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嫌疑,禁足

“嗯?”

聽完墨君的回答,嬴政當即狐疑的看了一眼他,再次問道:“墨卿當真沒有解釋?”

墨君只好再一次無奈的行禮道:“臣,真的沒有解釋。”

連續兩次詢問,都得到了同樣的回答,這一下嬴政算是確定下來,墨君大概是真的沒有解釋。

其實對於墨君的這個回答,嬴政本來是抱有一定懷疑態度的,因爲從河東傳來的急信中,不僅記載了金氏一族被滅滿門之事,同時也記載了一些案件的細節。

而也是通過這些細節,嬴政纔會懷疑墨君是墨君偷偷動的手,因爲金氏一族被滅門的方式,實在和以往墨君的手筆太過相似。

但轉念一想。

這次金氏一族被滅門之事,其他方面都挺像墨君的手筆,但唯獨一點,那就是這次滅門做的太小家子氣了。

他家那位墨卿要是滅門,別的不說,首先肯定不會這麼偷偷摸摸。

其次要真是墨卿派人去了河東,就以河東這次‘石涅失竊一案’,被滅門的絕對不只有這麼一個家族。

從這一方面來說。

看起來似乎也確實不太像是墨君動的手。

可如果這次不是墨君動的手,那事情還真有些麻煩起來了。

沒錯。

這話雖然聽起來有點怪,但事情還真是這麼個理。

如果這次事件真的是墨君動的手,那麼以墨君的性格,動手之前或者之後,必然已經蒐集到了足夠的罪證。

只要有足夠的證據表面金氏一族的‘死罪’。

那麼金氏一族滅門之案,頂多算是墨君先斬後奏,只要嬴政這個時候打個掩護,說一句‘此乃寡人密令’,那麼無論是金有鈞,還是金氏一族都是死有餘辜。

可偏偏這件事不是墨君動的手,那這次案件反而有些不好掰扯了。

果不其然。

下一刻。

就在羣臣沉默之際,只見昌平君緩緩越衆走出,面容平靜道:“王上,臣有一言。”

“說!”

“我秦國以法治國,諸侯犯法,與庶民同罪。如今金氏一族滅門慘案在前,大秦重臣金廷尉身死在後,如今雖無明確證據,但種種嫌疑卻都指向當朝治粟內史墨君墨大人。而根據大秦律法······”

說到這裡,昌平君語氣一頓,轉身看了一眼墨君,隨即朝着嬴政繼續道:“根據大秦律法,此案當交由廷尉司徹查,而在本案事實真相未曾查清之前,還請王上緝拿治粟內史墨君,禁於廷尉司牢獄之中,聽候調查。”

當昌平君這番話說完,整個朝堂都爲之一靜。

嬴政眼神微眯,道:“緝拿治粟內史?熊卿可知自己在說什麼?”

昌平君坦然道:“臣當然清楚,然而臣所言皆符合大秦律法。金廷尉臨死之前,曾經親口指認治粟內史墨大人,這是王上與朝堂百官親耳見證,人證已經具備。”

“如今雖然還沒有充足的物證,但有此重大嫌疑,墨大人理當配合廷尉司進行調查,而且······若是之後調查出此案真的與墨大人有關,那麼剛纔墨大人當朝誤殺金廷尉之舉,恐有‘滅口’之嫌啊!”

聽完昌平君熊啓所言,墨君也是將目光轉向了他的身上。

剛纔對方這番話看似合情合理,但實際上裡面卻充斥着一個巨大的陷阱,原本金有鈞之死,到底是意外還是墨君誤殺,亦或是自殺,本沒有定性。

然而昌平君熊啓三言兩語之間,卻將金有鈞之死,直接定爲了墨君‘誤殺’。

要是不注意的話。

說不定案子還沒查,一個罪名就已經扣在了墨君頭上。

幸虧嬴政顯然不是那麼容易被忽悠的人,直接揮手打斷道:“金廷尉之死,究竟是意外還是他人失手,此事暫無定案,熊卿莫要輕言。”

聽出了嬴政的警告,昌平君果斷認錯道:“是臣失言。但金廷尉之死終究與墨大人有着脫不開的關聯,還請王上秉公執法。”

說着,昌平君再次朝着嬴政深深一禮。

爲什麼昌平君會一直提起金有鈞?

原因很簡單。

因爲金有鈞,纔是這一環計劃的關鍵。

這一場針對墨君的局,參與的不僅僅只有羅網,昌平君同樣也是合作者之一。

畢竟金有鈞原本就是隸屬於‘楚國外戚一脈勢力’的人,如果沒有昌平君的參與,又怎麼能以金有鈞的性命做這一場局呢?

以墨君如今的身份地位,別說拉他下馬,光是撼動他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正常就算是‘金氏一族滿門全滅’,就算墨君有嫌疑,以他的身份頂多就是一個協助調查,根本不可能將他關押起來。

但若是以一位九卿的性命爲代價,那情況就不一樣了。

那怕只是爲了做出一個態度,嬴政也必須做出一點表率出來。

昌平君之所以頻繁提起金有鈞的名字,就是在提醒嬴政,如今秦國地位最高的九人之一死亡,而且還是當着文武百官的面身亡。

若是這件事不能給出一個交代,恐怕朝野上下都會引發震動。

嬴政的臉色有些陰沉。

щщщ_ ttκǎ n_ C 〇

顯然他也看出了昌平君的算計,但他卻找不到很好的解局之法,因爲對方所言的確合乎律法。

這也是他剛剛覺得麻煩起來的原因。

如果昌平君要真想直接給墨君定罪,嬴政反而更容易找到方法破局。但偏偏對方壓根沒想過給墨君定罪,而是單純以犯案嫌疑要求緝拿墨君。

而這種所謂的調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基本相當於一種另類的軟禁。

這和當初嬴政以嫪毐一案,牽連軟禁呂不韋的手段,頗有幾分異曲同工之妙。

不過區別在於。

以目前的情況,就算以‘調查的名義’關押墨君,其實也關不了太久。

因爲墨君如今的情況,終究還是和呂不韋有一定差別。

但問題在於,一旦墨君被軟禁。

那麼後續別人能操作的地方就太多了。

別的不說。

失去了墨君坐鎮,光是昌平君一脈後續尋找‘金氏一族滅門罪證’這一項,裡面就有數不清可以進行操作的空間。

“李斯,你剛從河東返回,可知那邊發生了什麼?”

忽然間,嬴政似乎想到了什麼,突然將目光放到了李斯身上。

而聽到嬴政提起李斯,昌平君也是用眼神餘光瞥向了他,這次他們佈下的計劃中,李斯是唯一一個意外。

雖說之前羅網已經來信,說過李斯不會成爲他們的阻礙,但昌平君依然難免會多出幾分關注。

面對嬴政的提問。

李斯沉默片刻,隨後躬身一禮道:“臣從河東離開之際,並未察覺到什麼異常。”

嬴政目光一眯,威嚴道:“當真?”

李斯恭敬道:“是!”

嬴政深深看了他一眼,並未再多說什麼,再次陷入沉默。

眼見嬴政久久未能做出決定,朝堂之下的昌平君悄然給了位於身後不遠處的昌文君熊顛一個眼神。

接收到自己哥哥的信號,昌文君熊顛也是立刻反應過來。

當即越衆走出,朝着嬴政深深一禮,誠懇無比道:“還請王上秉公執法,以昭我大秦律法之嚴明。”

見到昌文君做出表率。

沒多久。

只見下方羣臣中,有不少人相互對視幾眼,緊接着又見數人走了出來。

同樣的動作,同樣的語氣,朝着嬴政大聲行禮道:“還請王上秉公執法,緝拿聖平君,以昭我大秦律法之嚴明。”

而這數人的行爲,瞬間就像是推倒了一面‘多米諾骨牌’。

轉瞬之間。

就見整個朝堂之上,至少七成以上的官員紛紛站了出來,大聲道:“還請王上秉公執法。”

這七成官員並非都是隸屬於‘楚國外戚一脈’的勢力。

同樣他們也不是羅網與昌平君計劃中的一環。

而他們之所以會主動站出來與昌平君處於同一戰線,給嬴政施加壓力,完全是墨君自己之前所行之事引發的反噬。

之前的‘糧稅一案’。

以及漢中實行的‘新商稅法’。

這兩件事令墨君侵犯了整個秦國不少達官貴族的利益,不過之前屈服於墨君的權威,所以這些人沒一個人敢站出來說話。

但如今有人領頭,他們便紛紛開始站出來落井下石。

看見這一幕。

嬴政的目光愈發冰冷。

但凡今天這些人裡,真的有人是爲了秦國律法的嚴明而站出來,嬴政都能高看他們幾眼。

然而現實卻是,這些口中高呼‘律法嚴明’的官員,之所以要求緝拿墨君,全都是爲了一己之私。

“傳詔,令治粟內史墨君自禁於咸陽墨府之中,在‘金氏一族滅門’之案查清之前,若無寡人傳詔,任何人不得與其私自接觸。”

最終,嬴政還是下達了詔令。

聽到嬴政的詔令,昌平君微微擡起頭來,似乎還想說些什麼。

然而當他看見嬴政那雙冰冷的目光後,最終還是選擇了閉嘴不言。

不管怎麼說。

墨君如今的身份地位就擺在那裡,哪怕秦律有規定,但若是真的將堂堂聖平君關進牢獄,那也未免有些太不像話了。

······

第77章 你猜錯了(4000字)第276章 大勢已定第283章 爲了理想第237章 狂歡與慶祝第68章 御劍門第161章 嬴政上門第14章 《不戰歌》入門第5章 小道消息第118章 錢太多,得花第54章 任命第11章 七成第285章 手術第93章 肉池第77章 你猜錯了(4000字)第182章 東君·焱妃第46章 談感情傷錢第173章 賣書第129章 各國反應第171章 鄭國渠第21章 效忠第181章 ‘迂腐’的伏念第199章 保險與招攬第229章 記性不好的嬴政第67章 刺客?第93章 肉池第281章 愛情的齒輪開始轉動第115章 仗勢欺人第243章 《御夫秘術》第282章 相遇第146章 氣候異常第43章 軍糧第98章 ‘空軍’與‘釣魚’第38章 暴利生意第37章 南陽城第141章 宣傳廣告第232章 紫蘭軒遇襲第64章 合作達成第153章 彆扭與噁心第35章 安城與任務第178章 東皇太一看不透···第176章 傳播,印刷術第251章 趙 魏兩國的底蘊第285章 手術第143章 漢中人這麼有錢嗎?第188章 做人應當說話算話第9章 失利第19章 轉化第46章 談感情傷錢第265章 駕崩第176章 傳播,印刷術第148章 石涅第212章 內奸?第76章 三大高手(4000字)第287章 秦朝埋藏的隱患第73章 六國刺殺(4000字)第217章 斷水之死第224章 真遺憾第92章 貴族的骯髒第161章 嬴政上門第177章 荀子的決定第209章 秦軍的伙食第177章 荀子的決定第250章 雙面間諜第249章 趙高的地位第123章 精鹽與合作第285章 手術第16章 平叛與牽連第113章 陰陽泉眼第221章 十日滅韓第110章 過去的就過去吧第235章 區區‘十萬冊’第250章 雙面間諜第24章 密詔封賞(求個票)第107章 清洗與大船第168章 韓非使秦第1章 由畢業論文引出的故事第225章 人是會成長的第174章 韓非拜訪第80章 軟禁第154章 天字一等·亂神第269章 燙傷(二合一章)第122章 報仇不隔夜第225章 人是會成長的第285章 手術第274章 ‘聰明’的趙王遷第256章 姚賈第84章 上架第243章 《御夫秘術》第232章 紫蘭軒遇襲第242章 屠龍者終成惡龍第157章 得罪了方丈還想走?第160章 商賈帶來的改變第50章 返回安城第108章 攻趙第63章 眼神發亮第42章 誰沒點背景啊?第244章 考驗第115章 仗勢欺人第287章 秦朝埋藏的隱患第157章 得罪了方丈還想走?
第77章 你猜錯了(4000字)第276章 大勢已定第283章 爲了理想第237章 狂歡與慶祝第68章 御劍門第161章 嬴政上門第14章 《不戰歌》入門第5章 小道消息第118章 錢太多,得花第54章 任命第11章 七成第285章 手術第93章 肉池第77章 你猜錯了(4000字)第182章 東君·焱妃第46章 談感情傷錢第173章 賣書第129章 各國反應第171章 鄭國渠第21章 效忠第181章 ‘迂腐’的伏念第199章 保險與招攬第229章 記性不好的嬴政第67章 刺客?第93章 肉池第281章 愛情的齒輪開始轉動第115章 仗勢欺人第243章 《御夫秘術》第282章 相遇第146章 氣候異常第43章 軍糧第98章 ‘空軍’與‘釣魚’第38章 暴利生意第37章 南陽城第141章 宣傳廣告第232章 紫蘭軒遇襲第64章 合作達成第153章 彆扭與噁心第35章 安城與任務第178章 東皇太一看不透···第176章 傳播,印刷術第251章 趙 魏兩國的底蘊第285章 手術第143章 漢中人這麼有錢嗎?第188章 做人應當說話算話第9章 失利第19章 轉化第46章 談感情傷錢第265章 駕崩第176章 傳播,印刷術第148章 石涅第212章 內奸?第76章 三大高手(4000字)第287章 秦朝埋藏的隱患第73章 六國刺殺(4000字)第217章 斷水之死第224章 真遺憾第92章 貴族的骯髒第161章 嬴政上門第177章 荀子的決定第209章 秦軍的伙食第177章 荀子的決定第250章 雙面間諜第249章 趙高的地位第123章 精鹽與合作第285章 手術第16章 平叛與牽連第113章 陰陽泉眼第221章 十日滅韓第110章 過去的就過去吧第235章 區區‘十萬冊’第250章 雙面間諜第24章 密詔封賞(求個票)第107章 清洗與大船第168章 韓非使秦第1章 由畢業論文引出的故事第225章 人是會成長的第174章 韓非拜訪第80章 軟禁第154章 天字一等·亂神第269章 燙傷(二合一章)第122章 報仇不隔夜第225章 人是會成長的第285章 手術第274章 ‘聰明’的趙王遷第256章 姚賈第84章 上架第243章 《御夫秘術》第232章 紫蘭軒遇襲第242章 屠龍者終成惡龍第157章 得罪了方丈還想走?第160章 商賈帶來的改變第50章 返回安城第108章 攻趙第63章 眼神發亮第42章 誰沒點背景啊?第244章 考驗第115章 仗勢欺人第287章 秦朝埋藏的隱患第157章 得罪了方丈還想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