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八章 料敵與佈置

按照皇太極多年來的行事風格來分析,在得知南下清軍遭受重挫後,他絕對不會就此下令退兵,恰恰相反,皇太極應該會舉整個建州之力增兵南下,支援現在已撤到鬆錦一線的清軍主力。

這纔是所謂智謀深遠的皇太極應有的決斷。

儘管此舉有狗急跳牆之嫌,但皇太極不得不如此。

如果就此退兵,一是會極大的挫傷八旗士卒的信心,二是有可能會直接威脅到他的皇位了。

因爲這次出兵的決定是他做出的,在損失慘重而一無所獲的情況下,他的聲望肯定會大跌,一直覬覦皇位的多爾袞、阿濟格肯定會聯合其他人藉機發難,逼迫兩黃旗對其餘各旗做出補償。

如此一來,此消彼長之下,皇太極的的皇位是否保得住就很難說了。

種種原因相加在一起,將會迫使皇太極做出增兵的決定。

就算是並沒有親眼目睹建州的現狀,朱由檢也能夠猜到,所謂的大清現在的日子一定是非常難過。

誅除晉商、大規模縮減對遼西將門的各種物資供應,這種釜底抽薪的舉措等於切斷了給建州輸血的兩條主動脈,使得本來正處在生長期的建州一下子失去了營養供給,並且這種斷絕的態勢根本無法逆轉。

除了糧食、鐵料、藥材外,其他幾乎所有物資都依賴於外界的補給,這種先天性的巨大缺陷是皇太極沒法改變的,在發現套在自己勃頸上的繩索已經越勒越緊的情況下,皇太極才被迫發動了這次大規模的南下搶掠行動。

擺在建州高層面前的問題已經不是如何壯大了,而是想辦法持續保持着對大明的壓力,從大明身上繼續抽血,直到這具龐大的軀體因爲缺血而轟然倒下,那樣大清纔會有機會入主這個花花世界。

遺憾的是,戰略上的正確不一定就能體現在戰術的成功上。

在錯估了明軍的實力下,清軍一步步落入了明軍的圈套之中,三番五次的被明軍擊敗,等到多爾袞等人醒悟過來後,八旗精銳已是遭受了嚴重的損失。

雖然無法統計清軍具體的傷亡人數,但朱由檢粗粗估算了一下,幾場硬仗打下來,清軍傷亡應在一萬五千左右,並且只多不少。

相對於持續了一個多月的戰鬥過程,這個數目看似不大,可是別忘了,滿八旗總共纔有不到十萬人馬,一個多月便折損了一成多,此次清軍可謂是大傷元氣,想要恢復過來可就難上加難了。

更令人恐怖的是,這次清軍損失的都是八旗中的精銳士卒,其中包括不下於兩百之數的白甲兵。

八旗素來有以重甲強兵帶頭衝陣的風氣,正是這種良好的戰鬥作風讓八旗屢戰屢勝,十餘年來先後套吞無數大小部族,從一個不到千人的小部落,發展成如今坐擁兩百萬人口的割據政權。

只是這種可堪稱道的作風現在已經處在了被時代所淘汰的邊緣。

在朱由檢的大力倡導和支持下,明軍在火器的質量和運用上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形成了遠有火炮、中有火銃、近有虎蹲炮、震天雷的三級立體打擊模式,並且明軍各兵種之間的配合也日臻成熟和默契,在戰鬥中已經基本能做到不給清軍近身肉搏的機會。

反觀清軍,由於思維和行動上形成的巨大慣性,對明軍這種非常明顯的變化視而不見,或者是沒有做出相應的調整來應對,故此才一次次的以飛蛾撲火的姿態硬打硬衝,導致了大量能徒手與野獸相博的悍卒毫無價值的死去。

理念上的極度落後造成了大批清軍傷亡,並且在今後不短的時間內,此類情景還會接連發生。

皇太極雖然是不世出的英才,但朱由檢不認爲他能夠認識到武器上的代差是不能力敵的,就算認識到也無力改變。

以建州尚處於奴隸社會的生產力和生產方式,想要趕上明軍現有的火器配備,在沒有外力的幫助下,可以說是絕無可能。

八旗擁有的各種大炮其實數量並不少,據後世的相關統計,在清軍入關時,各種大小火炮足有數千門之多。

朱由檢認爲,滿清能有如此多的火炮,除了被擄去的漢人工匠製造了極少部分外,絕大部分是從明軍手中繳獲的。

現在的清軍火炮數量雖然沒有那麼多,但也應該不下上千門,可此次清軍漢軍旗攜帶的火炮數量卻並不多,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炮手和火藥的缺乏,這同樣也是被大明封鎖造成的。

有因必有果。

如果不是前幾年開始對建州的徹底封鎖,而是任由晉商、遼西將門持續爲其供給,此次清軍南下將會攜帶大量的火炮,必將會給明軍帶來極大的威脅和傷害,這場戰事也不會進展的如此順利。

從時間上來看,皇太極從接到清軍發回的通傳,到組織人馬、調運糧草物資,再到發遣至鬆錦,最少需要一個月的時間。

也就是說,直到崇禎十一年四月上旬,鬆錦清軍纔會得到新的支援。

由於現在與明軍交手的清軍已經基本上算是八旗精銳盡出了,再派來的基本上就是很多未經戰陣的年幼者,或者是四旬以上的年老者了,這些人就算來的再多也基本上於事無補。

朱由檢斷定,皇太極會帶着兩黃旗主力親至鬆錦,以此來壓制住八旗內部極可能出現的對他不滿的舉動。

真要如此的話,早就準備充足的盧象升和登州五千人馬就該相機而動了。

在宣大一帶的盧象升已經整合了包括遼西吳襄所部、李重進部、陝西鎮、甘肅鎮、寧夏鎮、延綏鎮各鎮騎兵,內附的蒙古土默特部等,共計三萬餘騎兵,在一起操訓了已有半年之久,花費了大量的錢糧物資,總算是初俱規模。

其實所謂的整合,不過就是在操訓過程中將一些不聽號令的害羣之馬清除掉,並且還不能引發各路人馬的激烈反應,以至於鬧出士卒譁變的極端事件。

這件事說起來輕鬆,但具體操作起來可是不簡單,具體環節朱由檢並不清楚,他已經給了盧象升便宜行事的權利,怎樣執行就沒再過問,其中血腥之事怕是不少,但只要沒鬧出亂子來,其他都不重要。

這三萬騎兵將會繞道蒙古高原後向北折返,在錦州與盛京之間的遼河平原等候回返的清軍主力,配合尾隨追敵的明軍,給與清軍以毀滅性的一擊。

“大伴,你去找到楊卿,傳朕旨意:令盧卿與劉、張之登州兵按原方略佈置,於十五日後,也就是三月二十六日進發!”

第五百六十一章 新建行省、野有遺賢第七百二十七章 轟塌城門、米涅槍再次顯示威力第六百九十九章 興建水庫、酒坊不能太多第一百四十九章 順勢第二百三十九章 名聲第六百六十九章 讓農戶增產的同時還能增收第一百零五章 夜襲第八百五十四章 瓦解第一百二十二章 伏擊2第六百八十三章 劃時代的醫療器械第十八章 容情第五十一章 親情第四百八十八章 慌了手腳第八百六十七章 實踐是檢驗真理唯一標準第八百二十章 四海商行對大明發展的特殊貢獻第六百一十八章 穀賤傷農?不會的,那可是賺錢的機會。第七百九十四章 新軍、人事任免、漕運改革第二十四章 赴任第七百一十九章 登陸第一百九十七章 宗親第三百六十九章 激戰第七百零七章 帶着文臣武將去靶場第二百一十一章 回家第七百二十三章 米涅槍第一次實戰第六百九十三章 你想打我?我想把你給揍了再說。第八章 皇莊4第五百一十九章 葡萄牙教官第一百二十三章 退兵第三百三十二章 內政第七百九十七章 直擊老巢、簽署不平等條約。第六百八十九章 孫傳庭納妾第六百六十五章 做夢也沒想到能吃飽飯的李保第四十三章 看望第二百八十章 父女第八十三章 訛詐第二百零三章 應對第九章 皇莊5第四百六十八章 奪門第七百零六章 代差型武器誕生第四百九十章 懲戒與栽培第一百零五章 夜襲第七百五十一章 南北經濟發展要均衡第四百三十二章 措手不及第六百二十六章 密會第六百二十章 父女反目第六百八十一章 北京第一人民醫院第八百八十一章 提前着手、有備無患第二十五章 西安左衛1第六百二十四章 堅定不移地站在皇帝這邊第四百二十九章 一觸即發第四十八章 巡視第四百三十九章 後路危機第六百八十三章 劃時代的醫療器械第四百八十八章 慌了手腳第六十七章 招供第二十六章 西安左衛2第二百六十五章 變化第三百五十章 刑部第一百零六章 鏖戰第一百九十五章 自盡第八百四十一章 尋找合適的發展模式第四百零八章 彈雨第三百一十四章 悠閒第一百五十八章 留名第七百一十五章 西班牙人的算盤第五百四十二章 帶西夷開開眼第二百九十五章 目的第四百一十五章 工匠第六百一十九章 修路帶動市場繁榮第二百六十四章 廢籍第五百五十九章 放假、大肆採購、衣錦還鄉第六百零六章 強硬的福王第五百七十一章 朱由檢的底線第八百六十七章 實踐是檢驗真理唯一標準第七章 皇莊3第六章 皇莊2第五百三十九章 朕有一策第五百四十一章 合作纔會雙贏第十四章 大生產第八百六十八章 如意算盤第三百三十二章 內政第一百二十四章 東廠第二百九十五章 目的第五百四十六章 目標是馬尼拉的大佛郎機人第二百五十一章 問計第七百六十六章 西班牙軍隊登陸第六百六十二章 世家公子和海盜之間的關係第三百一十八章 拿贓第六百二十五章 嘉定伯府破財了第四百一十九章 伴讀第八百三十章 體仁病故、吏治的根本性改變第三百六十九章 激戰第五百零六章 建言與爭議第八百四十六章 食堂飯食可比富戶、話癆管事第三百六十四章 敵至第三百一十二章 烏龍第五百二十四章 清軍潰敗第四十六章 投機第一百六十六章 剿滅第六百七十八章 財富再分配是朝廷的重要職責和使命
第五百六十一章 新建行省、野有遺賢第七百二十七章 轟塌城門、米涅槍再次顯示威力第六百九十九章 興建水庫、酒坊不能太多第一百四十九章 順勢第二百三十九章 名聲第六百六十九章 讓農戶增產的同時還能增收第一百零五章 夜襲第八百五十四章 瓦解第一百二十二章 伏擊2第六百八十三章 劃時代的醫療器械第十八章 容情第五十一章 親情第四百八十八章 慌了手腳第八百六十七章 實踐是檢驗真理唯一標準第八百二十章 四海商行對大明發展的特殊貢獻第六百一十八章 穀賤傷農?不會的,那可是賺錢的機會。第七百九十四章 新軍、人事任免、漕運改革第二十四章 赴任第七百一十九章 登陸第一百九十七章 宗親第三百六十九章 激戰第七百零七章 帶着文臣武將去靶場第二百一十一章 回家第七百二十三章 米涅槍第一次實戰第六百九十三章 你想打我?我想把你給揍了再說。第八章 皇莊4第五百一十九章 葡萄牙教官第一百二十三章 退兵第三百三十二章 內政第七百九十七章 直擊老巢、簽署不平等條約。第六百八十九章 孫傳庭納妾第六百六十五章 做夢也沒想到能吃飽飯的李保第四十三章 看望第二百八十章 父女第八十三章 訛詐第二百零三章 應對第九章 皇莊5第四百六十八章 奪門第七百零六章 代差型武器誕生第四百九十章 懲戒與栽培第一百零五章 夜襲第七百五十一章 南北經濟發展要均衡第四百三十二章 措手不及第六百二十六章 密會第六百二十章 父女反目第六百八十一章 北京第一人民醫院第八百八十一章 提前着手、有備無患第二十五章 西安左衛1第六百二十四章 堅定不移地站在皇帝這邊第四百二十九章 一觸即發第四十八章 巡視第四百三十九章 後路危機第六百八十三章 劃時代的醫療器械第四百八十八章 慌了手腳第六十七章 招供第二十六章 西安左衛2第二百六十五章 變化第三百五十章 刑部第一百零六章 鏖戰第一百九十五章 自盡第八百四十一章 尋找合適的發展模式第四百零八章 彈雨第三百一十四章 悠閒第一百五十八章 留名第七百一十五章 西班牙人的算盤第五百四十二章 帶西夷開開眼第二百九十五章 目的第四百一十五章 工匠第六百一十九章 修路帶動市場繁榮第二百六十四章 廢籍第五百五十九章 放假、大肆採購、衣錦還鄉第六百零六章 強硬的福王第五百七十一章 朱由檢的底線第八百六十七章 實踐是檢驗真理唯一標準第七章 皇莊3第六章 皇莊2第五百三十九章 朕有一策第五百四十一章 合作纔會雙贏第十四章 大生產第八百六十八章 如意算盤第三百三十二章 內政第一百二十四章 東廠第二百九十五章 目的第五百四十六章 目標是馬尼拉的大佛郎機人第二百五十一章 問計第七百六十六章 西班牙軍隊登陸第六百六十二章 世家公子和海盜之間的關係第三百一十八章 拿贓第六百二十五章 嘉定伯府破財了第四百一十九章 伴讀第八百三十章 體仁病故、吏治的根本性改變第三百六十九章 激戰第五百零六章 建言與爭議第八百四十六章 食堂飯食可比富戶、話癆管事第三百六十四章 敵至第三百一十二章 烏龍第五百二十四章 清軍潰敗第四十六章 投機第一百六十六章 剿滅第六百七十八章 財富再分配是朝廷的重要職責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