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飯桌主位的是年近了四十的楊清白,雖然已經辭官八年有餘,但是不影響他的意氣風發。楊家當年也是渝滿京城的官宦人家,娶的乃是結髮妻子江湖人稱鬼面玉羅剎的陶素素。當年落魄書生巧遇江湖美人兒,也是一段佳話。
楊煙兒的大哥已及冠,現任戶部察農史。這倒是個不大的官,所以也有時間照顧家中。
二哥三哥是雙胞胎,已年滿十七,兩年前兩人結伴說是遊歷天下去了。二哥楊蕭桓,三哥楊蕭廷,按理說楊煙兒也不該叫這名,但是奈何算命先生說女子當柔和些,就取了這名。
家中只留一婆子作爲使喚,裡外小廝丫鬟共計十人。這婆子是陶素素的出嫁侍女,也懂些武功。人喚她秀姨,卻也是家中的一長輩。
“蕭瑟少爺,煙兒小姐,老爺和夫人在等你們呢。”說着遞給楊煙兒個猜不透的笑容,搞得她一頭霧水。楊清白坐在正位,陶氏見孩子們來了,也招呼着吃飯, 倒是滿心給他們夾菜。
席間陶氏用眼神示意楊清白,隨機咳嗽了兩聲,“小四啊,聽說隔壁的李思君經常給你送花是不是啊?”
楊煙兒聽這話感覺不對勁啊,這怎麼會提到阿牛哥哥呢?事情發展的苗頭不對了。楊蕭瑟聽這話也不明白娘要說些什麼,這妹妹還小,娘難道要給她定親?
於是趕緊打住,“娘,瞧您把小四嚇得,這滿街都知道啊這個李思君爲人老實憨厚,他小小年紀已經是個秀才了,可謂是個神童。也是個親和之人,對小四也像對待親妹妹一般。”
楊家是不顧及身份等級的,這娶妻嫁女也都很少操心。今天陶氏這話一出,怕是有什麼大事情。
“小四啊,你娘和玉貴妃曾是閨中密友,恰巧兩人又是同時懷孕,我就和你娘指腹定約,還請了聖上見證。若爲同性則結爲金蘭,若爲異性則行秦晉之好。”楊清白笑得一臉褶子,這不是命令,是哀求,誰不知道小四任性慣了,都拿她沒辦法。
楊煙兒想起來了,玉貴妃的兒子不就是當今聖上的三皇子嗎,那個性格古怪的三皇子竟然是她的未婚夫?
當年還在京城裡的時候,陶氏經常帶着她進宮,當時見得最多的就是這三皇子,軒轅烈風。他可不是個好伺候的主,楊煙兒精雕玉琢深受大家喜歡,各個皇子公主們都跟自己打成一片,唯獨他少言寡語,整日陰沉着一張臉,明明與自己同歲,卻深沉的不得了。
軒轅烈風打小就從孃胎裡帶了病,外人稱呼他爲“行走的藥罐子”,聽說他的身體愈來愈差,御醫說他活不過這兩年。
“娘,你的意思是讓我直接找上門?去告訴他?”楊煙兒帶着嬌嗲的語氣說着,她娘不是個糊塗的人呀,怎麼說了這話。
楊清白看妻子實在難說出口,接過話頭,“我們是打算讓你去退親。”楊煙兒一時間腦袋暈了,怎麼剛剛不是說着要承認這門親事嗎?怎麼就突然變卦了,莫非其中有詐?
“大可不必委屈我女兒,只是大人之間的笑話罷了,孩子們長大了,”陶氏拽着帕子,擦着眼角淡淡的淚,這退親也是下策啊,“我們商量着下個月進京去求陛下撤了這旨意。”
皇家定親在各大世家中最是常見,但是沒想到對方不如期待中那麼好,自然是想着取消這場婚姻。
楊煙兒想着也是,她可不想還沒嫁過去,那三皇子就撒手人寰給她留個剋夫的名譽。
秀姨呈上了個木質的盒子,打開見到的是半塊玉佩,通身玲瓏散發着微光,表面沒有一丁點的雜質,該是定好的白玉。陶氏說這是當年定親的信物。既然想着退親還是得還給人家。
“阿爹阿孃我明白了,小四本也不想嫁那三皇子,人人都說他啊年少老成,我怕是個會吃人的老虎呢。”
說着拽着陶氏的袖子撒嬌,誰又想到她口中的老虎卻在黃堂堂的宮燈之下溫柔地撫摸着另一半玉佩,嘴角卻罕見地翹起小小的弧度。
陶氏看着,恐怕這女大不中留,心裡有人了吧。也不好說些什麼,就換了其他話題。
楊蕭瑟也是驚訝的,自家妹妹還沒寵上天呢,怎麼就得當別人的媳婦,這可萬萬使不得。那是打心裡一萬個不願意妹妹出嫁。
“多謝大哥幫小妹解圍,下次有需要的只要你吱個聲便是。”楊煙兒深知自家大哥最是寵愛自己,恨不得把天上的月亮都摘給她,自是心裡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