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二章 東征日本(一)

王宮中的太監宮女看到終於有人闖進王宮了,頓時四散而逃。

這兩日城中廝殺聲不斷,王宮的出入口都被封鎖,王宮中的人也知道遲早會有人進宮,只是事到臨頭還是少不了驚慌。

晁勇讓人抓來幾個跑的慢的太監、宮女,道:“讓所有人都來大殿前的廣場,然後我會派兵搜索王宮,抓到躲藏的人全部斬首。”

一個太監居然哆嗦着用漢話,回道:“是。”

晁勇驚奇的看着這個三十來歲的太監道:“你懂多少漢話”

太監道:“都能聽懂,也會一些漢字。”

晁勇笑道:“好,還有一個人才啊,那你負責傳令,幹得好了,我可以放你自由。”

太監一聽,忙道:“是,是。”

晁勇帶着親兵到的王宮大殿,欣賞着高麗人的建築。

王宮中的人則不斷趕到外面廣場,擠在一起瑟瑟發抖,等待着大梁太子發落。

賽仁貴郭盛從外面進來報道:“高麗國王王楷到了。”

晁勇轉過身笑道:“以後沒有高麗了,他就是我大梁的一個俘虜。”

郭盛點頭道:“是。”

晁勇帶着人出來,大殿外的廣場已經聚集了上千人,最前面居然是十幾個高麗侍衛拿着刀護着一個看上去便十分柔弱的年輕人,不由奇道:“怎麼還有武器”

合不勒道:“我們進城的時候,有一些侍衛逃進宮了,我也沒帶人搜捕。”

晁勇對一旁郭盛道:“繳了他們的武器,違者殺無赦。”

郭盛原本是怕傷了高麗國王的性命,聽到太子下令,也就沒了顧慮,帶着人就往前逼來。

王楷也能聽懂漢話,聽到晁勇下格殺令。忙讓侍衛放下武器。

他性子柔弱,剛剛登基就被外祖父兼岳父李資謙架空,這兩年更是被軟禁起來,如果不是李資謙嫁給他的兩個女兒保護他,他早就被李資謙謀害了。

於他來說,能保住性命就好了,至於亡國不亡國那都一直不在他的掌握中。

王宮侍衛又何嘗願意拼命,看到國王下令也就都扔了兵器了。

郭盛帶人把所有侍衛都押出去。

高麗王宮中的女人要多過太監,但是晁勇看了一眼就覺得索然無味了。

沒有後世的整容技術,高麗人基本都是大餅臉、小眼睛。想要找幾個能和太子宮的宮女相當的女人都很難。

晁勇對合不勒道:“這些女人怎麼樣”

合不勒貪婪的看了看下面的女人,道:“好看。”

晁勇笑道:“帶你的人去橫掃高麗全國吧,半個月之內我要高麗境內的戰爭結束,這些女人全部賞給你們了。我帶了皇家票號的人,他們會把你們的戰利品估價,給你們換成銀票。銀票方便攜帶,回了草原路你們可以換成金銀。”

合不勒也覺得帶着搶到的東西很難繼續廝殺,聽到可以換到皇家票號的銀票,馬上大喜。

草原路成立後。皇家票號也擴張到了草原路新建的城池中,各部也都聽說過皇家票號的生意,只是他們的財富基本就是牛羊,這個沒辦法存皇家票號。而且他們更喜歡金銀在手的實在。當然草原路的皇家票號的顧客主要是來往於草原和內地的商人,而不是這些窮的只剩羊毛的部落。

不過洗劫了開京後,他們卻是有錢往皇家票號存了。

當然皇家票號也會從中賺不少錢,除了金銀。這些只見過牛羊的草原人即使搶到高麗國寶也不會知道它的價值。當然皇家票號對這些蠻夷的國寶也沒什麼興趣,最多就是拿回去拍賣給中原一些喜歡稀罕物的有錢人。

晁勇在開京呆了十天,就乘坐太子號艦隊到了釜山。

釜山位於高麗的東南邊界。平靜如鏡的海面上散步無數小島,岸邊則是懸崖峭壁連綿不絕,風景十分不錯。

據高麗二鬼子說不少高麗皇帝都曾來這裡遊玩,當然現在這裡已經成爲大梁的一個小海灣了。

北海艦隊則不斷往返高麗和登州之間,把一批批的高麗奴送回中原。

走海路往返兩地,要比陸路近許多。

四月一日,晁勇率武松部和一萬女真兵,八萬草原附庸軍東征日本,花榮率部和兩萬草原路附庸軍繼續清洗高麗。

晁勇給他的任務是還世界一片乾淨的樂土,保證上面沒有一個高麗人,等待日後大梁遷移百姓重新開發。

自從大梁宣佈天啓四年要掃滅日本後,日本派了幾波使者求和,但是每次使者剛登陸就被大梁抓獲直接打了奴印送到礦井去了。

日本派了幾次使者都是有去無回以後,也知道大梁是打定主意要對他們開戰了,也不再做無謂的求和,直接開始準備防禦大梁的進攻。

日本把全國兵力幾乎都部署在了九州島和本州島的沿海,而且在九州島最好的登陸地點博多灣修建了一堵石牆,阻止大梁軍隊登陸。

另一方面日本也打造了一支艦隊,想要把大梁兵馬擋在國門之外,不過探子看到巍峨如山的太子號後,日本人就識趣的把他們的戰船都藏起來了。

日本的情況和高麗又有些相似,王楷娶了他的姨姨,日本的鳥羽天皇則娶了他爺爺白河法皇的養女藤原璋子。

如果光是這樣的話,還不算奇葩,但是白河法皇和藤原璋子居然還有一腿,也就是說藤原璋子同時伺候着祖孫二人。

白河法皇掌握日本大權幾十年,可以說是老而彌堅,鳥羽天皇對這種情況也只能忍。

不過白河法皇似乎也知道自己的孫子是什麼樣的人,雖然日本人都是忍者,但這樣能忍的也不多見啊。於是天啓三年,白河法皇讓鳥羽天皇退位成爲鳥羽上皇,天皇則由鳥羽和藤原璋子的長子繼承,爲崇德天皇。

日本此時實施的政策是白河法皇確立的院政,天皇退位稱上皇,上皇招募軍隊稱北面武士。以院宣的名義發佈命令,權威性要高過天皇的詔令。上皇出家稱法皇,上皇的權利跟着轉移到法皇手裡。

院政是白河法皇當年爲了解決日本權力都旁落到外戚藤原氏的攝關制度,天皇權力被削弱,藤原氏依靠天皇任命的攝政、關白自然也就不值錢了。

其實這崇德天皇不是鳥羽天皇的兒子,而是白河法皇和藤原璋子的兒子,鳥羽上皇幫爺爺養了幾年兒子,然後又被爺爺的兒子趕下皇位,其心中的憋屈可想而知了。

不過鳥羽上皇也是一個忍者,繼續忍。忍到爺爺白河法皇死了。鳥羽上皇掌握了實權,纔開始發難。把自己的另一個兒子送給崇德天皇做養子,名義上崇德天皇還是他的兒子,自然沒有把小兒子送給大兒子做長子的道理。

或許鳥羽天皇是在借這個舉動發泄,說崇德天皇不是他的兒子吧。

好了,這下全日本都知道天皇家裡的亂了。

沒兩年,出家的鳥羽法皇便讓崇德天皇退位,然後讓自己的親生兒子繼位稱近衛天皇。

可惜近衛天皇沒多少年就死了,然後鳥羽法皇和崇德上皇就開始鬥法了。崇德上皇希望他或者他的兒子做天皇。但是大權在握的鳥羽法皇哪還願意再做一個老忍者,堅決不讓爺爺的野種再做天皇,而是要讓自己的另一個兒子做天皇。

最後還是鳥羽法皇這個忍了更多年的人忍者技高一籌,讓自己的另一個兒子做了天皇。也就是後白河天皇。

鳥羽法皇死後,忍了多年的崇德上皇也有一些道行了,糾結忠於他的武士和後白河天皇開戰,也就是保元之亂。

保元之亂讓武士階層開始干涉政治。也讓後來的幕府制度生根發芽。

日本的歷史可以說就是天皇一家的亂史,也可以說是各代天皇修煉忍術的歷史。

保元之亂崇德上皇兵敗被流放,崇德被流放後。歷時三年血書五部大乘佛經,希望藉此贖罪,並懇求朝廷將佛經送往京都納於寺中,可這個要求也遭到拒絕,天皇還說他活着已經沒有意義了。

崇德在被流放八年之後精神徹底崩潰,從此也不修剪頭髮指甲,沒多久就變成日本人說的天狗模樣了。

在自己血書的經文上寫道:我抄寫佛經是爲了積累善業而贖罪,既然不被寬恕,就讓那些業力投入三惡道,助我成爲日本的大魔緣,爲君戮民,爲民弒君。寫罷將經文沉入海底,咬舌自盡,享年四十六歲。

崇德死後日本災禍不斷,朝野上下無寧日,日本人覺得這都是崇德天皇的詛咒,因此修廟宇供奉崇德天皇,甚至在永萬元年1165將崇德上皇靈位與大物主神一起祭祀,但這似乎並未平息崇德的怨氣,於是一場朝廷的滅頂之災“平氏專權”降臨了。

日本從此陷入了長達七百年的戰亂中,直到明治天皇在即位前派特使去白峰御陵將崇德靈位接到京都的白峰神宮裡供奉,日本纔算迎來短暫的和平。

人們畏懼崇德的咒怨,稱其爲“日本國大魔緣”和“禍崇神”,傳說中崇德上皇的形象是金色的大鳶,酷似佛教中的護法神,手執鋼杵,身插雙翅,率衆天狗鎮守白峰。

號稱八百萬神的日本,第一怨靈,第一大魔王一般都是說崇德上皇這廝了。

書歸正傳,天啓四年,白河法皇還健在,鳥羽上皇只能做個忍者,看着自己的皇后每天去找爺爺玩,日本的第一怨靈崇德天皇還是六歲的小正太,他還不知道他每天叫爸爸的人其實是他的侄兒。

負責九州島防衛的是日本關白相當於國相,不過院政時代,名存實亡藤原忠通。

大梁兵馬從高麗渡海而來,最先攻佔的是對馬島、壹歧島兩個相對比較大的島。

晁勇原本以爲兩個島上的日本人應該都撤到九州島或者本州島去了,沒想到兩個島上的日本人居然妄圖就地抵抗。

沒說的,五萬草原人壓上去,剿殺反抗的日本人,其他全部作爲礦奴送回中原。

沒幾日,大軍便到的博多灣,晁勇也打探到日本人在博多灣修建石牆。但是並沒換其他地方登陸,而是準備以強大的武力碾壓日本人,讓日本人知道大梁是不可抵抗的。

晁勇也知道元朝曾經兩次東征日本,但是都遭到了失敗。但是這一次大梁是有備而來,北海艦隊的船隻全部是海船,抗風浪的性能毋庸置疑。而且他派人詢問過常年來往兩國的海商了,日本月多發颶風,他定在四月出徵,準備用三個月扶植一個日本傀儡給他挖金銀。

博多灣水色明淨,風景頗好。不過當一艘艘巨大的船隻出現在遠處海面上時,島上的日本人卻是無心欣賞這千帆競發的景象,一個個緊握武器準備着廝殺。

太子號離岸數裡就下了船錨,防止觸礁。

晁勇一手拿着一杯橙汁,一手拿着望遠鏡看着博多灣的情況。

橙汁是水師必備的飲料,防止水軍遠征出現敗血症。

看到小日本居然打算拿幾堵石牆阻止艦隊靠岸,好笑的對一旁親兵道:“下令護衛艦靠前,用火炮轟開石牆。”

站在桅杆上方的旗手很快便打起旗語,太子號的三艘護衛艦便向前駛去。離岸邊不足一里才停下來,以船舷對着海岸。

九州島上的日本人站在石牆後不解的看着三艘很少見的大船,不知道大梁軍隊在搞什麼。

不過很快,日本人就知道大梁是幹什麼了。一道道火光從船舷下面伸出的鐵管子裡冒出,然後島上就響起一聲聲巨響。

石牆馬上出現一個個大小不一的缺口,不少石牆後面的弓箭手也被炸得粉身碎骨。

太子號的三艘護衛艦的轟炸持續了半個時辰,把日本人費心建的幾道石牆全部摧毀。也讓日本人都逃離岸邊。

日本武士基本都知道大梁有能炸破城牆的火藥了,但是他們不知道大梁的船還在海里,就能打到岸上來。很多日本平民都嚇得跪在地上。祈求那些神佛來救他們。

出家的法皇把持政權,讓佛教在日本十分興盛,大梁滅教後,很多和尚就東渡日本來傳教,讓佛教更加興盛。

此時武士還沒有形成武士道,完全就是一幫子每天練武的殺戮機器,也不信什麼宗教,因此容易被後來的上皇、天皇用來對付出家的法皇。

武士只是覺得大梁的火器厲害,並沒覺得是什麼鬼神做法。

大梁的火炮震撼了日本人,也把後面的草原各部和女真人震撼的不輕。

晁勇看已經摧毀石牆,就下令讓北海艦隊靠上去,讓草原各部和女真人登陸。

看到大梁將士登陸,日本人也反應過來,紛紛搶到海岸邊來張弓射箭。

草原附庸軍和女真兵也紛紛放箭還擊,草原各部和女真兵的箭術要高過日本人,弓箭的射程也比日本人用的弓遠。很快就壓制了日本弓箭手,一的附庸軍踏着海水搶到案上。

在後面指揮的藤原忠通看大梁將士登陸,趕忙讓身穿鐵甲的武士上前廝殺。

日本武士的鐵甲製作也頗精良,遠距離弓箭幾乎無法射穿,在付出很小的傷亡後,日本武士就和草原各部、女真人組成的聯軍近身搏殺起來。

草原各部和女真人開始還沒把身體矮小的日本人放在眼裡,但是廝殺了一陣,便發現這些矮小的日本人搏鬥技巧十分高,雖然不如他們力大,但是搏鬥技巧卻足以彌補力氣小的缺點了,而且矮小的日本人更靈活一些。

海岸邊激烈的廝殺着,晁勇卻一手橙汁,一手望遠鏡悠閒的看着。

武松看了一陣,道:“草原各部在馬下的戰鬥力不如馬上,讓我率部殺上去吧,一個時辰之內,保證擊退日本人。”

晁勇放下望遠鏡,在身後的搖椅上慢慢躺下,看着頭頂還有些毒辣的日頭,笑道:“稍安勿躁,日本武士搏鬥之術不錯,讓附庸軍先陪他們玩玩,過半個時辰你再率部殺上去。”

武松看着岸邊焦灼的戰況,卻是沒辦法和晁勇一樣躺下去。

晁勇笑道:“天色還早呢,坐下來歇歇吧,我花錢養着他們就是讓他們廝殺的。我準備找幾個草原部落,讓他們成爲僱傭兵部落,世代爲我大梁征戰。和這日本武士一樣,從小就學習搏鬥技巧。你覺得怎麼樣”

武松聞言,皺眉道:“如果真的有這樣的部落,那他們作起亂來,豈不是很難壓制他們”

晁勇笑道:“可以控制他們的人口啊,有這樣的一萬人足矣,超過一萬人就讓他們去上戰場,總能殺人於無形。”

武松驚駭道:“草原各部有幾十萬人都不止吧,太子只准備留一萬人”

晁勇搖頭道:“怎麼會呢,他們已經是我大梁百姓,只要他們不造反,我也不會亂開殺戒的。大多數部落,我們是要教化他們,讓他們成爲我們漢人。只選一個部落出來,讓他們成爲我大梁的僱傭兵部落,世代爲我大梁征戰。”

武松想了想,道:“太子在世,幾十萬人也能控制,只怕日後不好控制。”

晁勇聞言,也不由考慮起來。

他削弱同化女真、草原各部,自然是爲了給子孫減少一些難以對付的敵人,如果真的製造出一個戰鬥部落,有子孫疏於監管的話,很可能讓這個部落擴大,最後成爲大梁的災難。

想到可怕處,晁勇也就放棄這個想法了。。。

第三百六十一章 日行千里第一百九十九章 史文恭用計第四百一十九章 強攻序曲第十八章 論生辰綱第九十五章 三關招賢第一百五十章 急先鋒索超第五十四章 揚名天下(上)第一百六十五 不消停的一夜第一百三十三章 房中術第四百七十七章 千里眼第三百二十一章 艮嶽去留第二百二十二章 史文恭的箭第二百一十二章 忠僕燕青第一百九十八章 吳用吃癟第三百一十三章 方臘被俘第二百八十三章 李俊下江南第三百八十三章 下盤大棋第六十一章 一網打盡第三百九十四章 捉李乾順第三百八十七章 猛將如雲第三百八十四章 西夏布局第三百五十三章 半渡而擊第四百一十七章 仁忠敗筆第二百一十八章 冬至第二百一十八章 冬至第四百零八章 將至壕邊第六十二章 三將入夥第八十一章 摩尼教徒第三百九十章 突襲第二百零六章 道童李逵第二百二十九章第五百零六章 三國國界第二百三十四章 遭遇強敵第一百六十九章 方臘來使第三百四十七章 轟殺遼將第四百三十三章 穿越瀚海第二百三十四章 遭遇強敵第一百七十五章 拼命三郎第四百八十七章 兩軍對陣第四百零八章 將至壕邊第二百一十章 吳用計策第一百八十八章 奸猾高俅第十章 濟州馬市第二百九十四章 文人弱點第二百六十五章 捉對鬥將第一百三十六章 淫亂靈堂第二百七十九章 擒賊擒王第三十八章 蔡京弄權第二百九十章 捉拿昏君第一百八十九章 隱相淫威第二百九十三章 逼降百官第四百九十章 邕州內外第二百六十三章 暗探軍紀第九十六章 第一次交鋒第三百八十章 西夏一品堂第一百七十一章 梁山軍規第二百八十九章 李俊報仇第十九章 入夥梁山第一百九十八章 吳用吃癟第二百六十九章 再收猛將第二百三十一章 僧道受死第一百八十一章 萬姓交易第五章 阮氏三雄(上)第三百二十章 對付文人第四百七十九章 照妖鏡第四十九章 計賺徐寧第一百二十六章 花榮神射第十二章 泰安相撲第三百五十五章 遼將心思第一百一十一章 直爽花和尚第四百零二章 賞移口第二百零七章 浪子燕青第二百一十九章 關撲第五百二十一章 滅高麗第六十四章 大婚(中)三江感言第二百四十二章 大梁建立第一百二十章 侯健薛永第四百一十八章 大軍會聚第四百四十七章 賞賜燕青第二百七十六章 路遇仇家第一百五十三章 水火二軍第二百零七章 浪子燕青第一百四十三章 飛石逞威(上)第二百九十八章 馬軍到達(爲“風@傳人”加更)第四百七十七章 千里眼第四百四十二章 功傳東京第四百七十七章 千里眼第二百一十二章 忠僕燕青第一百零一章 夫妻二人第五百一十五章 仇不隔夜第三百五十二章 遼人入侵第五百一十六章 岳飛戰兀朮第四百八十一章 渡江之戰第五十八章 炮打水寨第二百二十三章 耶律大石第四十九章 計賺徐寧第四百九十四章 占城來使
第三百六十一章 日行千里第一百九十九章 史文恭用計第四百一十九章 強攻序曲第十八章 論生辰綱第九十五章 三關招賢第一百五十章 急先鋒索超第五十四章 揚名天下(上)第一百六十五 不消停的一夜第一百三十三章 房中術第四百七十七章 千里眼第三百二十一章 艮嶽去留第二百二十二章 史文恭的箭第二百一十二章 忠僕燕青第一百九十八章 吳用吃癟第三百一十三章 方臘被俘第二百八十三章 李俊下江南第三百八十三章 下盤大棋第六十一章 一網打盡第三百九十四章 捉李乾順第三百八十七章 猛將如雲第三百八十四章 西夏布局第三百五十三章 半渡而擊第四百一十七章 仁忠敗筆第二百一十八章 冬至第二百一十八章 冬至第四百零八章 將至壕邊第六十二章 三將入夥第八十一章 摩尼教徒第三百九十章 突襲第二百零六章 道童李逵第二百二十九章第五百零六章 三國國界第二百三十四章 遭遇強敵第一百六十九章 方臘來使第三百四十七章 轟殺遼將第四百三十三章 穿越瀚海第二百三十四章 遭遇強敵第一百七十五章 拼命三郎第四百八十七章 兩軍對陣第四百零八章 將至壕邊第二百一十章 吳用計策第一百八十八章 奸猾高俅第十章 濟州馬市第二百九十四章 文人弱點第二百六十五章 捉對鬥將第一百三十六章 淫亂靈堂第二百七十九章 擒賊擒王第三十八章 蔡京弄權第二百九十章 捉拿昏君第一百八十九章 隱相淫威第二百九十三章 逼降百官第四百九十章 邕州內外第二百六十三章 暗探軍紀第九十六章 第一次交鋒第三百八十章 西夏一品堂第一百七十一章 梁山軍規第二百八十九章 李俊報仇第十九章 入夥梁山第一百九十八章 吳用吃癟第二百六十九章 再收猛將第二百三十一章 僧道受死第一百八十一章 萬姓交易第五章 阮氏三雄(上)第三百二十章 對付文人第四百七十九章 照妖鏡第四十九章 計賺徐寧第一百二十六章 花榮神射第十二章 泰安相撲第三百五十五章 遼將心思第一百一十一章 直爽花和尚第四百零二章 賞移口第二百零七章 浪子燕青第二百一十九章 關撲第五百二十一章 滅高麗第六十四章 大婚(中)三江感言第二百四十二章 大梁建立第一百二十章 侯健薛永第四百一十八章 大軍會聚第四百四十七章 賞賜燕青第二百七十六章 路遇仇家第一百五十三章 水火二軍第二百零七章 浪子燕青第一百四十三章 飛石逞威(上)第二百九十八章 馬軍到達(爲“風@傳人”加更)第四百七十七章 千里眼第四百四十二章 功傳東京第四百七十七章 千里眼第二百一十二章 忠僕燕青第一百零一章 夫妻二人第五百一十五章 仇不隔夜第三百五十二章 遼人入侵第五百一十六章 岳飛戰兀朮第四百八十一章 渡江之戰第五十八章 炮打水寨第二百二十三章 耶律大石第四十九章 計賺徐寧第四百九十四章 占城來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