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7章 薛嶽

馮玉祥對於這一戰還是比較滿意的,但是隨着錢峰遞給他一張27師等四個師,在巴真一帶負責阻擊日軍增援的傷亡彙報單,馮玉祥臉上的笑意也消失了。

“總司令,這上面寫的都是真的?”錢馮玉祥一臉驚訝的對着錢峰問道。

“嗯。這是我的副官剛剛從27、28等四個師中得到的傷亡彙報情況,應該沒有錯。

這一仗,27師他們打得很艱難,面對日軍不計傷亡的進攻,在沒有空中支援,後方炮火支援的情況下,我們能擋住日軍增援部隊兩天的時間,已經非常難得了。”

錢鋒的話裡明顯有爲這四個師說情的意思,不過錢峰的話倒是也讓馮玉祥認同,這次的確負責阻擊日軍增援部隊的四個師勞苦功高。

他們將全殲日軍6個師團的巨大功勞讓給其他國防軍部隊去完成,自己卻要在付出極大傷亡和日軍死磕,只是爲爭取時間。

“27、28等他們四個師這一仗總共減員近6萬人,已經佔據他們總兵力的一半了,其中有4萬7千餘人陣亡,其餘的都是傷員,四個師的建制算是被徹底打殘了。

而他們則將日軍拖在巴真地區兩天的時間,同時消滅日軍2萬4千餘人,也算是給日軍造成不小的傷亡。

那麼也就是說這一戰,我們總共殲滅日軍17萬人,俘虜5萬人,而我們則付出了陣亡14萬,傷亡3萬7千餘人,還有泰軍近6萬泰軍的傷亡,這一戰我們也算是勝利的。”

馮玉祥最後一總結這一戰的國防軍傷亡和戰果,發現原來國防軍在取得如此輝煌戰果的同時,原來也付出着如此慘重的傷亡啊!

“將這兩份初步的戰果和傷亡統計情況,彙報過元帥和總指揮部吧,不管怎麼說這也算是我們和日軍宣戰一來,第一次大規模集團作戰的獲勝。

一次性殲滅日軍6個多師團的鬼子,這下子元帥和總參謀長就不用再擔心我們南線戰場壓力太大了。

只要我們穩住南線戰場局勢,就是此時對元帥和征戰在朝鮮與遠東的友軍們最好的支援,這樣元帥他們就可以放心大膽的在北線戰場和日軍好好幹一場了。

“好好好,哈哈哈”當趙漢青在瀋陽收到柳書惠親自送來的,這份有關中南半島戰況的情報後,一連說出三個好字,來表示自己心中的喜悅。

“錢峰和馮玉祥在泰國乾的不錯呀,而且錢峰下了一招妙棋啊,泰國的確是中南半島局勢非常重要的。

錢峰能夠空降曼谷,迫使泰國倒戈,這一手太妙了,現在隨着日軍在泰柬邊境損失着20多萬兵力,東南亞的日軍已經無力在中南半島有所作爲了

接下來,我想東南亞的日軍指揮官寺內壽一這個老鬼子,應該不會再讓緬甸南部的鬆井石根北上緬甸,試圖打通從北線進入印度的通道了。

寺內應該會讓鬆井石根在緬甸南部組建防線,以試圖阻擋我們國防軍南下的腳步,否則馮玉祥他們很容易就可以從泰國南下馬來半島,直逼新加坡了。

不過從情報上來看,馮玉祥兵團這一戰損失也是極爲慘重的,四個軍傷亡十幾萬人,已經算是傷筋動骨了。”

趙漢青這個時候心情很不錯,和柳書惠探討着這一戰之後,未來一段時間內國防軍和日軍在中南半島的對峙情況不會改變。

因爲國防軍這個時候的戰爭重點放在了北線戰場,放在了遠東和朝鮮,既然錢峰在南線成功的粉碎了日軍的進攻,那麼北線的國防軍部隊就可以消除後顧之憂,好好日軍作戰了。

“嗯。元帥分析的沒錯,隨着錢司令這一仗算是徹底穩定我們在中南半島的局面了。

不過,接下來他們在南線也不宜有大動作,而林宗仁兵團在緬甸曼德勒也是剛剛緩過氣來,也不適合和日軍交戰,看來我們在南線和日軍將和平相處一段時間了。

如此以來,接下來就是我們和日軍在北線進行真正的較量了。”柳書惠說道。

“哈哈,既然南線戰場我們國防軍將士們交出一份成績優異的成績單,我們北線戰場的部隊也不能落後於人啊!

小於,你將錢司令、馮副司令他們在南線戰場泰柬邊境,指揮我們國防軍4個軍殲滅日軍6個多師團20多萬人的戰報,通報給全軍。”

“另外,讓蔣總參謀長以國防軍總參謀部給南線戰線司令官錢峰和副司令馮玉祥兩人,以及整個南線部隊發起賀電,熱烈表彰他們出色完成這次對日的殲滅戰。

另外單獨以我華夏國防軍三軍元帥的名義,向南線戰場所有的國防軍將士,表示我對他們爲了維護祖國的利益,而在異國他鄉浴血奮戰而做出的犧牲,取得的輝煌戰果,給予高度的讚賞。

還有要求他們將在這一戰當中,立下戰功的人員名單整理出來,上報總參謀部,總參謀部會根據前線指揮部的立功名單,對這些立功將士給予相應的獎勵。

同時讓錢峰他們也將這一戰當中陣亡和傷殘的將士名單上報上來,傷殘的將士要給予及時的治療,而戰亡的烈士也要做好戰後撫卹工作。

這些讓相關政府部門務必認真、及時的完成,將所有戰亡的烈士的骨灰全部入葬烈士陵園,這些就讓蔣總參謀長多操心一下吧。

暫時就這些,去發報吧!”

這個時候趙漢青突然對身後的侍衛長於世明做出了一系列的命令下達,而於世明迅速記錄下來,然後應了一聲,出去下發命令去了

“哈哈,元帥,等到這份通報下發下去以後,你看着,我們在朝鮮前線的部隊那些將軍們恐怕就要坐不住了,元帥您這是在刺激他們呀!”

柳書惠看到趙漢青讓於世明將錢峰他們在中南半島的這次大殲滅戰,通報北線戰場所有國防軍部隊知道,頓時笑了。

柳書惠知道,這次通報要是一發下去,絕對會在北線國防軍裡面引起巨大轟動,一次性殲滅日軍20多萬人。

這可是國防軍和日軍交戰以來,第一次在一次作戰中殲滅如此多的日軍部隊,那麼這份戰功可是大了,足以讓北線的那些國防軍將軍們眼紅了。

“就是要給這幫子傢伙一些壓力,有壓力纔有動力嘛!”趙漢青看到柳書惠那一臉幸災樂禍的笑容,毫不在意的說道。

“這下子朝鮮前線的張作霖,、陸濤兩位將軍,遠東戰場的楊萬里和王爲先兩位將軍,真的該着急了,我想很快他們的請戰電報就該發到我們這裡了。”

這個時候趙漢青身邊的另一名國防軍將軍也插話說道。

隨着這名國防軍將軍的開口,柳書惠不由多看了他一眼,其實在柳書惠剛剛走進趙漢青的指揮部時,他就已經發現在指揮部的戰場沙盤模型前,多了一名肩帶國防軍少將軍銜的將領。

這個人柳書惠也是認識的,這名國防軍少將名叫薛嶽,以前乃是出身南方革命軍,後來隨着革命軍大多數將領投效國防軍,他也跟隨時代潮流加入了國防軍。

後來這些年裡,薛嶽先後曾在北方軍區、南方軍區等軍區好幾個軍裡擔任副參謀長,參謀長之職。

三年前,更是被調任北方軍區軍區指揮部擔任副參謀長,年前更是被調任國防軍陸軍總司令部擔任副參謀長,其軍事能力得到了錢峰、高大力等國防軍高級將領的一致讚賞。

而對於薛嶽這個民國蔣光頭的心腹愛將,趙漢青早就在穿越前已經如雷貫耳了,不過隨着趙漢青地位的提高,他對於那些民國曆史那些牛人成爲自己的手下已經徹底的習慣了。

有很多民國曆史名將,這個時候其實都已經加入國防軍裡面了,因爲隨着蔣光頭流亡美國,革命黨絕大多數將領都加入了國防軍,沒多少人願意跟着蔣光頭到美國去。

在這個時空裡,1927年趙漢青統一華夏的時候,那個時候革命黨的第一任黨首孫大炮剛剛去世不久,蔣光頭接手革命黨也是不久。

那個時候的蔣光頭還沒有機會將黃埔軍校變成他的私家軍校,更沒有將自己的影響力在革命黨將領裡面擴大到後期民國那麼巨大。

這個時候的蔣光頭也僅僅獲取革命黨黨首的稱呼而已,那些革命黨將領可沒有完全被他收服,而趙漢青不會再給蔣光頭這個機會了

因爲蔣光頭執意不肯放棄手中的權力,而那個時候國防軍已經完成全國大部分省份的統一,已經開始在北京組建新的統一政府,很多政治黨派都在參加議會選舉。

這個時候革命黨裡面很多人都做不住,隨着廖仲愷和陳誠離開廣州,北上組建共和黨,參加新政府議會選舉,也標誌着革命黨徹底脫離蔣光頭的控制。

隨後失去權勢的蔣光頭有意向趙漢青服軟,但是趙漢青因爲歷史而對蔣光頭極爲忌憚,沒有接受蔣光頭的服軟,無奈的蔣光頭只得流亡美國。

而像民國曆史上那些名將,如李自忠將軍、杜聿明、薛嶽、衛立煌、傅作義、王耀武、孫立人,張靈甫等這些民國蔣光頭手下的大將,現在都在國防軍服役。

因爲這個時空裡,趙漢青提前統一華夏,結束了後來歷史上將出現的軍閥十年混戰的局面,這些歷史名將失去了戰爭的洗禮,趙漢青不知道他們還能不能像歷史上那麼出名。

爲了鍛鍊和考驗這些歷史名將,趙漢青將他們當成國防軍具有潛力的一批將領進行新的培養,彌補他們失去歷史上在軍閥混戰當中積累的作戰經驗,讓他們有希望重新成長爲國防軍的歷史名將。

例如將他們送到騰龍軍校接受系統化、正規化,以及更先進的軍事作戰指揮,派遣他們到華夏各大軍區擔任要職,在國防軍每年的實戰演習當中都會有他們的身影。

另外他們當中還有一些人有機會被派往美國、德國、蘇聯等世界各國參加軍事交流,趙漢青用他自己的方式,重新爲這些歷史名將彌補上了他們軍事成長生涯,所需要獲取的‘營養’。

甚至趙漢青這些彌補方式,遠遠比他們在原來歷史上那樣自行成長更加成功,這些人不愧爲歷史上的人傑,他們能夠在歷史上出名當然有着不凡的能耐。

在國防軍裡面,這些人很快就嶄露頭角,表現出極高的軍事指揮才華,其中現在以張自忠、杜聿明、薛嶽、傅作義等將領都已經在各大軍區,擔任參謀長、副司令,集團軍司令等重要軍職。

還有王耀武、孫立人、張靈甫等將領都擔任國防軍軍長、師長,獨領一軍,成爲國防軍的高級指揮將領。

而這個時候薛嶽也是剛剛被趙漢青從國防軍總參謀部調動瀋陽擔任自己的參謀長,這也是蔣百里爲趙漢青推薦的。

原來一直都是蔣百里在趙漢青身邊擔任參謀長,爲趙漢青出謀劃策,但是現在趙漢青需要蔣百里作戰北京國防軍總參謀部,統一協調全國國防軍的調動,根本走不可。

所以一開始趙漢青來瀋陽坐鎮這次國防軍發動的北方戰役時,並沒有調任何人擔任身邊的參謀長一職。

不過隨着朝鮮戰場的激烈程度越發緊張,趙漢青在瀋陽的北方戰區總指揮部需要謀劃的事情越來越多,趙漢青身邊沒一個撐得起大梁的參謀長是不行了

於是趙漢青就讓蔣百里從他的總參謀部調一個得力的人選,擔任他指揮部的參謀長,爲此蔣百里便將薛嶽派來過來。

讓趙漢青身邊擔任參謀長,這可是一個可以讓人爭破頭的機會,很多國防軍高級將領希望可以自己獲得這個機會。

不過這些將領也知道這個職位可不是那麼容易做到,他們雖然有心競爭這個機會但卻擔心自己能力不夠。

但是這個時候,有一個人卻主動向蔣百里申請前往瀋陽擔任趙漢青的參謀長,而這個人就是薛嶽。

隨着華夏和日本的開戰,這讓無數國防軍將領都意識到這是一個造就英雄的時代,都希望也就抓住機會建功立業。

而薛嶽也深知這一點,所以這兩年他一直在向將百里申請將自己調到前線去,哪怕是擔任一個師的師長他也願意,因爲薛嶽深知只有上前線才能發揮他的才能。

不過,蔣百里對於他的請求一直都擱置,這讓薛嶽很苦惱,這次隨着蔣百里要爲趙漢青挑選參謀長人選,讓他着實心動。

於是他沒有多少猶豫就主動像蔣百里請纓,而這也是薛嶽對自己的自信,而這次蔣百里對於薛嶽的請纓很快就批准了,這讓薛嶽驚喜不已。

不過這個時候的薛嶽還僅是少將軍銜,資歷尚淺,薛嶽被任命爲趙漢青的參謀長還是引起很多人的異議。

對於這些蔣百里臨走前只對薛嶽這麼說道:“我們國防軍的將軍晉升都是看戰功和資歷的,我希望下次看到你才北方回來的時候,能夠佩戴上中將的肩章。”

蔣百里的話已經非常明顯了,是希望薛嶽這次可以在北方戰線發揮自己才能,建功立業,等這一戰打完,憑藉戰功晉升。

蔣百里的器重讓薛嶽很感激,從某種意義上薛嶽還算是蔣百里的弟子,而薛嶽自從一天前趕到瀋陽後,得到趙漢青的接見。

對於蔣百里派薛嶽來擔任他的參謀長,趙漢青一點都不意外,薛嶽的軍事才能是不用質疑的,現在的薛嶽只是缺少立功的機會和資歷而已,這次就是他的機會。

來到瀋陽之後,薛嶽就一頭扎進了趙漢青的指揮部,他要在最短的時間內,通曉此時國防軍整個北方戰區的所有戰況,並未接下來國防軍面臨的局勢制定一系列對應的計劃。

隨着薛嶽的到來,趙漢青馬上就輕鬆多了,他將指揮部的大部分指揮都放手讓他去做,他只在最後大局上把握方向。

趙漢青的放手讓薛嶽很感激,同時也感受到了壓力,每天薛嶽只睡3個小時,其餘的時間裡他都在指揮部裡,和指揮部的那一羣高級參謀們圍着沙盤談論着。

但是這個時候,柳書惠的到來還是引起了薛嶽的注意,隨後薛嶽也聽到了趙漢青和柳書惠的談話,知道錢峰和馮玉祥在南線戰場的這一場大捷

這更激發薛嶽要在這場戰爭中有所作爲的決定,這個時候薛嶽也逐漸走過來,加入了趙漢青和柳書惠的談話。

薛嶽見到柳書惠還是主動敬了個禮,畢竟這個時候柳書惠的上將軍銜可比他高多了,而且薛嶽也知道,眼前這個人是趙漢青的真正心腹,是趙漢青的眼睛。

其實在國防軍裡面,很多將軍都對柳書惠非常尊敬,他們都願意和柳書惠這個情報特務頭子打好關係,因爲柳書惠手中掌握的國情局太重要了。

但是柳書惠對於一切國防軍將領都保持的不親不淡的關係,因爲柳書惠是聰明人,他知道他的權力來自趙漢青。

而作爲國防軍的真正掌握者,趙漢青是不希望自己的情報頭子和手下的將領拉幫結夥的。

柳書惠要真是那樣做了,他這個國情局局長的位置恐怕也就做到頭了,而且隨着國情局的勢力越來越大,權力也越來越大。

最近柳書惠真正準備向趙漢青建議,分離國情局的一些部門,也就等於分出一部分權力,因爲這個時候柳書惠知道自己手中握有的權力太大,已經引起趙漢青的警覺和不少將領的指責了。

對於薛嶽的敬禮,柳書惠也對薛嶽抱一微笑回禮,柳書惠也知道眼前這名少將是很讓趙漢青和蔣百里重視的。

第167章 不破不立第372章 真正的目標第541章 陸航參戰第426章 反應第395章 德國航母計劃第145章 東征(二)第207章 總統選舉第313章 新國防軍簡介一下北洋政府第6章 都是人才呀第81章 新土地政策第334章 夏爾·戴高樂第547章 空中碰撞第157章 炮擊英艦事件(二)第432章 輝煌戰果第567章 全都打瘋了第206章 新組政黨第110章 莫忘英雄第121章 俄國來人簡介一下中華武術之內家拳第205章 廖仲愷的決心第5章 進山支援土匪第122章 武器換文物第531章 棒子軍的末路第502章 朝鮮戰役(4)第178章 齊魯風雨起第340章 空戰前夕第172章 戰火重啓(五)第235章 空軍的崛起第225章 軍艦採購第17章 發展與佈局第284章 出兵第192章 出擊第238章 灘頭之戰第250章 決戰(四)第54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第295章 悲催的法國總督第496章 終結第558章 田中自殺第576章 總攻平壤第506章 大不列顛空戰第287章 獵殺第319章 王猛第179章 藉口第218章 利益交換第555章 鬼子拼命了第438章 惡魔獵殺第208章 晉升元帥和出兵關外民國軍閥簡介第408章 和猶太人的合作民國軍閥簡介第174章 大勢所趨第184章 濟南攻防戰(三)第559章 日本本土戰機出動第20章 來到德國第152章 東征(九)第195章 空襲日本航母艦隊(三)第163章 大遷移(二)第366章 法國人的悲哀第26章 回國第85章 南下入川第320章 拯救英國軍官第431章 趙捷與偷襲曼谷第222章 重工業基地第20章 來到德國第117章 不妥協第229章 趙漢青的計劃第142章 一切都是爲了利益第231章 經濟危機爆發第327章 進攻法國第459章 國防軍海軍崛起之戰(1)第73章 部隊換裝第459章 國防軍海軍崛起之戰(1)第271章 收復臺灣(七)第54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第449章 北方戰火欲起第429章 海軍出動第37章 年底會議(二)第238章 灘頭之戰第333章 法國投降第369章 實戰的重要第284章 出兵第429章 海軍出動第266章 收復臺灣(二)第451章 日軍抵達第180章 製造事端第88章 投降第535章 空中的較量(上)第412章 背叛第149章 東征(六)第478章 攻城大戰第547章 空中碰撞第68章 授勳第519章 意外爆炸第226章 陳紹寬第41章 夜間偷襲第5章 進山支援土匪第412章 背叛第516章 噴火坦克第563章 第七航空隊
第167章 不破不立第372章 真正的目標第541章 陸航參戰第426章 反應第395章 德國航母計劃第145章 東征(二)第207章 總統選舉第313章 新國防軍簡介一下北洋政府第6章 都是人才呀第81章 新土地政策第334章 夏爾·戴高樂第547章 空中碰撞第157章 炮擊英艦事件(二)第432章 輝煌戰果第567章 全都打瘋了第206章 新組政黨第110章 莫忘英雄第121章 俄國來人簡介一下中華武術之內家拳第205章 廖仲愷的決心第5章 進山支援土匪第122章 武器換文物第531章 棒子軍的末路第502章 朝鮮戰役(4)第178章 齊魯風雨起第340章 空戰前夕第172章 戰火重啓(五)第235章 空軍的崛起第225章 軍艦採購第17章 發展與佈局第284章 出兵第192章 出擊第238章 灘頭之戰第250章 決戰(四)第54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第295章 悲催的法國總督第496章 終結第558章 田中自殺第576章 總攻平壤第506章 大不列顛空戰第287章 獵殺第319章 王猛第179章 藉口第218章 利益交換第555章 鬼子拼命了第438章 惡魔獵殺第208章 晉升元帥和出兵關外民國軍閥簡介第408章 和猶太人的合作民國軍閥簡介第174章 大勢所趨第184章 濟南攻防戰(三)第559章 日本本土戰機出動第20章 來到德國第152章 東征(九)第195章 空襲日本航母艦隊(三)第163章 大遷移(二)第366章 法國人的悲哀第26章 回國第85章 南下入川第320章 拯救英國軍官第431章 趙捷與偷襲曼谷第222章 重工業基地第20章 來到德國第117章 不妥協第229章 趙漢青的計劃第142章 一切都是爲了利益第231章 經濟危機爆發第327章 進攻法國第459章 國防軍海軍崛起之戰(1)第73章 部隊換裝第459章 國防軍海軍崛起之戰(1)第271章 收復臺灣(七)第54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第449章 北方戰火欲起第429章 海軍出動第37章 年底會議(二)第238章 灘頭之戰第333章 法國投降第369章 實戰的重要第284章 出兵第429章 海軍出動第266章 收復臺灣(二)第451章 日軍抵達第180章 製造事端第88章 投降第535章 空中的較量(上)第412章 背叛第149章 東征(六)第478章 攻城大戰第547章 空中碰撞第68章 授勳第519章 意外爆炸第226章 陳紹寬第41章 夜間偷襲第5章 進山支援土匪第412章 背叛第516章 噴火坦克第563章 第七航空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