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預測地震

當前的科學技術水平尚無法精準預測地震的到來,而所謂成功預測地震的例子,基本都是巧合而已。

黎川這個辦法也是相對來說簡單粗暴,更加靠近在地震多髮帶的地底下能夠獲得可靠的實時數據,採集之後通過計算機分析數據,得出板塊擠壓的能量積蓄到了多大數值,根據當地的地質結構,相對計算出地質能級、發生的概率等,從而預警。

劉晃老院士忍不住又道:“可是,機電設備的抗壓問題,尤其是,加上以及板塊運動造成的斷層錯位,對材料的耐高溫、韌性將會達到極爲苛刻的程度,甚至要能讓設備具備橡皮筋一樣張力,還有維護問題……”

技術問題黎川顯得信心十足,笑道:“設備送到地底,人肯定下不去,設備的維護問題就只能依靠更專業的微型納米機器人下去參與維護任務了。”

要大規模採集地熱能,溫度要超過900攝氏度以上,設備耐高溫是最基本的屬性了,而這的首先掘進地底的深度要超過14000~18000米以下的地底才能獲得高溫地熱能源。

目前人類保持着的掘地最大深度還停留在上個世紀冷戰時代,是前蘇聯創下的世界紀錄。

當時的蘇聯人只是爲了向世人證明他們科研實力的強大,在深海、鑽探、太空三大科研領域投入資源。

蘇聯人從1970年開始鑽孔,前前後後用了23年的時間挖了一個深12262米的地底深孔,13年的時間挖了12000米深,而最後的262米居然用了整整十年的時間。

當掘進深度到了12262米的時候,鑽頭再也難下一寸,因爲礙於技術與材料的落後,當時的鑽頭根本忍受不住高溫所以只能停止繼續續向下鑽探。

當時蘇聯人鑽探設備能承受三百多攝氏度的高溫,而且隨着地殼的運動,鑽探越深難度悉數越來越大,最終蘇聯科學家不得不放棄鑽探。

若是按照前蘇聯那樣的進度和成本,黎川計劃中採掘地熱能來爲近五千多個超級風洞提供能源支撐是根本不可能實現的。

因爲掘進的不僅僅是一個鑽孔,而是數百個,確切的來說是要往地底下打755個深度都要在在14000~18000米的超長深孔。

而且掘進的速度得要快,本來所處的掘進地點就是板塊活躍地帶,必須要考慮到地殼運動,那怕是地殼運動出現一絲絲的偏差,對於鑽孔作業來說都是影響巨大的,所以越短時間內把深孔打出來,把一節節互連的管狀溫差機電設備組送到地底下去越好。

設備送下去了等於就和地球合爲一體了,輕微的地殼運動和地底斷層錯位一定會讓使得設備發生相應的位移,但機電設備是屬於“節肢”形,本身張力和韌性強大的同時,這樣的設計也進一步的允許出現更大的位移錯位。

而且另一大好處就是某一段出了故障不會影響到其它模塊,當某一段出現較大的位移現象乃至技術故障的時候,納米機器人便會沿着纜線進入出故障的模塊進行位置修正或機體維修等等。

納米機器人的存在是維修超深地孔設備的唯一有效執行者,人是不可能下去的,因爲設備下去之後鑽孔就會閉合,尤其是隨着時間的推移,地殼運動下大陸板塊位移、擠壓等諸多因素的影響。

在黎川和劉老院士兩人互相討論的時候,一名全副武裝的戰士朝着他們小步快跑的過來,“黎總設計師,戰區首長希望儘快與你見個面。”

兩人不得不停下交流,黎川轉身看向那位戰士,略微驚訝道:“戰區首長?……嗯,我這就去!”

很快一架武裝直升機來到了這處地質考察營地,然後載着黎川徑直前往戰區指揮中心。

抵達戰區指揮部的時候,已經是兩個小時後了,直升機在天上了飛了近兩小時,黎川下了飛機當地時間已經是下午17點30分了。

來到了戰區指揮部,黎川便看到眼前好幾位肩扛着不是上將就是中將軍銜的軍方大佬,說句實在話,黎川心裡肯定是有點壓力的,看了他們的一些資料介紹,知道眼前這些長輩們可都是久經沙場的大將,參加了當年的對越反擊戰,妥妥的大佬級存在。

黎川心有壓力不假但更多的是對他們的敬重,正是因爲他們坐鎮四境拱衛着共和國的和平,誰都可以黑,唯獨軍人不能黑。

“我們年輕的大工程師來了,呵呵……”

黎川剛剛到指揮部,幾位軍方大佬裡,其中一位扛着上將軍銜的將軍頓時把從軍多年養成的凜冽之息盡收,面對年輕黎川是發自內心的親切。

“可是把你這個大科學家的等來了,來來來,坐!”另一位中將總參謀亦是平易近人的微笑道。

“首長言重了……”黎川忙道,幾位軍方大佬這麼平易近人,倒也讓他輕鬆了不少,不過坐在這裡還是讓他感覺很拘謹。

軍人都是雷厲風行,總參立即直入正題,道:“我們都是你的長輩,就叫你小川了。大西北全面改造戰略,你挑起了這個大梁,我們都知道你擔子重,事情忙,本不想打擾你,但今天必須要把你請過來聽聽你的想法以及技術上的建議,因爲不但關係到國家安全戰略,也關係到大西北戰略改造工程計劃。”

“首長請說。”黎川點點頭的道。

總參立即看向桌子上平鋪着的一戰地圖,然後遙指地圖上的喜馬拉雅山脈一帶,道:“小川,你應該知道你主抓的‘南汽北送’工程,信息剛剛披露出來的時候印度是竭力反對的。”

黎川連連點頭表示清楚,這事情他當然知道,發改委正式公佈官方權威消息之後,印度人第一個跳出來抗議反對,然後在邊境搞演習示威,結果示威沒成功,自己反倒又摔了一架陣風戰鬥機,鬧出了一個國際大笑話。

不過三哥一點也不臉紅,不心跳,非常的淡定,然後強行把鍋扣到了鄰居身上。

這些消息黎川當然都知道。

“幾天前,印方訪問我國,隨後的消息你應該也知道了,印度人在‘南汽北送’這個工程項目上出乎意料的同意了,而且還帶來了一筆合同大單。”說到這裡,總參停頓了片刻,接道:“這固然是好事,不過俗話說得好,事出反常必有妖,印方態度突然來這麼大一個急轉彎,怎麼突然大力贊同了,其背後必有更深次的理由,無需質疑這點。”

聞言,黎川望着地圖上的喜馬拉雅山脈的標識區,沉默了片刻不由得喃喃道:“‘南汽北送’工程竣工之後,即能成爲整個大西北全面發展和我國經濟二次騰飛的新引擎,也能成爲未來整個大西北和我國經濟的一大掣肘點。只要破壞了超級風洞,印度洋的溼潤水汽就無法輸送到大西北,屆時,一系列負面後果將接踵而至,乃至如同鏈式反應愈演愈烈。”

“印度人肯定是想通了這點所以不再反對……他們認爲只要‘南汽北送’工程投入運營之後,控制印度洋的溫潤水汽進入我大西北就等於控制了我大西北的經濟命脈,甚至由此控制和威脅我國未來的國民經濟命脈。就如同控制了喜馬拉雅山脈的水源,就等於控制了印度的國民經濟命脈一樣。”

“所以,印度人甚至反而希望我們快點完工,快點出成效,對於印方來說,我國的‘南汽北送’工程的成功能夠讓印方不再單方面被我所掣肘,那樣一來就能形成互相掣肘,達成新的平衡。”

幾位軍方大佬面面相覷,隨之看向了盯着喜馬拉雅山脈地圖區而喃喃自語的黎川,不禁頗爲驚訝,也是流露出了一股讚許欣賞的目光。

顯然,黎川此時的神態舉動,幾位將軍都看得出來,這是他剛剛纔想到的,實在難得啊。

這和參謀部的分析結果不謀而合,能在這麼短的時間能就能一針見血的洞悉到印度人的真實戰略意圖,而且還是在有限時間和有限信息的前提下,實際上總參不過只是說了句反常有妖。

黎川就能想到這麼多,這麼精準的戰略剖析,擁有這份戰略眼觀和對時局洞悉力着實不易。

難怪如此年輕便被國家視爲戰略級科學家。

這也讓將軍們更加有信心,今天把黎川這個大忙人請過來就是讓他一塊參謀如何應對這個問題的,主要是技術上的問題。

……

第512章:消息一宣佈,簡直雪崩!第458章:練肌肉,是爲了讓對方心平氣和的跟你說話第319章:原型機【“老朱是個瘦子”萬賞加更】第291章:生命真正的意義【86/100】第609章:極權制第535章:我不管,太陽系內凡是球狀天體,我就要去插旗!第377章:前無古人的超級工程第071章:公司重組第079章:終於拿下了,追的好辛苦啊第341章:鷹醬的應對計劃第194章:真特麼解氣第177章:早上的時候你好Man啊~~第025章:嶄新的獨立製作時代第468章:首飛功成第256章:神助攻【51/100】第549章:新任務第273章:來自暴雪的“復仇”【68/100】第239章:真理是不能在虛假世界裡論證的【34/100】第518章:英國人攪局,歐洲人慌的一筆第469章:站隊很重要第559章:燃燒、遠征第115章:這招挺損挺直接的第384章:時代的脈搏第415章:空天運輸機?第506章:意外驚喜第505章:絕對的猛料第569章:納米尖兵——集人類巔峰科技晶化於一身第232章:打包好萊塢【27/100】第321章:艾娃第109章:大而不倒很危險第302章:震撼的薩總【97/100】第206章:(求首訂)納米尖兵,一個人就是一支軍隊【1/100】第390章:破巖技術的升級第272章:玩轉位面穿梭【67/100】第207章:洛神一號【2/100】第165章:洽談第143章:耗子出事了?第285章:南極基地【80/100】第247章:神級產品【42/100】第130章:主人,您是不是缺愛?第287章:兩年來的成就【82/100】第046章:三步走設想(三更求收藏、推薦票)第015章:大爆第320章:激活第301章:賽爾-威斯克【96/100】第229章:優化【24/100】第068章:驚喜的程國良第034章:黎川的管理學第555章:科學家不好惹啊!第018章:行業巨震第023章:真正的主角第534章:太空軍事委員會第365章:擊落!第471章:兔子又要搞大新聞的節奏啊!第001章:黎川第029章:對手出招了第297章:幽靈出動【92/100】第438章:鈔票,誰不期待啊!第322章:公佈視頻第588章:恆星級文明初級階段的新矛盾第356章:舉國振奮,世界海軍力量變化第141章:搞事情的小撒第360章:逐漸變成自己討厭的樣子第388章:西部重工業基地的打造第450章:史上最快達成共識的多國合作第203章:我吃電的不吃飯第096章:你被開除了,即刻生效。(1/3)第290章:王者看青銅表演【85/100】第224章:獨屬於自己的武裝載具【19/100】第336章:唉,現在裝比的成本真是越來越高了第098章:公司的下一步發展戰略(3/3)第219章:超級猛料【14/100】第502章:終於解密轉民用了第336章:唉,現在裝比的成本真是越來越高了第489章:怎麼會有液態水?第437章:太空博覽會第604章:大轉移第296章:毛熊與鷹醬互掐【91/100】第342章:[納米尖兵VS基因戰士]?第545章:-225攝氏度下的汪洋大海第102章:快問快答第319章:原型機【“老朱是個瘦子”萬賞加更】第367章:驚爆全球第035章:如火如荼的進展第572章:遠征比鄰星前夕第097章:震驚業內(2/3)第154章:治療第276章:另一邊也是逗比【71/100】第464章:上門去討老美留下的債第114章:樣品設備第043章:見招拆招第079章:終於拿下了,追的好辛苦啊關於幻夢世界邏輯問題的爭論系統性回覆一下。第245章:需要HUAWEI的6G通訊技術支持【40/100】第109章:大而不倒很危險第234章:勢在必得【29/100】第005章:自己改編第473章:秀肌肉腕時刻第216章:你別跟我說那就是……【11/100】第466章:轟動
第512章:消息一宣佈,簡直雪崩!第458章:練肌肉,是爲了讓對方心平氣和的跟你說話第319章:原型機【“老朱是個瘦子”萬賞加更】第291章:生命真正的意義【86/100】第609章:極權制第535章:我不管,太陽系內凡是球狀天體,我就要去插旗!第377章:前無古人的超級工程第071章:公司重組第079章:終於拿下了,追的好辛苦啊第341章:鷹醬的應對計劃第194章:真特麼解氣第177章:早上的時候你好Man啊~~第025章:嶄新的獨立製作時代第468章:首飛功成第256章:神助攻【51/100】第549章:新任務第273章:來自暴雪的“復仇”【68/100】第239章:真理是不能在虛假世界裡論證的【34/100】第518章:英國人攪局,歐洲人慌的一筆第469章:站隊很重要第559章:燃燒、遠征第115章:這招挺損挺直接的第384章:時代的脈搏第415章:空天運輸機?第506章:意外驚喜第505章:絕對的猛料第569章:納米尖兵——集人類巔峰科技晶化於一身第232章:打包好萊塢【27/100】第321章:艾娃第109章:大而不倒很危險第302章:震撼的薩總【97/100】第206章:(求首訂)納米尖兵,一個人就是一支軍隊【1/100】第390章:破巖技術的升級第272章:玩轉位面穿梭【67/100】第207章:洛神一號【2/100】第165章:洽談第143章:耗子出事了?第285章:南極基地【80/100】第247章:神級產品【42/100】第130章:主人,您是不是缺愛?第287章:兩年來的成就【82/100】第046章:三步走設想(三更求收藏、推薦票)第015章:大爆第320章:激活第301章:賽爾-威斯克【96/100】第229章:優化【24/100】第068章:驚喜的程國良第034章:黎川的管理學第555章:科學家不好惹啊!第018章:行業巨震第023章:真正的主角第534章:太空軍事委員會第365章:擊落!第471章:兔子又要搞大新聞的節奏啊!第001章:黎川第029章:對手出招了第297章:幽靈出動【92/100】第438章:鈔票,誰不期待啊!第322章:公佈視頻第588章:恆星級文明初級階段的新矛盾第356章:舉國振奮,世界海軍力量變化第141章:搞事情的小撒第360章:逐漸變成自己討厭的樣子第388章:西部重工業基地的打造第450章:史上最快達成共識的多國合作第203章:我吃電的不吃飯第096章:你被開除了,即刻生效。(1/3)第290章:王者看青銅表演【85/100】第224章:獨屬於自己的武裝載具【19/100】第336章:唉,現在裝比的成本真是越來越高了第098章:公司的下一步發展戰略(3/3)第219章:超級猛料【14/100】第502章:終於解密轉民用了第336章:唉,現在裝比的成本真是越來越高了第489章:怎麼會有液態水?第437章:太空博覽會第604章:大轉移第296章:毛熊與鷹醬互掐【91/100】第342章:[納米尖兵VS基因戰士]?第545章:-225攝氏度下的汪洋大海第102章:快問快答第319章:原型機【“老朱是個瘦子”萬賞加更】第367章:驚爆全球第035章:如火如荼的進展第572章:遠征比鄰星前夕第097章:震驚業內(2/3)第154章:治療第276章:另一邊也是逗比【71/100】第464章:上門去討老美留下的債第114章:樣品設備第043章:見招拆招第079章:終於拿下了,追的好辛苦啊關於幻夢世界邏輯問題的爭論系統性回覆一下。第245章:需要HUAWEI的6G通訊技術支持【40/100】第109章:大而不倒很危險第234章:勢在必得【29/100】第005章:自己改編第473章:秀肌肉腕時刻第216章:你別跟我說那就是……【11/100】第466章: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