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大戰前兆

時間進入到了1938年,世界各地亂局已現,以德國爲首的法西斯的邪惡勢力也越發猖狂,趙漢青已經預感到距離大戰時間不遠了,此時以德國爲首的法西斯勢力正在積攢力量,等待合適的機會就會發起戰爭。

趙漢青有一種預感,這次爆發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將會比原來歷史上的二戰更加慘烈,波及的範圍將會更廣,對世界百姓傷害程度將會更多,這讓趙漢青時刻都有一種緊迫感。

不過好在,這個時空裡,因爲華夏的提前崛起,使得日本侵華戰爭沒有爆發,即便是之後日本還是免不了和日本交戰,趙漢青也有足夠的信心禦敵人於國門之外,讓華夏百姓免於戰火的摧殘。

隨着在歐洲德國小鬍子上臺執政,德國註定是要重啓歐洲戰火,德國人一直以來都認爲一戰他們不應該失敗,加之戰後英法兩國對德國懲罰的過於苛刻,使得德國人一直對此耿耿於懷,小鬍子一心希望恢復往日德意志帝國的輝煌。

這使得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策源地一早就形成了。

而在亞洲這邊,日本國內的軍國主義思想傳播已久,不少日本民衆深受這種罪惡思想的毒害,加之日本對於海外土地和資源的無比狂熱,使得整個日本呈現出非常非常高的攻擊性。

並且日本的軍國主義道路,到了1936年得到了更大的發展空間,因爲這一年裡日本法西斯青年軍官發動的兵變,使日本軍部實力大大加強。

不久,受日本軍部控制的廣田弘毅上臺組閣,建立軍事法西斯專政,第二次世界大戰亞洲策源地形成。

自從1935年,德國小鬍子公開撕毀《凡爾賽合約》,大力放手擴充陸軍、重建空軍、建造海軍軍艦。

到了1936年,德國開進萊茵非軍事區,進一步踐踏《凡爾賽和約》。到了1938年,德國更是直接佔領了奧地利。

而在北非,意大利也沒有閒着,出兵佔領埃塞俄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正式吞併了埃塞俄比亞。

日本這邊更是在1937年出兵東南亞,趕走了荷蘭人,吞併了荷蘭人在東南亞的所有殖民地。

並且在這個時空裡,以德、意、日三國爲主的三國軸心同盟國提前成立,1936年,德意秘密簽訂協定,加強對外侵略戰爭中的合作,形成了“柏林——羅馬軸心”。

“柏林——羅馬軸心”形成不久,德日也暗中達成了軍事同盟,之後德、意、日三國秘密進行會議,三國軸心同盟正式形成,世界大戰迫在眉睫了。

本來德國小鬍子更希望和華夏達成軍事同盟的,而不是日本,不過由於趙漢青的態度明確,華夏可以和德國在經濟、乃至軍事上進行合作交流,但是絕不會和德國結成軍事同盟,華夏此時不會和任何國家結爲軍事同盟,德國不行,美國也不行

而此時的英法兩國還並沒有意識到德國發動戰爭的決心,兩國對於德國的強勢崛起都感到非常棘手,加上小鬍子上臺後德國更是表現出的強勢,使得兩國非常擔心德國人再次發動戰爭,那是英法兩國絕不願看到的。

光光是德國發動的一次一戰就讓英法兩國差點打空了國庫,這還是輕的影響,英國人更是差點失去了世界老大的位置,英國在世界各地的影響力大大被削弱,反而倒是美國人在一戰當中大發戰爭財,實力迅速強大起來,和英國平起平坐了。

爲了安撫越發處在暴走邊緣的德國,英法兩國採取了態度和緩的“綏靖政策”,由於這個時空裡德國更加強大,所以德國人已經提前做好了準備,以至於不少歷史事件都提前發生了。

像原本應該發生在1938年9月著名的“慕尼黑會議”,此時也提前到來1938年5月份召開,但是似乎結果並沒有多大的改變。

會議上,英、法、德、意四國首腦張伯倫、達拉第、希特勒、墨索里尼在德國慕尼黑開會,簽訂協定,四國在沒有捷克斯洛伐克代表參加在場的情況下,強行把蘇臺德地區割讓給德國。“慕尼黑會議”是英法等國的‘綏靖政策’達到頂峰的標誌。

此後德國的活動反而越加的活躍,1938年6月末,德國威脅並佔領捷克斯洛伐克。

1938年8月,德蘇兩國秘密簽訂《蘇德互不侵犯條約》,這些都比原來歷史上整整提前近一年的時間發生,這是因爲這個時空裡面德國國力更加強大,並且提前做好戰爭準備,小鬍子等不了了。

同時在亞洲的日本也收到德國盟友的信息,開始籌備新一輪戰爭,雖然之前日本出兵趕走荷蘭人,霸佔荷蘭人在東南亞的全部殖民地,但是並沒敢向英美兩國在東南亞的殖民地下手,因爲日本對英美兩大強國還有所懼怕。

但是現在日本不擔心了,一旦德意在歐洲發動戰爭,英法兩國必將陷入與德意的苦戰當中,難以脫身顧及到他們在東南亞的殖民地,到時候就是日本出兵奪取整個東南亞的時機。

至於美國,離東南亞還有千里之遙呢,那怕美國真的派兵來打日本,日本也不懼怕,此時的日本具有這個底氣。

所以到了1938年,日本就以保衛殖民地爲由,陸陸續續開始從國內往東南亞的殖民地裡增兵,使得日本在東南亞的兵力很快就超過了近60萬,不過他們對外宣稱是20萬。

要知道日本原本在二戰當中應該被陷在華夏泥潭的200多萬大軍,因爲日本沒有入侵華夏,使得此時的日本兵力充足,加之日本國力相比歷史上也有了極大的提升,底氣當然足了。

同時日本也在遠東和蘇聯紅軍近期的摩擦越發的頻繁,因爲德國與蘇聯之間秘密簽署的《蘇德互不侵犯條約》,使得蘇聯暫時不擔心德國人的進攻,他們認爲德國將目標暫時對準了英法兩國

所以蘇聯人在西邊監視德國的同時,斯大林更是想趁着德國不會和蘇聯人撕破臉的這段時間裡,趕緊出兵從日本人手中收回遠東地區,斯大林一直對日本侵佔遠東地區耿耿於懷。

不單單是因爲遠東豐富的資源,更是因爲日本在遠東將會給蘇聯帶去非常的威脅,要知道此時每年要在遠東地區駐紮近百萬的部隊防備日本,這些部隊在遠東的物資補給很困難,每年都要消耗大量的軍費。

同時也使得蘇聯消耗了百萬部隊的戰力,如果將這些部隊部署在西邊防線抵禦可能來自德國人的進攻,那樣蘇聯人會更加放心,就是因爲日本的緣故使得這百萬大軍白白被拖住了遠東。

斯大林想收回遠東,而日本在看中了東南亞的同時,更希望可以通過遠東爲跳板,進而謀取蘇聯中部廣大的西伯利亞大平原,那裡廣闊的土地和資源讓日本看得直冒口水。

正是雙方的這個想法,使得從1937年開始,雙方就陸陸續續的向遠東的貝加爾湖地區增兵,那裡是此時蘇日雙方的主要防線。

此時蘇聯在那裡已經有近200萬的部隊,而日本也有近150萬的軍隊,使得雙方都變得謹慎起來,都沒有輕舉妄動,不過相信這種平靜很快就會打破,此時這裡就像儲存着兩大桶火藥,就此一個導火索就會讓這兩個火藥桶爆炸!

第435章 遊擊第237章 前奏第136章 南線作戰(五)第152章 東征(九)第286章 “蝰蛇”出擊第170章 戰火重啓(三)第260章 “驅虎”開始第499章 朝鮮戰役(1)第387章 屍山血海第451章 日軍抵達第152章 東征(九)第153章 東征(十)第95章 坦克——突擊!第277章 強烈敵意第496章 終結第432章 輝煌戰果第313章 新國防軍第58章 爭取民心第308章 德意志的蛻變第212章 廢除不平等條約第280章 調教法國人第179章 藉口第177章 日本出兵第130章 戰爭倒計時第294章 斬首行動第248章 決戰(二)第223章 鋼鐵採購第207章 總統選舉第237章 前奏第170章 戰火重啓(三)第545章 山田死了?第444章 各懷鬼胎第228章 未雨綢繆第351章 偷襲珍珠港(7)第430章 心中的驕傲第552章 第一戰隊第533章第188章 濟南攻防戰(六)第201章 造勢與東北局勢第361章 華夏的決定第492章 決定第549章 雷達預警機第168章 戰火重啓(一)第189章 日軍敗北第235章 空軍的崛起第90章 一觸即發第69章 重組政府第443章 神兵天降第254章 決戰(五)第460章 國防軍海軍崛起之戰(2)第383章 不敵第575章 惹禍精第222章 重工業基地第208章 晉升元帥和出兵關外第218章 利益交換第74章 巴黎和會和婚禮第289章 進攻第200章 結束第31章 突襲天水第44章 騎兵的噩夢第7章 土匪們的震撼第246章 全殲第242章 空投臺灣第462章 慘烈海戰第564章 到手第523章 轟炸機出動第472章 煉獄第327章 進攻法國第497章 薛嶽第267章 收復臺灣(三)第539章 漫天火雨第37章 年底會議(二)第447章 生死追逐第167章 不破不立第268章 收復臺灣(四)第120章 俄國亂局第256章 狗改不了吃屎第408章 和猶太人的合作540第540章簡介一下民國的建立過程第292章 時間緊迫第209章 遇敵第17章 發展與佈局第143章 撕破臉皮第577章 溫水煮青蛙第309章 小鬍子的決定第361章 華夏的決定第126章 山縣有朋第40章 馬家軍來襲第284章 出兵第497章 薛嶽第70章 德國戰敗第258章 日本軍國主義的盛行第574章 元氣大傷第150章 東征(七)第209章 遇敵第271章 收復臺灣(七)第266章 收復臺灣(二)第340章 空戰前夕第369章 實戰的重要
第435章 遊擊第237章 前奏第136章 南線作戰(五)第152章 東征(九)第286章 “蝰蛇”出擊第170章 戰火重啓(三)第260章 “驅虎”開始第499章 朝鮮戰役(1)第387章 屍山血海第451章 日軍抵達第152章 東征(九)第153章 東征(十)第95章 坦克——突擊!第277章 強烈敵意第496章 終結第432章 輝煌戰果第313章 新國防軍第58章 爭取民心第308章 德意志的蛻變第212章 廢除不平等條約第280章 調教法國人第179章 藉口第177章 日本出兵第130章 戰爭倒計時第294章 斬首行動第248章 決戰(二)第223章 鋼鐵採購第207章 總統選舉第237章 前奏第170章 戰火重啓(三)第545章 山田死了?第444章 各懷鬼胎第228章 未雨綢繆第351章 偷襲珍珠港(7)第430章 心中的驕傲第552章 第一戰隊第533章第188章 濟南攻防戰(六)第201章 造勢與東北局勢第361章 華夏的決定第492章 決定第549章 雷達預警機第168章 戰火重啓(一)第189章 日軍敗北第235章 空軍的崛起第90章 一觸即發第69章 重組政府第443章 神兵天降第254章 決戰(五)第460章 國防軍海軍崛起之戰(2)第383章 不敵第575章 惹禍精第222章 重工業基地第208章 晉升元帥和出兵關外第218章 利益交換第74章 巴黎和會和婚禮第289章 進攻第200章 結束第31章 突襲天水第44章 騎兵的噩夢第7章 土匪們的震撼第246章 全殲第242章 空投臺灣第462章 慘烈海戰第564章 到手第523章 轟炸機出動第472章 煉獄第327章 進攻法國第497章 薛嶽第267章 收復臺灣(三)第539章 漫天火雨第37章 年底會議(二)第447章 生死追逐第167章 不破不立第268章 收復臺灣(四)第120章 俄國亂局第256章 狗改不了吃屎第408章 和猶太人的合作540第540章簡介一下民國的建立過程第292章 時間緊迫第209章 遇敵第17章 發展與佈局第143章 撕破臉皮第577章 溫水煮青蛙第309章 小鬍子的決定第361章 華夏的決定第126章 山縣有朋第40章 馬家軍來襲第284章 出兵第497章 薛嶽第70章 德國戰敗第258章 日本軍國主義的盛行第574章 元氣大傷第150章 東征(七)第209章 遇敵第271章 收復臺灣(七)第266章 收復臺灣(二)第340章 空戰前夕第369章 實戰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