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1 錦囊妙計

事實上,洪承疇的這份奏章還沒送到京師,崇禎皇帝就已經知道了,而且比洪承疇知道得更多。

這個時候,崇禎皇帝也是發愁啊!又出現了一個好機會,可惜大明這邊也沒糧食,要不然,就可以狠狠地收割一波。當然了,就像建虜一樣,要是硬湊湊的話,還是能湊出來的。但是,崇禎皇帝並不想湊。

畢竟建虜已經是秋後的螞蚱,還能再蹦躂多少天?崇禎皇帝有自信,能把建虜收拾掉的。另外還有一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崇禎皇帝對於明末歷史真得不是很熟悉,他不知道今年會不會又發生大的災害?如果他硬湊了糧食拿去打仗,結果國內突然發生大的災害,那他寧可不打建虜,先搞好國內建設先。

糧食問題,總得來說,是在慢慢好轉。但是還需要時間,不可能短短几年內就把大明的糧食問題給解決了。要知道,在崇禎皇帝穿越之後,在他的努力下,流賊平定,就不知道挽救了多少人命,而且一年年地重點,都是抗災防災,又不知道挽救了多少人命。

這些人命挽救下來是功德,但是,也是耗糧的嘴,需要比原本歷史上要更多的糧食,才能支撐大明百姓不捱餓。

就是基於這樣的原因,崇禎皇帝其實一早就從代善和阿濟格身上的甲級竊聽種子處,知道了建虜的陰謀,不過他卻並沒有採取行動,而是先在忙內政。

從鄭家那邊反饋回來的南洋消息說,因爲大明這邊在這幾年內,大量收購糧食的原因,讓南洋的明人大都開始大面積種植糧食,而且從大明東南沿海過去南洋的明人,也是越來越多。這個情況,似乎引起了南洋各國的當權者注意。

據說,南洋那邊已經有國家開始傳言,說大明這是有陰謀,很可能是覬覦南洋的土地,想要永久佔領南洋,這樣就不用再每年花那麼多銀子來購買糧食。越來越多的明人去南洋,就是要佔領南洋的第一步。

對此,崇禎皇帝只是笑笑,還真別說,要不是現在騰不開手,他還真想把南洋給打下來,總好過讓西夷繼續殖民南洋吧!

另外,南洋那邊還出現了另外一種對大明並不友好的情況。就是南洋各國,特別是那些西夷統治的地區,他們每年從大明這邊購買大量的絲綢棉絲茶葉之類,覺得他們的銀子源源不斷地流向大明,是有點虧了。見大明好像對糧食的需求一直很大,就想着提高糧食價格,以此來補購買絲綢棉絲和茶葉之類的成本。

對於這點,鄭家這邊也給崇禎皇帝稟告了,說目前這些糧食都是鄭家出面在購買,南洋各國還都給面子,雖然有說這事,但終歸是沒敢提價。

崇禎皇帝知道這個事情後,心情就不是很好。對他來說,他是希望從南洋購買糧食的事情,能夠順順當當的,不要出什麼幺蛾子。至少在大明國內的糧食產量上來,能達到自給自足之前,最好是不要出波折。要不然,就真得要提兵南下,教訓一下那些對大明趁火打劫的人才行!

又是因爲這個事情,讓崇禎皇帝又關注衛所革新上。南方的戰事,終歸是用南方人才能最大程度的減少軍隊中的非戰鬥減員。也是因此,雲南沙普之亂,就一直沒有增派兵力,只是讓秦良玉的白杆軍協助沐國公鎮壓而已。

說真的,崇禎皇帝的事情真不少。

不過眼下,洪承疇的奏章既然已經送來京師了,那就必須要做出處理了。

皇太極意外地被氣死,建虜因此在整個冬天都是安份地很。當然,不包括北征索倫部,那和大明沒關係。留在金州防守的勇衛營、磐石營的混編,也就安穩地過了一個冬天。

那代善想要將計就計,陰大明一把的話,要不再讓這支軍隊活動活動。就只是一萬多人的糧草,這個還是能有的。

這麼考慮了一段時間之後,崇禎皇帝心中便有了主意。這一次,動一動東部蒙古部族的話,相信河套平原那邊,應該就沒有蒙古部族敢打主意,就可以遷移一些大明百姓過去開荒種田!

有了這河套平原,哪怕秦晉兩地再有災荒,那也不怕了!

是時候,該讓大明的軍威再次威震草原了!

於是,崇禎皇帝便準了洪承疇的奏章,與此同時,他另外給了洪承疇一份密旨,一起送往山海關。

洪承疇的奏章中,先稟明瞭他之前的計策,然後再說明效果不錯,至少喀喇沁部願意歸附。因此,他在奏章中建議,把喀喇沁部族長固魯思奇布留在京師封個虛銜做人質,然後讓喀喇沁部配合,打敗敖漢部,再剪除建虜的一個盟友,爲大明最終光復遼東打下基礎。

在接到崇禎皇帝的回覆之後,洪承疇第一時間,便去看自己奏章的批覆。畢竟這是關係到他功勞的。

如果得到皇帝肯定,那就說明他洪承疇並不比盧象升遜色,甚至從某些方面來說,比起盧象升還要更強一些。畢竟盧象升是上戰場玩命的,而他洪承疇卻是運籌帷幄之中,境界就不一樣。

打開奏章,洪承疇看到崇禎皇帝同意了他的建議,甚至還讓他送固魯思奇布進京,要封他爲一個伯爵,就在京師養老,這讓洪承疇就更是大喜,覺得皇上英明神武,而他洪承疇,也有了一份大功勞了。

不過,洪承疇萬萬沒有想到的是,當他又打開崇禎皇帝的那份密旨時,那冷汗就下來了。

在他看來,一切都是很自然的事情,沒想到竟然會是建虜的陰謀。

就比如說,誰都覺得喀喇沁部實力弱,又離大明近,肯定受不得大明的要挾。不但洪承疇自己這麼認爲,敖漢部那邊也是這麼認爲,甚至連建虜的幾個親王也是這麼認爲的。

還有,建虜目前的困境,比如缺少糧草,比如士氣低落等等,這些也都是客觀存在的現實。建虜這個時候,會出兵草原的可能性很低。而固魯思奇布的訴苦,也是證明了這點。

如此種種,洪承疇壓根就沒想着,這其中還會有什麼不妥的地方。也是因此,他覺得以關寧軍自己的能力,由熟悉草原的喀喇沁部配合,肯定能重挫一次敖漢部的。如此一來,這份功勞就全是自己的了。

然而,沒想到建虜竟然如此狡猾,就是利用這種心態來了個將計就計。如果沒有皇上這份密旨的話,還真有可能上當!

洪承疇看完密旨,那捏着密旨的手上,已經全是汗了。

良久之後,他鬆了口氣,恭敬地放好密旨,擦了擦汗,自言自語道:“幸虧是由皇上看着,要是自作主張,先斬後奏的做這事,那後果就真得是難以想象了!”

緩了緩,穩定下心神之後,洪承疇纔開始按照原來的打算進行佈置,就等着讓建虜那邊將計就計。

於是,接下來,關寧軍這邊開始有動作,建虜那邊,也是估摸着差不多,就藉着各種名義開始調兵遣將,主要是把騎軍抽調出來,說是拱衛盛京,有可能還要繼續增援北上討伐索倫部。當然了,實際上是爲了有足夠的騎軍能快速突入草原進行穿插。

敖漢部族這邊,其族長敖漢班第在一番恩愛之後,便問固倫公主道:“盛京給過來的那個錦囊裡面,到底是什麼地方,要不先看看?”

雖然剛纔固倫公主很滿意,但是一聽這話,她還是搖頭拒絕道:“盛京那邊有嚴令,不到時機成熟,絕對不能看。要是事先看了的話,會治罪於我的!”

“看一下又有什麼關係,盛京那邊又怎麼可能知道?”敖漢班第忍不住又提議道。

把喀喇沁部的事情上報盛京之後,盛京派人來,神神秘秘地交給固倫公主兩個錦囊,其中一個當場打開,說不用在意喀喇沁部的動靜,保持現狀就可以;另外還有一個錦囊,卻是讓固倫公主保管,而不是讓他來保管,這讓他很是好奇,不知道盛京那邊到底要幹什麼?

固倫公主聽了,有點不高興了,對敖漢班第道:“難道你是想讓我被盛京處罰?這樣做,對敖漢部族有什麼好處?”

事關自己的切身利益,她顯然不想打開。從另外一方面來說,她是愛新覺羅家的,雖然嫁到了敖漢部族。可盛京那邊千叮萬囑,甚至還要挾她,讓她知道事情肯定非常重大,只爲了好奇心,就提前打開,她是絕對不能答應的。

敖漢班第一聽這話,也感覺到了她地不高興,就不敢堅持了,不過還是忍不住又問另外一個問題道:“那什麼時候能打開那個錦囊,這總可以說吧?”

誰知固倫公主聽了,還是搖搖頭道:“這不能告訴你,要不然,會對盛京那邊的事情有影響。”

敖漢班第一聽,也有點不高興了,盛京那邊到底搞什麼鬼,竟然什麼事情都瞞着他。難不成,還以爲嫁個公主過來,就真能在敖漢部族說了算了?

似乎看出了他的不高興,固倫公主便又解釋道:“你也不比生氣,盛京那邊說了,不會讓敖漢部吃虧的。事情成功之後,敖漢部族的牧場就能大增了。”

一聽這話,敖漢班第終於高興了一回,雖然心中對於那錦囊裡的東西還是好奇,不過最終還是沒再繼續追問。

與此同時,在金州城這邊,保定總督盧象升從廣鹿島過來了,帶了崇禎皇帝的旨意。

守將曹變蛟、黃得功一聽聖旨的內容,不由得大喜,忍不住就說道:“一直在遼東無所事事,都快憋出病來了。”

“對啊,上一次打金州,還沒來得及認真打,建虜就投降了,一點意思都沒有。這一次好了,總算能真正打他一仗了。”

盧象升聽了,笑着點點頭,有皇上親自指揮的戰事,雖然非常輕鬆,但總感覺沒勁。對於他們這些有本事的文官武將來說,他們倒希望對手能強一點,這樣打起來纔有勁,對手太弱,真提不起興趣。

原本來說,建虜可是大明最爲強大的對手,以前的時候,明軍和建虜打,那是連戰連敗,再戰再敗的。這樣的對手,要是能勝之的話,就是自己一輩子的榮耀。

可是,一旦皇上領軍,在皇上神機妙算之下,只要按照皇上所說來打,根本就不用他們費腦子,每次都是能以多打少,出其不意地欺負建虜,這根本就沒讓他們體現出該有的價值來!

雖然這一次,同樣是有皇上密旨,有交代下來事情。可是,畢竟皇上沒有親自過來,這讓曹變蛟、黃得功都變得格外興奮起來。甚至連盧象升,也有一些期待。

接下來,就沒什麼好說的,按照皇帝旨意,開始動了起來。當然,夜不收該屏蔽新金那邊的建虜,就還是要屏蔽的,不能讓建虜知道金州這邊有動靜。

遼東局勢,看似平靜,其實是又到了暴風雨來臨之前的寧靜了。只不過,建虜不知道,而明軍這邊卻是心裡有數。

這一日,經過多次溝通之後,錦州總兵金國鳳率領從寧錦一線抽調出來的三千騎軍,悄悄地進入了草原。

喀喇沁部族這邊,由固魯思奇布的兒子配合,領着金國鳳出現在其營地。

對於明軍的到來,還有明軍和族長這邊竟然如此和諧,不少族人都是非常吃驚的。

對此,固魯思奇布的兒子自然對族人公開了情況,先是說了族裡面對的壓力,包括察哈爾馬賊,敖漢部的欺壓,至於明軍的威脅,就不提了。然後求援盛京那邊,連人都見不到,反而是大明這邊,不計前嫌,肯接受喀喇沁部,並且大明皇帝還封了固魯思奇布爵位。如此種種,喀喇沁部只有投靠歸附仁慈的大明,纔有活路……

解釋完了一切,也不給底下牧民選擇的機會,就抽調出了兵力,大概兩千人,隨同明軍一起行動,離開了營地。

275 好像算好了一樣14 殺427 只是想靜靜161 諸軍免送980 什麼纔是真正的糜爛442 典型851 心不在焉250 人心156 各有所得591 可一不可二845 皇上做法519 阿濟格的下場208 這腦洞(爲推薦票2萬加更)322 好機會781 爭辯541 不長眼的(爲盟主岳氏肥牛加更8/11)677 錦囊妙計17 聖旨到712 試探980 什麼纔是真正的糜爛493 耗敵之地956 奧斯曼帝國太難了162 狼煙起(爲老衲欲成魔長老加更3/4)477 圖謀攝政王695 居安思危886 死心264 雁過拔毛127 敢戰之軍732 這還怎麼搞?716 吃榴蓮416 “友軍”875 大明第一代810 見面禮838 被明國皇帝跑了246 盟主640 何通事960 忽悠84 擔當622 真假356 再次御駕親征576 想要赤壁之戰25 會改性子不成?413 要想出城,就從老子身上踏過去436 百感交集447 宮裡宮外都是事761 都沒有問題(補昨天的)466 烽火遍地882 國運之戰282 皇子的教育問題455 奪嫡之爭459 老奸巨猾442 典型273 畢懋康和宋應星735 皇上到底會怎麼做239 狗皇帝好對付(爲推薦票五萬加更)632 一命嗚呼907 死得意外292 滿載而歸713 真沒見過世面833 站在風口上268 馬祥麟和吳三桂的安排315 天災不斷80 錢867 陷阱378 不計傷亡102 微服出宮889 整體局勢161 諸軍免送440 耿仲明之死318 明軍打來了啊啊啊630 雞血來了35 是你們先逼咱家的292 滿載而歸559 炸毛的母老虎408 血債血償219 海的盡頭也得有大明水師的旗幟(爲推薦票四萬五加更)776 明軍必死672 封賞251 崇禎皇帝的決議191 啞巴虧855 這是怎麼回事954 合縱連橫114 忠君報國的證明824 未雨綢繆404 這個章節名好像不吉利475 爲什麼?533 大明英雄勳章107 無恥之徒621 時代已經不同了739 意外之喜(補昨天一更)502 多鐸小兒,蹲那尿尿呢!496 夜襲626 看得真叫一個鬧心(爲等等暖暖萬賞加更)217 年輕的吳三桂(爲推薦票四萬加更)174 御前對話之建虜強軍(爲月票四百加更)107 無恥之徒206 打死數典忘祖之輩(爲推薦票一萬五加更)121 區別對待743 安東尼的後手
275 好像算好了一樣14 殺427 只是想靜靜161 諸軍免送980 什麼纔是真正的糜爛442 典型851 心不在焉250 人心156 各有所得591 可一不可二845 皇上做法519 阿濟格的下場208 這腦洞(爲推薦票2萬加更)322 好機會781 爭辯541 不長眼的(爲盟主岳氏肥牛加更8/11)677 錦囊妙計17 聖旨到712 試探980 什麼纔是真正的糜爛493 耗敵之地956 奧斯曼帝國太難了162 狼煙起(爲老衲欲成魔長老加更3/4)477 圖謀攝政王695 居安思危886 死心264 雁過拔毛127 敢戰之軍732 這還怎麼搞?716 吃榴蓮416 “友軍”875 大明第一代810 見面禮838 被明國皇帝跑了246 盟主640 何通事960 忽悠84 擔當622 真假356 再次御駕親征576 想要赤壁之戰25 會改性子不成?413 要想出城,就從老子身上踏過去436 百感交集447 宮裡宮外都是事761 都沒有問題(補昨天的)466 烽火遍地882 國運之戰282 皇子的教育問題455 奪嫡之爭459 老奸巨猾442 典型273 畢懋康和宋應星735 皇上到底會怎麼做239 狗皇帝好對付(爲推薦票五萬加更)632 一命嗚呼907 死得意外292 滿載而歸713 真沒見過世面833 站在風口上268 馬祥麟和吳三桂的安排315 天災不斷80 錢867 陷阱378 不計傷亡102 微服出宮889 整體局勢161 諸軍免送440 耿仲明之死318 明軍打來了啊啊啊630 雞血來了35 是你們先逼咱家的292 滿載而歸559 炸毛的母老虎408 血債血償219 海的盡頭也得有大明水師的旗幟(爲推薦票四萬五加更)776 明軍必死672 封賞251 崇禎皇帝的決議191 啞巴虧855 這是怎麼回事954 合縱連橫114 忠君報國的證明824 未雨綢繆404 這個章節名好像不吉利475 爲什麼?533 大明英雄勳章107 無恥之徒621 時代已經不同了739 意外之喜(補昨天一更)502 多鐸小兒,蹲那尿尿呢!496 夜襲626 看得真叫一個鬧心(爲等等暖暖萬賞加更)217 年輕的吳三桂(爲推薦票四萬加更)174 御前對話之建虜強軍(爲月票四百加更)107 無恥之徒206 打死數典忘祖之輩(爲推薦票一萬五加更)121 區別對待743 安東尼的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