫藥第171章 天大的好事第419章 憂患成疾第39章 夜貓第875章 遠大的夢想第830章 陽春三月百花忙第447章 因爲他是修之名!第452章 蕭莫之怒第730章 二奪西涼(三)第609章 狡猾的耶律阿魯翰第702章 一樣的計謀第345章 最會裝了第899章 大婚(六)第751章 大鬧瓊林苑(二)第433章 御駕親征第326章 山石巖第533章 鹽幫第99章 騰飛第98章 指使第399章 名震天下第25章 八妹第660章 使者第310章 闖大禍了!第582章 溫存第418章 冊立太子第14章 無策第245章 信任危機第281章 謝芸靜的感情第316章 有身孕了第370章 扈家三娘第65章 詩會(二)第405章 壓倒秦王的最後一根稻草第804章 驅虎吞狼第310章 闖大禍了!第513章 一定要教訓他第809章第483章 到杭州第140章 流言第139章 打臉王之修第657章 溫耶的條件第90章 釋然第208章 名花會(一)第344章 廬州舊識第250章 去京城吧!第233章 成了搶手貨第846章 趙權駕崩(上)第226章 用之於民,用之於國!第620章 反間計(二)第379章 血染絲巾第655章 朵蘭第66章 詩會(三)第607章 霍逐第226章 用之於民,用之於國!第830章 陽春三月百花忙第425章 太子請纓第516章 曾俅的魔障第884章 師兄弟之爭
第497章 被逼急了的李準第126章 斷子絕孫藥第379章 血染絲巾第858章 藏寶第463章 陰盛陽衰第364章 勇敢的明玉第824章 風乍起第161章 見客第883章 七月七日晴第96章 規定第207章 王之修發難第70章 作詞第512章 貪慾第670章 破城(下)第308章第805章 張孝傑的誅心之計第450章 可怕的蕭莫第526章 一家人第796章 惻隱之心第9章 無憑第588章第378章 大勢已去第631章 初戀的少女第14章 無策第557章 擴建住宅第625章 西夏大亂第847章 趙權駕崩(下)第318章 聖女第80章 甩手第789章 上元(一)第53章 官人第148章 奪命肥三第5章 清香第536章 狗急跳牆第649章 炮兵營第781章 王文麒伏法第400章 回京回家第155章 上架了!第65章 詩會(二)第291章 抑鬱的豫王第113章 假小子第712章 老奸巨猾第126章 斷子絕孫藥第171章 天大的好事第419章 憂患成疾第39章 夜貓第875章 遠大的夢想第830章 陽春三月百花忙第447章 因爲他是修之名!第452章 蕭莫之怒第730章 二奪西涼(三)第609章 狡猾的耶律阿魯翰第702章 一樣的計謀第345章 最會裝了第899章 大婚(六)第751章 大鬧瓊林苑(二)第433章 御駕親征第326章 山石巖第533章 鹽幫第99章 騰飛第98章 指使第399章 名震天下第25章 八妹第660章 使者第310章 闖大禍了!第582章 溫存第418章 冊立太子第14章 無策第245章 信任危機第281章 謝芸靜的感情第316章 有身孕了第370章 扈家三娘第65章 詩會(二)第405章 壓倒秦王的最後一根稻草第804章 驅虎吞狼第310章 闖大禍了!第513章 一定要教訓他第809章第483章 到杭州第140章 流言第139章 打臉王之修第657章 溫耶的條件第90章 釋然第208章 名花會(一)第344章 廬州舊識第250章 去京城吧!第233章 成了搶手貨第846章 趙權駕崩(上)第226章 用之於民,用之於國!第620章 反間計(二)第379章 血染絲巾第655章 朵蘭第66章 詩會(三)第607章 霍逐第226章 用之於民,用之於國!第830章 陽春三月百花忙第425章 太子請纓第516章 曾俅的魔障第884章 師兄弟之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