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1 兵無常勢,水無常形

薛國觀聽了,不由得一愣。自己錯了,怎麼可能?雖然九邊多有發來警情,但是,不是一直沒有出過事麼?

其他臣子,也都是有點好奇,不知道皇帝爲什麼這麼說,難不成,皇上又有高見?

果然,就見崇禎皇帝的臉色嚴肅了一點,認真地對薛國觀說道:“雖然到目前爲止,一直沒有出現大的戰況。建虜也好,蒙古部族也罷,大都只是騷擾。但是,朕敢肯定,從朕出征遼東回來之後,草原上的建虜必定會壓力很大,因此,他們一定會發動一次大的戰事!”

看到底下臣子都微微有點詫異的樣子,他便又接着肯定地說道:“當然,之前的騷擾,也可以理解成是敵人在麻痹我邊關將士。總之,建虜從遼東遠赴河套,就絕不只是騷擾而已。朕琢磨着,近期建虜必定會有動作,原因朕已經說了,因爲河套的建虜並沒有很好地牽制住朕!”

聽到皇帝這麼分析,薛國觀等人想想,好像覺得確實有道理。不過他們可沒法,像崇禎皇帝這麼肯定。

他們沒想到,崇禎皇帝敢肯定的事情,還不止如此,就聽他繼續又斷言道:“有衆多蒙古部族爲建虜幫兇,朕料到建虜主力要想掩蓋他的攻擊目標,並不難辦到。如果是朕領軍,聲東擊西,虛張聲勢,比如喬裝主力在大明晉地這邊,實際主力卻屯兵大明西北,大明就防不勝防,容易喪失警惕之心!”

聽到這話,兵部尚書就忍不住了,當即出列奏道:“陛下,何以建虜不會屯兵東邊,而是要去西邊呢?”

本來他是不想問的,可實在是崇禎皇帝的語氣太過自信,讓他覺得,皇上這是有點絕對了,因此就開口一問。順便,也能隱晦地提醒下皇上。雖然皇上您確實有從蛛絲馬跡中推斷出事情真相的本事,可是,世事無絕對,不要這麼肯定,謙虛一點,纔是明君所爲。

然而,他的這個隱晦提醒,顯然沒有什麼用。就聽崇禎皇帝還是用非常肯定地語氣回答他道:“卿可別忘記了,西北那邊有大明叛將柴時華一直在作亂。如果他勾結建虜入侵的話,就很危險了。不止是他熟悉西北情況,而且西邊的大明邊軍對於建虜並沒有接觸過,雖然朝廷有警示,可警惕心相對京畿之地這邊來說,還是要少不少的。”

說到這裡,他斷然道:“如果朕領軍的話,就一定會重點攻打大明西北,如此,很容易成功!”

聽到皇帝說得如此頭頭是道,而且還是有理有據,並不是信口瞎掰,衆多朝臣在面面相覷之後便露出佩服之色。

這個佩服,並不是說他們覺得皇帝所言,就一定是真的。而是佩服皇帝的這個邏輯推理能力,雖然此時還沒有這個邏輯推理能力的名詞,但不妨礙他們知道這個意思,就覺得皇帝的這個能力是真強!

“陛下,既然如此,何不發一道旨意給三邊總督那邊,加強戒備?”薛國觀聽到這裡,便立刻奏道。

崇禎皇帝聽了點點頭道:“確實要發一道旨意過去。也是怪朕,從遼東回來之後,一直在關注民生,防災救災,事情一堆,還有京營的改制,忙得忘記了。等到這兩日,有了點時間,回過頭來仔細想想,纔想到了這事!”

一聽這話,兵部尚書這邊就有點不安了,連忙上前請罪。不管怎麼樣,這畢竟是兵部的事情不是!

當然,就這點事情,崇禎皇帝肯定不會怪罪他,不過這也是提醒了他一個事情,便對兵部尚書這邊說道:“各地軍情彙總,卿這邊要專門整理,定期上奏給朕。”

本來的話,他是想說,成立情報分析中心的。不止是軍情,還有民情等等。不過他又轉念一想,眼下正是朝政革新的時候,京營在改制,大明大部分地區都在忙抗災,覈查官紳優免限額和催繳賦稅也還在繼續。有太多的事情在做,而如今的衙門效率又不高,再接二連三地推出新概念,新想法的話,還不是很適合。因此,他就沒有提這個事情,準備等以後再說。

不過此時,崇禎皇帝還是有話要說的,就聽他對底下臣子嚴肅地說道:“河套建虜之禍,須得朕親自去解決才行。諸卿協調物資,在儘量不妨礙抗災救災的前提下,多準備下吧!”

一聽皇帝又要御駕親征,在這些文官之中,卻不是受歡迎的。

有的臣子,是因爲固有的觀念,覺得皇帝乃是國之重,不能輕易出宮,更不要說還是去打仗的。不是有句俗話說了麼,將軍難免陣上亡,就算再會打仗的將軍,戰事打多了,就可能會戰死的。要是皇帝戰死,那對大明的影響就太大了!

還有的臣子,同樣不喜歡皇帝出宮,則多是怕皇帝出去多了,見識廣了,原本就已經這麼厲害了,那還要不要讓人活了?

基於此,底下臣子中,甚至包括司禮監,其實都是不樂意皇帝三天兩頭的出征,就紛紛發表自己的看法。

“陛下,西北之事,畢竟是未發生之事,或者,以臣之見,去一道旨意,已經足夠了!”

“對啊,陛下,只要西北那邊加強防禦,讓建虜無機可趁,自然就不用勞師動衆了!”

“陛下,戰事一起,錢糧消耗無數,能不打還是不打得好。更何況,如今建虜說不定撤回遼東應該也有可能吧,被陛下消滅了上萬多建虜精銳,這河套的建虜搞不好就得回去!”

“……”

他們正在說着,忽然殿外傳來急促地腳步聲,隨後一名內侍出現,手中捧着一個長筒,剛跨過文華殿門檻,就立刻大聲稟告道:“大同府緊急軍情急報!”

一聽這話,頓時,文華殿內變得非常安靜。竟然是大同府來了緊急軍情急報,該不會,皇上說什麼就靈什麼吧?又或者,是另外的事情?

這麼想着,他們心情有點類似忐忑的樣子,就怕被皇帝給料中了,同時,也好奇到底是什麼軍情?如果是和以前那樣只是騷擾,那就沒事。

結果,崇禎皇帝接過急報之後,看了一看,便讓內侍把這急報轉給底下臣子看,同時他便說道:“建虜主力出現在大同,兵困大同。不過在這急報後面還附了一份加急,說援剿總兵吳卿剛好到了大同,認出城外建虜大軍中,爲首的那個奴酋濟爾哈朗並不是本人。且圍城大軍中,似有虛張聲勢的跡象。”

“……”殿內衆人,一聽這話,不由得相顧駭然,竟然真得被皇上料中了?

他們立刻按照官職高低,急着輪流看了這份急報,最後相顧無語,皇上沒有騙他們,那也就是說,河套建虜的動靜,就是按照皇上推演得在進行。換句話說,西北那邊恐怕要危險了!

過了好一會之後,崇禎皇帝見他們都沒說話,便微笑着說道:“河套建虜之患,也到了該解決的時候。朕的本事,卿等應該都見識過了,不用擔心朕,安心準備吧!”

他前後浪費了不少口水,已經說得相當清楚了,底下臣子到了這時,也沒了勸阻皇帝的理由。不過,首輔薛國觀還是奏道:“陛下,建虜可不比原先的土默特部,且有土默特部被殲滅的例子在,建虜估計也不會再上當。不知道陛下御駕出征的話,這一次,又該如何打呢?”

聽到這話,其他文官都是很贊同。草原上的敵人,就是牛皮糖,兵力過多,優勢很大地去打,他們就會跑;要是兵力去少了,這肯定不行。也因此,草原上的敵人,一直是大明最爲頭疼的了。

之前的時候,把草原上的敵人引進關內,埋伏消滅他們,這種事情,因爲事先沒有先例,崇禎皇帝那是第一次做,土默特部沒有防備,才容易成功。可是,如今草原上的敵人,肯定是有防備了,那這接下來的戰事,就絕對難打了啊!

薛國觀這話,同樣問得崇禎皇帝有點難以回答,因爲這個時候,他也沒有具體的想法。不過他還是有自信的,因爲幾個“金牌臥底”已經趕往河套。只要能知道敵人在幹什麼,怎麼幹,那針對性的行動,總會有辦法的。

基於這個想法,崇禎皇帝便微微一笑道:“兵事上,薛卿不擅長,朕也不覺得奇怪。”

“……”薛國觀聽得張了張嘴,不過沒法回答皇帝,因爲他還真沒有帶兵打仗的經驗。大明朝中,並不是每個文官,都是盧象升,又或者是洪承疇和孫傳庭這樣的人物。

但兵部尚書,好歹是有點經驗的,他正想開口時,卻聽崇禎皇帝接着說道:“所謂兵無常勢,水無常形,朕要是此時侃侃而談,說怎麼怎麼就能怎麼怎麼建虜,那就是紙上談兵了。隨機應變,因地制宜,不拘形式打敗敵人,如此答覆可好?”

薛國觀對於這種答覆,就徹底無法反駁。於是,他在心中想着,算了,反正皇上英明神武,雖然還是不看好皇帝能打敗消滅河套的建虜,但至少,應該不會敗!隨他吧:“這……微臣明白了,陛下聖明!”

等到這個時候,戶部尚書終於出列奏道:“陛下,如今雖然朝廷有點錢了,但糧草卻是緊缺。不知陛下要帶多少人馬,微臣也好有個準備。”

萬曆時期的三大徵,把大明國庫都耗空了,打仗,打得就是錢糧。要是有可能,戶部尚書可不想有戰事發生。

對此,崇禎皇帝也還是慎重的,想了想之後,便做出決定道:“驃騎營和磐石營以及勇衛營中的騎卒,就這麼多吧。加上可以隨時調用九邊重鎮的邊兵,兵力上應該沒問題的。”

說到這裡,他想起後世的一些說法,便又補充一句道:“朕會看着的,打仗要能賺纔好!”

打仗能賺?這怎麼可能?文華殿內所有臣子,剛聽到崇禎皇帝的這個說法時,腦海中第一時間冒出了這麼一個想法。

不過等他們回過神來,忽然又沒法反駁。

因爲崇禎皇帝第一次御駕親征,如果只是對草原戰事的話,那還是真賺的。大軍消耗的錢糧物資,可是要比最終大明從河套得到的戰利品要少多了。不說別的,光是戰馬,那就已經賺翻了的!

這麼想着,他們不由得又有點期待,該不會,皇上這一次又能把什麼蒙古部族的老巢給端了吧?可是,蒙古部族的老巢要是那麼容易端的話,他們早就滅絕了!皇上這一次出征,怕是不能了吧?

於是,在這些大明高官的心中,對於皇上即將開始的第三次御駕親征,都充滿了好奇。

首先,皇上這一次出征,這戰事該怎麼打?能不能打贏建虜,能不能消滅建虜,這是個問題!

其次,皇上這一次出征,會消耗多少錢糧物資,最終如果獲勝的話,又能得到多少戰利品,能否抵消消耗掉的錢糧物資,或者還能有多少剩餘?

還有,皇上這一次出征,面對漫漫草原,一望無垠的草原,還能繼續算無遺策麼?

…………

帶着這些念頭,這一次的文華殿之議結束,各自散去,都去忙自己的事情了。

當然,也少不了一道聖旨,以八百里加急的方式發往三邊總督鄭崇儉那邊。雖然崇禎皇帝心中知道,那邊已經是個什麼情況,但明面上,至少要走這麼一個流程不是!

崇禎十四年九月初,邊關先後傳來急報,大同府這邊的建虜和蒙古聯軍自己撤去了,而西北寧夏那邊,叛將柴時華引領建虜主力突然出現,伏擊了寧夏明軍,總兵王世寵戰死,各地多有被燒殺劫掠,損失不小。三邊總督鄭崇儉趕到,才穩住了局勢,急報發出時,建虜已經退兵。

在朝中大臣驚訝於皇上果然料事如神的情況下,崇禎皇帝發下旨意,誓要討伐建虜和蒙古部族,給大明百姓一個交代。

於是,大明崇禎皇帝,開始了他的第三次御駕親征。

441 交代(爲盟主岳氏肥牛加更3/11)816 沙賈汗304 倒黴194 盧閻王回來了(爲唯愛幾萬賞加更)716 吃榴蓮293 失足落水421 瑞雪兆豐年779 日子很悠哉765 出氣包196 耗死他們(爲打賞100次數加更)925 這波操作必須點贊408 血債血償417 本王不服啊!291 又是五百萬收入952 克倫威爾的對策210 陳奇瑜795 開眼界350 今朝有酒今朝醉94 威脅620 鄭成功228 犯大明者誅245 形勢一片大好449 生死置之度外289 建虜水師146 人間百態(爲唐鐵光盟主加更5/11)115 怒火燒向誰899 奧斯曼帝國521 趕緊救啊265 天災人禍976 煮酒論英雄152 各有算計(爲唐鐵光盟主加更8/11)48 話不投機半句多461 錦囊妙計212 明末不是沒有人才576 想要赤壁之戰180 大明金融危機爆發(爲韓樂宇堂主加更2/2)622 真假917 錢糧你們出597 人盡其才112 皇上聖明399 李存勖第二942 對策351 尚可喜之死406 聞風而逃973 下戰書946 里斯本之戰194 盧閻王回來了(爲唯愛幾萬賞加更)195 一個都沒跑482 什麼鳥王爺310 海上怕怕588 民心軍心628 這臉面往哪裡擱?985 大結局97 人心慌了233 擁有豬隊友的感覺(爲五月月票六百加更)420 殺!670 實爲大明勳貴之表率也918 這個場景很熟悉573 自己看着辦481 對夷之策744 荷蘭人的智慧491 序幕(爲盟主岳氏肥牛加更6/11)346 要被豬隊友坑死了755 問話碰撞697 今昔之別327 打臉了563 寧完我的下場519 阿濟格的下場225 峰迴路轉,皇上聖明(爲5月月票200加更)756 內附369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59 擔憂811 就這麼完了347 天恩浩蕩603 真不在意!(爲堂主漢苗加更2/2)361 細節決定成敗592 不對勁啊776 明軍必死155 大收穫(爲唐鐵光盟主加更10/11)575 坑我家將軍大人?28 你們來票擬161 諸軍免送401 戰事的關鍵942 對策123 髒話210 陳奇瑜453 一代梟雄927 坐井觀天206 打死數典忘祖之輩(爲推薦票一萬五加更)360 憂慮319 盼王師久矣667 蛋糕就要做大430 曇花一現236 猛虎潛于山林怕怕487 挖個大坑把建虜埋了690 豁出去了802 錫蘭810 見面禮282 皇子的教育問題677 錦囊妙計
441 交代(爲盟主岳氏肥牛加更3/11)816 沙賈汗304 倒黴194 盧閻王回來了(爲唯愛幾萬賞加更)716 吃榴蓮293 失足落水421 瑞雪兆豐年779 日子很悠哉765 出氣包196 耗死他們(爲打賞100次數加更)925 這波操作必須點贊408 血債血償417 本王不服啊!291 又是五百萬收入952 克倫威爾的對策210 陳奇瑜795 開眼界350 今朝有酒今朝醉94 威脅620 鄭成功228 犯大明者誅245 形勢一片大好449 生死置之度外289 建虜水師146 人間百態(爲唐鐵光盟主加更5/11)115 怒火燒向誰899 奧斯曼帝國521 趕緊救啊265 天災人禍976 煮酒論英雄152 各有算計(爲唐鐵光盟主加更8/11)48 話不投機半句多461 錦囊妙計212 明末不是沒有人才576 想要赤壁之戰180 大明金融危機爆發(爲韓樂宇堂主加更2/2)622 真假917 錢糧你們出597 人盡其才112 皇上聖明399 李存勖第二942 對策351 尚可喜之死406 聞風而逃973 下戰書946 里斯本之戰194 盧閻王回來了(爲唯愛幾萬賞加更)195 一個都沒跑482 什麼鳥王爺310 海上怕怕588 民心軍心628 這臉面往哪裡擱?985 大結局97 人心慌了233 擁有豬隊友的感覺(爲五月月票六百加更)420 殺!670 實爲大明勳貴之表率也918 這個場景很熟悉573 自己看着辦481 對夷之策744 荷蘭人的智慧491 序幕(爲盟主岳氏肥牛加更6/11)346 要被豬隊友坑死了755 問話碰撞697 今昔之別327 打臉了563 寧完我的下場519 阿濟格的下場225 峰迴路轉,皇上聖明(爲5月月票200加更)756 內附369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59 擔憂811 就這麼完了347 天恩浩蕩603 真不在意!(爲堂主漢苗加更2/2)361 細節決定成敗592 不對勁啊776 明軍必死155 大收穫(爲唐鐵光盟主加更10/11)575 坑我家將軍大人?28 你們來票擬161 諸軍免送401 戰事的關鍵942 對策123 髒話210 陳奇瑜453 一代梟雄927 坐井觀天206 打死數典忘祖之輩(爲推薦票一萬五加更)360 憂慮319 盼王師久矣667 蛋糕就要做大430 曇花一現236 猛虎潛于山林怕怕487 挖個大坑把建虜埋了690 豁出去了802 錫蘭810 見面禮282 皇子的教育問題677 錦囊妙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