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和蘇軍聯手

很快斯大林就以蘇維埃政fǔ主席,布爾什維克黨中央總書記的身份在克里姆林宮召開*****常委會議,與會的一共蘇聯布爾什維克黨內的12名*常委,有斯大林、托洛茨基、季諾維也夫、伏羅希洛夫、加裡寧、布哈林等人。

會議一開始,斯大林首先宣佈了對朱可夫在遠東戰事失利的處罰決定,只不過都是些象徵‘性’的處罰,隨後斯大林便在在會的12名*常委談論有關遠東局勢的處理問題。

與會的這些蘇聯*常委們都是政壇老油子了,他們知道斯大林既然主動召開這個*會議,他就一定想好的解決的辦法,所以其他他都在等斯大林的決定,就連托洛茨基都發言。

因爲遠東問題已經困擾蘇聯很久了,此時想要趕走盤踞在遠東十幾年的日本人談何容易,除了派兵駐防之外,這個難題一時在座的這些人也沒有多麼好的辦法。

托洛茨基倒是比較傾向於和華夏的合作聯手對付日本人,但是他不敢主動開口談和華夏國防軍聯手,他怕被斯大林攻擊。

看到與會的幾名常委說了有幾句可有可無的話後,斯大林也不願在磨蹭,直接將和華夏國防軍聯手合作的提議講了出來,說完斯大林還用眼瞟了一下旁邊的托洛茨基。

托洛茨基在聽完斯大林的提議後,臉上稍微‘露’出一絲驚訝,但馬上又恢復了平靜的表情,讓斯大林在心裡暗罵了一句:老狐狸。

這個提議之前不是沒有人提過,只不過當時被斯大林一口否決了,提出的這條提議的季諾維也夫更是被斯大林指責爲這是“賣國行爲”,差點將季諾維也夫打出反動派,所以之後就連托洛茨基都沒敢再提這一提議,沒想到現在斯大林倒是自己提出來了。

但是沒人出來指責斯大林這一“賣國行爲”,因爲這與會的人裡面除了托洛茨基敢出來指責斯大林,其餘的沒人敢出面指責斯大林。

但是現在托洛茨基在斯大林講完這一提議後,竟然沒有出言反對,老神在在的坐在座位上一言不發,等於是默認了斯大林的這條提議。

既然連托洛茨基都不反對斯大林的這條提議了,其他人也就更沒理由反對了,因爲他們也認爲和華夏國防軍合作對付日本人,這是目前解決蘇聯東面安全的最後解決辦法,之前是因爲斯大林的反對纔沒能執行。

托洛茨基不反對斯大林是因爲在蘇聯布爾什維克黨裡面,托洛茨基是親華派,托洛茨基之所以此時獲得與斯大林抗衡的實力,其中托洛茨基當年獲得了不少來自華夏的支援。

就像此時托洛茨基手中掌握的一部分軍隊,使用的武器很多都是採購於華夏,要比此時蘇軍的裝備好多了,而斯大林卻無法從華夏採購這些武器,因爲華夏不賣給他,這也讓斯大林對華夏產生了強烈的敵意。

至於要與華夏合作需要將遠東外興安領的大片土地歸還華夏,在場的所有*委員大部分都是支持的。

因爲此時蘇聯根本就沒有掌握這些土地,甚至於托洛茨基還一直提議將之前從華夏割走的所有土地都歸還華夏,這也算是對於華夏支持他而投桃報李吧!

“既然沒有在發言了,那我們就舉手表決吧!最後決定是否同意以歸還華夏遠東的領土而換取和華夏國防軍的合作,聯手對付日本人。”會議最後斯大林說道,說這話的時候再次用眼瞟了一下坐在旁邊的托洛茨基。

斯大林說完後,托洛茨基連看斯大林都沒看直接舉起了手,他早就是這一提議的支持者,甚至早先季諾維也夫提出這一提議的時候,就是他在背後支持的,可惜被斯大林否決了。

現在斯大林自己提出這一提議,可以說是對斯大林權威的一種無形打擊,托洛茨基當然要支持了。

斯大林在看到托洛茨基舉手後,也第二個舉起了手,其他*常委們看到這兩大巨頭都舉手了,也紛紛舉手同意。

就這樣蘇聯*會議正式通過了斯大林的提議和華夏國防軍聯手對付日本人的決議,當然蘇聯付出的代價實際是根本就沒什麼。

既然決定和華夏合作聯手對付遠東的日軍,那麼斯大林就需要派人前往華夏和華夏協商了,畢竟這只是蘇聯單方的決定,還需要和華夏展開談判才能最後決定雙方是否合作。

“我提議讓托洛茨基同志代表我們蘇維埃政fǔ前往華夏,與華夏政fǔ展開磋商合作的事宜。”斯大林將和華夏商談合作的任務‘交’給了托洛茨基。

“我沒問題。”托洛茨基直接接受了斯大林的派遣。

其實托洛茨基就在等斯大林派他去華夏‘交’涉,之前托洛茨基沒有發對斯大林的提議,他就知道斯大林會派他出使華夏的,這算是斯大林對托洛茨基之前沒有反駁他的提議的一張妥協,斯大林是聰明人,知道這是雙方政治上面的利益互換。

而托洛茨基也是藉助這個機會前往華夏,穩固他與華夏政fǔ之間的合作關係,取得華夏對他的繼續支持,這也是他在蘇聯與斯大林對抗的重要資本之一,托洛茨基是蘇聯內部出名的親華派,也是最適合出使華夏的人選了。

其實斯大林內心當中是極不情願托洛茨基出使華夏的,因爲那樣會使得他於華夏之間的關係更加的緊密,使得托洛茨基的實力再度增強。

到時候蘇聯黨內托洛茨基的支持者將會更多,他在黨內的實力也會越大,對於斯大林來說不是一件好事,將會威脅到斯大林在蘇聯布爾什維克黨的地位。

但是作爲之前托洛茨基沒有反對他的提議的一種互換,斯大林必須將這個任務‘交’給托洛茨基去完成,要不然這就會破壞他於托洛茨基之間的默契。

此時的蘇聯因爲面臨日本和德國東西兩面的壓力,國內斯大林和托洛茨基也意識到了世界局勢的嚴峻‘性’,兩人已經從之前的明爭暗鬥的爭奪權力,變成了互相妥協,使得此時蘇聯內部兩個派系不再互相針對。

托洛茨基承認了斯大林黨內第一人的地位,而斯大林也給予了托洛茨基派系下人更多重要職務。

蘇聯的行動還是很快的,第二天就向華夏政fǔ發出了通知,托洛茨基於當天從莫斯科乘坐專機前往華夏北京,而華夏政fǔ在收到蘇聯的通知後,現任總統柳清顏立即召集政fǔ會議。

會議上包括總統柳清顏,總理陳誠等人都對蘇聯的這一提議表示反對,因爲他們認爲蘇聯的誠意太小了,此時的遠東根本就不在他們手中,他們有什麼資格將遠東還給華夏,還不是需要華夏自己出兵從日軍手中奪回來。

不過趙漢青卻認爲可以和蘇軍合作在遠東對付日本人,反正趙漢青本來就沒有希望不費力氣就收回遠東,反正華夏早晚也要從日本手中收回遠東的,既然現在蘇聯希望和華夏一起合作,那就一起吧,也算有個幫手了,蘇軍的戰鬥力還是可以的。

趙漢青說服了總統柳清顏等人,正式決定同蘇軍合作對付遠東的日軍,而等到托洛茨基正式到達華夏時,華夏政fǔ總理陳誠親自前往機場迎接,以托洛茨基的身份陳誠去迎接不算怠慢了他。

托洛茨基在面見了總統柳清顏後,雙方同意聯合出兵對付遠東的日軍,不過具體的出兵事宜,托洛茨基知道需要見到趙漢青之後才能瞭解清楚。

不過托洛茨基還是從柳清顏那裡收穫不小,柳清顏不但承諾可以向蘇聯提供一筆12億美元的低額貸款,並且和蘇聯簽署一份《有關庫巴油田共同開發》的協議書,華夏提供資金獲得庫巴油田30%的擁有權,雙方聯合開採。

此時華夏有東北的大慶油田,西北戈壁灘裡的克拉瑪依油田,甘肅的‘玉’‘門’油田,以及華北的任丘油田四大油田,並且華夏已經開始加大在全國範圍內尋找更大的油田。

不過趙漢青沒有準備加大在華夏國內石油的開採量,因爲這些埋在華夏地下的油田採一點就少一點,這些都會未來華夏的資本,趙漢青更加傾向於和周邊國家聯合開採石油,然後供應華夏,這樣的成本並不高,還可以減少國內的環境污染,並卻保留了華夏國內的石油儲量。

後世美帝就是這樣做的,寧可多‘花’點錢從國外進口資源,也不大面積開採國內的資源,這是一種長遠的戰略目光。

此時華夏並不缺錢,華夏提供給蘇聯的貸款,蘇聯還要‘花’在和華夏的軍購和貿易上,錢最終還是讓華夏賺回來了,然後再從蘇聯採購石油,華夏一點都不虧本,蘇聯正是趙漢青看中的非常好的資源獲取地。

按照協議規定,庫巴油田開採出來的石油優先以優惠價格供應給華夏,此時蘇聯的石油自身根本消化不了,而華夏每年卻要從美國等地進口大量的石油,這樣以來,蘇聯又多了一筆財政收入,此時蘇聯缺的就是錢,所以托洛茨基很高興的和華夏簽署了協議。

托洛茨基知道這次回國之後,和華夏簽署的這份協議就是他在蘇聯政fǔ內部獲取更大權力的資本,哪怕斯大林不願意也沒有辦法,因爲他解決了蘇聯此時面臨最大的難題之一。

托洛茨基結束了和華夏總統柳清顏的會面之後,便再次面見了國防軍元帥趙漢青,他們雙方的議題就只有一個,就是聯合出兵遠東對付日軍的問題。

托洛茨基知道只有和趙漢青談妥了,那麼蘇軍與華夏國防軍的聯合就是板上定釘的事情了,不過雙方在出兵多少,以及有關後勤補給方面出現了矛盾。

第518章 零一式第298章 日本人急了第251章 潛艇出擊第170章 戰火重啓(三)第315章 強大的德軍第379章 “梅”機關第560章 戰鬥升級第417章 危局第256章 狗改不了吃屎534第534章第383章 不敵第362章 南洋計劃第513章 兼得第10章 訓練537第537章第381章 針尖對麥芒第435章 遊擊第22章 與德軍並肩戰鬥第401章 反擊與涅槃第470章 美國出兵第146章 東征(三)第188章 濟南攻防戰(六)第338章 採購戰機第257章 英美的協調562第562章第566章 慘烈搏殺第94章 裝甲出動第130章 戰爭倒計時第272章 第二次馬關條約第178章 齊魯風雨起第62章 震撼第271章 收復臺灣(七)第58章 爭取民心第339章 英國的準備第81章 新土地政策第531章 棒子軍的末路第122章 武器換文物第438章 惡魔獵殺第576章 總攻平壤第389章 畑俊六的不甘第219章 得手的日本第480章 來自遠東的消息第304章 日本的決心第490章 結束第523章 轟炸機出動第163章 大遷移(二)第188章 濟南攻防戰(六)第525章 凝固汽油彈第370章 M1加蘭德第386章 時間就是生命第331章 妥協第347章 偷襲珍珠港(3)第427章 敵意第265章 收復臺灣(一)第322章 遠東戰役(2)第297章 海軍對峙第271章 收復臺灣(七)第203章 新憲法第265章 收復臺灣(一)第224章 訪問美國第98章 海原地震和部隊整編第119章 英魂不朽第67章 馮玉祥入陝第286章 “蝰蛇”出擊第306章 護僑第68章 授勳第87章 倒黴的熊克武第162章 大遷移(一)第545章 山田死了?第383章 不敵第213章 蘇聯的機會第470章 美國出兵第493章 潛入第402章 戰略意識的改變第431章 趙捷與偷襲曼谷簡介一下甘肅八鎮第400章 死撐第287章 獵殺第420章 調虎離山第120章 俄國亂局第417章 危局第60章 流感大爆發第103章 輿論第110章 莫忘英雄第442章 特工與空降第178章 齊魯風雨起第258章 日本軍國主義的盛行第235章 空軍的崛起第395章 德國航母計劃第459章 國防軍海軍崛起之戰(1)第491章 仇恨第545章 山田死了?第386章 時間就是生命第463章 死戰不退第332章 隔閡第279章 強硬迴應第186章 東三省暗流第315章 強大的德軍第413章 爆發第508章 德軍新行動
第518章 零一式第298章 日本人急了第251章 潛艇出擊第170章 戰火重啓(三)第315章 強大的德軍第379章 “梅”機關第560章 戰鬥升級第417章 危局第256章 狗改不了吃屎534第534章第383章 不敵第362章 南洋計劃第513章 兼得第10章 訓練537第537章第381章 針尖對麥芒第435章 遊擊第22章 與德軍並肩戰鬥第401章 反擊與涅槃第470章 美國出兵第146章 東征(三)第188章 濟南攻防戰(六)第338章 採購戰機第257章 英美的協調562第562章第566章 慘烈搏殺第94章 裝甲出動第130章 戰爭倒計時第272章 第二次馬關條約第178章 齊魯風雨起第62章 震撼第271章 收復臺灣(七)第58章 爭取民心第339章 英國的準備第81章 新土地政策第531章 棒子軍的末路第122章 武器換文物第438章 惡魔獵殺第576章 總攻平壤第389章 畑俊六的不甘第219章 得手的日本第480章 來自遠東的消息第304章 日本的決心第490章 結束第523章 轟炸機出動第163章 大遷移(二)第188章 濟南攻防戰(六)第525章 凝固汽油彈第370章 M1加蘭德第386章 時間就是生命第331章 妥協第347章 偷襲珍珠港(3)第427章 敵意第265章 收復臺灣(一)第322章 遠東戰役(2)第297章 海軍對峙第271章 收復臺灣(七)第203章 新憲法第265章 收復臺灣(一)第224章 訪問美國第98章 海原地震和部隊整編第119章 英魂不朽第67章 馮玉祥入陝第286章 “蝰蛇”出擊第306章 護僑第68章 授勳第87章 倒黴的熊克武第162章 大遷移(一)第545章 山田死了?第383章 不敵第213章 蘇聯的機會第470章 美國出兵第493章 潛入第402章 戰略意識的改變第431章 趙捷與偷襲曼谷簡介一下甘肅八鎮第400章 死撐第287章 獵殺第420章 調虎離山第120章 俄國亂局第417章 危局第60章 流感大爆發第103章 輿論第110章 莫忘英雄第442章 特工與空降第178章 齊魯風雨起第258章 日本軍國主義的盛行第235章 空軍的崛起第395章 德國航母計劃第459章 國防軍海軍崛起之戰(1)第491章 仇恨第545章 山田死了?第386章 時間就是生命第463章 死戰不退第332章 隔閡第279章 強硬迴應第186章 東三省暗流第315章 強大的德軍第413章 爆發第508章 德軍新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