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鋪子開張∥

送走兩位老闆和方牙儈之後,林小橋幾人也趕着牛車回了家,晚上李氏將地契和房契拿出來,給衆人都瞧了一遍。

大家拿着那兩張契紙,心情顯得都很愉快,此時李氏突然出聲兒對着鄭寡婦說道:“妹子,這契紙咱們兩家一家一張咋樣?咱家就拿這地契,你就收着房契?”

“嫂子,你這是做什麼啊!雖說是咱們兩家一塊兒合夥來開鋪子,但是,也沒必要分的這麼清楚啊!這契紙就都讓嫂子收好了便成!”鄭寡婦聽了李氏的話便立刻拒絕着說道。

李氏聽了這話,還有些猶豫,她覺着畢竟這是合夥做生意,還是兩家人一家拿一張契紙好些。

鄭寡婦瞧着李氏面上猶豫的神色,想了想,又接着說道:“嫂子,這是跟我見外了是吧!咱們兩家人什麼時候分的這麼清楚了啊,你看我成天往你家跑,還經常在你們家吃吃喝喝的,要按你這麼說的話,我豈不是要把之前的,跟你都算算清楚才行!更何況,這小橋丫頭可是我未來的兒媳婦,咱兩家是什麼關係啊?”

這番話說的實在也好聽,李氏聽了這話,便也不再猶豫,而是笑着說道:“成!是嫂子想錯了,這契紙啊,就給我收好了!咱們兩家可是兒女親家,我閨女以後也是得叫你一聲孃的,咱本來就是一家人哩!”

而林小橋聽了這話,有那麼一點點兒的不自在了,爲了掩飾自個兒的不自在,她立馬轉移話題說道:“現在鋪子也買下來了,咱得籌劃籌劃接下來的事兒了吧!”

“是咧!接下來咱就得把這鋪子開起來了啊!”林二牛聽了自個兒閨女說的話,便也開口說道。

衆人聽了也是紛紛點頭,此時林小橋出聲說道:“咱得先把鋪子重新修整了,再選個吉日開張纔是啊!”

“這話說的沒錯,那鋪子裡面的擺設什麼的都已經舊了,咱們得重新裝修了才能開業!”鄭寡婦聽了林小橋的話,便表示贊同。

“那成!我是啥都不懂,你們覺得咋好就咋樣,等鋪子開張以後,我就跟着去打雜便成了!”李氏笑着說道。

“還有我咧,我也要去鋪子幫忙!”林小溪也跟着說道。

於是,這鋪子重修的事兒便定了下來,林小橋等人接下來便又商議了一番鋪子重修的問題。

關於鋪子的格局啥子的,林小橋心裡頭也已經有了想法,她想將鋪子弄的乾淨敞亮一些,讓那些來店裡吃飯的人,都能第一眼看着,就覺得舒服。

於是,她便將自個兒的想法都說了出來,與大家討論商議了一下,衆人都覺着這個想法很好,尤其是鄭寡婦對於林小橋提出來的格局和佈置大爲讚賞。

三天之後,林小橋又跟林二牛一塊兒去了鎮上鋪子,他們到了鋪子的時候,陳生已經帶着五個漢子在門口等着了。

他們幾個就是過來給鋪子重修的,三天前的晚上,大家一切商議妥當之後,林二牛第二天便來鎮上找了陳生,讓他幫着找幾個人整修整修鋪子。

陳生一口便接下了這活計,工錢都沒跟林二牛細談,今兒個便過來準備幹活了。

林小橋父女倆來了之後,也不論他們吃了沒有,便請這幾個漢子一塊兒去路邊的攤子上吃了早飯,每人一大碗豆腐腦外加兩根大油條。

林小橋也跟着吃了一點兒,那豆腐腦滑溜滑溜的,口感很是不錯,而那大油條也確實夠大的,卻沒有林小橋前世吃過的好吃,也不曉得是啥子原因,覺得口感好像不夠酥脆,但是那幾個漢子們卻是大口大口的吃得津津有味的。

吃完早飯之後,林二牛又按着老規矩,給他們每人發了一個紅包。

這幾個漢子吃飽喝足,又領了紅包,個個都是一臉十分滿意的樣子,這回的活計可是他們好不容易纔爭來的,因爲知道林家的主人大方又好說話,所以大家個個都想來,這次的活計,他們也是爭了好久才爭得到的。

幾人拿了紅包之後,便要着手準備幹起活來,牆壁都要重新刷上一遍,還有門窗桌椅啥子的,也都要重新換上新的,地面也要換上新的乾淨平整的青石磚。

還有廚房也要大修一番,原先的廚房面積倒是還挺大的,但卻是隻有兩個竈頭,林小橋覺得這壓根兒就不夠用啊,所以還要多起上一個竈才成。

另外,廚房裡頭的格局擺設啥的,也顯得實在簡陋,鍋碗碟筷啥的都是放在一塊兒,讓人覺得很是凌亂,這回也得按着林小橋的意思,將這廚房大大的休整一番。

必須得在牆面兩側打上兩排寬一些的三層木架子,以便於放置鍋碗瓢盆還有食材啥的。

這麼多的活計,陳生已經答應,說是儘量在十天之內趕出來,林二牛也適當的加了些工錢,這幾個漢子乾的也更加起勁了些。

林小橋父女兩個,在鋪子裡頭跑上跑下的,幫着打打下手,中午還要去鋪子後面做飯,準備這麼多人的吃食兒。

今兒個李氏又沒有跟着過來,林二牛對於做菜方面是一竅不通,所以,林小橋一人燒完了大家的午飯之後,便也是累的不輕。

晚上回去,吃過晚飯,也沒啥子精神跟家人聊天說笑,早早的便回房去睡覺了,惹得李氏一陣兒心疼,所以第二天李氏便沒有再讓林小橋去鋪子,而是自個兒帶着林小溪去了。

這樣過了十天以後,鋪子已經全部重修好了,林小橋一家人還有鄭寡婦一起去鋪子裡面看了看。

現在,這鋪子經過一番改頭換面之後,變得上檔次多了,衆人樓上樓下的參觀了一番,都是越瞧越滿意,尤其是那廚房,大家看了之後都覺得特別的好。

“現在這鋪子修成這樣真是不錯,跟以前給人的感覺,完全不一樣了,我覺得咱現在還可以再做些擺設佈置,那幾面牆壁上可以掛些字畫什麼的,還有這屋子裡面可以適當的擺些花什麼的。”鄭寡婦看完了之後,說道。

林小橋聽了這話,正中她的意思咧,便開口贊成道:“是咧!咱這樣弄了之後啊,這鋪子的檔次一下子就上去了咧!”

於是,林小橋又跟着鄭寡婦,去淘了一些便宜的字畫回來掛在牆上,另外還買了幾個大的盆栽放在大堂裡面。

這樣一番佈置,鋪子裡面頓時就感覺雅緻了許多,坐在這樣的環境裡吃飯喝酒,應該會給人感覺很舒適吧。

鋪子整修好了,接下來便是要準備開張的一切事宜了,他們也早就商議好了,鋪子裡面主食兒就賣竹筒飯,還有配菜也暫時定下了二十種,都是些還算新鮮的小菜式,應該是在別的飯館吃不到的。

因爲新店開張,他們也不曉得這客人的口味兒如何,所以林小橋覺得一開始還是不要推出太多的菜色爲妙,所以就斟酌着先定下了二十道菜,以後再看情況每個月新推出幾道菜色。

還有這酒水的問題,因爲只要吃飯的地方就免不了喝酒,這一點兒林小橋也早就考慮到了,所以他們也是早早的,便與鎮上的一家酒坊訂好了酒水。

李氏等人對於這做生意的事兒也是頭一回,大家都不大懂,幾乎都是林小橋方方面面的在考慮張羅着,看她小小的人兒,事事都想的周到,李氏和鄭寡婦都不得不佩服起她來,於是大家將林小橋很是好好的誇了一頓。

該準備的都已經準備好了,包括那些菜牌,碗碟,竹筒,食材等等,現在可是萬事具備,只欠東風,鋪子開張也就差一個店名招牌了,關於這鋪子該取啥名的問題,衆人可是考慮了很久,也商議了好些天,都沒有得到個定論。

最後,林小橋一錘定音,乾脆就取個簡單一些的算了,於是敲下了“林氏竹筒飯”的名字,衆人沒有發表什麼意見,因此招牌已經做好掛了上去。

晚上,李氏在新鋪子裡面開火,做了一桌豐盛的飯菜,算是慶祝新鋪子明兒個開張,大郎二郎兩兄弟一下了學,便直奔自家新鋪子。

衆人舉杯共慶,都盼望着新鋪子能夠開張大吉,生意新隆,這樣才能財源滾滾而來。

吃過晚飯,大郎二郎兩兄弟還有李氏,就歇在了新鋪子裡面,林小橋他們便坐着牛車回了家。

躺在牀上,林小橋想到明兒個鋪子開張的事情,便有些心情激動亢奮,她一直翻來滾去的折騰了許久,才帶着對美好明天的期許睡着了……

第二天,天還未曾大亮,林小橋姐妹倆還有林二牛,便早早的起牀了,鄭寡婦也起的比較早,一行人聚齊便出發去了鋪子。

他們到了鋪子的時候,李氏也已經起來燒好了早飯了,看樣子所有人的心情,都顯得比較激動,大家吃完早飯之後,將該準備的都準備好了,便就等着吉時到,放鞭炮開張了。

吉時是巳時,還有一段時間纔到,李氏已經把桌椅凳子啥的擦了好幾遍了,除了鄭寡婦和林小橋看上去,坐着平平靜靜的,別人的神色都顯得有些緊張和激動。

這吉時就在大家的期盼下快要到了,街面上走動的人也越來越多了,林小橋看着時辰差不多了,便拉着姐姐林小溪,帶着一包糖果跑了出去。

姐妹倆跑到街面上,尋到一羣正在嬉戲玩耍的小孩子,林小橋便將自個兒手裡頭的糖果,分發了一些給他們,讓他們幫着去各條巷子街道上,去吆喝吆喝,叫喊幾聲兒,宣傳一下他們新鋪子開張的事情。

“你們幫我去各個巷子,街道喊上一陣兒,最好是能引着那些客人來到咱們的飯館吃飯,我就多給你們一些糖果,誰帶的客人最多,我就多給誰糖吃,咋樣?”林小橋對着這羣,各個都在吮着糖塊的小孩子們哄道。

小孩子對於糖果,壓根兒就是沒有任何抵抗力的,所以林小橋的話一說完,他們便都答應了下來。

林小橋便又教了他們幾句該怎麼叫喊,那些孩子們對着林小橋姐妹倆確認了一遍,是不是隻要帶了客人來,便有糖吃的事兒之後,便一鬨而散,紛紛跑去叫喊拉客人了。

林小溪見這情形,不得不佩服起自個兒的小妹來:“我原本還以爲你買這些糖果,是要給自個兒吃的咧,沒想到是這用途啊!小妹,你可真夠聰明的!”

“嘿嘿——,這樣做的話,那些小孩子們就能替咱們的‘林氏竹筒飯’做宣傳了,對咱們來說也就是一包糖的事兒,說不定今兒個賺的銀子,就能翻上幾番了!咱快些回去吧,這吉時也快到了!”林小橋說完便拉着林小溪急忙跑了回去。

“噼裡啪啦——”一陣兒鞭炮聲兒響起,‘林氏竹筒飯’開張大吉了,隨着招牌上的紅綢子扯了下來,站在鋪子面前的客人們,便紛紛走了進去。

雖然今兒個開張,但是林小橋並沒有搞啥子開業打折的優惠活動,因爲他們鋪子裡頭的消費也不高,而且這邊的吃食兒鋪子也不像前世那般到處都是,鋪子競爭也不是很強,所以林小橋也就沒有搞這些活動。

不到一刻鐘的時間,鋪子裡頭樓上樓下已經坐滿了人,那些客人都不曉得這竹筒飯是個啥名堂,估計都是出於好奇心理,所以,今兒個陸陸續續的來了許多人。

上回簽約時作爲見證人的兩位老闆,還有方牙儈也都來了,還有云來酒樓的周掌櫃,也得到了邀請過來走了一趟,幾位老闆都紛紛向林二牛道賀了一番,見着林二牛實在是忙的脫不開身,便自行尋了位子坐下點了飯菜吃。

林二牛樓上樓下的跑着上茶水,林小橋和鄭寡婦二人在廚房忙着炒菜,林小溪忙着上菜,而李氏則是忙着站在櫃檯那裡收錢,順便給一些客人介紹介紹菜牌子上面的菜式,忙的時候還要幫着林二牛擦擦桌子,收拾收拾碗筷,大家都是忙的不可開交。

“一份竹筒飯,外加一份魚香肉絲和一份酸辣土豆絲,趕緊着些啊”,林二牛剛擦完桌子,便聽到一個客人叫喊着上菜。

“四份竹筒飯,外加一份回鍋肉,一份宮保雞丁,一份香菇青菜,再來一份肉末豆腐”又一個叫着上菜的聲音響起。

林二牛連忙大聲兒的答應着“哎——,客官稍等,馬上就來啊!”然後便跑到廚房那裡下單子去了。

林小橋在廚房幫着鄭寡婦打打下手,順帶着記下客人點的菜單子,以便於以後分析,還有記賬之用。

忙忙碌碌的過了飯點兒,大部分的客人都已經吃好走人了,林二牛他們才得以稍稍的喘了口氣兒,大家都是一副捶肩捏腿的,快散架的樣子,連午飯都不想吃了。

但是,等到客人都走光了,李氏還是堅持起身給大家炒了兩個菜,衆人就着竹筒飯,簡單的對付了一頓。

飯後連碗筷都不想洗了,林小橋他們便都癱在椅子上趴在桌子上的,不想再動彈了。

李氏坐在椅子上說道:“今兒個中午咋這麼多人啊?咱都忙的來不及了咧!”

“估計那些客人都是小妹拉過來的!”林小溪趴在桌上,有氣無力的說道,她今兒個端菜端盤子的跑來跑去,可是累壞了。

“你這丫頭,腦子咋就這麼好使咧!”李氏衝着自個兒小閨女誇獎道。

林小橋現在也是全身痠疼,方纔外頭忙的時候,她也時不時的跑出來,幫忙上菜倒水的,真的是很累,聽了李氏的話回道:“那些客人也不全是我拉過來的,或許是人家瞧着咱們飯館賣的吃食兒新鮮沒有聽說過,出於好奇才過來的咧!對了,娘,咱今兒個中午一共賺了多少錢啊?”

林小橋如此一問,大家的興趣都被提了上來,李氏見此情形便起身去關了鋪子的大門,去櫃檯那裡開了抽屜將錢盒子拿了過來。

衆人立馬就來了精神,林小橋坐直了身子,眼神兒閃亮閃亮的接過錢盒子,入手還挺有分量的咧,她連忙將裡頭的銀錢都倒了出來,多是些碎銀子和銅板,數了數加起來,總共有三十二兩加六百五十三文錢。

一箇中午便能有這麼多的銀子,這事兒大家都很高興,賺到銀子的喜悅,讓衆人身上的痠疼似乎都減輕了一些。

林小橋也很高興,她粗略的算了算,自家鋪子裡頭的竹筒飯分爲兩種,一種是上回林小橋她們自家吃過的,裡面加了鹹肉香菇的,一份就是不加任何材料只有白米飯的。

但每一種都是分量很足,那種加了鹹肉香菇的竹筒飯一份是三十文錢,因爲它可以直接吃無需再另外點菜。

而另外一種的竹筒飯,一份是二十文,這種竹筒飯是必須要另外點菜配着吃才行的。

至於那些菜式,一份要二十文到八十文不等,所以在他們鋪子吃一頓飯消費一下,一個人估計也就只要花個幾十文,最多上百文就可以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自家鋪子能夠一箇中午,便有三十多兩銀子,確實是很不錯的了。

“如果晚上還有以後每天也能生意這樣好,就好了!”李氏有些嚮往的開口說道。

衆人其實都是一樣的心理,所以聽了李氏說的話,也都紛紛點頭。

“肯定可以的,我聽到那些客人走的時候,都議論着說咱家鋪子的菜和飯都好吃咧,我還聽到好多客人說咱家鋪子的飯食兒不貴又好吃,下回還來咧!”林小溪高興的說道。

大家聽了這話,心裡也更加高興了,只要生意好,辛苦也是值得的啊,所以李氏和鄭寡婦便也不顧身上的痠疼,起身去廚房洗碗去了,林二牛和林小橋姐妹兩個,也起身掃地抹桌子,整理桌椅。

收拾完這些,林小橋姐妹倆便去後院休息了一下,而李氏則去菜市上又添了些食材。

晚上,客人來的也挺多的,好在大郎二郎兩兄弟,下學回來之後幫着忙了一陣兒,所以林小橋他們,纔不至於十分的勞累。

等到客人都吃好走人走後,林小橋他們也顧不上先吃飯,而是關上大門湊在一塊兒數起了銀子,晚上生意沒有中午好,但也不錯,一天的銀錢加在一塊兒有五十八兩左右的銀錢。

林小橋算了算,米是從自家拿來的,所以去掉買菜買肉等買食材的九兩銀子,今兒個淨賺有將近五十兩的銀子咧。

就算是將大米的成本錢算上,怎麼着也得有四十兩銀錢的淨賺啊,這樣算來,若是生意天天都能如此好的話,一個月一千兩銀子應該是不成問題的啊!

大家對於今兒個賺的銀錢數目都很滿意,各個都咧開了嘴角,笑容滿面的,爲了表示慶祝,鄭寡婦和李氏二人去廚房又做了一桌子的菜,衆人還情緒高昂的喝了點兒小酒。

今兒個累了一天,吃完飯以後,林二牛便帶着林小橋姐妹兩個回去了,大郎二郎爲了上學方便,以後每天都留在鎮上不回家了,而李氏和鄭寡婦今兒個也睡在鋪子裡面了。

走之前,林二牛對着李氏等人千叮嚀萬囑咐的,讓他們一定要關好門窗,他對於這幾個婦人孩子留在鎮上很是不放心。

林小橋也覺得這樣有些不好,所以便決定等到自家賺錢之後,還是在鎮上買上一套院子,這樣到了晚上,一家人就可以都留在鎮上睡覺了。

林小橋三人回到家裡,連熱水也懶得燒了,三人打了一盆涼水洗了洗臉,這樣的天氣洗涼水還是很冷的,所以林小橋只是用毛巾胡亂的擦了一把,三人也沒有洗腳啥的,便各自拖着疲憊的身軀,回房去睡覺了。

第二天早上,林小橋是被姐姐林小溪叫醒,硬拽了起來的,她稍微動彈一下胳膊腿腳的,便感覺到自個兒身上的四肢,都特別的痠疼。

林小溪也是如此,她看着自個兒小妹擡着胳膊穿衣裳,那小臉兒皺得跟啥子似的,心裡也很是心疼,但是爲了開門做生意,她們也只得忍着了。

第二天,鋪子的生意也還不錯,大家累了一天,到了晚上數了數錢盒子,一共賺了四十六兩多銀錢,雖然相較於第一天的,少了一些,但是這也是在情理之中的。

這樣幾天下來,鋪子生意都還可以,每天去掉成本,都能有個三十兩銀子左右的淨賺,所以這個月,他們應該就能夠賺回開鋪子的成本了。

這天,衆人吃過晚飯,都累的癱着或是趴着,林小橋便開口說道:“咱們每天這麼累死累活的幹嘛啊?賺了錢都沒力氣高興了!我覺得鋪子裡面人手不夠,咱應該請上幾個人,這樣咱自己就能輕鬆許多了!”

“小橋丫頭說的是,咱們大人忙點累點兒,倒是沒什麼,但不能把這幾個孩子累到了啊!大郎二郎兩兄弟下學之後,還得在鋪子裡面幫忙,這讀書做功課的時間,都耽誤了不少!”鄭寡婦聽了林小橋的話,便也開口說道。

“是啊,是啊!不僅咱們孩子不能累到,爹孃還有鄭嬸兒也不能太過勞累了!咱這鋪子樓上樓下的,得請上兩個跑堂的夥計才行,還有廚房裡頭洗碗洗菜的也得請上兩個,這樣的話,咱們就能輕鬆許多了咧!”林小橋又對着大家說道。

李氏聽了這話,也覺得最近大家都太過勞累了,所以她也覺得還是得請上兩個人才好,於是她便開口說道:“確實是要請上兩個人了,這些天我也是累的骨頭都快要散架了!每天早上起牀的時候,那腿和胳膊都不想動彈!那麼,這請人的工錢咋算啊?”

“咱們是吃食兒鋪子,請的人手可以包吃,所以一個夥計嘛,頂多也就一兩銀子一個月吧,洗碗洗菜的咱就請兩個婦人,一個月六百文也就差不多了!”林小橋算了算,便說道。

大家聽了林小橋的話,都覺着請人工錢不貴,所以紛紛舉手表示贊成鋪子請人,李氏見此情形便一拍桌子定下了這事兒:“那就請吧,不過夥計請上兩個,後廚幫忙的就請一個便成!你們去張羅着吧!”

第44章 歸家第57章 郎中辨藥材真相第117章 熟人來訪第96章 老宅拜新年第106章 痛打林苗第95章 林嬌的變化第137章 去省城考察第159章 春閒第14章 林嬌第35章 改變銷售策略第10章 一碗紅棗粥的承諾第207章 偶遇第97章 大年初一的刺激第170章 喜事連連第81章 饊子銷路打開,李二虎離家出走第171章 意料之中的出事第20章 二房夜話上第4章 開口第185章 挪月子第142章 梅乾菜第121章 雲禪寺拜佛第10章 一碗紅棗粥的承諾第25章 趕集第129章 成親前的準備第215章 歸家瑣事第13章 母女第152章 後續第68章 遷入新宅第162章 中舉第182章 李氏生產第180章 內宅社交第72章 搶收稻子第34章 舒心的一頓飯第19章 林家晚餐第112章 小橋要種田第200章 初進鄭府第31章 進鎮賣福果兒第50章 李氏有喜第10章 一碗紅棗粥的承諾第42章 李家——有牛有車一族第112章 小橋要種田第157章 ‘有意思’開業第180章 內宅社交第87章 要債的來了(上)第134章 兄弟二人赴考場第86章 學文母子的過去第33章 全福菜第20章 二房夜話上第117章 熟人來訪第46章 周氏的驅逐(上)第5章 接受第9章 林家第177章 荷葉的委屈第205章 無端的挑釁第24章 孫氏的煩惱第192章 成親前的籌備第74章 劉氏上門(上)第107章 親人離別第151章 老爺子來了第48章 錢用來幹嘛?第165章 妯娌第171章 意料之中的出事第1章 醒來第140章 回家了第42章 李家——有牛有車一族第95章 林嬌的變化第67章 林家二房蓋新宅第149章 人才培養第15章 大伯母劉氏第153章 李家喜得子第153章 李家喜得子第70章 鄭寡婦第210章 秦業的傷痛第27章 上山第174章 歸來第182章 李氏生產第174章 歸來第43章 喜悅第127章 出謀劃策爲生意第15章 大伯母劉氏第68章 遷入新宅第168章 解決麻煩第162章 中舉第95章 林嬌的變化第32章 收穫的喜悅第90章 臘八節第156章 各自忙活第175章 絮話第119章 鎮上買宅子第93章 除夕夜第120章 小試成功第127章 出謀劃策爲生意第64章 溫文爾雅的少年——陳學文第69章 端午節第15章 大伯母劉氏第162章 中舉第186章 年關至第166章 臨行前第159章 春閒第126章 又是一年端午
第44章 歸家第57章 郎中辨藥材真相第117章 熟人來訪第96章 老宅拜新年第106章 痛打林苗第95章 林嬌的變化第137章 去省城考察第159章 春閒第14章 林嬌第35章 改變銷售策略第10章 一碗紅棗粥的承諾第207章 偶遇第97章 大年初一的刺激第170章 喜事連連第81章 饊子銷路打開,李二虎離家出走第171章 意料之中的出事第20章 二房夜話上第4章 開口第185章 挪月子第142章 梅乾菜第121章 雲禪寺拜佛第10章 一碗紅棗粥的承諾第25章 趕集第129章 成親前的準備第215章 歸家瑣事第13章 母女第152章 後續第68章 遷入新宅第162章 中舉第182章 李氏生產第180章 內宅社交第72章 搶收稻子第34章 舒心的一頓飯第19章 林家晚餐第112章 小橋要種田第200章 初進鄭府第31章 進鎮賣福果兒第50章 李氏有喜第10章 一碗紅棗粥的承諾第42章 李家——有牛有車一族第112章 小橋要種田第157章 ‘有意思’開業第180章 內宅社交第87章 要債的來了(上)第134章 兄弟二人赴考場第86章 學文母子的過去第33章 全福菜第20章 二房夜話上第117章 熟人來訪第46章 周氏的驅逐(上)第5章 接受第9章 林家第177章 荷葉的委屈第205章 無端的挑釁第24章 孫氏的煩惱第192章 成親前的籌備第74章 劉氏上門(上)第107章 親人離別第151章 老爺子來了第48章 錢用來幹嘛?第165章 妯娌第171章 意料之中的出事第1章 醒來第140章 回家了第42章 李家——有牛有車一族第95章 林嬌的變化第67章 林家二房蓋新宅第149章 人才培養第15章 大伯母劉氏第153章 李家喜得子第153章 李家喜得子第70章 鄭寡婦第210章 秦業的傷痛第27章 上山第174章 歸來第182章 李氏生產第174章 歸來第43章 喜悅第127章 出謀劃策爲生意第15章 大伯母劉氏第68章 遷入新宅第168章 解決麻煩第162章 中舉第95章 林嬌的變化第32章 收穫的喜悅第90章 臘八節第156章 各自忙活第175章 絮話第119章 鎮上買宅子第93章 除夕夜第120章 小試成功第127章 出謀劃策爲生意第64章 溫文爾雅的少年——陳學文第69章 端午節第15章 大伯母劉氏第162章 中舉第186章 年關至第166章 臨行前第159章 春閒第126章 又是一年端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