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里正到訪

藍怡想到周衛極,想到他晚上的種種溫柔和霸道,老臉羞紅,忍不住踩踩西院屋內有些發溼的地面,這地面是加了膠泥土的夯實土皮,是農家慣用的法子,有一定的防潮性。周衛極蓋的正房地面是在膠泥土中多加了石灰,並在其上又鋪了淡青色的大塊方正石板,自然比這土皮地面要舒服很多。

“都說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這話果真不假。”藍怡掀開炕褥子,暗自叨咕着,同周衛極一起住了兩月的新房果真舒適得多。所以,雖說西院的西間裝飾成書房的樣子,但是藍怡並沒有讓宇兒在這裡寫字看書,而是在中院的西里間。周衛極蓋的一溜五間寬敞大屋,最西側那間也是放了書桌的,宇兒還小,在這裡更合適,且宇兒自己也喜歡離孃親更近一些。

想到現代人的蝸居生活,藍怡覺得他們這樣一家五口住着一溜八間大屋的兩套院子,太奢侈了!就算不和現代比,和周圍人比她也是住的太寬敞了。按着鄉下的規矩,只有兒子都成親了才能分家。所以若家中兒子多,大的已經好幾娃小的還未成家的情況也很常見,住在一起擁擠着也就成了常事。例如還沒有分家的周月娥跟丈夫和孩子一家五口住在廂房的一條炕上,週二發和週四發兩家也是幾個兒子和爹孃在一套院子裡住着。

自己的公婆只周衛極和周月娥兩個孩子,周衛極又是小的,所以自己才能這般寬敞。雖然這話有點欠抽,但是藍怡覺得無論是當寡婦時還是現在嫁給周衛極,上邊都沒有婆婆壓着管着。是件好事。

“西院住上恩師和於伯,還有三哥和淺墨,廚房也是現成的,嗯,還有什麼需要準備着呢?”藍怡出西院,從跨門回到中院,進入屋中打開衣櫃。從滿滿的衣櫃裡取出兩條新的炕單。

這幾套鋪蓋用品都是她成親時預備的。兩套是她自己買的,剩下的是孃親鄭氏帶她置辦的,藍怡覺得自己十幾年都不用愁沒有布料和鋪蓋用……

這麼多的嫁妝是方便了。但也讓那些有心人眼紅的很。周衛極的五堂弟周衛海的妻子胡氏便是如此,她來藍怡家的次數雖不多,但每次來了都會念叨藍怡的嫁妝,藍怡的幾個滿當當的衣櫃。她每次來了都死盯着,恨不得盯成自己的。都是因爲藍怡這個比自己晚進周家門一年的小寡婦。讓本來頗爲自己嫁妝自豪、時時誇耀的胡氏再也張不開嘴!

胡氏每次明說暗示,想從藍怡這裡要幾塊好布料回去做衣服,但是藍怡幾句話就把她堵的說不出話,更別提旁邊還有一個笑面虎賈氏看着呢。

想着她那樣子。藍怡搖搖頭,紅顏是病,得治啊!

週四發的兩個兒子。老五週衛江還說得過去,只是娶了這樣的妻子。難免有些可惜。至於他的小兒子那個被他孃親張氏慣得不成樣子的周衛江,藍怡長出一口氣。

賢妻家中寶,家有賢妻才和睦。週二發和週四發性子本差不太多,但他們的老妻可差別甚大啊,連帶的這兩家人也大有不同。也不曉得周家老爺子當初是怎麼挑的兒媳婦!

“啪啪!”院裡的的大白鵝甚爲爽快的在雨中排打翅膀,藍怡看着它們優雅的長頸和潔白的羽毛,不知該羨慕還是嘆氣。

這四個老傢伙本在西院住着,但藍怡成親搬到中院後它們也跟着一塊搬過來了。倒不是藍怡想這樣,而是這四隻鵝爲了出入大門,去花溪戲水方便而已!

藍怡覺得自己家裡養的這些動物一個個的都成精了,好在這四隻鵝也發揮了藍怡養它們的用處,只要它們在家,有人來了還是會叫幾聲給藍怡提個醒的。

正在這時,院子裡的白鵝壓低脖頸向着大門口叫了起來,藍怡趕忙穿鞋向外走,鵝叫的這樣大聲,說明來的不是那幾個經常串門子的常客。

果然,藍怡到門廊下,看到里正趙爲陽站在門口,因爲曉得周衛極和賈氏都不在家中,所以趙裡只在門口等着,並沒有直接進院子,怕藍怡在休息自己這樣走進去不好。

“爲陽叔,您快進來。”藍怡趕請披着蓑衣的趙里正往裡走,他可是稀客,是村裡的大忙人,這個時候登藍怡的家門自然是有事的。

“衛極還沒回來吧?”趙里正隨着藍怡走到堂屋門口,把蓑衣和竹帽取下放在屋檐下的竹架上,看着進堂屋門口內外放着的兩塊兩尺見方的稻草變成墊子,再看看藍怡屋內乾淨的石塊地面,暗暗點頭。

陰雨天走路,腳上自然是帶泥的,放兩塊這樣的墊子一是怕木屐踩上石板滑倒,二則也可用稻草墊子去去腳上的泥,保持屋內地面的乾淨整潔。

藍怡先進了屋子,趙里正踩在屋外的墊子上,將木屐脫掉,着布鞋進屋。踩雨踏雪的木屐,就像是在底下加了兩塊木板的拖鞋,先後有繩子繫着,套在腳上防滑護鞋,這樣的木屐村裡人大都是自產自銷。一雙粗布鞋子也需得費錢買布料的,哪能在陰雨天穿出去糟蹋着。

“衛極蓋的這房子果真不錯,結實穩固,中看中用!”趙里正坐在堂屋正坐,打量着房子,讚賞道。

藍怡笑着端上茶水,謙虛道,“他這人幹什麼都圖個大字,蓋房子也是這樣,這屋子不過是高窗戶大些罷了,哪裡及得上您那屋子牢靠入眼呢。爲陽叔,天冷,您喝點薑茶去去寒氣吧。”

“嗯。”趙里正端起薑茶,飲了幾口。

藍怡也坐在椅子上,等着他說事。

幾口薑茶下肚,趙里正覺得暖和不少,於是直言道,“衛極家的,我今天過來不是找衛極,是有事同你商量商量。”

藍怡點頭,“爲陽叔這是說什麼呢,您有事直接吩咐便是。”

趙里正點頭,接着說道,“這天這般陰雨着,村裡義學的老房子怕是要撐不住了。我晌午去過去瞧了瞧,兩間屋子已不能用了。”

藍怡也正在爲這事發愁呢,“正是您說得這樣,晌午我也過去瞅了瞅,不止教書用的教室,廂房也漏了雨,頭晌女娃子們就沒上課,去了學裡又回來了。”(。)

第495章 觥籌交錯第535章 手到擒來第431章 有棺無槨第100章 踏碎瓊瑤第538章 殺念善念第七三零章第366章 寡婦思春第760章 雞犬不留第八四八章第421章 隨心所欲第189章 靈堂風波第311章 不會錯待第5章 憂來無方第78章 回家過年第281章 愛的不安第581章 移魂驅鬼第701章 意外來客第255章 病中經絡第789章 搶着照顧第820章 是小山匪第634章 誰是主子第400章 上門討錢第803章 兩女相陪第53章 中元祭祖第126章 人心叵測第515章 黃縣知縣第242章 硃砂啓智第351章 油價之憂第789章 搶着照顧第714章 要撕了他第七二四章第526章 送去縣衙第413章 去衣受杖第827章 以惡治惡第141章 衛極不錯第722章 要換族長第461章 合作對象第123章 王家見聞第284章 貴客臨門第599章 引蛇出洞第228章 再生事端第610章 使命不休第270章 主動獻吻一百零七莫問出處第746章 踢出門去第757章 暗夜大戰第653章 禿頂老道第824章 竟是兒子第15章 相約同行番外之無鋒談判第285章 飛泉遺音第647章 家國親父第786章 青山書屋第357章 巡視店鋪第668章 宇兒提議第383章 風雨走開第774章 不造殺孽第192章 花氏族長第825章 甜蜜養兒第226章 再提舊事第758章 衛極歸來第644章 志同道合第836章 腹黑樑進第122章 千里姻緣第556章 到達梅縣第577章 昆吾現身第267章 山居瑣事第9章 四海客棧第489章 苦大仇深第448章 雨龍歸海弟一八一章一場凍雨第47章 八婆二嫂第333章 驗身之法第27章 梅縣大宅第294章 顏似小七第309章 共話家常第259章 花園遇險第70章 清河練攤第380章 青山客棧第430章 倒黴到家第584章 雨夜思家第604章 癡心妄想第765章 若要呆傻第333章 驗身之法第832章 不肯碰她第463章 勝過兄弟第709章 西瓜熟了第748章 各自籌謀第584章 雨夜思家第106章 月色溫柔第605章 有鬼可召第658章 誘拐宇兒第75章 梅縣來人第712章 給攪黃了第625章 殺狼取皮第283章 及笄之禮第626章 程大夫人第242章 硃砂啓智第178章 周家二姐第536章 三萬餘貫
第495章 觥籌交錯第535章 手到擒來第431章 有棺無槨第100章 踏碎瓊瑤第538章 殺念善念第七三零章第366章 寡婦思春第760章 雞犬不留第八四八章第421章 隨心所欲第189章 靈堂風波第311章 不會錯待第5章 憂來無方第78章 回家過年第281章 愛的不安第581章 移魂驅鬼第701章 意外來客第255章 病中經絡第789章 搶着照顧第820章 是小山匪第634章 誰是主子第400章 上門討錢第803章 兩女相陪第53章 中元祭祖第126章 人心叵測第515章 黃縣知縣第242章 硃砂啓智第351章 油價之憂第789章 搶着照顧第714章 要撕了他第七二四章第526章 送去縣衙第413章 去衣受杖第827章 以惡治惡第141章 衛極不錯第722章 要換族長第461章 合作對象第123章 王家見聞第284章 貴客臨門第599章 引蛇出洞第228章 再生事端第610章 使命不休第270章 主動獻吻一百零七莫問出處第746章 踢出門去第757章 暗夜大戰第653章 禿頂老道第824章 竟是兒子第15章 相約同行番外之無鋒談判第285章 飛泉遺音第647章 家國親父第786章 青山書屋第357章 巡視店鋪第668章 宇兒提議第383章 風雨走開第774章 不造殺孽第192章 花氏族長第825章 甜蜜養兒第226章 再提舊事第758章 衛極歸來第644章 志同道合第836章 腹黑樑進第122章 千里姻緣第556章 到達梅縣第577章 昆吾現身第267章 山居瑣事第9章 四海客棧第489章 苦大仇深第448章 雨龍歸海弟一八一章一場凍雨第47章 八婆二嫂第333章 驗身之法第27章 梅縣大宅第294章 顏似小七第309章 共話家常第259章 花園遇險第70章 清河練攤第380章 青山客棧第430章 倒黴到家第584章 雨夜思家第604章 癡心妄想第765章 若要呆傻第333章 驗身之法第832章 不肯碰她第463章 勝過兄弟第709章 西瓜熟了第748章 各自籌謀第584章 雨夜思家第106章 月色溫柔第605章 有鬼可召第658章 誘拐宇兒第75章 梅縣來人第712章 給攪黃了第625章 殺狼取皮第283章 及笄之禮第626章 程大夫人第242章 硃砂啓智第178章 周家二姐第536章 三萬餘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