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背叛

不過,再難開口喬治·戈申也要開口,這涉及到英國最核心的利益,他們決不允許任何人染指印度,所以喬治·戈申在和湯姆森商量好之後,最終決定英軍收拾裝備準備打包返回印度。

喬治·戈申和湯姆森知道他們的撤軍計劃一旦告知李宗仁的國防軍,一定會遭到華夏李宗仁的阻止,索性喬治·戈申和湯姆森兩人一商量,決定將算最後國防軍不同意英軍撤軍,他們也會強行撤軍。

湯姆森開始集合緬甸的英軍部隊收集武器彈藥,做好撤軍的準備,而喬治·戈申則前往國防軍指揮部李宗仁那裡向李宗仁交代他們英軍決定撤軍的事情。

和喬治·戈申預想的一樣,李宗仁在聽到他們打算撤軍返回印度,馬上色變,不過李宗仁沒有像喬治·戈申想象的那樣大發雷霆,反而沉默了。

李宗仁在沉默半天之後,陰沉着臉色向喬治·戈申提出,他們理解英軍的擔憂,不過李宗仁認爲佔領斯里蘭卡的日軍短時間內不會進攻印度的,他希望英軍可以在緬甸在待上一個月,等到李宗仁向國內請求援兵趕到之後,他們再撤軍,李宗仁絕不阻攔。

這時候英軍一旦撤軍,國防軍如果沒有援兵馬上填補上英軍撤離後留下的防線空缺,日軍發起進攻的話,國防軍很難守住這條漫長的緬甸防線。

李宗仁不是不對英軍要求撤軍感到生氣,不過李宗仁知道英國人這種做法無可厚非,他們在乎只是自己國家的利益,要是換做李宗仁也會這樣做,所以李宗仁在喬治·戈申提出英軍撤軍返回印度時,並沒有表現出對英國人的憤怒。

不過事情有輕重緩急,此時日軍在斯里蘭卡明顯沒有站穩腳跟,一個月之內日軍很難對印度發起強大的攻勢,再說印度此時還有近10萬的英軍防禦,喬治·戈申完全沒必要此時馬上從緬甸撤軍。

他們只需要在緬甸防線再幫助國防軍防守一個月,讓李宗仁有時間向趙漢青求援,讓趙漢青從最近的軍區調撥兵力填補英軍撤離後的防線空缺,那時候英軍即便是撤離了,國防軍憑藉自己的力量也足以防守住整條緬甸防線。

本來李宗仁以爲英國人應該體諒國防軍的難處,畢竟一旦他們此時撤軍,日軍絕不會放過進攻國防軍防線的機會,而國防軍就是實力再強,也沒有自大到認爲自己憑藉30萬部隊就能抵擋住日軍60萬精銳的強攻。

日軍部隊的戰鬥力還是很強的,就是國防軍憑藉這條防線守住了日軍的攻勢,等到了國內援軍的到來,那時候李宗任手中這兩個國防軍集團軍到時候恐怕將付出難以想象的代價。

所以李宗任是絕不同意此時讓喬治·戈申帶領英軍撤離的,哪怕英國人在這裡再待上一個月,到時候國防軍也可以緊急調撥一部分兵力趕到緬甸穩住緬甸防線

可是讓李宗仁想不到的是,當他提出讓英軍在緬甸再待上一個月,等到國防軍援軍趕到之後,他們再撤軍的這個要求,竟然讓喬治·戈申一口回絕了,喬治·戈申直言他們必須馬上率領英軍返回印度。

這讓李宗仁一時沒有反應過來,他怎麼也想不到英國人竟然會拒絕這樣一個合理的要求,隨後李宗仁再也忍不住了,對着喬治·戈申狂吼道:“你們這些卑劣的英國佬,tm的還有沒有點軍事常識啊,你們這個時候撤軍,不是tm的將我們國防軍推向火坑嘛!”

面對李宗仁的憤怒,喬治·戈申也感到一陣羞愧,他也知道這個時候英軍撤軍,確實非常不仁義,但是沒有辦法,在英國利益和國防軍安全之間,他果斷的選擇了前者。

隨後喬治·戈申依然堅定自己的意見,告訴李宗仁英軍必須馬上撤軍,這是他們全體英軍將領的共識,不會改變,他希望國防軍儘快派出部隊接防他們英軍原先防守的防線。

其實喬治·戈申之所以不答應李宗仁再繼續在緬甸幫助國防軍防守一個月的要求,一是因爲他不放心印度,擔心日軍會不按常理出牌,短時間就對印度出兵,因爲日軍這次攻陷斯里蘭卡本就是不安常理出招,喬治·戈申的擔心是必要的。

畢竟在喬治·戈申眼中英國是絕不能失去印度的,哪怕日軍短時間內發起對印度的進攻只有百分之三十的機率,他也不敢冒險。

原因二是,喬治·戈申擔心他如果答應李宗仁在緬甸多防守一個月,如果日軍恰好在這一個月裡向他們防線發起進攻的話,到時候英軍想撤都撤不了了。

而且抵禦日軍的強攻,英國必將付出不小的傷亡,畢竟日軍的戰鬥力英國是親身體驗過的,到時候英國如果在緬甸傷亡慘重,喬治·戈申返回印度後,拿什麼抵禦斯里蘭卡上日軍的進攻?

所以基於這兩條原因,喬治·戈申才拒絕了李宗仁的要求,決定馬上帶兵返回印度,至於英軍撤離後,國防軍如何面對日軍的攻勢。

喬治·戈申就顧不了這麼多了,他本着死道友不死貧道的理念,在自己利益受損和盟友部隊安全之間,喬治·戈申果斷的選擇了前者。

面對喬治·戈申決定馬上讓英軍撤離的要求,李宗仁感覺自己真想殺了這個可惡的英國佬,強忍着怒火面看着喬治·戈申離去,李宗仁直接掀了指揮部的桌子。

“tm的,英國佬就是一羣小人,一羣只知道出賣盟友的叛徒……”等到喬治·戈申離開李宗仁的指揮部,李宗仁再也忍不住怒吼道。

杜聿明在看到李宗仁暴走的模樣,趕緊上前制止,勸說李宗仁,這個時候最重要的是將英軍要撤軍的消息告訴國內的趙漢青,請求援兵,要不然等英軍真的撤軍緬甸了,對面的小鬼子絕對不會放過這個進攻國防軍的絕佳時機的

當趙漢青收了了李宗仁從緬甸發回來的加急電報後,瞭解到了具體情況後,趙漢青也爲英國的這種‘背叛’感到憤怒,不過趙漢青知道這個時候憤怒是解決不了問題的,他冷靜下來思考如何化解英軍撤離後,李宗仁在緬甸面臨的危險。

這個時候,最好的辦法就是趕緊派兵支援李宗仁,只不過就算此時趙漢青立刻下令從最近的華夏西南軍區或是南方軍區調兵支援李宗仁,至少也需要半個月的時間才能趕到。

因爲部隊的集結,物資的調配,行軍等待都需要時間的,而英國明顯不願在緬甸多待,在趙漢青收到李宗仁的電報的時候,英軍司令官湯姆森中將已經開始了英軍從緬甸防線的撤離。

至於一部分基金的國防軍將領要求攔截下來準備撤軍英軍部隊時,直接被李宗仁駁回了,這個時候光面對日軍的威脅都已經夠讓李宗仁頭痛的了。

這個時候在和準備撤離的英軍發生衝突,這會讓日軍找到趁火打劫的機會,最後還是便宜了日本人。

8月17日凌晨3點鐘,緬甸幾處防線上的英軍部隊在收到湯姆森下達的撤出陣地防線的命令後,將防線移交給了前來接防的國防軍部隊。

本來李宗仁已經做好了應對日軍進攻的全面防禦計劃,可是隨着英軍的突然撤軍,李宗仁的計劃被全面打亂了,面對英軍撤離後留下的衆多防禦空缺,李宗仁手中實在拿不出多少部隊填補這個缺口。

沒辦法,李宗仁只好從國防軍防守的幾處防線上調出部分兵力防守英軍留下的防線空缺,這無疑讓國防軍的防守任務更爲艱難,但這也是沒有辦法的。

國內的援兵短時間內是不可能趕來的,趙漢青告訴李宗仁第一波援兵大約會在半個月之後趕到,隨後還會有第二波援兵,讓他堅守住防線,一定要堅持到援兵趕到。

李宗仁和趙漢青即便是在英軍背叛後,也沒有絲毫打算放棄緬甸退守的打算,國防軍在緬甸這條防線經營了這麼久,實在沒有理由放棄這條防線。

而且放棄了這條緬甸防線後,國防軍在緬甸就再無防線可守了,只能退回華夏雲南邊境,這對於國防軍的士氣打擊太大,且趙漢青也絕不允許國防軍有部隊那支未戰先逃的例子出現。

而且此時華夏和日本已經宣戰了,戰鬥在哪裡都要打的,雙方的戰爭已經避免不了了,國防軍不會將戰火燒到自己國家邊境,“禦敵於國門之外”這句話不僅僅是說說而已。

英軍從凌晨三點開始撤軍,直到上午11點半才完成全部的撤軍任務,國防軍於11點時分正式接防英國人留下的所以防線。

喬治·戈申打算留下部分英國軍官協助國防軍迅速接防他們留下的防線,畢竟英國人要比國防軍更加熟悉他們防守的陣地,卻被李宗仁直接拒絕了,此時李宗仁對英國人痛惡至極,對於喬治·戈申的善意根本就不接受

第373章 偷襲機場第86章 初戰第576章 總攻平壤第325章 和蘇軍聯手第452章 獸.性再現第236章 高志航第200章 結束第515章 世界第三強軍第142章 一切都是爲了利益第480章 來自遠東的消息第345章 偷襲珍珠港(1)第357章 石原莞爾第143章 撕破臉皮第121章 俄國來人第189章 日軍敗北第228章 未雨綢繆第427章 敵意第508章 德軍新行動第134章 南線作戰(三)第373章 偷襲機場第379章 “梅”機關第54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第476章 致命威脅第581章 山雨欲來第240章 搶灘登陸第497章 薛嶽第140章 南線作戰(九)第293章 搶法國人第536章 空中的較量(中)第434章 拯救第321章 遠東戰役(1)第443章 神兵天降第208章 晉升元帥和出兵關外第413章 爆發第141章 戰火四起第426章 反應第449章 北方戰火欲起第429章 海軍出動第527章 日機的糾纏第79章 視察軍工廠第320章 拯救英國軍官第270章 收復臺灣(六)第467章 會議第172章 戰火重啓(五)第138章 南線作戰(七)第577章 溫水煮青蛙第517章 悲慘的棒子軍第76章 陰俄國佬第474章 坦克大戰(2)第265章 收復臺灣(一)第200章 結束簡介一下民國的建立過程第521章 優劣互補第138章 南線作戰(七)第118章 落幕第296章 遠征終結第432章 輝煌戰果第201章 造勢與東北局勢第241章 澎湖列島第214章 攻破旅大第346章 偷襲珍珠港(2)第99章 外蒙爭端第482章 亂局第389章 畑俊六的不甘第62章 震撼第94章 裝甲出動第474章 坦克大戰(2)第137章 南線作戰(六)第99章 外蒙爭端第253章 決戰(五)第360章 美國的請求第133章 南線作戰(二)第43章 誘敵深入第554章 拼上老底了第9章 整編第567章 全都打瘋了第414章 北方作戰計劃第415章 火箭助推型鑽地炸彈第206章 新組政黨第76章 陰俄國佬第504章 日本新謀劃第101章 首勝第251章 潛艇出擊第446章 局勢逆轉第181章 戰前風雲第362章 南洋計劃第452章 獸.性再現第83章 第一架飛機第506章 大不列顛空戰第140章 南線作戰(九)第99章 外蒙爭端第168章 戰火重啓(一)第109章 慘烈戰鬥第484章 變局第308章 德意志的蛻變第413章 爆發第526章 棒子軍們嚇尿了第336章 海獅計劃第18章 青黴素第212章 廢除不平等條約
第373章 偷襲機場第86章 初戰第576章 總攻平壤第325章 和蘇軍聯手第452章 獸.性再現第236章 高志航第200章 結束第515章 世界第三強軍第142章 一切都是爲了利益第480章 來自遠東的消息第345章 偷襲珍珠港(1)第357章 石原莞爾第143章 撕破臉皮第121章 俄國來人第189章 日軍敗北第228章 未雨綢繆第427章 敵意第508章 德軍新行動第134章 南線作戰(三)第373章 偷襲機場第379章 “梅”機關第54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第476章 致命威脅第581章 山雨欲來第240章 搶灘登陸第497章 薛嶽第140章 南線作戰(九)第293章 搶法國人第536章 空中的較量(中)第434章 拯救第321章 遠東戰役(1)第443章 神兵天降第208章 晉升元帥和出兵關外第413章 爆發第141章 戰火四起第426章 反應第449章 北方戰火欲起第429章 海軍出動第527章 日機的糾纏第79章 視察軍工廠第320章 拯救英國軍官第270章 收復臺灣(六)第467章 會議第172章 戰火重啓(五)第138章 南線作戰(七)第577章 溫水煮青蛙第517章 悲慘的棒子軍第76章 陰俄國佬第474章 坦克大戰(2)第265章 收復臺灣(一)第200章 結束簡介一下民國的建立過程第521章 優劣互補第138章 南線作戰(七)第118章 落幕第296章 遠征終結第432章 輝煌戰果第201章 造勢與東北局勢第241章 澎湖列島第214章 攻破旅大第346章 偷襲珍珠港(2)第99章 外蒙爭端第482章 亂局第389章 畑俊六的不甘第62章 震撼第94章 裝甲出動第474章 坦克大戰(2)第137章 南線作戰(六)第99章 外蒙爭端第253章 決戰(五)第360章 美國的請求第133章 南線作戰(二)第43章 誘敵深入第554章 拼上老底了第9章 整編第567章 全都打瘋了第414章 北方作戰計劃第415章 火箭助推型鑽地炸彈第206章 新組政黨第76章 陰俄國佬第504章 日本新謀劃第101章 首勝第251章 潛艇出擊第446章 局勢逆轉第181章 戰前風雲第362章 南洋計劃第452章 獸.性再現第83章 第一架飛機第506章 大不列顛空戰第140章 南線作戰(九)第99章 外蒙爭端第168章 戰火重啓(一)第109章 慘烈戰鬥第484章 變局第308章 德意志的蛻變第413章 爆發第526章 棒子軍們嚇尿了第336章 海獅計劃第18章 青黴素第212章 廢除不平等條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