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克里姆林宮裡的對話(2)

朱可夫明白斯大林爲什麼在聽到他說應該和華夏國防軍聯合對付日本時,會表現出如此不耐煩的樣子,因爲此時蘇聯與華夏的關係可以說是早就非常惡劣了,只不過沒有到翻臉的地步而已。

這時候的蘇聯與華夏之間除了經濟往來之外,政府和軍方之間的合作交流從四年前開始陸續的間斷,到去年下半年時雙方已經完成沒有任何往來。

究其原因,就是華夏向蘇聯提出,要求收回當年俄國強迫清政府簽署的數條不平等條約中割走的所有華夏領土,這不僅包括此時被日本佔領的遠東外興安嶺、庫頁島等10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還有原本屬於華夏西北巴爾喀什湖地區40多萬平方公里的領土。

可是這已經被蘇俄吃到嘴裡近百年的“肥肉”豈有“吐”出來的道理?斯大林很痛苦的告訴華夏政府,那是不可能的,自從華夏與蘇聯的關係越發的惡劣起來。

這時候朱可夫提議斯大林讓他聯繫華夏國防軍雙方聯手對付日軍,其實就是讓斯大林去求趙漢青而已,就是此時斯大林在蘇聯說一不二一樣,此時的趙漢青也在華夏國防軍裡面說一不二,如果這兩個人不提前達成諒解,蘇軍和國防軍之間的合作永遠都不可能實現。

蘇聯不會放棄已經從華夏那裡割來的土地,而且按照斯大林的性格也不可能屈服,看到斯大林的反應,朱可夫就知道促成蘇軍和華夏國防軍的合作恐怕難度不是一般的大,但是朱可夫還是決定勸說一下斯大林,畢竟這關係到蘇聯整個東邊領土的安全。

“總書記同志,我認爲我們和華夏國防軍合作還是很有必要的。

”朱可夫再次向斯大林提議的。

此時的斯大林已經從之前的憤怒當中清醒了過來,他也明白此時如果蘇軍能夠在遠東和華夏國防軍聯手對付日軍是最好的選擇,但是一旦蘇聯提出聯手,華夏一定會要求蘇聯歸還領土,這些年斯大林已經非常清楚趙漢青的強硬了。

讓斯大林白白放棄遠東外興安領、庫頁島等土地,他怎麼也做不到,不過這時候斯大林也意識到蘇聯正在面臨東西兩面來自德日兩國的雙重壓力,他必須做出新的部署,要不然蘇聯將面臨非常大的危機。

“朱可夫同志,你要搞明白,不是我們紅軍不和華夏國防軍合作,而是華夏人出價太高,我們那次和華夏商談任何議題,他們不都是首先向我們提出歸還他們領土的問題,讓我們白白將那些到手的土地還給他們,這樣做是在犯罪、是賣國,你知道嗎?

再說就算我同意了,*那羣人就能夠全部同意嘛?說不定正好讓托洛茨基找到了攻擊我的藉口呢

!”斯大林對朱可夫說道。

托洛茨基,這個歷史上此時本應被斯大林流放國外的蘇聯紅黨元老級人物,現在卻依然在蘇聯並且身兼要職,擔任蘇俄最高軍事委員會副主席之位,不過這個時空裡,他依然是和斯大林對着幹的,只不過他幸運的是他此時在黨內的支持者不少,沒有被斯大林打壓到流亡國外的下場。

這個時空裡的蘇聯,雖然整體國力被極大的削弱,但是正是因爲如此原本斯大林應該早就進行的大清除運動,在這個時空裡竟然沒有發生,衆多蘇聯精英級人才都被保留了下來,沒有在大清洗運動中被迫害致死,算是一定程度上保留了蘇軍的元氣。

像原本應該在大清洗當中被處決的蘇軍圖哈切夫斯基元帥,布留赫爾元帥,葉戈羅夫元帥等人,此時都沒有被處決,此外還有托洛茨基、季諾維也夫、加米涅夫、雅基爾等一大批蘇聯元老級人物都沒有死,可以說此時的蘇聯人才濟濟。

此時的蘇聯紅黨內部主要分成兩個派系,一派以斯大林爲首,一派以托洛茨基爲首,目前斯大林這派實力較爲強大,掌握蘇軍60%的軍隊,而托洛茨基這派的實力也不可小覷,此時斯大林是蘇聯紅黨內地位第一人,托洛茨基排在第二。

聽了斯大林的話,朱可夫終於明白斯大林也有和華夏聯手的打算,只不過中間阻礙太多而已。

“總書記,*那邊我相信不成問題,誰要是不同意,你就派誰去遠東和日軍作戰去,到時候相信*會同意和華夏聯手的,唯一有問題的就是我們付出多麼大的代價的問題。”

“繼續說。”顯然朱可夫的話引起斯大林的重視。

“首先華夏提出讓我們歸還遠東斯塔諾夫山脈(外興安領)、阿穆爾河(黑龍江)、薩哈林島(庫頁島)等地區,現在這些地區都掌握在日本人手中,華夏既然想要我們就給他,只不過需要他們自己去拿。

一旦華夏要想收回這些地區就必須和我們聯手趕走日本人,這樣我們也可以收回我們的東西伯利亞地區了。

現在這些土地都沒掌握在我們手中,我們沒有得到絲毫好處,我們還佔着這個名分幹什麼,就是我們現在名義上不將這些地區交還給華夏,未來華夏也可以自己從日本手中奪回來。

現在我們還不如賣個順水人情,名義上將這些地區全部交還給華夏政府,他們要想真正拿回這些地區就只有和我們一個對付日本,用這些已經不在我們掌控中的土地換回我們國家東邊邊境的安定,我們不吃虧。

至於現在已經歸屬於哈薩克斯坦加盟共和國,以及吉爾吉斯斯坦加盟共和國的原本華夏的土地,我們就不要提了,如果華夏提出來,我們儘量應付過去,到時的東西我們不可能交出去。”朱可夫對斯大林認真的解釋道。

斯大林聽完朱可夫的這一番話後,陷入了沉思,確實此時整個外興安領地區法律上都已經屬於蘇聯的領土了,畢竟當年清政府白紙黑字的將這些地區割讓給了蘇聯,但問題是此時華夏以這都是不平等條約爲由,不承認這些條款的合法性

所以華夏也對外興安領地區提出主權要求,但是不管是蘇聯還是華夏此時都沒有真正佔領遠東這塊土地,而是落入了日本人之手,隨着日本人也對這塊土地提出領土要求。

這讓斯大林認識到,不管誰提出領土要求,不管什麼合法性不合法性,誰佔領了就屬於誰。

現在遠東都已經不在蘇聯手中了,這就是相當於用一塊在別人手中的土地名義上交給華夏,然後和華夏國防軍聯合對付日本人。

等趕跑了日本人,蘇聯的東面威脅就解除了,到時候說不定還能從趁亂將遠東再次佔據也說不定呢!這就是一時之間斯大林心中做出的打算。

“好,朱可夫同志,我同意你的提議,現在我們就展開*會議,爭取會議上可以通過這項提議,促成和華夏國防軍的聯合進攻日軍,解除我國東面的威脅。”最後斯大林終於下定了決心。

第243章 目標基隆第392章 豬一樣的隊員第79章 視察軍工廠第320章 拯救英國軍官第486章 慘烈第218章 利益交換第343章 南雲忠一第115章 日軍瘋了第123章 段祺瑞第455章 泰國人的憤怒第30章 隱蔽行軍第404章 開拓印度市場第307章 不成比例的對抗第529章 困獸猶鬥第395章 德國航母計劃第438章 惡魔獵殺第366章 法國人的悲哀第65章 通車典禮第201章 造勢與東北局勢第355章 美國參戰第7章 土匪們的震撼第273章 鋼鐵和石油第286章 “蝰蛇”出擊第100章 出兵外蒙546第546章第89章 進入成都第32章 謹小慎微的陸洪濤第94章 裝甲出動第311章 裝甲部隊第287章 獵殺簡介一下中華武術之內家拳第145章 東征(二)第177章 日本出兵第573章 轟炸琉球羣島第244章 日本的特戰隊第503章 朝鮮戰役(5)第217章 解惑第492章 決定第312章 大戰前兆第387章 屍山血海第142章 一切都是爲了利益第376章 反擊開始第494章 出擊第456章 日本海軍艦隊出現第569章 困城第217章 解惑第448章 直升機出戰第483章 強攻第488章 夜間進攻第273章 鋼鐵和石油第79章 視察軍工廠第196章 空襲日本航母艦隊(四)第15章 智取縣城第323章 克里姆林宮裡的對話(1)第180章 製造事端第376章 反擊開始第396章 中日特戰兵的再度交鋒第545章 山田死了?第575章 惹禍精第250章 決戰(四)第512章 印度戰略第249章 決戰(三)第461章 國防軍海軍崛起之戰(3)第263章 ‘毒蛇’第553章 薩師俊第350章 偷襲珍珠港(6)第145章 東征(二)第380章 裝備的差距第380章 裝備的差距第146章 東征(三)第144章 東征(一)第268章 收復臺灣(四)第371章 反坦克火箭筒第38章 部隊擴編第106章 列強的干涉第257章 英美的協調第140章 南線作戰(九)第418章 都在咬牙第301章 德國來人537第537章第230章 艱難的通過第332章 隔閡第276章 衝突前奏第183章 濟南攻防戰(二)第76章 陰俄國佬第520章 平城戰場第492章 決定第488章 夜間進攻第146章 東征(三)第324章 克里姆林宮裡的對話(2)第428章 勢大第436章 叢林激戰第192章 出擊第78章 歷史的轉折第144章 東征(一)第391章 讓人心痛傷亡第63章 北洋的妥協第104章 對決日軍第474章 坦克大戰(2)第428章 勢大
第243章 目標基隆第392章 豬一樣的隊員第79章 視察軍工廠第320章 拯救英國軍官第486章 慘烈第218章 利益交換第343章 南雲忠一第115章 日軍瘋了第123章 段祺瑞第455章 泰國人的憤怒第30章 隱蔽行軍第404章 開拓印度市場第307章 不成比例的對抗第529章 困獸猶鬥第395章 德國航母計劃第438章 惡魔獵殺第366章 法國人的悲哀第65章 通車典禮第201章 造勢與東北局勢第355章 美國參戰第7章 土匪們的震撼第273章 鋼鐵和石油第286章 “蝰蛇”出擊第100章 出兵外蒙546第546章第89章 進入成都第32章 謹小慎微的陸洪濤第94章 裝甲出動第311章 裝甲部隊第287章 獵殺簡介一下中華武術之內家拳第145章 東征(二)第177章 日本出兵第573章 轟炸琉球羣島第244章 日本的特戰隊第503章 朝鮮戰役(5)第217章 解惑第492章 決定第312章 大戰前兆第387章 屍山血海第142章 一切都是爲了利益第376章 反擊開始第494章 出擊第456章 日本海軍艦隊出現第569章 困城第217章 解惑第448章 直升機出戰第483章 強攻第488章 夜間進攻第273章 鋼鐵和石油第79章 視察軍工廠第196章 空襲日本航母艦隊(四)第15章 智取縣城第323章 克里姆林宮裡的對話(1)第180章 製造事端第376章 反擊開始第396章 中日特戰兵的再度交鋒第545章 山田死了?第575章 惹禍精第250章 決戰(四)第512章 印度戰略第249章 決戰(三)第461章 國防軍海軍崛起之戰(3)第263章 ‘毒蛇’第553章 薩師俊第350章 偷襲珍珠港(6)第145章 東征(二)第380章 裝備的差距第380章 裝備的差距第146章 東征(三)第144章 東征(一)第268章 收復臺灣(四)第371章 反坦克火箭筒第38章 部隊擴編第106章 列強的干涉第257章 英美的協調第140章 南線作戰(九)第418章 都在咬牙第301章 德國來人537第537章第230章 艱難的通過第332章 隔閡第276章 衝突前奏第183章 濟南攻防戰(二)第76章 陰俄國佬第520章 平城戰場第492章 決定第488章 夜間進攻第146章 東征(三)第324章 克里姆林宮裡的對話(2)第428章 勢大第436章 叢林激戰第192章 出擊第78章 歷史的轉折第144章 東征(一)第391章 讓人心痛傷亡第63章 北洋的妥協第104章 對決日軍第474章 坦克大戰(2)第428章 勢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