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0 有的放矢

就在這時,阿濟格忽然感覺眼角瞅見了什麼動靜,於是,他便轉頭看去。

這不看不要緊,一看之下,頓時就呆住了。

只見官道左邊田地另外一邊,不遠處的山腳,從林子裡鑽出了無數的明軍,他們人手牽着一匹馬,一出了林子之後,就翻身上馬,而後就往官道這邊衝過來。不但如此,在衝過來的時候,這些騎軍自動開始編組,明顯五騎,或者十騎爲一組,緊挨着並排催馬提速。

“有明軍,敵襲!”一聲狂吼在官道上響起,帶着驚慌,頓時驚醒了很多愣住了的人,包括阿濟格。

這個時候,阿濟格已經來不及多想,爲什麼那些能吃飽飯的探馬,竟然連這麼多明軍隱藏在路邊都發現不了。他大聲喝令着,指揮手下迎敵。

可是,護糧隊行進在官道上,三千人,長長的一條隊伍,這命令傳下去都要時間,一時之間,隊伍頓時就有點亂了。

不過也虧了這些滿清軍隊中有兩千女真精銳,雖然因爲混亂沒有收到軍令,可他們中的很多牛錄額真什麼的,沙場廝殺的經驗豐富,知道這個時候該怎麼做。

於是,一些滿清騎兵便立刻往中間集結,並準備翻衝鋒,爲糧車這邊的步軍贏取集結的時間。當然了,也有的滿清騎兵,就那麼三五十騎的,就嚮明軍騎軍發起了衝鋒。

至於那些步軍,有的連忙往中間集結,也有的還推着糧車,試圖往回撤,可這麼多人,人心畢竟不一樣,你進我退,你走我擋,很是混亂,一時半會,壓根就無法完成集結。

倒是揚古利這個滿清老將,一直在身邊留了五百人左右的步軍,此時一見,他立刻指揮這五百步軍下了官道,在田地裡結陣,準備組織明軍騎軍的衝鋒。

“快,立刻向兩邊鎮江堡求援。”阿濟格在這麼短短地時間內,不知覺間竟然已是滿頭大汗,大聲喝令自己的親衛道,“還有,前面湯站堡也去求援。快去!”

邊上的揚古利聽了,也立刻對身邊的親衛吩咐道:“快去,向新義州求援,向多鐸貝勒求援,十萬火急!”

他這話,阿濟格也聽到了,心中稍微有點異樣。之前的時候,他一直嘲笑多鐸的膽小,可如今,明軍竟然真得來了,他又要去向多鐸求援,回過頭來還不知道會被多鐸怎麼鄙視!不過終究是要渡過眼前的危機爲重,鄙視的事情,現在已經顧不上了。

揚古利在吩咐完之後,又繼續指揮附近的滿清軍卒展開防禦,阿濟格反倒閒了點。於是,他便擡頭又看向官道左側的明軍。他發現,明軍騎軍隱隱已經分成了三大塊,成品字形爲護糧隊中間衝來。或者是田地上的坑坑窪窪,馬速並沒有提起來,可畢竟有馬代步,離官道這邊已經有點近了。

大清的騎軍,也是三五成羣地反衝過去,這些都是大清的勇士,明知道敵衆我寡之下,這種騎軍衝鋒,少人的這方,會凶多吉少。可他們爲了讓步軍能贏得佈陣的時間,還是毅然衝上去了。這些大清勇士,好樣的!

阿濟格的內心感動纔剛升起來,就透過騎軍帶起的塵土,隱隱看到在那山腳下,竟然還在繼續鑽出明軍。這些明軍,並沒有馬匹,很顯然是步軍來的。這明軍到底隱藏了多少人,這一場伏擊戰,他們準備了多久,他們到底是怎麼做到的?就算自己這邊走漏風聲,也不可能這麼大規模地埋伏吧,竟然還會有步軍!

腦海中冒出這些疑問,還沒仔細去想一想,田地上的騎軍戰鬥,便把他的目光又吸引了過去。

只見明軍中品字形的右側一處較小的騎軍方陣,忽然加速,分隊迎向了大清騎軍,人數上似乎並不佔多少優勢,這讓阿濟格鬆了口氣。可他還沒來及高興一下,因爲離得越來越近,就已經看清了那些迎着大清騎軍而來的明軍騎軍,竟然手中都有一把勁弩,就那麼平舉着,迎着大清騎軍而去。其中還有一部分,則在馬上立了起來,拉着弓箭,也開始了瞄準。

這一看之下,阿濟格不由得便大罵一聲:“該死的!”

他認出來了,那些手持勁弩的騎軍,是東江軍登萊巡撫手下驃騎營的騎卒,而那些在馬上立起來張弓搭箭的,則是蒙古族人,也只有他們,才能在高速奔跑的馬上有張弓搭箭的本事。

這一下,阿濟格便知道,大清騎軍對上這些明軍騎軍要糟了。這一點,那些大清騎軍顯然也明白這點,有的試圖調轉馬頭,轉個圈逃走,而有的,則儘量伏在馬背上,減少被射中的可能性。

轉瞬間,離得近了,就見明軍的勁弩弓箭騎射,就那麼平射而出,大清騎軍這邊,人馬應聲而倒,隨着慣性,摔了一地。只這麼一下,大清騎軍,十不存一。

那些張弓搭箭的蒙古族明軍,在射出箭後就飛快地收好了弓,隨即抽出馬刀,這個動作,熟練無比,眨眼間,連貫地切換了武器,和剩餘大清騎軍錯身而過時,身子猶如黏在馬背上,躲避着大清騎卒的攻擊,而他們卻輕鬆拉出一刀,不是對人,而是攻擊戰馬。

只看到這裡,阿濟格便知道那些勇敢衝上的大清騎軍,基本上全部完蛋了。

正在這時,揚古利有點沙啞了的嗓門,狂吼着把阿濟格喚回了神,聽着有點氣急敗壞:“快,快把糧食卸下來,堆到陣前去,快點……”

阿濟格聞聲看去,只見匆忙結陣的大清軍隊方陣,前面幾排,混亂間,除了長槍之外,竟然還有長刀,還有長柄錘子等等武器夾雜在裡面。

這些在慌亂間,已經顧不得了。阿濟格的視線再往遠處看去,頓時嚇得渾身一哆嗦,他終於明白,爲什麼揚古利那麼氣急敗壞了。

只見數量最多的明軍騎軍方陣的騎卒,已經衝到不遠處,手裡拿着的東西,他看得一清二楚,是明軍的三眼銃!

這一下,阿濟格連忙向身邊的親衛大吼:“快,把糧袋都給搬過去,快搬!”

他的親衛原本緊緊護衛在他身邊,此時一聽,也知道情況緊急,便紛紛下馬,就想就近去搬糧袋。

這時,揚古利催馬下了官道,衝到集結軍卒的後面,大聲吼着:“盾牌呢,快,盾牌上去。”

其實,這個時候,已經有盾牌兵看到情況,沒等命令,就舉着盾牌往第一排跑去。

然而,明軍騎軍衝過來,距離又不遠,也沒受到建虜騎軍的干擾,這些手持三眼銃的騎軍已經衝到了滿清軍陣前面,雖然有滿清弓箭手在射箭,也有人被射倒。但大部分騎軍都成功到達足夠近的距離。

只見這些明軍騎軍紛紛下馬,也不管戰馬如何,一羣一羣的站在一起,端着三眼銃,銃口對準着滿清軍陣,點燃了導火索。

質量好的三眼銃,有效殺傷距離爲三十步,即後世的五十米左右,能殺傷重甲,三十步以外,就只能重創不披甲的。至於百步之外,那是什麼鬼……

此時的明軍騎軍,是在距離滿清方陣二十多步的地方下馬,三眼銃的三個管一起引燃,火星閃爍下,滿清軍卒就算再驍勇,也無法用人肉之軀來抵抗三眼銃的威力。他們這些人,渾然忘記了軍紀是什麼,紛紛往兩邊躲避,或者就直接蹲下,就想着能活下去。

“呯呯呯”地聲音連續響起,硝煙憑空而出,頓時瀰漫了田野上的一大塊地方。

那些集結起來的滿清軍卒,哪怕身披重甲,一樣猶如紙糊,身上冒出一朵朵血花,甚至一些倒黴的人,那些鉛雨噴過來的時候,被噴到了臉上。頓時,那血肉模糊的,估計他爹媽也認不出來了。

五六百人的滿清軍陣,只一會的功夫,就死傷一片,壓根就沒個樣子了。揚古利一見,不由得心頭滴血,不過他還沒得及心疼一下,就見田野中瀰漫的硝煙中,一隊隊的明軍騎軍穿了出來,一個個威風凜凜地,一排排地衝向了官道。

沒有騎軍反衝鋒,其實是有,但被專門的明軍騎軍給幹掉了;沒有步軍集結成陣對抗,其實是有,但被專門的明軍騎軍幹掉了。換句話說,就等於什麼對付騎軍的手段都沒有,那能怎麼辦?

“跑,貝勒爺,快跑!”阿濟格的親衛慌了,立刻催着阿濟格逃離這裡,那帥旗,也丟了不要了。實在是這種情況下,要是扛着帥旗跟着阿濟格後面的話,就等於告訴明國騎軍,這裡有主帥在,快來追啊!

揚古利那邊,自然也有他的親衛護着,催着他快跑。可是,他畢竟年紀大了,動作已經沒有年輕時利索,調轉馬頭逃跑時,一時沒有顧及方向,竟然往湯站堡那邊跑去。

明軍騎軍發起衝鋒的地方,是以護糧隊的中間爲目標的,長長的一段,如果揚古利往鎮江堡跑的話,還可能逃過明軍騎軍的衝鋒範圍。可他偏偏是往湯站堡方向跑,還跑得晚,沒有逃脫明軍騎軍的攻擊範圍,頓時,掩護在明軍騎軍的衝鋒騎海中。哪怕他的護衛拼死護衛,也終究只是冒了個水泡,然後就沒了。

這一戰,盧象升並沒有親自領兵。和滿清的戰事打到現在,明軍的精銳越打越多,已經用不到他親臨第一線了。此時的他,就站在半山腰那,看着官道附近的戰事。

當他看到曹變蛟領着騎軍按照事先推演的那樣,有目的性的解決滿清的抵抗,只是一個衝鋒,就把滿清護糧隊一衝爲二。看着衝過官道的騎軍分別左右繞過一條弧線,向兩側繼續衝擊護糧隊中企圖頑抗的滿清軍卒時,放下了望遠鏡,滿意地笑着說道:“在我軍雷霆一擊之下,建虜所謂的精銳和那些漢軍八旗其實並沒有多少區別。”

魏木蘭聽到,同樣笑着說道:“中丞大人,這話可不對,這區別還是有的。”

“哦,什麼區別?”盧象升的心情不錯,當即看着又大了一歲,更爲亭亭玉立的魏木蘭問道。

魏木蘭笑得很燦爛,指着官道方向說道:“中丞大人請看,那些建虜精銳在逃命,但漢軍八旗則是蹲在地上,舉着手要投降。”

聽到這話,盧象升看看遠處的官道,點頭呵呵笑道:“不錯,不錯,確實是有區別!”

輕鬆片刻之後,盧象升知道這場戰事其實並沒有結束,只是開局有利而已。看着騎軍在追殺儘可能多的建虜精銳,看着步軍已經快靠近官道那邊,他便吩咐一聲道:“走,我們也得出發了。”

魏木蘭卻沒動,她此時進入了聊天羣,把一段短視頻,也就是騎軍交鋒,明軍騎軍衝過官道,並開始繼續追殺滿清軍卒的這一段,上傳到了羣裡。

盧象升對此,已經見怪不怪,耐心地等魏木蘭回過神來後,才又說了一聲,領着所有人下山往官道而去。

等他們到達官道上時,這裡的戰事已經差不多了。明軍步軍接管了官道這裡,所有投降的漢軍八旗,讓他們把兵器都丟了,把官道上的建虜屍體丟下官道,把明軍戰死將士的屍體擡上糧車,受傷的將士在經過簡單包紮後,也扶上糧車休息。而後推着糧車往鎮江堡那邊而去。

在盧象升的馬頭,師監馮德華提着一顆白髮蒼蒼的首級,笑着向盧象升說道:“這人叫舒穆祿揚古利,乃是滿清的一名公爵,這份禮物,倒是可以帶回京師用於祭奠忠烈堂的英烈的。”

盧象升一聽,稍微有點意外,沒想到這戰事還能有一條大魚。他點了點頭,而後就傳令,讓騎軍收縮,護着步軍帶着糧食出發。接下來的路程,纔是這次戰事能否成功的關鍵!

舒穆祿揚古利,是滿清開國五大功臣之一,隨着野豬皮南征北戰,立下赫赫戰功。也就是說,他對遼東百姓,對蒙古百姓,對朝鮮百姓,對大明關內百姓,都犯下了累累罪行。原本歷史上,他是死於朝鮮軍的伏擊,這個位面上,則是死在了明軍的伏擊中。

191 特種部隊100 建虜的殺器1235 裡子面子都要721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第四更)1289 喪家犬276 都很熱鬧765 無用功(第四更)34 我是羣主238 誤打誤撞331 輿論要掌控450 沒防備1084 凱旋769 大清的黴運826 心不在焉276 都很熱鬧911 瘟疫論(第三更)1189 火車50 要不我們還是出關吧443 最堅實的依靠(第三更)76 昌黎做得很好822 脆弱的信任922 欽差總督東廠官校辦事太監是也(第三更)983 異姓王(第三更)465 火燒連營1146 世風日下729 夜襲蓋州933 疑神疑鬼1261 東方人太兇殘了815 各懷目的1177 羨慕815 各懷目的746 擾亂軍心207 賜宴(第四更)1224 瓜子啤酒礦泉水195 重點1002 一個封爵拜將的機會145 利用資源1108 刺探400 看天又怎麼了878 絕對不能姑息502 密謀800 多爾袞的未雨綢繆713 入不敷出278 拭目以待795 不情之請1098 好大的手筆400 看天又怎麼了954 實情218 責任54 朕要一塊算賬919 還沒有出世1099 土司之議517 又不會懷孕(第四更)1050 鹽政607 合約(第三更)75 不少問題1199 即時通訊衙門1197 腰桿硬了1332 井底之蛙125 犯大金天威者必誅230 賜尚方寶劍(第五更)671 救救我(第三更)399 男人之間的衝突51 打蛇七寸1196 這句話纔是真理489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第三更)587 什麼時候都可以872 被鄙視了(第三更)270 吳達濟的見聞(第三更)392 張定國的招供69 宋明財稅對比329 狗官999 洞吾大戰將起551 神一魁的疑惑613 高瞻遠矚696 甕中之鱉(第三更)792415 沒得選525 天無絕人之路188 補丁780 出戰39 難民1271 說曹操,曹操到!(爲風蹤影的萬賞加更)551 神一魁的疑惑1225 祖國強大了,誰還願意在外飄蕩28 公佈身份1005 今日朕之將士將飲馬北冰洋1243 是我們大明940 秋後的螞蚱(第四更)1107 蒸汽船508 第二選擇(第三更)539 林丹汗猶豫了1234 有點懵505 莽古爾泰完了(第四更)61 配合朕演好這個戲405 安南都統使司376 張定國的問題194 水泥出世910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191 特種部隊100 建虜的殺器1235 裡子面子都要721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第四更)1289 喪家犬276 都很熱鬧765 無用功(第四更)34 我是羣主238 誤打誤撞331 輿論要掌控450 沒防備1084 凱旋769 大清的黴運826 心不在焉276 都很熱鬧911 瘟疫論(第三更)1189 火車50 要不我們還是出關吧443 最堅實的依靠(第三更)76 昌黎做得很好822 脆弱的信任922 欽差總督東廠官校辦事太監是也(第三更)983 異姓王(第三更)465 火燒連營1146 世風日下729 夜襲蓋州933 疑神疑鬼1261 東方人太兇殘了815 各懷目的1177 羨慕815 各懷目的746 擾亂軍心207 賜宴(第四更)1224 瓜子啤酒礦泉水195 重點1002 一個封爵拜將的機會145 利用資源1108 刺探400 看天又怎麼了878 絕對不能姑息502 密謀800 多爾袞的未雨綢繆713 入不敷出278 拭目以待795 不情之請1098 好大的手筆400 看天又怎麼了954 實情218 責任54 朕要一塊算賬919 還沒有出世1099 土司之議517 又不會懷孕(第四更)1050 鹽政607 合約(第三更)75 不少問題1199 即時通訊衙門1197 腰桿硬了1332 井底之蛙125 犯大金天威者必誅230 賜尚方寶劍(第五更)671 救救我(第三更)399 男人之間的衝突51 打蛇七寸1196 這句話纔是真理489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第三更)587 什麼時候都可以872 被鄙視了(第三更)270 吳達濟的見聞(第三更)392 張定國的招供69 宋明財稅對比329 狗官999 洞吾大戰將起551 神一魁的疑惑613 高瞻遠矚696 甕中之鱉(第三更)792415 沒得選525 天無絕人之路188 補丁780 出戰39 難民1271 說曹操,曹操到!(爲風蹤影的萬賞加更)551 神一魁的疑惑1225 祖國強大了,誰還願意在外飄蕩28 公佈身份1005 今日朕之將士將飲馬北冰洋1243 是我們大明940 秋後的螞蚱(第四更)1107 蒸汽船508 第二選擇(第三更)539 林丹汗猶豫了1234 有點懵505 莽古爾泰完了(第四更)61 配合朕演好這個戲405 安南都統使司376 張定國的問題194 水泥出世910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