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可知海乃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的道理?”張浩反問一句。
“海納百川……”蔡邕若有所思的唸叨着。
“大海因爲容納了成百上千的河流纔有了寬廣的度量;高山因爲沒有勾心鬥角的凡世雜欲才如此的挺拔。”
“若是將各個邊族全都融入到我漢民之中,從此不再分漢族與異族,這樣不但強大了我們大漢民族,更是免去了邊族作亂的問題。”
“就像大海容納了成千上萬的河流一樣,您能在大海之中分出這一滴水來自哪條河流嗎?”
“到那時根本分不出來誰是邊族之人,只有漢民,還有誰作亂呢,就算有朝代的更替,但這天下,還是我們融合之後的民族的。”
“民族融合?”張浩的一番話,對蔡邕造成了很大的衝擊,彷彿是爲他打開了一扇大門。
“對,融合,就像當年黃帝部落與炎帝部落的融合一樣,您現在能確定自己是炎帝后裔還是黃帝后裔嗎?”張浩看着蔡邕問道?
“炎帝和黃帝?”蔡邕現在已經感覺自己的腦子有些不夠用了。
“如果我說大漢周圍這些邊族和我們一脈相承,同樣也是炎黃子孫,先生怎麼看?”張浩又是一個重磅炸彈扔了出來,炸的蔡邕迷迷糊糊的。
“子瀚此話怎講?”
“先生可知,《國語·周語》中說:皇天嘉之,祚以天下,賜姓曰‘姒’、氏曰‘有夏’,謂其能以嘉祉殷富生物也。”
“祚四嶽國,命以侯伯,賜姓曰‘姜’、氏曰‘有呂’,謂其能爲禹股肱心膂,以養物豐民人也。”
“有夏雖衰,杞、鄫猶在;申、呂雖衰,齊、許猶在。唯有嘉功,以命姓受祀,迄於天下,及其失之也,必有慆淫之心間之。”
“故亡其氏姓,踣斃不振;絕後無主,湮替隸圉。夫亡者豈繄無寵?皆黃、炎之後也。”
“也就是說,鯀、禹與夏人之後,以及共工、四嶽與各姜姓國,皆黃、炎之後也。”
“不僅堯、舜、禹、湯、文王、武王這些聖賢明君是炎黃子孫,而且秦、晉、衛、宋、陳、鄭、韓、趙、魏、楚、吳、越等諸侯們也是炎黃之後”
“甚至連匈奴、閩越、羌胡之類的蠻夷也全是炎黃後裔,只不過和我們不是一個分支,分散在各地而已。”
“雖然我們漢族是炎黃文明的最強大的繼承者,但不可否認的是,周邊各族和我們有着同一個共祖,我們同是炎黃子孫。”
張浩滔滔不絕的說着,不僅蔡邕和蔡文姬聽傻了,就連童飛趙雲也是一臉的迷茫,包括張文,他都不知道自己竟和這些漢人有着同樣的共祖。
“子瀚,你說的這些真的可以實現嗎?那些邊族真的能融合到我們漢民族之中嗎?”震驚過後,蔡邕一臉憧憬的問道。
“現在我也不能保證一定可以成功,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張浩堅定的說道。
民族大融合,肯定是行得通的,後世可是幾十個民族都能非常好的生活在一起的,只是想要達成,卻並不那麼容易。
“不知子瀚現在可有什麼計劃。”蔡邕已經被張浩的這個想法給吸引了,很難想象,如果真的成功了,那大漢將強大到什麼地步。
“具體的計劃還要到時候視情況而定,每個民族的情況都不一樣,肯定不能用同樣的辦法,要因人而異,因地制宜。”張浩想了想說道。
“近期的計劃呢?”聽到張浩說還沒有計劃,蔡邕多少有一些失落。
“近期的話,首先就是買個官,還得是地方官,這樣就有機會發展自己的勢力了,有些事情做起來就名正言順了。”
“之後就是先在自己的勢力範圍內推廣新式作物,糧食是一切計劃的先決條件,只有有充足的糧食才能開展下一步計劃。”
“先在最簡單的就是天智所在的挹婁,已經有人在那邊開始教授他們漢文化了,而且他們曾向我許諾,只要我幫他們擺脫扶余人,他們就會服從我的安排。”
張浩不緊不慢的說道,蔡邕卻非常吃驚,沒想到張浩已經開始在改造一個民族了。
這個卻是他誤會張浩了,張浩原本沒準備要收服挹婁,同意張武留下傳授他們知識,知識想讓他們生活的好一些而已。
直到他下定決心要參與到這次爭霸之後,才決定收下挹婁族,並想出這個民族大融合的計劃。
“子瀚,不知我能做些什麼?”蔡邕期待的看着張浩,想爲這個偉大的計劃,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先生可以隨我回去,廣收門徒,培養人才,以後肯定需要大量的人才去教化那些邊族,這個就要仰仗先生了。”張浩眼睛一亮說道。
“對了,子瀚,過些日子,找個地方,舉行一個拜師儀式,老夫現在在士人中還算有些名望,到時候將我們的關係公佈天下,也能吸引一些士人。”蔡邕激動的說道。
其實他說的只是一個方面,還有一個方面他沒有說出來,也是他的一點點私心。
現在這些士人,都注重名望,張浩這個想法如果實現,必定名垂青史,能做他的老師,必定也會萬古流芳的。
“多謝先生。”張浩笑了笑施了一禮。
“唉,說來慚愧啊,我還沒教你什麼呢,倒是在子瀚這學到了不少啊,真不知道收了你,能教你什麼。”蔡邕老臉一紅的說道。
在他看來張浩現在的學識已經很豐富了,而且眼界甚至還在自己之上,他還真怕自己沒什麼能教張浩的。
“先生說的哪裡話,誰人不知先生才華橫溢,除了通經史、善辭賦之外,又精於書法,擅篆、隸書,尤以隸書造詣最深,所創“飛白”書體堪稱一絕。”
“不僅如此,先生還博學多才,精通文學、數術、天文,還非常擅長撫琴,小子要跟先生學的東西太多了”
“哦?看來子瀚對老夫是瞭如指掌啊,連老夫會撫琴你都知道。”蔡邕聽着張浩的話,露出一抹笑容。
“先生大名,早就天下皆知了。”張浩笑着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