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過三巡菜過五味,轉眼慶功宴就到了尾聲,被慕容雪喝倒的十個人軟成了爛泥,一邊駕着往外走一邊呼呼大睡。
秦羽眼前發花腳下發虛,被慕容雪攙扶着往外走,後面韓英各種羨慕嫉妒,剛纔拼酒的時候,他就盼着慕容雪喝醉,好主動承擔起攙扶的任務,誰料慕容雪千杯不醉,佔便宜的計劃徹底胎死腹中。
離開洗月樓,衆人剛準備道別,突然韓英指着遠方天空喊道:“快看,那是什麼東西!”
勉強還算清醒的幾個人覷着眼睛盯着韓英手指的方向,秦羽也揉了揉眼睛強打精神仔細看,只見一粒青色光點飛速接近,越來越大輪廓也越來越清晰。
看清之後,衆人都瞪大了眼睛,那竟然是一架雲車!
所謂雲車,是美食大陸特有的高級交通工具,不但造價奇高,限制也極其嚴格,只有世家和王室能夠使用,連豪門都無權擁有。
這輛雲車由兩匹“雲馬”拉車,雲馬不是真正的馬,而是人工鑄造的傀儡,通過消耗食氣獲得動力,外形神駿毛色潔白,蹄子上有白色雲絮,雲車下白雲朵朵頗有種神仙下凡的感覺。
“我的天,這就是傳說中的雲車?”
“原來雲車真能飛,這豈不是和青雲直上異曲同工?”
“雲車乃世家王室專享,怎麼會突然跑我們這來?不會又和劉家有關吧。”
不光左凡等人,洗月樓以及周圍的其他人也都相繼注意到了雲車,紛紛放下手中的事情聚攏過來。
御龍苑,龍魅兒望向凌空而來的雲車嘟囔道:“好久沒坐過雲車了,要不要搶過來?”
“姐姐大人不要啊,我們現在要低調,低調!”雲珠連連搖手。
龍魅兒魔爪落下,雲珠哇哇飆淚。
與此同時,院主、老院主、馮監院也都非常吃驚,連忙朝雲車落下的方向趕去。
雲車徐徐從天而降,漂浮在子武院上空十米處,車架上站着一位面白無鬚、眉眼細長、頭戴高冠、身穿華服的公公。
嗯,沒錯,肯定是公公,這種不男不女的樣子,秦羽在電視劇裡見多了,絕對不可能認錯。
那麼問題來了,公公坐着雲車千里迢迢跑來這裡做什麼?
“原來是魏公公,有失遠迎還望見諒。”段振聲及時趕到,認清來者之後眼中掠過驚訝之色,連忙躬身見禮。
老院主和馮監院也相繼趕到,老院主並未行禮,只是拱了拱手道:“魏公公遠道前來所爲何事?”
美食大陸廚師(大食)地位極高,老院主身爲食王,見聖見王見世家家主需行禮,其餘均不需行禮。
魏公公理都不理段振聲和馮監院,只是朝老院主點了點頭道:“雜家所來,是爲了傳大王口令。”
十三國國君皆爲王,無皇帝,故不稱朕,也無聖旨,傳令多口授,或青銅銘記。(至於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那是明朝朱元璋弄出來的,所以古裝片明朝以前這句話屬於穿越。)
聽聞此言,滿場借驚,姜王年少,幾乎很少過問政事,怎麼會突然傳令到這裡?
“難道是因爲秦羽?秦羽通過半聖考覈成爲聖前食士,姜王很可能會給予獎賞。”馮監院心中暗暗琢磨。
“應該是因爲秦羽,可瞧這架勢,怎麼看都似罰非賞啊。”老院主撫須蹙眉,他人老成精,從魏公公的表情,就能看透很多東西。
不遠處,劉燦等人也相繼出現,望見雲車上的魏公公,劉燦先是微微愕然,接着看了秦羽一眼,若有所思似乎明白了什麼。
魏公公不再多說,淨鞭甩在胳膊上,右手掐起蘭花指,用細細的聲音揚聲道:“秦羽何在?”
左凡等人都望向秦羽,眼中滿是驚疑之色,難道魏公公遠道而來,就是爲了秦羽?
“我怎麼有種不好的預感。”韓英雙眼眯成兩條縫隙。
秦羽強打精神讓自己清醒過來,鬆開慕容雪走到雲車前面抱拳道:“在下秦羽,敢問公公找我何事?”
魏公公蓮花指一指秦羽語氣嚴厲:“你竊取劉家絕學千旋百折手,此乃對大食世家的大不敬,按律當廢掉雙手,但大王心懷仁慈,念你年少無知,且饒過你這一次,今後不得再施展千旋百折手,若有敢犯,嚴懲不貸!”
聽了魏公公的傳令,段振聲變了臉色,老院主、馮監院變了臉色,左凡等人變了臉色,韓英和慕容雪也都變了臉色。
原來魏公公此行的目的,真的是罰非賞!
劉燦嘴角微微揚起,又很快將笑容收了起來,他身後的望族弟子可沒這麼好的定力,捂着嘴差點笑出聲,若非魏公公在場,他們真恨不得立刻落井下石痛打落水狗。
“秦羽哥……”慕容雪花容失色,禁止使用千旋百折手到沒什麼,可秦羽剛剛通過半聖考覈,得到霍聖親贊,成爲聖前食士,接着又直接晉升六品食士,按理說即便不賞也絕不該罰。
秦羽瞳孔收縮,他剛剛通過《食訊快報》揚名十三國,姜王就來這麼一檔子,不用想都知道肯定是劉御史的主意。
“我只想追求美食,無意和劉家鬥,但劉家偏偏不放過我,爲今之計,我必須儘快博得稷下食宮注意,姜國有劉家隻手遮天,於我而言絕非善地!”秦羽心中暗暗決定,投稿《食經》的力度必須繼續加強。
魏公公居高臨下道:“秦羽,你聽明白了嗎?”
所有人都望向秦羽,只要秦羽點頭,就等於低頭認輸,兩個月零三週之後的對賭食海,也就成了笑話。
秦羽會怎麼做呢?擺在他面前的似乎也只有低頭一條路。
便在這時,秦羽說出了所有人都沒想到的話:“回稟魏公公,有一點我想你弄錯了。”
“什麼?”魏公公微覺驚訝。
秦羽是現代人,對封建權貴階級沒什麼感覺,自然也不會有旁人那種敬畏,抱拳揚聲道:“我並未修習劉家的千旋百折手,既然未曾修習,又何來禁止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