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6章 西夏立國

李元哈哈一笑,對劉折道:“就是造反又如何?”

然後李元再不和劉折搭話,讓刀斧手將劉折壓出西夏皇宮斬首,並且將劉折的頭送到安朝京城去。

李元在殺了劉折以後,立即宣召野利遇乞和野利旺榮兄弟二人進宮,然後李元封野利遇乞爲左將軍,封野利旺榮爲右將軍。李元自己則自己封夏太宗,立妻子野利氏爲皇后。追封尊父李明德爲夏高祖皇帝,又分設六部正卿,任用漢人張元爲中書令,翌日頒發詔令,改年號爲‘立德’。

西夏突然反安,自立王國,這也讓安朝非常震驚。

於是消息很快傳到了太原,紀平又派人問蕭莫:“從子衡之言,派使者質問李元一事,遭李元殺之,今李元立旗反之,如之奈何?”

意思是這個注意是蕭莫你出的,但是現在卻得到了李元反叛立國的結果,我們該怎麼辦?

蕭莫想了想,對紀平回了一句話:“天要下雨,娘要嫁人!該來的遲早要來,既然李元有此狼子野心,聽從遼人的蠱惑,我們又何必自折威風,要強求於他?”

蕭莫讓人給紀平帶話了以後,又馬上寫了一封奏摺給趙權。

奏摺裡蕭莫將安朝與遼國還有西夏三國之間的形勢都做了一番詳細的分析,然後蕭莫纔對趙權提出了他自己的見解。

蕭莫說道:西夏李元多年不反,今藉故反之,是因爲有遼國爲其撐腰,今遼國屢敗於臣,故計出西夏,企圖兩路夾擊我軍,臣請求皇上當機立斷,派兵前往西夏平叛!

蕭莫的奏摺送到京城去了,而另一邊在遼國,霍逐兵敗被殺以後,耶律對於張孝傑也有些失望,於是派人向耶律阿魯翰詢問,何人可以擔當這個軍師的位置。

耶律阿魯翰對耶律洪基的回答也很簡單,直接就是三個字:張元直!

聽到張元直的名字以後,耶律洪基這才又想起自己的這位愛卿,於是派人將張元直請到了西京的行轅。

經過一段時間的養病,張元直的臉色明顯好了許多,他在被耶律洪基召見以後,知道自己的機會來了,於是見到耶律洪基以後張元直第一句話就說道:“皇上,蕭莫此人善於謀略,臣也不及,但是皇上無須擔心!臣已經與西夏李元達成協議,不日李元便會反出安朝,自立爲國,然後與我大遼皆爲盟友!”

耶律洪基一聽,拉着張元直的手說道:“張愛卿,若是如此,則是我大遼之幸矣!”

果然,不久之後西夏李元立國之事傳到了遼國,並且還派了使者吳昊前來出使遼國。

耶律洪基一聽,大喜!然後將張元直喊道了行轅中,加封張元直爲樞密使兼知前軍參謀,然後設宴款待西夏的使者。

吳昊這個人能言善辯,來到遼國以後面對耶律洪基和遼國的大臣對答如流,不卑不亢,這樣的人才也讓耶律洪基非常驚歎。

李元在對遼國的上表中自稱下臣,並且希望能與遼國和親!

耶律洪基大喜,對張元直詢問道:“朕欲在王室之中選一女子認作義女,然後與李元和親,卿以爲如何?”

張元直道:“皇上,且不急答覆,待臣與吳昊商議之後再做打算!”

於是張元直來到使館,見到了吳昊。

張元直對吳昊問道:“貴國欲與我大遼和親,不知道貴國陛下何時肯出兵攻打安朝?”

吳昊對張元直道:“元直兄,之前兩國已經約定好了,我西夏斷然不會食言!”

然後張元直纔回去稟報耶律洪基,說可以和西夏和親。

於是耶律洪基次日就在王室中選了一個女子,這個女子乃是耶律阿魯翰的次女耶律蓉,年方十六,相貌極美!耶律洪基封耶律蓉爲魏國公主,然後答應了西夏的和親,讓李元親自到西夏迎娶耶律蓉,並且向遼國稱臣!

吳昊帶着耶律洪基的詔書回到了西夏,然後李元與張元一商議,就決定親自到遼國去一趟,一是迎娶遼國公主,二是向遼國稱臣,第三則是藉着出兵的事,找遼國要一些兵器糧草做軍資。

李元到了遼國以後,對耶律洪基稱臣,並且執臣子禮,尊耶律洪基爲叔父。這也讓耶律洪基賺足了面子。

然後李元對耶律洪基說道:“安朝兵強馬壯,西夏積弱已久,土地貧瘠,百姓無糧,士兵沒有厲害的武器,只怕難成大事!”

說到武器和糧食,這可是要了耶律洪基的老命了。

武器還好一點,但是糧食遼國現在也拿不出啊!當然,現在耶律洪基正處於一種優越的心裡,而且作爲上國,遼國在西夏面前也不能喊窮,不然的話怎麼讓西夏爲遼國賣命?於是耶律洪基對李元說道:“朕與賢婿相見甚歡,又共謀天下,理當資助!”

於是耶律洪基下令,賜李元弓箭、長槍等兵器各一萬到三萬不等,然後分糧草五萬石給西夏。

下令之後,耶律洪基怕李元嫌少,又再多要,便趕緊拉着李元的去看他的蹴鞠隊了,生怕李元再開口要糧食和軍資。

李元被耶律洪基堵住了嘴,雖然覺得遼國給的兵器和糧草有點少,但是有總比沒有好吧?於是只好受了賞賜,然後帶着耶律蓉回到西夏準備完婚。

也正好是這個時候,安朝那邊趙權給蕭莫回話了。

趙權下了聖旨,封蕭莫爲大將軍,總領安朝兵馬,然後封李準爲大司馬,兼北路軍元帥,然後命令蕭莫出兵平定西夏叛亂!

蕭莫接到聖旨以後,對李準說道:“李大人,西夏背信棄義,叛出我朝,兼李元此子狼子野心,若留之將來必將爲禍中國,故而蕭莫要前往平定,這太原與真定府,還往李大人堅守!”

李準對蕭莫問道:“若是遼軍來犯,如之奈何?”

蕭莫微微一笑,對李準說道:“李大人不必擔心,大炮已經由盧作與扈三娘在運來太原的路上,不日便到,只要大炮一到,則忻州與真定府無憂矣!”

第44章 籌糧第33章 猜測第81章 棉花第157章 出門難第685章 宣化會戰(五)第898章 大婚(五)第749章 天牢第456章 麗人行第872章 千騎震朝野(上)第584章 把狄青給我綁了第181章 聖旨第195章 此人是誰?第289章 女將軍第409章 無限春光滿香樓第53章 官人第836章 獨佔鰲頭第51章 協議第13章 風車第16章 司戶第252章 先登極樂,再入飄渺第615章 夏州事變第191章 天下首富第590章 反客爲主第518章 蘇青兒的往事第840章 棄帥保車第710章 糧倉第518章 蘇青兒的往事第200章 聖旨第628章 野望第214章 周掌櫃第449章 吐血的鄭必遠第37章 劍舞第89章 外號第289章 女將軍第444章 送信第905章 娶親之路,就是這麼簡單第686章 宣化會戰(六)第628章 野望第414章 紀採心和樑小黑第765章 這是打臉啊!第525章 兩勢一害第286章 說服皇上第160章 香帷暫駐第790章 意外的衝突第459章 偷窺狂魔第67章 詩會(四)第360章 茅棚第418章 冊立太子第190章 去蘇州第91章 五問第80章 甩手第403章 負荊請罪第202章 婚書第858章 藏寶第380章 請立東宮第262章 進京第280章 安平公主第739章 誰是當世第一?第548章 馨竹難書的罪行第407章 沒有死人安全第240章 奏摺第392章 決戰沂州之狄青的夢想第779章 狡兔三窟(上)第871章 水師出海第348章 不良的徒弟第722章 宣化大戰(五)第32章 情話第83章 血本第438章 五子棋第487章 論人生的大起大落第866章 千騎震天下(五)第611章 引狼入室第663章 蕭莫的錦囊妙計:挖!第374章 攻佔濟寧第718章 宣化大戰(一)第839章 白馬之圍第803章 老鷹和兔子第68章 詩會(五)第163章 軟香閣趣事第855章 蕭觀音進京第235章 要貞潔還是要自由第238章 白布落紅第350章 紅巾軍第20章 離鄉第433章 御駕親征第26章 上任第792章 比詞第74章 府衙第203章 父母心第637章 種世衡點將第590章 反客爲主第817章 炮轟霸州第73章 勸慰第30章 據點第124章 偷聽第422章 最好的朝代第99章 騰飛第225章 名分第687章 宣化會戰第436章 鄭必遠與錢及聞
第44章 籌糧第33章 猜測第81章 棉花第157章 出門難第685章 宣化會戰(五)第898章 大婚(五)第749章 天牢第456章 麗人行第872章 千騎震朝野(上)第584章 把狄青給我綁了第181章 聖旨第195章 此人是誰?第289章 女將軍第409章 無限春光滿香樓第53章 官人第836章 獨佔鰲頭第51章 協議第13章 風車第16章 司戶第252章 先登極樂,再入飄渺第615章 夏州事變第191章 天下首富第590章 反客爲主第518章 蘇青兒的往事第840章 棄帥保車第710章 糧倉第518章 蘇青兒的往事第200章 聖旨第628章 野望第214章 周掌櫃第449章 吐血的鄭必遠第37章 劍舞第89章 外號第289章 女將軍第444章 送信第905章 娶親之路,就是這麼簡單第686章 宣化會戰(六)第628章 野望第414章 紀採心和樑小黑第765章 這是打臉啊!第525章 兩勢一害第286章 說服皇上第160章 香帷暫駐第790章 意外的衝突第459章 偷窺狂魔第67章 詩會(四)第360章 茅棚第418章 冊立太子第190章 去蘇州第91章 五問第80章 甩手第403章 負荊請罪第202章 婚書第858章 藏寶第380章 請立東宮第262章 進京第280章 安平公主第739章 誰是當世第一?第548章 馨竹難書的罪行第407章 沒有死人安全第240章 奏摺第392章 決戰沂州之狄青的夢想第779章 狡兔三窟(上)第871章 水師出海第348章 不良的徒弟第722章 宣化大戰(五)第32章 情話第83章 血本第438章 五子棋第487章 論人生的大起大落第866章 千騎震天下(五)第611章 引狼入室第663章 蕭莫的錦囊妙計:挖!第374章 攻佔濟寧第718章 宣化大戰(一)第839章 白馬之圍第803章 老鷹和兔子第68章 詩會(五)第163章 軟香閣趣事第855章 蕭觀音進京第235章 要貞潔還是要自由第238章 白布落紅第350章 紅巾軍第20章 離鄉第433章 御駕親征第26章 上任第792章 比詞第74章 府衙第203章 父母心第637章 種世衡點將第590章 反客爲主第817章 炮轟霸州第73章 勸慰第30章 據點第124章 偷聽第422章 最好的朝代第99章 騰飛第225章 名分第687章 宣化會戰第436章 鄭必遠與錢及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