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多好乾活,二十頭大肥豬殺好,布料分揀好,大米稱量好,全都裝上車。人員也配備起了:一個割肉的,一個稱米的,一個分佈料的,還有一個拿戶籍冊對人頭的。四人裡頭有一個是山雲縣本地人,瞭解情況,好溝通。
里長挨家挨戶通知,“新來的縣太爺仁慈,憐惜咱們日子過得清苦,爲了讓大家過個好年,自掏腰包給咱們發過節的禮物。每戶一斤肉,兩斤米,家有五十以上老者的,多領一塊布。後天過年,明天一早來領東西,一家出一人來領,都別忘了啊!”
所有人面面相覷,不敢相信這是真的。縣太爺給他們發東西,有肉、大米,還有布?哄誰呢?縣太爺不問老百姓要東西就是好事了,還給老百姓發東西?沒見過,從來都沒見過,連聽都沒聽說過。
之前的蘭縣令是個清官、好官吧?腳踩兩腿泥一遍遍督促他們種地,也沒給他們發過東西啊!
脾氣好的搖頭笑笑,脾氣暴躁的都險些跟里長幹架,飯都吃不上了,還來尋他們的開心,這是閒得慌嗎?
任里長磨破了嘴皮子,一遍遍解釋,這是真的,縣太爺真的給發東西,就差詛咒發誓了。
百姓這才半信半疑,要不明天去看看?反正又不耽誤什麼,萬一是真的呢。
南邊天亮得早,寅末天就亮了,有百姓就到了縣衙外頭。
呀!他們忍不住去揉自己的眼睛,那縣衙外面擺着好幾張桌子,桌子上擺着兩扇豬肉,白花花中透着紅,顏色可真好看。地上還有敞開口的米袋子,伸頭往裡一看,雪白的大米呀。還有衙役正抱着布料從衙門出來……
老天爺啊,縣太爺真給他們發東西呀!聽說不僅他們城裡發,鎮上、村子裡都發,這得多少東西往外發呀?敗家!縣太爺太敗家了!看着的人心疼得嚯嚯的,不過,他們喜歡縣太爺敗家。
不覺嘴巴就咧到了兩耳,對,趕緊回去告訴大家,讓大家都快來領東西。領到手纔是自己的,排在後頭,東西不夠領不上怎麼辦?
消息一傳十,十傳百,白得東西這種事,誰願意放過呢?不到半個時辰,縣衙外頭就排出了長長的隊伍,邊上還有許多圍觀的人,雖然指定一戶出一個人來領,但這樣的熱鬧,這樣的好事,誰不想親眼看一看呢?
衆人眼睛緊盯在肉上,和身旁的人交談着,心裡合計着要那一塊更合適。
卯時,衙役敲響了銅鑼,場上鴉雀無聲。隨後聞九霄就走了出來,他站在高臺上,衝着底下的百姓拱拱手,“本官姓聞,乃山雲縣新任縣令,時值新年,本官給父老鄉親準備了點禮物,雖微薄,好歹也是本官的一片心意。在此,本官先給諸位拜個早年,祝願大家都能過個好年!”
這一番話,把老百姓給感動得呀,紛紛跪在地上磕頭,叩謝縣太爺。好多上了年紀的老者直呼,好官哪,天大的好官啊!山雲縣的百姓有福了。
聞九霄擡頭,“大家都快起來吧,本官也不絮叨了,排隊領東西。”
知道自己在場百姓拘謹,聞九霄也沒留下,轉身又回了縣衙。明天就過年了,過完年……日子過得很快的,他得再把山雲縣的方方面面捋一捋,既然來了這個地方,他就要踏踏實實幹出點政績來,將來離開的時候不能揹着老百姓的罵名。
臭崽子說他當縣令不行,聞九霄雖沒當真,卻也意識到了一地的父母官跟他在大理寺查案子、審訊真不一樣。縣令官雖小,但要操心的地方卻特別多。春種秋收要管,鋪路修橋要管,徵發民夫服徭役要管,誰家的牛被偷了,他也得管……要管好,讓百姓滿意,可不容易啊!
聞九霄的抱負一向明確,他要入內閣,做權臣。沒有地方任職經驗,不懂經濟民情,就算他入了內閣,恐怕也會被下頭矇蔽。
他一定要把山雲縣的縣令做好!聞九霄暗下決心。
聞九霄這個縣太爺一走,百姓就興奮地議論開了,什麼“瞧見沒,咱縣太爺多年輕呀!”
“咱縣太爺太有派頭了,剛纔他往那一站,我嚇得愣是沒敢動一下。”
“我也是,我都傻了。咱縣太爺相貌也生得好,跟天上的文曲星似的。”
“你懂什麼?文曲星那都是說狀元郎的,咱縣太爺是二郎神,本事大得不得了。”
“你也說錯了,咱縣太爺應該是……”
嘿,他們反倒爭論上了,還一口一個“咱縣太爺”,可見對聞九霄的印象多好了。
百姓領到了肉,領到了大米,領到了布,一個個高興得,都無法用語言來形容了。
天知道他們多久沒吃肉了?這一塊肉能讓家裡的老人和孩子都沾一沾葷腥。還有大米,不是糙米,也不是陳米,居然是白花花的新大米。
這麼白這麼好的大米吃了都浪費了,有的決定留給體弱的老人吃,有的要留給家裡的產婦和孩子,還有的已經盤算着換成糙米能多換幾斤。
他們不知道新大米好吃嗎?沒辦法,家裡太窮了,不精打細算怎麼行呢?
清苦的老百姓對領到的東西如獲至寶,那些大戶人家卻瞧不上這點肉,這點米,不過各家都派人來縣衙外頭看了,各家的反應並不一樣。
有人覺得新上任的縣太爺非常有手段,家底也厚,果斷打消了觀望的念頭。有人自詡眼光好,一開始就看出縣太爺非池中之物,與之交好。還有人嗤之以鼻,不過是收買人心的手段,那些泥腿子,對他們再好有什麼用?
在鎮子上的小崽子亮相也非常成功,別看他和賀曉蝶一個小孩一個丫頭片子,卻沒一個人敢小瞧,相反,還很受敬重。
賀曉蝶雖然是個年紀不大的丫頭,但人家拿刀的手穩穩的,十分輕鬆就割下了一塊肉,那刀使得比鎮上的屠夫還嫺熟。
小崽子就更不用說了,人家是縣太爺的公子,生得跟菩薩座下的童子似的。沒聽人家說嗎?人家是爲父分憂。小小年紀就如此有孝心,說的話一套一套的,他們雖然聽不太懂,但莫名的就覺得很厲害。
小小年紀就能爲父分憂了,可不厲害咋地?
再看他們家的孩子,比小公子大好幾歲,還拖着大鼻涕瞎跑呢。
有其子必有其父,兒子這麼優秀,身爲父親的縣太爺也差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