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6 要錘子幹啥

一聲令下,靶子豎起,燧發槍兵和火繩槍兵分別進行實彈演練。而崇禎皇帝等人在在後方安全地帶從頭到尾地旁觀,對兩種槍械的各方面都有了個直觀的印象。

比較結果其實有點出乎崇禎皇帝的意料,從射擊精度上來說,火繩槍要比燧發槍更準。祖大壽的火繩槍兵基本都是九中三,或九中四,個別有九中六的。但茅元儀的燧發槍兵雖然沒有人是全都脫靶的,成績卻要比火繩槍兵低一個檔次。

在戚繼光的紀效新書中就有對鳥銃的射擊要求:鳥銃一次九發,九中六有賞賜,九中二以及以下的話是要捆打將校當官的了。

對於這樣的結果,茅元儀的臉色有點不好看。倒是槍械專家畢懋康在,他分析了原因,說燧發槍的火鐮同時又是火門的蓋,需要採用更強力的擊錘簧保證提供足夠的撞擊力度,因此它的扳機力和扳動擊錘都要比火繩槍來得費力,也因此,扣扳機時候的力道最終影響了燧發槍的精度。這是槍械決定,倒不好說燧發槍兵訓練不好。

這個解釋讓崇禎皇帝聽得點點頭,也讓茅元儀的臉色好看了一點,更讓在邊上站着的李定國恍然大悟。

燧發槍和火繩槍的每一次比試,雙方的負責人,祖大壽和茅元儀兩人都會發表各自的觀點,而後又有軍械專家畢懋康的專業解讀,雖然對於崇禎皇帝來說,基本上沒有超過他的認知,可對於李定國來說,卻是難得珍貴的一課。這讓他對於火器的瞭解,有了一個全面的提高。

全部試驗下來後,結論一目瞭然。燧發槍因爲不用擔心點燃的火繩會戳到邊上隊友的火藥,因此燧發槍兵能站得更爲緊密,而不需要像火繩槍兵一樣,互相之間要隔開一米左右。

而這,就是燧發槍最大的優勢所在。就算燧發槍比起火繩槍,或者會有一些不足的地方,但卻足以把那些缺點忽略了。

在場的幾位將領都是有過實戰經驗的,他們敏銳地意識到,以後戰爭的形態很可能會發生改變。試想一下,一排排緊密的燧發槍兵打出去的鉛彈,必然會如同瓢潑大雨般覆蓋對手,這樣的密集程度,敵人上來就是送死,而火繩槍是不可能做到的。當然了,這只是就火器論而已,真實戰場上,自然也不可能就靠燧發槍就能包打天下了。

崇禎皇帝最後給結論道:“很明顯,雖然燧發槍和火繩槍相比,只是發火裝置做了改進,可優勢卻是非常明顯的。只是目前燧發槍的啞火率還需要進一步降低,畢卿在提高燧發槍產量的同時,還要進一步解決這個問題。”

燧發槍具有啞火率較高,扣下扳機後射擊具有延遲性等等的缺點,但密集燧發槍陣卻能彌補這個缺點。不過既然有缺點,終歸是要改進的。

畢懋康對於燧發槍的最終結論,自然是很歡喜的。軍器局的拳頭產品,終於得到公認了。對於崇禎皇帝的要求,他自然也滿口答應了下來。

這個燧發槍,還有一個優勢,崇禎皇帝雖然不知道他們這些人知不知道,但他心中卻是明白的。那就是燧發槍手沒必要再像新軍中的弓箭手,必須要抽調邊軍中的精銳,才能很快形成戰鬥力。以後的明軍,幾乎都可以在短時間內轉化爲燧發槍兵,當然,這個必須要燧發槍的產量跟上來才行。也因此,他才又對畢懋康特意提了下產量。

而後,崇禎皇帝又轉向祖大壽和茅元儀,吩咐他們兩人道:“燧發槍這種武器確實會改變戰爭形態,但如何改變,怎麼去用燧發槍陣,卿等要認真考慮之;而且還不止這些,卿等也要反過來再去想,這些燧發槍陣的弱點是什麼?如果我們以後用來對付建虜,那麼建虜又可能會採取什麼對策?”

說到這裡,他加大了語氣強調道:“從來就沒有最強的矛,也沒有最強的盾。而且,任何時候,任何年代,最爲關鍵的都是人。記住,要用好燧發槍陣,卻不能依賴燧發槍陣,知道麼?”

祖大壽和茅元儀聽得臉上都稍微有些吃驚,他們連忙躬身靜聽,在崇禎皇帝說完之後,他們兩人都真心誠意地回奏道:“臣等謹遵聖意!”

就算是邊上的技術型官員畢懋康,也是詫異地看着崇禎皇帝。他之前基本上只是和皇帝討論槍械,那個時候,他感覺皇上學識淵博,有些話甚至讓他這個沉浸在軍械上多年的人都聽得耳目一新。

此時再一聽皇上的這番話,他都有點不敢相信皇上的年齡。這纔多大啊,就有這麼穩重的態度,對事物的認知如此深刻。有那麼一個瞬間,他都閃過自己這輩子的年齡都活到狗肚子上的念頭。

當崇禎皇帝轉頭看向畢懋康時,茅元儀終於找到了機會,知道接下來是什麼事情,就連忙問道:“畢大人帶來的那個,可否拿出來看看了?”

一聽這話,崇禎皇帝不由得笑了。他看着茅元儀這個帥哥,此時猶如一個好奇寶寶一般。就知道他被燧發槍雖折服,如今聽說有這種燧發槍的改進型,就更期待了。

邊上的祖大壽在試驗完後,知道這種新型槍械肯定是優先配置新軍,他在羨慕嫉妒恨的同時,也好奇地關注着畢懋康,不知道這位大人會拿出什麼更好的武器。

畢懋康見崇禎皇帝點點頭,便轉身招來那名家丁,親自過去打開了盒子,拿出了裡面的東西。

茅元儀和祖大壽一見,不由得面面相覷。他們兩人有點不信,再仔細去打量,發現還是一樣,就更納悶了,這和剛纔的燧發槍有什麼區別?改進在哪裡?

不過,眼尖的茅元儀很快發現那盒子裡還有一把木頭做的小錘子。不過這讓他更迷糊了,要錘子幹啥?

畢懋康卻如同寶貝一般捧着那把燧發槍,笑呵呵地迴應茅元儀道:“這把槍可是陛下指點之下才有的!”

推薦票到800,今天會加更,先午睡了。

27 你們怕不怕11 太祖太宗之才1092 盛京之變267 殺虜祭旗送忠烈324 狗糧來了314 紙幣的生意(第四更)527 腦袋擔保1105 超時代之坑652 一場鬧劇而已(第四更)1313 來自東方的惡魔212 你猜這是啥(第四更)130 忠烈堂見511 今非昔比1138 聊天羣的另外一個作用459 撤退的話難說啊686 誤會了1192 該是能逃過這一劫了吧455 反正禮多人不怪97 指天爲誓378 草原形勢928 一面倒406 什麼神通1238 對倭策略的改變310 吼哈343 盧象升的提議863 背景15 再加人1181 首戰1040 有的放矢1066 殺賊325 大禁言術(第三更)132 士氣大振1267 兵行險着(爲唐鐵光萬賞加更)718 只有我大清軍隊才能橫着走254 頭疼1072 他來了627 軍紀107 射人先射馬1276 朕如此高大威猛630 趁火打劫1063 到底是誰?1204 皇上在行動431 大同總兵人選1093 朝鮮定也19 原來是他712 空城計也要有實力才行(第三更)99 劉王氏的勇氣1256 再也不用提心吊膽了1307 遷都674 精闢之言(第三更)984 貢生都有775 誤會(第四更)724 聊天羣的缺陷1200 這真是簡直了!488 這是我二叔60 沉迷女色1010 木邦412 冷血950 耍猴耍兔耍胖子1078 四面楚歌1331 盟軍必勝847 心態的轉變(第三更)885 好狠1041 今非昔比1204 皇上在行動1160 還要練兵418 青史留名(第三更)792537 推演預防(第三更)843 陛下都看着呢!793 祭奠664 沒想到的結局56 竟然連老女人都有興趣682 羣策之力409 焦灼戰事269 合作共贏115 神秘謀士212 你猜這是啥(第四更)795 不情之請946 緊張1067 大清之國戰70 廷推抓鬮都滾一邊去831 將計就計404 鐵模鑄炮111 我曹文詔就賭這一回228 互懟(第三更)1067 大清之國戰166 重文輕武1267 兵行險着(爲唐鐵光萬賞加更)723 先啥再啥1117 新的誓言1140 第一戰867 鄉約(第三更)1148 受益惟謙有容乃大80 奉旨逛怡紅院1177 羨慕1242864 客滿(第三更)825 皇帝背書168 老婆大會
27 你們怕不怕11 太祖太宗之才1092 盛京之變267 殺虜祭旗送忠烈324 狗糧來了314 紙幣的生意(第四更)527 腦袋擔保1105 超時代之坑652 一場鬧劇而已(第四更)1313 來自東方的惡魔212 你猜這是啥(第四更)130 忠烈堂見511 今非昔比1138 聊天羣的另外一個作用459 撤退的話難說啊686 誤會了1192 該是能逃過這一劫了吧455 反正禮多人不怪97 指天爲誓378 草原形勢928 一面倒406 什麼神通1238 對倭策略的改變310 吼哈343 盧象升的提議863 背景15 再加人1181 首戰1040 有的放矢1066 殺賊325 大禁言術(第三更)132 士氣大振1267 兵行險着(爲唐鐵光萬賞加更)718 只有我大清軍隊才能橫着走254 頭疼1072 他來了627 軍紀107 射人先射馬1276 朕如此高大威猛630 趁火打劫1063 到底是誰?1204 皇上在行動431 大同總兵人選1093 朝鮮定也19 原來是他712 空城計也要有實力才行(第三更)99 劉王氏的勇氣1256 再也不用提心吊膽了1307 遷都674 精闢之言(第三更)984 貢生都有775 誤會(第四更)724 聊天羣的缺陷1200 這真是簡直了!488 這是我二叔60 沉迷女色1010 木邦412 冷血950 耍猴耍兔耍胖子1078 四面楚歌1331 盟軍必勝847 心態的轉變(第三更)885 好狠1041 今非昔比1204 皇上在行動1160 還要練兵418 青史留名(第三更)792537 推演預防(第三更)843 陛下都看着呢!793 祭奠664 沒想到的結局56 竟然連老女人都有興趣682 羣策之力409 焦灼戰事269 合作共贏115 神秘謀士212 你猜這是啥(第四更)795 不情之請946 緊張1067 大清之國戰70 廷推抓鬮都滾一邊去831 將計就計404 鐵模鑄炮111 我曹文詔就賭這一回228 互懟(第三更)1067 大清之國戰166 重文輕武1267 兵行險着(爲唐鐵光萬賞加更)723 先啥再啥1117 新的誓言1140 第一戰867 鄉約(第三更)1148 受益惟謙有容乃大80 奉旨逛怡紅院1177 羨慕1242864 客滿(第三更)825 皇帝背書168 老婆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