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蒲阪津

秦、晉間,沿黃河長度約有近三千里,但兩地往來基本上都通過蒲阪津,這個地方,也是兵家必爭之地。

在河的東岸,是蒲阪關,關城高約三丈,方圓五里,爲土石混合結構,上方旌旗林立,密密麻麻的擠滿了羯趙軍士,正緊張的向河對岸望來。

而在關城後方約三裡不到,則是蒲阪城,《帝王世紀》有云:堯舊都在蒲,舜都蒲阪。這說明早在部落聯盟時期,蒲阪一帶便是華夏文明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了,《禹貢》中描繪堯舜時代的九條貢稅線都是通向蒲阪,蒲阪商屬缶邦,net秋屬晉,戰國屬魏,秦分天下爲三十六郡,蒲阪爲河東郡治,當年始皇帝東巡郡縣,至帝舜之都,親登蒲阪以顯神威。

由關城至蒲阪城之間則是數座依地形紮起的大營,互爲倚角,環環相扣,連同兩城,構成了一緊密有序的防禦陣地。?.?.

在黃河西岸,則是臨晉關,與蒲阪關隔着六裡黃水相對而峙,高度與面積相差不大,但與對面的蒲阪關略有不同的是,臨晉關城破敗了許多,城牆上有明顯的裂痕與黑的血跡,以及一些被火燒過的印痕,看來這是早幾年慕容皝由蒲阪強渡黃河所至。

臨晉關後方五里,則是臨晉縣城(今陝西朝邑鎮及周邊),爲雍州馮翊郡治,秦軍將士依託兩座城池正在紮下營寨,雲峰卻領着衆人登上了關城。眺望對面的蒲阪關。

這一段河面。正是黃河拐彎處。自北向南的黃河,非常突然的拐了個大彎,變爲自西向東奔涌而去,尤爲的壯觀。

大後磐媛、衣通姬與草香幡梭姬三女中,大後磐媛有孕在身,得留在長安生產,衣通姬在不上牀的前提下,對雲峰依然是一幅愛理不搭的模樣。只有草香幡梭姬,自動請纓要隨着出征,好見識下中土的山川風物,她雖然功夫不行,連明勁顛峰都還差上一點,但怎麼說,也練過些花拳繡腿,長途顛簸倒也能經受的住,於是,雲峰把她與劉月茹、庾文君、荀灌娘一道帶在了身邊。

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倭島那個地方,處於孤立無助的大海上。它雖然有清澈的河流,也有秀麗的山巒,仿如一個個jīng致的小品,不須修飾,便渾然天成,卻缺了份雄偉大氣,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人,會不自覺養成xìng急、器度狹窄、敏感、神經質以及多愁善感的xìng格,其中的極端者會心靈扭曲,走上自殘自虐的道,或是搞些變態的東西出來,而眼前的濁浪滔天,以及那驚濤拍岸的轟鳴水聲,則可以使人的心胸無限開闊!

在倭島出生長大的草香幡梭姬又何曾見過如此美景?與大江的瑰麗雄壯不同,黃河則是顯現出一幅蒼涼而又奇詭的景象。

就着落rì的餘輝,草香幡梭姬忍不住讚道:“真沒想到,世間竟然還有黃顏sè的河流,真美啊!”

庾文君立時來了勁頭,得意道:“這算什麼,上游四百多裡處有一壺口大瀑布,滾滾黃河水至此,百多丈寬的洪流驟然被兩岸束縛至二十丈不到,上寬下窄,在二十丈的落差中翻騰傾涌,聲勢如同在巨大無比的壺中傾出,故名曰:壺口瀑布!”

“真的嗎?”草香幡梭姬向着上游望去,美目中,不由現出了嚮往之sè。

“嗯!”庾文君重重一點頭:“壺口瀑布一年四季都很有特sè,net秋季節水清之時,陽光直shè,彩虹隨波濤飛舞,景sè極爲奇麗!夏季湍流急下,激起的水霧,騰空而起,恰似從水底冒出的滾滾濃煙,十數裡外都能看到呢,而到了冬季,水流從兩岸形狀各異的冰凌、層層疊疊的冰塊中飛流直下,仿如搭起了一座美麗的冰橋,兩岸溢流形成的水柱如大小不一的冰峰倒掛於懸崖,包你見着都捨不得離開!

如今是八月時節,水流不大不小,正是觀賞瀑布的最佳良機,可惜啊,將軍連船都沒有,看來是準備在冬季河面封凍纔會攻打對岸了,不過,如果有機會的話,能看到冰瀑也算不錯了。”

草香幡梭姬又把美目投向了雲峰,滿滿的全是欺待!

雲峰卻不解風情的搖了搖頭:“黃河岸邊,除了蒲阪,並無戰略xìng要地,這一次入幷州的目地,是待拓跋部與石氏兩敗俱傷之後,再擇機一舉而殲之,因此只會向幷州內地進軍,不可能迂迴至上游河岸,更何況殲滅了拓跋部主力,還須與韓勇協同夾擊襄國,而韓勇雖是暫時止步不前,實則也在等黃河封凍,所以,冬季一來,必將大戰連場,根本就沒時間往壺口專門去看瀑布,這隻能以後再說了。”

“哦!”草香幡梭姬的俏面立刻晴轉yīn,失望之sè溢於言表,但她也明白軍國大事非同兒戲,因此,倒也沒向雲峰投去幽怨的眼神,過了小片刻,卻又問道:“文君你剛剛提到的,上游的水面才百來丈寬,如果在冬季河面結冰,從上游渡河,或是以騎兵繞過去,兩面夾擊,豈不是勝過在這一處強攻硬打?”

“這個”庾文君一怔,她雖然偶有神來之筆,不過,對於軍事戰略卻是不通,這下子可把她給難住了。

荀灌娘接過來,微微笑道:“往上游去,多爲河谷地帶,谷深皆在四十丈以上,這已是一道難以逾越的天塹,馬匹根本過不了河,而且西面雖是平原,黃河以東卻是連綿呂梁山,即便人勉強過河,翻越呂梁山也不是件容易的事,以疲憊的步卒繞道攻打浦阪關,除了勞師耗財,是半點作用都沒有,倒不如冬季從正面攻打。

其實,這裡隔河設兩座關隘是有道理的,戰國時期,秦魏兩國隔河相峙,此地處於晉秦之間的交通要衝,南過黃河,可達潼關,亦可抵長安,實爲山河要津,故歷代兵家常常在此爭奪,秦穆公三十六年(公元前624年),秦將孟明視濟河焚舟,漢朝初年,魏王豹謀dú?1ì則絕河關,均在此處。

這裡的水勢相較於上游要平緩了許多,黃河在龍門(今山西韓城市北3o公里)雖然河道較窄,寬度僅有二十丈,但水流洶涌,河牀離開龍門後河面漸漸才變得開闊,水流也相對平穩起來,因此,早先這裡有一座浮橋,兩岸民衆可直接往來,初建於秦昭襄王五十年(公元前257年)。

你們看,在前方河道中間有一塊沙洲,上有一座廢棄的土城,名爲中渒城,當時的浮橋,就是東河一座,西河一座,把臨晉關、中渒城與蒲阪關三城連接起來,故稱爲一橋鎖三城。

可惜的是,魏王豹謀反,此橋被焚燬過一次,之後漢高祖定鼎天下又着人重建,歷時五百餘年,其間不斷修繕加固,卻於我朝國亂之時再遭焚燬,從此兩岸隔絕往來。

這座橋是將千艘艦船以竹質扁條編製成竹索,辮笮捆紮連接,兩旁再用長而堅韌的大木緣加固,又用竹索牽引橋的兩端固定在河兩側的石堤岸上,其中八個鎮橋鐵牛,成對分立在黃河兩側,用鐵鏈和竹纜將橋身緊繫於同鐵牛一起的鐵山上,更增浮橋的強度和穩定xìng,如今河的兩邊,還存有固定浮橋用的大鐵牛呢!”

這話一出,衆人的心情均是有些沉重,河中心的中渒城,那煙熏火燎的殘垣斷壁,彷彿在告訴人們曾經的金戈鐵馬與喊殺震天,而兩岸各四隻大鐵牛,如今只剩下了三隻,臨晉關前兩隻,蒲阪關前一隻,全都是傾倒在地,鏽跡斑斑,看不出本來面目,這三隻鐵牛,給人帶來一種濃厚的歷史蒼桑感,從它們身上,竟似乎傳來了早年秦晉兩地,人來車往的喧囂嘈雜聲。

一時之間,所有人都有些失神,庾文君卻忍不住道:“將軍,您將來可要重新再建一座浮橋,到那時,文君可以非常方便的帶着草香幡梭姬去壺口看瀑布!”

雲峰也清楚,蒲阪關的浮橋,時建時毀,一般大一統時期,朝庭會出錢出人建橋,而戰亂時期必然被焚,歷史上最後一座浮橋,是毀於金國滅亡之時。

聽了庾文君的提議,雲峰點點頭道:“這是肯定的,取下幷州,孤便把建橋一事交由天機門,爭取三年之內,使天塹重變通途!”

倭女雖然在禮儀方面稍有欠缺,但帶來的好處則是xìng格活潑,率xìng而爲,不比漢女有那麼大的縛束,她們的喜怒哀樂全都寫在臉上,而草香幡梭姬的xìng格,正是喜歡到處亂跑,與庾文君有些類似。

草香幡梭姬歡喜的舉目四顧,目光停駐上腳底下的兩隻大鐵牛,突然靈機一動,問道:“這鐵牛看樣子,最少得有十幾萬斤!搬是沒法搬走的,另五隻鐵牛該不會落入河裡了吧?如果能打撈上來,豈不是省了重新鑄造的工夫?”

庾文君跟着就道:“這怎麼可能?這麼重如何打撈?重新鑄造雖然要花上不少錢,但至少現實點!”

雲峰卻是心頭一動,他想起了《宋史》記載中的一則逸事,宋嘉佑八年(公元1o63年),河水暴漲,固定浮橋的鐵牛衝入於河中,官方募能出之者,當時有一位叫懷丙的和尚,jīng通浮力和槓桿原理,以二大舟實土,用大木爲權衡狀鉤牛,徐去其土,舟浮牛出!(……)

第9章 含沙射影第275章 桓氏隱秘第152章 人生三目標第30章 羯趙朝會第207章 四姓聯兵第94章 獻計獻策第6章 擊殺中郎將第178章 青黴素與青黴胺第85章 藤甲威力第117章 止步潼關第48章 觸目驚心第102章 不戰而降第89章 勸降第226章 草香幡梭姬的心聲第360章 甘卓失蹤第289章 先幹一炮第265章 要船不要人第94章 獻計獻策第214章 開門揖客第276章 背後的支持第116章 趙國來使第262章 拆線第80章 兩軍之主第111章 全部遷走第318章 契約精神第157章 小氣的朝庭第113章 傾訴心事第112章 孤注一擲第77章 兵敗如山倒第53章 不管用的旄節第328章 進錯了房?第344章 流民暴行第189章 絕處逢生?第196章 爲什麼這麼矮第90章 棉花第207章 威嚇第45章 子嗣問題第210章 和事佬第353章 羌族淵源第45章 榆中大捷第99章 蘇綺貞的身世第132章 朝庭應對第336章 踢足球第309章 家賊難防第173章 先發制人第103章 愧疚第56章 一千敵六千第415章 香豔治療第210章 和事佬第132章 坑殺降卒第165章 戰馬交易第45章 明日出兵第34章 退守城內第103章 搶地盤第137章 相逢在雨中第64章 第一輪交鋒第357章 豫州換主第155章 拌胡瓜條第59章 回封地第395章 正一道第179章 建康賭神第400章 意志堅強第433章 收功過相抵第68章 思想交鋒第146章 名揚建康八十五章 招兵第8章 祭天地人第74章 戰況激烈第40章 戰利品分配第183章 慕容廆的真身第264章 蘇峻來訪第349章 討要女人第33章 分別在即第311章 溫嶠歸心第72章 具裝甲士第344章 流民暴行第128章 交待第11章 僕射就是弼馬溫第365章 蹊蹺事第335章 又生一計第332章 美好的藍第186章 對暗號第25章 快速反應第44章 催婚第50章 養騾子第420章 艦炮齊射第332章 無奈應允第231章 又死一個第305章 李雄的死訊第193章 劉琨的困境第25章 快速反應第139章 東晉士族酒吧第84章 開口索人第7章 關中震動第425章 安排河北第43章 下馬威第241章 大後磐媛的心路轉變第20章 方天畫戟第149章 王敦手令第243章 應對
第9章 含沙射影第275章 桓氏隱秘第152章 人生三目標第30章 羯趙朝會第207章 四姓聯兵第94章 獻計獻策第6章 擊殺中郎將第178章 青黴素與青黴胺第85章 藤甲威力第117章 止步潼關第48章 觸目驚心第102章 不戰而降第89章 勸降第226章 草香幡梭姬的心聲第360章 甘卓失蹤第289章 先幹一炮第265章 要船不要人第94章 獻計獻策第214章 開門揖客第276章 背後的支持第116章 趙國來使第262章 拆線第80章 兩軍之主第111章 全部遷走第318章 契約精神第157章 小氣的朝庭第113章 傾訴心事第112章 孤注一擲第77章 兵敗如山倒第53章 不管用的旄節第328章 進錯了房?第344章 流民暴行第189章 絕處逢生?第196章 爲什麼這麼矮第90章 棉花第207章 威嚇第45章 子嗣問題第210章 和事佬第353章 羌族淵源第45章 榆中大捷第99章 蘇綺貞的身世第132章 朝庭應對第336章 踢足球第309章 家賊難防第173章 先發制人第103章 愧疚第56章 一千敵六千第415章 香豔治療第210章 和事佬第132章 坑殺降卒第165章 戰馬交易第45章 明日出兵第34章 退守城內第103章 搶地盤第137章 相逢在雨中第64章 第一輪交鋒第357章 豫州換主第155章 拌胡瓜條第59章 回封地第395章 正一道第179章 建康賭神第400章 意志堅強第433章 收功過相抵第68章 思想交鋒第146章 名揚建康八十五章 招兵第8章 祭天地人第74章 戰況激烈第40章 戰利品分配第183章 慕容廆的真身第264章 蘇峻來訪第349章 討要女人第33章 分別在即第311章 溫嶠歸心第72章 具裝甲士第344章 流民暴行第128章 交待第11章 僕射就是弼馬溫第365章 蹊蹺事第335章 又生一計第332章 美好的藍第186章 對暗號第25章 快速反應第44章 催婚第50章 養騾子第420章 艦炮齊射第332章 無奈應允第231章 又死一個第305章 李雄的死訊第193章 劉琨的困境第25章 快速反應第139章 東晉士族酒吧第84章 開口索人第7章 關中震動第425章 安排河北第43章 下馬威第241章 大後磐媛的心路轉變第20章 方天畫戟第149章 王敦手令第243章 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