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8 因緣湊巧

這個時候的吳三桂,已經知道了祖大壽領兵出去的時候被建虜圍住投降,而後其他祖家軍駐守的塔山也被建虜攻破,所俘得祖家軍,包括祖大壽兄弟以及原先投靠了建虜的其他祖家軍成員,全部被建虜所殺。

對於這個情況,吳三桂其實有些意外。因爲他在遼東的時候,他感覺祖家軍和建虜之間的關係,是保持着一種默契。甚至可以說,建虜還千方百計的挖祖家軍,希望祖家軍能爲建虜所用。

可是,就在他離開的短短一年多時間內,祖家軍全是成過了這樣的結局。他有點不解,除此之外,對於他的舅舅,祖大壽他們的行爲也感到非常地遺憾。

早知今日,自己當初就應該多勸勸舅舅纔是,腳踏兩隻船,這不,遲早出事了吧?吳三桂在心中想着,又有點恨祖大壽。如果戰死的話,朝廷肯定會撫卹,會給他在世的家人封賞。可是,祖大壽偏偏是投降了建虜,然後被建虜給處死的。朝廷已經知悉此事,當然是不會給祖大壽等人撫卹了。甚至還成了反面例子,以警示其他人。

想着這些事情,吳三桂的心情,在這過來的路上,始終是比較鬱悶的。

“老爺,前面就是大同了,按照之前的行程安排,是要休整兩天再接着趕路。”吳三桂的親衛,在看到大同城之後,便提醒他道。

吳三桂聽了,擡頭看看這個大同府。之前的時候,他記得清楚,自己隨駕到達這裡,等了一些天之後,突然啓程,然後就把河套的衛拉特部給滅了。皇帝的這種手段,神出鬼沒,着實是厲害。

一想到這,吳三桂又忍不住在心中埋怨祖大壽他們:皇上如此英明神武,爲何還想不明白,偏偏要投降建虜呢?

大同是軍鎮,有大同總兵駐守。覈驗了吳三桂的關防印信後,便騰出了一處軍營讓吳三桂所部休息。

祖家軍的毀滅,讓吳三桂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響。大同總兵對他表現得很淡然,一臉公事公辦的樣子。這種事情,在祖家軍覆滅之前,可是很少遇到的。作爲祖家軍中的新貴,他是非常受人歡迎,是被人簇擁得對象。

不過,吳三桂對於自己遭遇的這種反差,也不是很在意。

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吳三桂這次隨駕出征,以及留在西北地區作戰,也極大地鍛鍊了他,讓他堅信自己就是一個有能耐的人。以前失去的榮譽,自己回頭再賺回來便是!

他就想着,這次回遼東之後,一定要爲祖家軍正名,要狠狠地打擊建虜,重新打出名氣,打出威風!可以說,此時的他,心中是憋了一股氣,想着一定要在遼東干出一番大事業出來。

然而,讓吳三桂想不到的是,他到達大同之後的第二天,就聽到了城頭上傳來的警鑼聲,聽着驚慌的呼喊,說什麼“建虜殺來了”之類的話。

頓時,在軍營中的吳三桂一個激靈,立刻快步出去查看情況。

這個時候,他都不用問別人,只見草原方向,能看到冉冉升起的狼煙,大概有四處地方的狼煙。看這樣子,似乎來襲敵人的規模還不小。

作爲客軍,他不好直接上城頭,就立刻拜訪大同總兵,表達了想搭把手的想法。

大同總兵一聽,立刻便同意道:“城外已經出現了建虜探馬,金錢鼠尾,絕對不會有錯。且來得非常快,來勢洶洶。大同這邊,還真得需要吳大帥一起抗擊建虜纔好!”

於是,吳三桂就和大同總兵一起上了城頭去查看動靜。

果然,就在大同城外,已經有建虜探馬在出沒了。一如他們原本在遼東的時候,很是囂張,經常驅馬逼近離城一箭之地的地方,對着城頭上哇哇大叫,很是藐視的意思。

“情況有點不妙啊,外面的幾處墩臺,都是最高級別的狼煙。”大同總兵一臉愁容地說道,“看來,這一次,河套的建虜是大舉來犯大同府這邊了。剛纔我已經第一時間派出了信使,去周邊求援了。”

大同是宣大總督所轄,這邊,一直是明軍經營的一處軍事重鎮,兵力是有不少的。而在大同府的西面,則是陝西的榆林鎮,也就是延綏巡撫所在,同樣是一處大明非常重要的軍鎮。一旦幾處地方協同作戰的話,建虜人數不多,就別想討到好去!

吳三桂聽了,點點頭,求援是非常有必要的。否則一旦被圍城,再想求援,就會很困難的。如今信使既然已經派出去了,那就堅守便好了。大同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朝廷絕對不會不救的。就是可惜自己只有兩千騎軍,要不然,自己這支客軍突然到大同,不是建虜能算到的,倒是可以讓建虜吃個虧的。

這個時候,大同城自然是全城戒嚴了。

等到次日,建虜大軍浩浩蕩蕩地,終於出現在了城外。

從城頭上看去,漫山遍野的,幾乎目光所及之處,到處都是敵人。有衣着邋遢的蒙古騎軍,也有金錢鼠尾的建虜騎軍。從草原上來的敵人,果然是夠奢侈,就沒有步軍這種東西,全部都是騎軍或者騎馬步軍。數量之多,那隆隆地馬蹄聲匯聚起來,就如同地龍要翻身一般。

作爲總兵,吳三桂自然第一時間從旗號上去分辨城外敵人到底是屬於什麼敵人?在和大同總兵一起觀看參詳之後,便大概知道了。

蒙古騎軍大都是從陝西到山西這麼一條線上的蒙古部族,而建虜之中爲首的,則是建虜的什麼鄭親王和多羅武英郡王。這和之前打聽到的消息倒也符合:說建虜派了濟爾哈朗和阿濟格領着一萬多人馬到了歸化城那邊。

“孃的,這些建虜犯什麼傻,不打最近的陝西那邊,竟然跑打大同府!”大同總兵在城頭上罵娘道,“難道是瞧着本帥好欺,有種來攻城看看!”

吳三桂倒沒說話,建虜這次的軍隊,都是騎軍,陝西和山西臨近,他們想打哪裡,距離其實壓根就不是問題。他盯着城外建虜頭目的旗號所在,心中想着自己的事情。

此時,城外的建虜大軍,在建虜頭目的指揮下,團團包圍了大同府。同時還能看到,還有騎軍,從包圍的大軍中飛馳而出,十之八九是去周邊劫掠了。不過有烽火傳訊,各地應該都能看到,肯定會有所防範。

“孃的,那兩人就是建虜的濟爾哈朗和那什麼阿濟格麼?”大同總兵指着城外那邊,惱怒地說道,“有本事再近一點,對大同指指點點是什麼意思?難道還真敢來攻城?”

聽到這話,吳三桂回過神來,便聞聲擡頭看去。發現濟爾哈朗和阿濟格的旗號果然靠近了城牆這邊。當然了,所謂的靠近,也是在安全距離,不會傻到站城頭上遠程武器的有效射程內。

看他們的樣子,好像是在觀看城頭上的動靜,順便做出一些部署。這種事情,在兩軍對陣的時候,也很常見。但是,吳三桂卻看得有點奇怪,他眨眨眼睛,然後凝神往那邊看去。

過了一會後,就見吳三桂皺着眉頭,喃喃自語地說道:“奇怪,那阿濟格是沒錯,可是,那個濟爾哈朗,看着有點不像啊!”

大同總兵當然是沒有見過濟爾哈朗和阿濟格的,但是,吳三桂以前一直在關寧軍中,又待在祖大壽的身邊,因此,對於建虜的高層,他都曾多次在城頭上看過他們,因此認得。

可是,他此時看去,那個阿濟格沒什麼問題。但是,那個濟爾哈朗,雖然是有點像的樣子,可吳三桂的記性不錯,他看着就不像。

多看了一會之後,吳三桂斷然說道:“那不是濟爾哈朗!”

“什麼?你說那個奴酋不是他們的什麼鄭親王濟爾哈朗?”大同總兵這次聽到了,認真看了看之後,還是疑惑地說道,“不可能吧,那個阿濟格對他說話,都是恭恭敬敬的,在請示什麼。城外的建虜,也都以這個濟爾哈朗爲主的。你是不是看錯了?”

確實,從城外的情況看,大同總兵說得也沒錯。一般來說,那個人就是濟爾哈朗,肯定是沒跑的。但是,吳三桂認識啊,他仔細又看了看之後,斷然說道:“我的記性一向不錯,那個人雖然是在鄭親王旗號下,阿濟格似乎對他也是恭順。但是,這個人,絕對不是濟爾哈朗!”

聽到他說得這麼堅決,大同總兵就納悶了:“那個人既然不是真正的濟爾哈朗的話,那建虜這是搞什麼鬼?”

吳三桂也是聽得納悶,他又沒有崇禎皇帝所擁有的竊聽系統,自然無法在第一時間判斷出建虜在幹什麼?不過此時,他既然已經發現了蹊蹺之處,自然是更爲仔細地觀察了。

還真別說,在吳三桂用心地觀察之下,他又發現了好多問題。

比如說,有一部分金錢鼠尾,他們的言行舉止,做事方式什麼的,都和吳三桂在關寧前線對建虜長期的印象不一致,更多的,好像是蒙古人的做事方式。

再比如說,城外的大軍看着好像聲勢浩大,可是,自己看去,卻好像虛虛實實,也不盡然是有那麼多兵。在太遠的地方,雖然也有人影在晃動,但是,吳三桂總感覺不對。

…………

越看,吳三桂就心中疑惑越多。忽然,他腦海中靈光一閃,頓時就說道:“該不會,建虜是在聲東擊西吧?”

“什麼聲東擊西?”大同總兵聽了,有點好奇地問道。

吳三桂聽了,用手一指那個假得濟爾哈朗道:“從這假冒的濟爾哈朗可知,建虜這是想讓我們這邊以爲,這是真得濟爾哈朗,就在大同府這邊。其真實用意,肯定是要掩蓋真正的濟爾哈朗的去向。這是其一。”

“其二,你再看那邊。”吳三桂指着遠處,把他觀察的問題都給大同總兵說道,“那些人,應該不是真正的建虜騎軍。或者說,這些人應該是蒙古人,才成爲建虜不久。至少在行爲做事上,都和建虜本部軍隊還是有不少差別的……”

聽着他說了好多,大同總兵也不笨,想明白了,可就又不明白地說道:“如果真按吳大帥所言,那建虜這是圖謀哪裡?”

這一點,吳三桂就猜不出來了。按照他對建虜尿性的推測,連續問了幾個問題,比如哪裡有糧食囤積,或者哪裡聚集了多少糧草物資什麼的,又或者哪裡有人逃跑,最近防禦不到位什麼的,都被大同總兵給否了。

“當今皇上英明神武,各地豈敢隨便糊弄兵事。”大同總兵有點感慨地說道,“大多數邊城雖然做不到主動出擊草原,可該有的防範卻是都有的。墩臺、烽火臺,也都全部修補完成。如今可不像以前那樣沒錢,不但欠餉都發了,連軍餉都是按時發放。修補防禦設施的這些錢,只要向總督大人稟明,基本上在覈實之後都會撥款下來的。至於糧草物資這些,草原上都是狼,這都幾百年了,肯定是防着他們的!”

吳三桂聽得很奇怪,他想不明白,最後只好說道:“那可以從兩處地方驗證。第一,看建虜是否會真得攻城。第二,派人突圍報信,如果建虜不攻城,或者能成功突圍的話,就說明建虜是在虛張聲勢,吸引我大明的注意,肯定會在別的地方搞事!”

大同總兵聽了,點點頭表示贊同。

就算沒有這個猜測,大同總兵這邊,該派人去求援,也還是要繼續派的。不過送信的內容,卻會加上吳三桂的猜測。

沒有出乎吳三桂的意料,建虜一直是圍城不打,最多是騷擾城頭囂張而已。信使也突圍了出去而後又送信回了大同。說延綏那邊,也遭到了草原部族的襲擊,不過規模沒有這邊大。

之前的時候,延綏巡撫以爲是建虜要主攻大同,因此拖延延綏那邊。不過吳三桂的猜測,讓延綏巡撫感覺他會受到建虜的重點攻擊,因此不準備派遣援軍過來。

在吳三桂好奇地猜測建虜動向時,有關建虜大軍來犯大同的消息,也一波接着一波的擴散了出去。

629 此戰勝負已定817 兩招849 什麼仇什麼怨139 血債血償(爲唐鐵光盟主加更1/11)372 就來找我李來亨535 閱兵471 皇帝仁心591 可一不可二136 求生的意志826 聯合艦隊841 這是什麼情況?22 不是誓言勝似誓言704 自取滅亡913 希望523 內訌76 對比549 大清的未來就靠我了590 釜山海戰(爲掌門風起葉落V加更4/5)71 獎勵728 呂宋慘案191 啞巴虧133 冒險(爲風蹤影萬賞加更)85 僞君子真小人10 明知不可爲而爲之240 皇上萬歲!228 犯大明者誅490 對豐收的喜悅869 城頭變幻大王旗572 以逸待勞(爲songshy萬賞加更)710 因勢導利840 收步軍28 你們來票擬581 何以數典忘祖913 希望342 你可知罪599 紙幣868 呵呵呵241 蝗蟲倒黴了969 這下放心了199 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686 一個很大的驚喜247 有了目標448 有性命之憂840 收步軍245 形勢一片大好863 誰笨蛋151 修理勳貴442 典型99 節操呢766 掌控棋局119 諸臣誤朕22 不是誓言勝似誓言461 錦囊妙計38 激將計808 你說怎麼打?52 新的錦衣衛指揮使人選540 跳坑100 訓斥762 誰都不是善茬415 攻防轉換150 抄家奪爵(爲唐鐵光盟主加更7/11)947 還有一個女兒325 情報之戰64 只會擾民643 總算搞定255 爲了太平,殺!366 竟然睡了?503 迎刃而解503 迎刃而解397 都給本王閉嘴618 死得意外904 看誰狠319 盼王師久矣7 懸而未決498 寧完我的奸計295 怒火中燒394 不近人情428 盛京之亂(爲盟主岳氏肥牛加更2/11)36 奏章429 失望透頂374 勝利非常渺茫啊24 議和的話就太好了347 天恩浩蕩210 陳奇瑜171 威望反而更上一層樓463 威脅遼東腹地931 智慧男人815 投海自盡723 坐山觀虎鬥619 兄弟再會408 血債血償141 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爲唐鐵光盟主加更2/11)554 死不瞑目880 老鄉見老鄉413 要想出城,就從老子身上踏過去709 陽謀533 大明英雄勳章106 毒計163 腹背受敵78 東廠做事
629 此戰勝負已定817 兩招849 什麼仇什麼怨139 血債血償(爲唐鐵光盟主加更1/11)372 就來找我李來亨535 閱兵471 皇帝仁心591 可一不可二136 求生的意志826 聯合艦隊841 這是什麼情況?22 不是誓言勝似誓言704 自取滅亡913 希望523 內訌76 對比549 大清的未來就靠我了590 釜山海戰(爲掌門風起葉落V加更4/5)71 獎勵728 呂宋慘案191 啞巴虧133 冒險(爲風蹤影萬賞加更)85 僞君子真小人10 明知不可爲而爲之240 皇上萬歲!228 犯大明者誅490 對豐收的喜悅869 城頭變幻大王旗572 以逸待勞(爲songshy萬賞加更)710 因勢導利840 收步軍28 你們來票擬581 何以數典忘祖913 希望342 你可知罪599 紙幣868 呵呵呵241 蝗蟲倒黴了969 這下放心了199 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686 一個很大的驚喜247 有了目標448 有性命之憂840 收步軍245 形勢一片大好863 誰笨蛋151 修理勳貴442 典型99 節操呢766 掌控棋局119 諸臣誤朕22 不是誓言勝似誓言461 錦囊妙計38 激將計808 你說怎麼打?52 新的錦衣衛指揮使人選540 跳坑100 訓斥762 誰都不是善茬415 攻防轉換150 抄家奪爵(爲唐鐵光盟主加更7/11)947 還有一個女兒325 情報之戰64 只會擾民643 總算搞定255 爲了太平,殺!366 竟然睡了?503 迎刃而解503 迎刃而解397 都給本王閉嘴618 死得意外904 看誰狠319 盼王師久矣7 懸而未決498 寧完我的奸計295 怒火中燒394 不近人情428 盛京之亂(爲盟主岳氏肥牛加更2/11)36 奏章429 失望透頂374 勝利非常渺茫啊24 議和的話就太好了347 天恩浩蕩210 陳奇瑜171 威望反而更上一層樓463 威脅遼東腹地931 智慧男人815 投海自盡723 坐山觀虎鬥619 兄弟再會408 血債血償141 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爲唐鐵光盟主加更2/11)554 死不瞑目880 老鄉見老鄉413 要想出城,就從老子身上踏過去709 陽謀533 大明英雄勳章106 毒計163 腹背受敵78 東廠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