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各自忙活

書院正月二十便開學了,因此他們到達省城的次日,陳學文便趕去書院報到,順帶着打聽了一下今年,他們書院招收新生的一切事宜。

每年書院都會招收一批新的學子,但卻是有名額限制的,平均下來,一年也就只收一百名新的學子。

且此書院還有一特別的規定,就是凡在本書院求學的學子,六年還未中舉人者,必須離開書院。

林小橋聽到這條規定的時候,不得不感嘆一下,書院院長的明智和嚴厲,此條院規,不僅能夠嚴格的控制好,書院學生的質量問題,也是給那些屢考不中的學子們,變相的指了條變通的路。

通俗點解釋這條規定,其意思便是,那些六年都考不上的學子們啊,你們也該瞧見自個兒,身上有幾斤幾兩了,既然實在不是讀書這一塊料,乾脆就及時棄了,另尋其它的路走,何必在這條路上浪費時間呢!

此外,這樣規定的一出,書院的學子們,定是會更加的競相競爭,林小橋已經能夠預感到,以後她的兩個哥哥進了,這家書院唸書之後,身上揹負的壓力得有多大了

唉,還是先別談什麼壓力不壓力的了,這也是後話了,現在讓林小橋一家子最發愁的,就是兩兄弟到底能不能,成功的踏進這家書院。

據陳學文打聽回來的消息,今年他們書院只招收一百一十個新生,且新生的入學考試,定於十日之後,二月一日舉行。

而且,據說現在已經報名要參加考試的人數,已經有一百五十多個了,更別說報名時日還剩三天,在這接下來的三天時間裡,又得增加多少報名的人數了。

且這些報名的學子,皆是身上取得了秀才功名的,也就是說所有能夠參加,書院入學考試的學生,大家的起點都是差不多的。

一聽到這個說法,大郎二郎兩兄弟當時,面上的表情就變得僵硬了,這樣的挑戰也一點兒,都不亞於每年的秀才試了。

當然,省城也並非只有這麼一家書院,其它大大小小的書院,也有七八家,但是名聲最好的卻是陳學文所在的這家。

爲了減輕兄弟倆身上的壓力,林小橋也曾經試圖勸說過,她的兩個哥哥,是否可以放棄這家書院不選,改選其它稍次一些的書院求學。

俗話不是說‘矮子裡頭選將軍’嘛,林小橋並不覺得進去這家壓力山大的書院,一定會是件好事。

或許選擇一家稍次些的書院求學唸書,可以減少很大的精神負擔,而且也能夠得到先生的青睞和重視咧。

但是,此說法聽到陳學文的耳朵裡,他卻連連搖頭,非也非也,他們書院的師資力量,是省城所有的其它書院,壓根兒就沒法比較的。

而且,每屆舉人應試,他們書院去一百個學子,往往最後都能夠有七十個考中的,所以每年纔會有那麼多的,來自四面八方的學子們,擠破了腦袋,也要通過書院的入學考試。

面臨這樣大的競爭,林小橋聽着都有些,想打退堂鼓的意思,但是大郎二郎兩兄弟卻都是,壯志雄雄,滿腦子都是誓死也要考進這家書院的想法。

對於兩兄弟這樣的決心,陳學文是給予了很大的支持和鼓勵,當天就帶着兩兄弟,去書院報了名參加入學試。

而且他每天散學歸來,都會抓緊分分秒秒的時間,給這兄弟二人惡補功課,尤其是在琴棋書畫方面的補習。

因爲,入學試雖說是以考四書五經爲主,但是他們書院講求全方面發展,對於前來求學的學子們,本身的各項品行素質,也是有要求的,所以考試不僅僅要考他們的四書五經,還要考考他們對於琴棋書畫方面的造詣。

不要求樣樣精通,但是必須得懂其基本,若是樣樣都一竅不通的話,書院是堅決不收的。

對於這琴,棋,書,畫四樣,以前大郎二郎也有接觸過,不過那時學堂的先生,並不十分注重這些,一個月下來,這四樣才藝課,除了棋藝之外,每樣也只至多上了一節課。

因此,陳學文粗粗考校了一番,他們兄弟二人在這四樣才藝方面的水平,結果真的是不咋地

兄弟兩個除了棋藝和書法方面,還能稍稍拿得出手之外,在琴藝和畫藝,這兩項上,真的只能說是將將入了個門,懂那麼一點點兒的皮毛而已。

尤其琴藝這項,二郎撥起琴絃來,就跟殺豬嚎叫似的,真真是不堪入耳,要想通過入學試,還真的是不大容易。

可是,離着考試的時間,也就只剩下短短的十天時間了,爲了能夠保證兄弟倆,能夠順利考過入學試,陳學文可謂是給他們定下了魔鬼般的訓練。

大郎二郎兩兄弟,每日就只有三個時辰的睡覺時間,每天清晨卯時起牀,開始唸書習字到巳時。

然後休息一刻鐘的時間,跟着鄭寡婦練習琴藝到申時,等到陳學文散學歸來之後,便得趕緊着手指教,兄弟倆的畫藝和棋藝,還有鞏固複習一下四書五經,直到戍時。

戍時之後,兩兄弟臨睡之前,還要練習琴藝一個時辰,練習畫藝一個時辰,直到子時才能休息。

李氏在一旁看着,他們兄弟倆每天如此高強度的學習,真的是心有不忍,但是鄭寡婦有言,在這種關鍵時刻,誰都不能去打擾,或者是打擊,兄弟倆的積極性,因此李氏也只能瞧着幹心疼,每天吩咐平嬸,多做些好吃的糕點,多熬些補身的雞湯,給他們兄弟倆送去。

在他們兄弟倆每日沉浸在,緊張而又忙碌的學習當中時,林小橋也是每天拉着林二牛,一頭扎進了新鋪子裝修的各項事宜裡頭。

父女兩個每天都會,忙到太陽落山纔會回家,所以他們也不是十分清楚,大郎二郎兩兄弟這樣勤奮刻苦的事兒。

這次書院旁邊的新鋪面,林小橋並未打算用來,再開一家竹筒飯,因爲自從上回吃過那條街上,其它飯館裡面的飯菜之後,林小橋覺得,若是在這條街上開上一家竹筒飯的鋪子,並不是一個明智之舉,其競爭性將會很強。

於是,林小橋思來想去,琢磨了兩個晚上,決定還是得另闢蹊徑,不走開飯館這條路了,改爲其它。

鋪子面積還可以,之前也是家飯館,分爲上下兩層,二樓多爲小包間,林小橋先是將鋪子的格局,大致的畫在了紙上。

然後根據自個兒的想法,畫出了鋪子裝修的新格局,林小橋打算,把一樓劃出一塊大些的地界,用來賣些糕點,其餘的地界還是設爲桌椅擺放區。

二樓的那幾個小包廂,全都改裝成小鋪面,每個鋪面裡頭賣一種美味小吃,把二樓打造成一條小型的‘小吃街’。

林小橋是經過仔細的考察之後,纔會做出如此的規劃的,因爲她走遍了整條街道,都沒有發現書院附近,有賣零食小吃的鋪子,大部分都是些賣文房四寶的,賣字畫的,或者是吃飯的鋪子。

因此,這樣一來,她的鋪子若是開了之後,就不用擔心有什麼競爭。

至於,林二牛提出的客源問題,她也是不擔心的,雖然自個兒老爹,有說‘哪有大老爺們吃這些玩意兒的啊’,但是林小橋卻不這麼認爲。

這些書生,又不是農家漢子,他們講求的並非是吃飽喝足,纔有力氣幹活的說法,對他們這些唸書唸到腦子腐化的學子來說,吃飯也是件風雅之事

而且林小橋觀察了一下,書院的學子們多數都是,跟大郎二郎差不多大的,十來歲的小夥子,且多數都是些家境殷實的。

這些人將是她鋪子的主要客源,林小橋能夠做出那樣的規劃,大部分也是因爲,考慮到這些客人的年齡,都是處於十來二十歲的年紀,糕點和小吃對於他們的誘惑力還是存在的。

尤其是處在十幾歲的年紀上,正是長個發育的年紀,小夥子們白天吃的滿足,但是晚上溫書一兩個時辰之後,肯定是會覺得肚子餓的。

而且,書院爲了學子們的安全,晚上都是有門禁的,到了戍時就不得進出,那麼餓了之後能怎麼辦咧,只能是生生的餓着了。

若是林小橋的鋪子開張之後,他們便可以買些糕點帶回去,留着晚上餓肚子的時候享用了。

當然,她的這些想法,都是跟陳學文探討之後,才下了決定的,反正現在李氏也隨着她折騰,李氏一早就發現,全家人裡頭,自個兒的小閨女,在做生意賺錢,這方面是具有極大的天賦的。

她現在也是想開了,反正家裡的銀子幾乎,都是林小橋出主意掙下來的,而且她也知道這小閨女,心裡頭的成算,比她這個做孃的,還要多得多了。

因此李氏便打定主意,不打算插手,林小橋在做生意,這方面的所有事情,只是囑咐她有啥事兒,就跟陳學文母子商議。

對於這點,林小橋也是沒有意見的,反正她自個兒也不是,隨隨隨便的拿了主意的,每個決定都是斟酌了又斟酌之後,再跟陳學文母子商議之後,纔會最終得出定論,下手去幹的。

不過,每回林小橋在動作之前,還是會在一家人面前,說出自個兒的決定和想法的,她覺得這是一種起碼的尊重。

雖然,大家夥兒多數時候,也都是一聽了事,不能給她提出些有效的建議,不過林小橋還是覺得,這個環節是必不可少的。

正月二十三十一的晚上,陳學文替大郎二郎兄弟倆,領回了考試的號碼牌,吃過晚飯之後,便沒有再安排他們兩兄弟,做任何的事情。

但是,卻給予了他們兄弟二人,這十天來學習效果的肯定,只說他們這十天來的進步很大,所以對於明天的考試,不需要過多的緊張,只要拿出正常的水平發揮,就一定能夠通過的。

這番話,讓兄弟倆忐忑不安的心情,稍稍得到了些許緩解,至少晚上睡覺的時候,沒有出現失眠的狀況。

第二天,兄弟兩個一塊兒出發,去書院參加了入學的考試,考試時間並不長,每一項考試的進程,都安排的緊緊的,只用了一天的時間,便全部應試完畢。

接下來,就是等着應試的結果了,大郎二郎兩兄弟考試歸來之後,神色都沒見有多輕鬆,反而兩人都顯得有些凝重。

林小橋以爲他倆是在,擔心應試結果的事情,還想着過去勸說兩句

“大哥,二哥,你兩考完試回來之後,咋都有些神色凝重的樣子啊?反正都已經考完了,你們也都已經盡了自個兒最大的努力了,結果是好是壞,就不用擔心這麼多了啊!”林小橋倒是直言直語,一進來之後,說話便沒有拐彎抹角的。

大郎二郎聽了這話,皆是沉默不語,搖了搖頭,接着便是長長的嘆息一聲。

她說這話的時候,陳學文也正坐在一旁,看着他們兄妹三人的樣子,無聲的笑了一笑,對於這兄弟兩的心思,他是能夠猜到十之八九的。

眼瞅着小丫頭着急關切的神情,陳學文便拉着她的小手,說道:“小橋妹妹,就別來打擾你兩個哥哥了,他們兩個沒什麼事的,也不是在擔心考試結果的事情。”

“那是啥事兒啊?”雖然陳學文並不打算,把話說得很明白,但是林小橋卻是要探聽的,十分清楚纔是。

陳學文知道小丫頭關心她的哥哥,也曉得她是個好奇的性子,便打發着小丫頭,道:“他們真不是爲了考試的事情發愁,只是自己爲了某個事情,陷入了自我較勁的想法裡頭!這也不是你這個小丫頭,能夠幫得上忙的,得靠着他們自己想通才是!”

這番話落,眼見着林小橋還想再探究下去的樣子,陳學文便拉着她的手,把她送出了屋子外面,語氣溫潤又平和的說道:“沒事兒的,快回屋早些休息吧,小老闆明天還要早起忙活呢!”

每每看着她的學文哥哥,如此神色語氣的,與她說話,林小橋便覺得他身上有股子魔力,讓她想反駁都反駁不了,而且只要看到學文哥哥,嘴角揚起的溫柔的笑意,林小橋總是能被其感染的,心態頗爲平和。

於是,原本還打算刨根問底的林小橋,在陳學文三言兩語,溫柔的勸說下,就乖乖的回屋睡覺了。

目送着小丫頭的背影,陳學文嘴角的笑意愈加的深了,他很高興小丫頭在自己面前的乖覺。

到目前爲止,性子固執的小丫頭,每每又鑽進牛角尖時,只有他可以輕而易舉的,把她拉拔出來。

原本是想着送這小丫頭回屋的,但是現在他們姐妹兩睡在一個屋裡,而林小溪已經是十三歲的姑娘了,所以陳學文爲了避嫌,現在也不會像以前似的,經常去到小姐倆的閨房了。

看着小丫頭拐過彎去,回了屋子,陳學文便也轉身,走進了書房,他想想還是決定開解一下,那兩個傻小子吧。

哪知道他還未曾開口,二郎一見他進來,倒是一臉苦惱的說了話:“學文哥哥,你說我是不是很差勁啊!”

陳學文知道他說的是和意思,但是還是明知故問的,問道:“此話何解?”

二郎看出了陳學文眼睛裡頭的笑意,不過他還是碎碎唸的說了一通:“以前在上林村的時候,我跟哥哥兩個可以讀書認字,總覺得自己就比那些,小時候的玩伴們高出了一些。後來到了安平鎮,我們兩個通過努力考上了秀才,雖然並不是覺得是件十分了不起的事兒,但是也覺着挺高興的,連先生都說我們不錯。現在,來了省城,雖然知道山外有人,天外有天,但是也沒想到,同是讀書人,而且還都是身上帶着秀才的功名,居然差距這麼的大

。”

陳學文靜靜的聽着二郎說完,看着大郎也是一臉的困惑,便笑着說道:“我知道你們,這次去考完試回來之後,可能會有這樣的反應的,因爲之前,我也曾經有過!”

“有些人雖然跟我差不多大,但是他們的琴棋書畫真的很好很好,即使是我現在每天日夜刻苦,估計也都是趕不上人家的一半水平的!”二郎有些懊惱的說道。

大郎也有些感慨的說道:“以前我還曾經,因爲自己讀書人的身份而感到驕傲,尤其是考上秀才之後,現如今纔看清了自己,跟別人的差距!真是太失敗了!”

“只要你們二人,以後別再做那井底之蛙就可!其實,也沒什麼好糾結懊惱的,每個人的天資都是不一樣的,有些人從落地開始,在某一方面的天賦就是很強的,這些都是沒法比的。就像是,你們這次看到了,某個學子的琴藝練得很好,但是他的其它才藝和四書五經呢,也不見得就有多好,否則他怎麼會到現在還跟咱們一樣,依然是頂着個秀才的功名呢!”陳學文慢慢的開解道。

看着兄弟倆臉上漸漸舒緩的神色,他便接着說道:“就好比你們的小妹,她在做生意方面是不是很有天賦,小小的年紀,這幾年下來,爲家裡掙下了多少的銀子。但是,換個角度看看,她卻總是靜不下心來,讀書練字。所以說,人別總是拿自己的弱勢,去跟別人的強項比較,那樣就只能是自尋煩惱而已。聰明的人,只要跟自己比較就可以了,每到一個階段,你只要覺得自己進步了,那麼你就是成功的了!”

陳學文把該說的都說完之後,便自行低頭專心看書去了,留下大郎二郎兩兄弟,自個兒一臉的深思,琢磨着他的這番,聽上去極有道理的話。

兄弟倆反覆咀嚼着,這些話的意思,不得不承認他們兄弟倆,思想境界的低層,且他們兩人,對於陳學文的崇拜,又上升了一個階梯。

反正,第二天一覺醒來之後,林小橋就沒有從,自個兒的兩個哥哥臉上,看到原先的凝重和懊惱了。

三天以後,考試的結果已經出來,大郎二郎兩兄弟早早的,就跑去書院門前等消息。

或許是因爲知道大衆學子們,急切的心情,所以辰時時分,書院就把考試通過的學子名單,張貼在了書院的門口。

大郎二郎兩兄弟到的早,離得也近,便立時從名單裡頭的一百多個名字當中,仔細的找尋自個兒的名字。

這麼多的名字都寫在一張單子上面,原就是不怎麼好找的,不過大郎二郎兩個還是,快速的找到了他們自己的名字。

知道自己通過了考試的消息之後,兄弟倆又看了下書院張貼的,另外一張‘告新學子書’,上面寫的大概意思就是,通知他們這些已經被招收的新學子們,明日一早來書院報到,辦理各項入學事宜,另外也通知了他們,書院每年的學費,讓其準備好銀子,再來入學。

自此,兄弟倆便開始了,他們新的讀書生涯,而林小橋的鋪子也已經裝修完畢,等着擇日開張!

------題外話------

又是一月月底時,趕緊送點兒粉紅來嘍!

第60章 “孽種”之說第4章 開口第211章 前程定,議親事第98章 小橋挨訓了第5章 接受第97章 大年初一的刺激第106章 痛打林苗第188章 美好的開端第135章 小橋病了第77章 巧計脫身,懲治惡霸第190章 全力備戰第44章 歸家第68章 遷入新宅第148章 自尋樂趣第115章 要開鋪子了第29章 水煮板栗第195章 嫁第177章 荷葉的委屈第132章 瑣事第43章 喜悅第201章 重逢後的母女敘話第106章 痛打林苗第177章 荷葉的委屈第1章 醒來第136章 想把鋪子開到省城去第186章 年關至第16章 混亂第117章 熟人來訪第28章 刺兒球?第214章 歸家第6章 溫馨第91章 宰豬迎新年第181章 二人回京第166章 臨行前第212章 文府第194章 添妝第172章 出手第46章 周氏的驅逐(上)第148章 自尋樂趣第131章 成親趣事第190章 全力備戰第65章 母女夜話第50章 李氏有喜第150章 中了第33章 全福菜第32章 收穫的喜悅第116章 鋪子開張∥第90章 臘八節第179章 定親事第140章 回家了第162章 中舉第157章 ‘有意思’開業第101章 親人相聚第137章 去省城考察第166章 臨行前第154章 省城置產第128章 小舅婚事定第162章 中舉第183章 安哥兒第142章 梅乾菜第149章 人才培養第80章 劉氏被逼無門,踏上歧路第173章 母女溫情第22章 姥姥孫氏第138章 省城再相聚第126章 又是一年端午第174章 歸來第143章 李家有喜第2章 現實與矛盾第32章 收穫的喜悅第99章 姥姥家拜年第91章 宰豬迎新年第20章 二房夜話上第98章 小橋挨訓了第149章 人才培養第22章 姥姥孫氏第113章 秦業幫忙第65章 母女夜話第195章 嫁第114章 閒適的生活第97章 大年初一的刺激第211章 前程定,議親事第60章 “孽種”之說第208章 敘舊第30章 夜議賣板栗第5章 接受第49章 李家蓋房第206章 執念第170章 喜事連連第38章 談成(下)第186章 年關至第3章 爭執第3章 爭執第48章 錢用來幹嘛?第30章 夜議賣板栗第156章 各自忙活第154章 省城置產第176章 胡媽媽的心思七十五章 劉氏上門下第84章 小兒女情感
第60章 “孽種”之說第4章 開口第211章 前程定,議親事第98章 小橋挨訓了第5章 接受第97章 大年初一的刺激第106章 痛打林苗第188章 美好的開端第135章 小橋病了第77章 巧計脫身,懲治惡霸第190章 全力備戰第44章 歸家第68章 遷入新宅第148章 自尋樂趣第115章 要開鋪子了第29章 水煮板栗第195章 嫁第177章 荷葉的委屈第132章 瑣事第43章 喜悅第201章 重逢後的母女敘話第106章 痛打林苗第177章 荷葉的委屈第1章 醒來第136章 想把鋪子開到省城去第186章 年關至第16章 混亂第117章 熟人來訪第28章 刺兒球?第214章 歸家第6章 溫馨第91章 宰豬迎新年第181章 二人回京第166章 臨行前第212章 文府第194章 添妝第172章 出手第46章 周氏的驅逐(上)第148章 自尋樂趣第131章 成親趣事第190章 全力備戰第65章 母女夜話第50章 李氏有喜第150章 中了第33章 全福菜第32章 收穫的喜悅第116章 鋪子開張∥第90章 臘八節第179章 定親事第140章 回家了第162章 中舉第157章 ‘有意思’開業第101章 親人相聚第137章 去省城考察第166章 臨行前第154章 省城置產第128章 小舅婚事定第162章 中舉第183章 安哥兒第142章 梅乾菜第149章 人才培養第80章 劉氏被逼無門,踏上歧路第173章 母女溫情第22章 姥姥孫氏第138章 省城再相聚第126章 又是一年端午第174章 歸來第143章 李家有喜第2章 現實與矛盾第32章 收穫的喜悅第99章 姥姥家拜年第91章 宰豬迎新年第20章 二房夜話上第98章 小橋挨訓了第149章 人才培養第22章 姥姥孫氏第113章 秦業幫忙第65章 母女夜話第195章 嫁第114章 閒適的生活第97章 大年初一的刺激第211章 前程定,議親事第60章 “孽種”之說第208章 敘舊第30章 夜議賣板栗第5章 接受第49章 李家蓋房第206章 執念第170章 喜事連連第38章 談成(下)第186章 年關至第3章 爭執第3章 爭執第48章 錢用來幹嘛?第30章 夜議賣板栗第156章 各自忙活第154章 省城置產第176章 胡媽媽的心思七十五章 劉氏上門下第84章 小兒女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