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背後的支持

略一思索,雲峰也理解了桓彝的窘境,桓範預此大逆,被誅夷了三族,桓氏倖存孫身爲刑家,逃死還來不及呢,隱匿唯恐不密,當然更不敢顯露與桓範的親屬關係,以憑白招來禍災。這也是桓氏第七,第八世不顯於世的原因。到禪代告成,時過境遷,網禁漸弛,桓氏後人逃死的恐懼已成過去,但求官晉室又可能被譏諷爲覥顏事仇,因此桓氏也竭力掩飾這段歷史,比如嵇康嵇紹仕晉,必先以出處諮山濤,就是爲了掩飾事仇一事的忸怩作態。

這也是桓玄後來代晉自立隻立一廟的緣故,僅追封了桓溫。按禮來說,天應該祭七廟,而桓氏爲東漢大儒桓榮之後,如果不是出於嘉平之變,完全可以向上追封七代。

一時之間,雲峰陷入了深思,政治鬥爭的殘酷xing由此可見一斑,一個站隊錯誤,立刻就是族滅身亡的結果。通過對比,雲峰也更加體會到了東晉士族政治的溫和xing,在中國歷史上,除了北宋與紅朝,再也尋不到第三家。荀崧與荀灌娘這對父女也沒有出言打擾,好半天,雲峰才轉回頭道:“請中書令放心,末將知曉輕重,自不會胡言亂語。”

荀崧點點頭道:“這段隱秘朝中鮮有人知,凡知曉者,皆不會對外人提及,今

i老夫相告,一來是相信你的爲人,更重要的一點,是讓你明白桓茂倫與謝幼輿的不同之處。桓茂倫身世曲折,卻功利心頗強,但門楣又不足以達致權貴,與琅琊王氏、司馬氏亦無淵源。之所以名列於江左八達,並非天xing放達不羈,不過是爲結交名士而強附風雅罷了。他初過江時處境頗爲困難,曾讚譽大司徒爲江左管夷吾,當可視之爲結交琅邪王氏所展現出的一種姿態。躋於江左八達而又志在功名者,僅有桓茂倫一人。”

說到這裡,荀崧停下來看向雲峰,見他似是有了幾分明悟之sè,又繼續道:“上回灌娘返家。【葉*】【*】已把你yu行之事坦言告於老夫,因此老夫特意把謝幼輿與桓茂倫喚來與你見個面。在你來之前,老夫已與他們大略談到過你,這二人或會對你有些幫助。謝幼輿雖淡泊名利,卻於士林中頗有聲譽,將來有他幫你說上幾句,當會減少諸多不必要的麻煩。而桓茂倫營營且且,若能通過你光大門楣,亦會樂於助你成事,這二人雖未當場表態,但能與你言談甚歡。想來應是有了幾分認可,有些話不需多說,心知肚明即可。至於其餘六達,哼!不過虛有其表罷了,如今連玄學義理都懶的專研,終

i飲酒服散。廢物一個,不見也罷!”

隨着荀崧擲地有聲的話語落下,一瞬間。一股巨大的感激之情涌上了心頭,雲峰忍不住望向了這對父女倆,他們不聲不響的在背後支持自已,如果不是今天趕來赴宴,自已仍懵然不知。

雲峰明白,荀氏父女的這番作爲。是真的不求任何回報,唯願儘快結束這亂世。還百姓一個太平。在魏晉之際,如他們般能心懷天下而不計較成敗得失者除了祖逖,已幾近於無。他們的這種高潔品質,定是來自於先祖荀彧的血脈遺傳。

荀彧一生盡忠於漢王朝,爲曹cāo謀主的初衷應是希望這人能扶助漢室,然而,曹cāo進魏公加九錫之舉卻使荀彧看出了他代漢的野心,進而與曹cāo產生了分歧,並被迫害致死,令人扼腕嘆息。到了荀崧父女,天下形勢發生了變化,晉室內鬥不休,再沒了光復故土的可能xing,因此把平定天下的希望寄託在了自已身上。

桓彝與謝鯤又另有所求,他們對百姓死活或是司馬氏並不上心,願望也僅止於光大門楣而已。儘管他們的孫後代實現了這一心願,可是身爲次等士族的他們,在等級制度森嚴的社會現實下,看不到有任何躋身於高門士族的曙光,想通了這點,他二人把自已列爲候選或是考察對象也不足爲奇了。

雲峰情不自禁的站起來,手才伸出,腰還未彎下,荀崧卻擺擺手阻止道:“雲將軍無須如此,老夫只是做自已認爲該做的事罷了,其實也算不得什麼,無非動動嘴皮,也只能算是錦上添花,與雲將軍你須衝鋒陷陣比起來,可是差遠嘍。何況成與不成尚有待你先統一北方,倒不是一時半刻就可以的。”

雲峰不依不饒的深深一躬道:“荀公高義令人欽佩,末將定然不敢懈怠。”

荀崧卻渾身一個哆嗦,探頭問道:“這荀公明明是尊稱,老夫聽在耳裡怎麼會磣的難受?這倒是怪了,唉~~算了,雲將軍你還是喚回老夫爲中書令罷,荀公可承受不起啊!”

“撲哧!”荀灌娘忍不住輕笑出聲,原來,荀崧的調侃之語令雲峰現出了一幅抓耳撓腮的尷尬傻樣。

荀崧心情亦是一陣大好,前幾次老被這人算計,如今總算小小的扳回了一局,不禁捋須呵呵笑着,不大的書房內,漸漸瀰漫起了一股如家庭般的融洽氣息。

雲峰也挺享受的,不忍心出言破壞這種氣氛,於是,也嘿嘿嘿的陪着傻笑起來。

過了好一會兒,荀崧的笑容漸漸止住,又似是想到了什麼,出言問道:“雲將軍你將來所行之事朝中或有一人會強烈反對,你可能猜出是誰人?”

“嗯?”雲峰一怔,一個個名字接連從腦海中閃現出來,王導、溫嶠、庚亮、郗鑑....但很快就排除出去,這些人均是老jiān巨滑之輩,不可能爲晉室死節,如事不可爲,應會作出最正確的選擇。至於司馬紹,他沒意見反倒不正常,奪的就是他的江山,荀崧應該不會這麼無聊。

雲峰搖搖頭道:“末將不知,還望中書令提點。”

荀崧正sè道:“此人爲吏部尚書汴壼,汴尚書與老夫及大司徒等人稍有不同,如今在朝爲官者,於玄學皆有或有或少的涉獵,只是jing與不jing的區別。而汴尚書獨尊儒學,對玄學不屑一顧,受此影響,此人政見與我等亦是涇渭分明,他不贊同共天下,而是力圖恢復如漢代般的皇權**,對晉室亦是忠心耿耿,如果說,禪代之時若有人死節,當非汴尚書莫屬!

不過,此人雖迂腐,卻不失爲一忠義之士,爲人也無惡跡,老夫今天拉下張老臉先向雲將軍你求個情,若將來真走到了那一步,還請留有餘地,不要與他過多計較纔好。

雲峰不由得暗暗頭痛,如果用現代語言來詮釋,汴壼可歸類於保守派,維護皇權**,而王導、荀崧等人卻是改革派,推行在士族內部的有限minzhu,玄學雖脫胎於儒學,又與儒學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但政治理念上的巨大差別使得兩派之間的分歧不可能調和,可以預見的是,司馬紹必將重用汴壼來抑制士族。

不過,這與雲峰並無多大關係,朝庭動盪不休對他有益而無害。而是由汴壼聯想到了方孝儒,也是頑固之極的一個腐儒,其實,對付這一類人最好的方法是如朱棣般下狠,從**上消滅。

然而,荀崧既然出言求情,雲峰也不好拂了他的面,只得硬着頭皮道:“請中書令放心,若真有那一天,末將當會使汴尚書迴歸鄉里得享天年便是。”

荀崧臉上現出了欣慰之sè,又問道:“灌娘曾提及你也贊同共天下的主張,這也是老夫支持你的原因所在,朝中除了汴尚書,恐怕無人再願意被皇權凌駕於其上。而你的共天下似乎要複雜了許多,老夫細細思考了下,其意旨不出於監督二字,只是,該如何個監督法,雲將軍可能明言?”

雲峰尋思片刻,面現歉意道:“要想監督執政者的行爲很難也很複雜,恐怕得需要有較長的時間才能達成,末將目前也僅是有此想法,但具體如何實施尚是一團亂麻,但監督應建立在大多數人皆能讀書識字的基礎上,此點不容置疑。請尚書令放心,雖然現在無法答覆您,一旦時機成熟時,必會與諸位一起商議此事。”

荀崧顯得有些失望,緩緩道:“那再等上一段時間,老夫也趁着這個機會幫你想想該如何實施。”

荀灌娘卻冷哼一聲:“斷山,你該不會是搪塞之辭罷?是否共天下只是放嘴上說說?休怪爲師說話難聽,到時候軍權盡入你手,你搞一人獨大誰又能奈何得了你?”

雲峰大聲喊起了冤:“老師,這些天相處下來,您怎麼還不瞭解弟?弟哪是這種人啊,否則,在涼州當一方霸主豈不是快活?又何必生出這麼多是非來?老師您想想可是這個道理?”

荀灌娘目光如刀,狠狠盯視着雲峰,內心亦回憶起了這人自入建康以來的所作所爲,想想還真是那麼回事,好半天才點了點頭,卻又威脅道:“也罷,爲師姑且信你一回,他

i若發現你欺騙於父親,變得殘暴不仁,即便靈芸傷心怨恨,爲師也定要取你xing命,與你同歸於盡!”說着,渾身上散發出了一股凜冽之極的氣勢,使人絕不敢懷疑她只是隨口說說而已!

第102章 好夢成真第152章 鐵錢之論第416章 蜀中天師道第13章 師出有名第117章 梟首祭旗第84章 藤甲軍第342章 神奇逆轉第140章 宋褘第86章 王敦與王導第102章 假扮商隊第9章 含沙射影第348章 罪證第170章 重返建康第26章 真娘還是僞娘?第239章 大後的怒火第285章 謝尚離開第120章 透明公開第352章 任皇后的請求第409章 四個提議第376章 生疑第187章 家業問題第343章 各方應對第290章 另立他人第196章 爲什麼這麼矮第267章 成竹在胸第355章 上了賊船下不來第340章 一觸即潰第362章 連鎖影響第322章 馬車上第218章 直言厲斥第414章 倭使來見第265章 巔峰對決第71章 跳幫之前第299章 羽化登仙第226章 手工作坊第33章 分別在即第336章 證得清白第303章 退守白蕩湖第72章 具裝甲士第79章 君臣密謀第346章 協議達成第336章 踢足球第236章 及時的死訊第250章 拜訪衣通姬第66章 大獲豐收第183章 慕容廆的真身第364章 撓癢癢第387章 獻上雲梯第282章 桓溫第46章 荀灌娘支招第130章 天下震動第27章 深夜呼救聲第71章 援軍抵達第93章 盲女諸葛菲第411章 不慌不忙第14章 陛下大行第90章 賊老天第230章 射殺大草香王子第12章 長公主的得意第408章 三條禁令第287章 兩全之策第206章 調解還是挑撥?第245章 暴力搶救第387章 轉頭迎敵第117章 御用文人第233章 奪命飛逃第61章 雨中夜色第59章 成功得手第102章 不戰而降第84章 女子親衛第406章 發財夢第63章 否極泰來第135章 初入建康第160章 基督教第142章 你配麼?第420章 再臨天機門第61章 雨中夜色第425章 安排河北第394章 新立道門第182章 我心永恆第221章 下猛藥第11章 南郊祭天第258章 北方羯船來第107章 塢堡之患第400章 意志堅強第108章 女將出馬第386章 鬼故事第399章 滿城相送第369章 過路平陽第353章 羌族淵源第410章 查封正一道第212章 吳郡歸順第112章 孤注一擲第105章 殉葬第99章 裙底的意外第315章 師徒見面第291章 兄弟爭執第296章 王含第383章 搜身第335章 鄭阿春
第102章 好夢成真第152章 鐵錢之論第416章 蜀中天師道第13章 師出有名第117章 梟首祭旗第84章 藤甲軍第342章 神奇逆轉第140章 宋褘第86章 王敦與王導第102章 假扮商隊第9章 含沙射影第348章 罪證第170章 重返建康第26章 真娘還是僞娘?第239章 大後的怒火第285章 謝尚離開第120章 透明公開第352章 任皇后的請求第409章 四個提議第376章 生疑第187章 家業問題第343章 各方應對第290章 另立他人第196章 爲什麼這麼矮第267章 成竹在胸第355章 上了賊船下不來第340章 一觸即潰第362章 連鎖影響第322章 馬車上第218章 直言厲斥第414章 倭使來見第265章 巔峰對決第71章 跳幫之前第299章 羽化登仙第226章 手工作坊第33章 分別在即第336章 證得清白第303章 退守白蕩湖第72章 具裝甲士第79章 君臣密謀第346章 協議達成第336章 踢足球第236章 及時的死訊第250章 拜訪衣通姬第66章 大獲豐收第183章 慕容廆的真身第364章 撓癢癢第387章 獻上雲梯第282章 桓溫第46章 荀灌娘支招第130章 天下震動第27章 深夜呼救聲第71章 援軍抵達第93章 盲女諸葛菲第411章 不慌不忙第14章 陛下大行第90章 賊老天第230章 射殺大草香王子第12章 長公主的得意第408章 三條禁令第287章 兩全之策第206章 調解還是挑撥?第245章 暴力搶救第387章 轉頭迎敵第117章 御用文人第233章 奪命飛逃第61章 雨中夜色第59章 成功得手第102章 不戰而降第84章 女子親衛第406章 發財夢第63章 否極泰來第135章 初入建康第160章 基督教第142章 你配麼?第420章 再臨天機門第61章 雨中夜色第425章 安排河北第394章 新立道門第182章 我心永恆第221章 下猛藥第11章 南郊祭天第258章 北方羯船來第107章 塢堡之患第400章 意志堅強第108章 女將出馬第386章 鬼故事第399章 滿城相送第369章 過路平陽第353章 羌族淵源第410章 查封正一道第212章 吳郡歸順第112章 孤注一擲第105章 殉葬第99章 裙底的意外第315章 師徒見面第291章 兄弟爭執第296章 王含第383章 搜身第335章 鄭阿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