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劉瑾的把柄

我由劉瑾和小誠子陪着,從弘德殿走出來,此時已是月上高空了,剛纔那麼緊急會議,一開就是幾個小時,搞得我都還沒有吃晚飯。

衆臣都已經散去了,準備明天早朝的事宜。而在大殿外,“八虎”中的高風、羅祥、魏彬、丘聚等四個太監都略帶不安地等候在外面。

他們四人向我叩首行禮後,還沒有來得及說什麼,劉瑾已是不悅地掃了他們四個一眼,冷冷地說道:“哼!皇上不在京那段時間,你們四個都幹了些什麼?引得朝廷上下不滿,陷咱家於不義。咱家說過你們多少次了,你們就是不聽。現在安化王還以此爲藉口,犯上作亂,矛頭都指向了咱家,幸好皇上明英,不爲流言所動。若不然咱家便是萬死也難辭其罪!”

劉瑾當着我的面,將高風四人怒斥了一通。他這麼做一半是因爲生氣,另一半怕就是在我面前演戲了,一下子就將責任全部推卸到了手下四人身上。我知道若不是上頭有劉瑾撐腰,他手下的“八虎”又有什麼膽子敢胡作非爲。

高風、羅祥、魏彬、丘聚等四個太監平時也行橫行一世,但此刻卻是被罵了個狗血淋頭,還不敢說半句話,只是像哈巴狗一般連連點頭,又向我叩頭認罪。

我負着手沒有表態,所謂打狗也要看主人。劉瑾見我不說話,便是哼了一聲道:“你們四個給我滾回去好好反省一下!若日後再敢這麼胡作非爲,陛下不砍了你們的腦袋,咱家也絕不輕饒!”

“奴才告退……”惶恐不安的高風、羅祥、魏彬、丘聚四人,求饒過後,各自擦了一把汗,屁滾尿流地退下去了。

劉瑾罵走了四人後,又下跪地對我請罪道:“皇上請息怒。這都是老奴平時疏於管教。才讓下面的人這麼無法無天,才鬧出了今天這樣的事來。老奴真是難辭其咎,還請皇上降罪。”

我也知道這是劉瑾表面上的說詞,於是回答道:“劉公公也不必過於自責了。你前段時間爲了朕的事如此操勞,有所疏失也不能全怪你。況且朕清楚那安化王造反的事,更是與公公你無關。”我說着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以示安撫。

劉瑾一臉感激,又跪下向我叩頭道:“皇上聖明,皇上對老奴如此信任,老奴真是縱死無憾!”

這時候,太后那邊管事的老太監秦公公過來傳話,“陛下,老奴奉太后懿旨,請皇上和劉公公去慈寧宮說話。”

這太后也不簡單啊!什麼消息她都知道的這麼快。叫我過去,可能是問問情況,不過叫上劉瑾,肯定是要訓斥他了。想到第一次入宮時,劉瑾在太后面前的模樣,心知他這回有得受了。

來到慈寧宮,我卻沒有見到劉陵,可能是太后要和我們單獨談話,所以讓她迴避了吧。等我和劉瑾向太后行禮問安後,太后面色平靜地對我說道:“皇上,事情哀家已經知道了。皇上對此已有對策了嗎?”

我回答道:“母后,剛纔兒臣已經急召了列爲大臣們開會商議,已經決定了明日就出兵平叛。還請母后放心。”

太后聽了我的回答,欣慰地點了點頭,接着將目光投向了劉瑾,眼中已是泛起了怒氣,“安化王所發的那篇檄文,哀家剛纔已經讓劉貴人讀給哀家聽過了。劉瑾,哀家現在想聽聽你有什麼說法?”

劉瑾聞言,露出一臉委屈之色,再次拜倒在太后面前,大呼道:“太后娘娘,老奴冤枉啊!”

看見劉瑾的反應,我心裡感覺有些奇怪了,雖說剛纔他也向我認罪了,但說得都只是些表面話,而且明白我不會把他怎麼樣,而在此時,我卻發現他的眼中真正閃過了一比驚懼之色。看來他不怕我,卻是真的怕太后。

太后緩緩問道:“劉瑾,你爲何要喊冤?你是說安化王冤枉你,還是想說哀家在冤枉你啊?”

劉瑾又叩了一個頭,帶着哭腔道:“太后,老奴伴駕多年,伺候皇上……老奴對您和皇上的忠心日月可鑑……”

太后合了閤眼皮,有些不耐煩地說道:“好了,別跟哀家講這些廢話。哀家叫你來,不是要聽你表忠心的。”

劉瑾又說道:“太后,奴才這去年,一直在外忙於找尋皇上和下落,到至疏於管教下面的一干人,高風、羅祥他們總是以爲老奴得到皇上與太后的寵幸,就有所依仗,做了一些出格之事,以至發展到橫行無忌,纔會引出如今的事來。這些歸根結底都是老奴之錯。老奴甘願受罰,還請太后降罪!”

“降罪?”太后瞪了劉瑾一眼道:“哀家砍了你的腦袋,就能平息這次的叛亂了嗎?”

劉瑾毅然答道:“太后明斷,老奴願一死以報皇恩!”

太后搖了搖頭道:“哀家只是擔心安化王謀反之事,與北方的韃靼有所關聯。”

劉瑾鬆了口氣道:“太后請寬心,東廠的密探一直在秘密監視着北疆的情況,到目前爲止,北方的韃靼人並無異動。安化王此次造反,純屬倉促起事,對朝廷並無太大的威脅。”

我心想,劉瑾手裡掌握的情報機關,還真是遍佈了全天下,可能這次安化王造反之事,他纔是第一個得到消息的人。

太后點點頭又道:“北疆有鎮北候司馬威的大軍守着,應該也出不了什麼大亂子。不過這次的事,哀家聽說內閣的衆臣工們都對你劉瑾大表不滿,爲召平天下之理,也爲了不能讓皇上難做,你必須儘快有個交待。”

劉瑾應聲道:“太后,老奴明白了,明日早朝,老奴願自領廷杖一百,以示懲戒。老奴當衆捱了打,不僅可以封住衆內閣之口,也是給老奴手下那些人一個敬示,相信他們日後一定會有所收斂,必不會再給皇上和太后添麻煩了。”

我聽劉瑾說他自願請罰,心想這胖太監倒是聰明,砍頭和被打屁股比較起來,後者自然要便宜許多。太后聞言,這才稍稍滿意地點了點頭道:“既然如此,哀家也就不多說什麼了。”她頓了頓又道,“西北安化王作亂,雖然眼下對朝廷來說,只是一場小風波,但哀家可不希望這場風波會擴大。劉瑾,你記得加派東西廠的手人,嚴密監視此間其它幾位蕃王的動靜,尤其是寧王的反應。這些事不用哀家來教你做吧?”

“太后聖明!”劉瑾又連忙答應道:“老奴知道該怎麼辦。老奴一定瑾遵太后您的旨意,絕不會再出什麼紕漏。”

“那好吧。”太后揮手道:“你先下去做你的事吧。哀家單獨和皇上說幾句話。”

劉瑾接受完“教育”之後,匆匆退了下去,只殿內只留下太后與我。太后叫我坐到她身邊,語氣平和地說道:“皇上,哀家知道自從你回宮以後,這幾月確實改變了許多,不再貪圖玩樂,一直勤於朝政,這令哀家很欣慰。”

我和劉瑾一起並叫過來,他捱了一頓臭罵後灰溜溜地走了,而我卻得到了太后的表揚,心中自暗高興,口裡卻謙虛地答應道:“多謝母后誇獎,其實這些都是兒臣應該做的。兒臣因爲失憶忘了以前的事,不過卻牢記了母后的教訓,所以兒臣以後一定會加倍努力,做個好皇帝,決不讓母后您失望。”

太后欣慰地道:“皇上您能這般努力,先皇在天之靈也會高興的。”她頓了頓,又接着說道,“此次安化王在西北作亂之事,皇上對此也不必自責,自古以來,不忠之臣,必不會有好下場。皇上只要儘早決策,將此次亂事平息,以免禍事擴大便好了。”

我又應道:“母后放心,關於發兵平叛的事宜,兒臣剛纔與衆臣們都商議妥當了。明日早朝便下旨發兵。”

太后舒了一口氣道:“其實在各地的蕃王之中,哀家最擔心的還是寧王。昔日先帝登位,繼成大統,自認能力出衆的寧王必對此一直耿耿於懷。如今先皇不在了,朱家的天下就交由皇兒您來擔當。江山社稷,任重道遠,哀家只是個婦道人家,幫不了皇上什麼幫,一切都還得靠皇上自己。”

我微笑道:“母后您可別這麼說,兒臣我還年輕,好多事要靠母后您指點哩。而且母后您可厲害了,呵!就拿劉瑾來說吧,除了您之外,天下間怕是還沒有一個人能把劉瑾收得服服帖帖的。”

我聽劉瑾說,弘治帝給太后留下有遺詔制約寧王。那麼想來我“父皇”對劉瑾也防着一手。因此這時我心裡很想知道,劉瑾到底有什麼把柄握在太后手裡?

太后聞言,所有所感沉了半晌,才緩緩說道:“皇上,當年先皇當正值壯年,卻不幸駕崩,你繼位大統之時,年紀尚幼。朝中的局勢不穩,除了少數忠於先皇的大臣之外,其它如寧王等人都懷有異心,當時我們孤兒寡婦,處境可說是什麼艱難……”

我不知道太后要告訴我些什麼,只好點了點頭,沒有插話,但聽她接着說道:“當爲對付妖后,劉瑾也算立過功勞。先皇在時,就曾讚許過劉瑾此人,說他膽大細心,手段非凡,加上他自幼陪伴皇上,所以當時很多事要靠着劉瑾去辦,先皇才留下遺旨,讓他掌着東西二廠之印,統管着錦衣衛。”

我這才明白到,原來劉瑾之所以能夠得勢,最初就是皇帝家的人默許給他的。其目的不過是要讓他當一隻看門狗,以制約羣臣,看守好皇室的大門。而劉瑾本身也不是省油的燈,由於陪伴太子之利,得到正德的寵幸,很快又結黨成羣,摸爬滾打,纔有了今天如此的權勢。

“母后,可是現在百官們對劉瑾的意見很大,我想您也知道了。就兒臣剛回宮的時候,李東陽他們三位內閣的大臣,就悄悄給朕遞了摺子,要求彈劾劉瑾,而今天關於那檄文的事,內閣大臣們都咬着不放,想要朕立刻把劉瑾給辦了。不過後來兒朕給搪塞了過去……”

太后聽了我的話,露出一絲不悅之色,“李東陽與楊一清他們幾個總喜歡以忠臣自居,說到底,他們一個個都懼怕劉瑾,所以就知道在下面搞這些小動作,總想拿皇上當槍使,虧他們還是些讀書人!他們也不想想,劉瑾如今掌着東西二廠,全京城的錦衣衛,加上他手下的親信,現在京城裡大內衛士、禁軍有一半都是劉瑾的人,要是真鬧出點事了,最後還不知怎麼收場……哼!李東陽他們真是一羣混賬東西!”

太后罵起人來,還真是不留口,幾個內閣首輔大臣,已是被她批評的一文不值,我連連點頭,卻聽她又說道,“皇上,這有些地方也要怪你了,以往你總是寵幸劉瑾和他下面那幫人,纔會使得他們越來越放肆。”

我心道,這可不關我的事,要怪也只能怪已死了朱厚照了,不過現在我頂替了他的位子,也只得跟着低頭認錯,“母后,這是兒臣的錯。”我又試探着問道,“兒臣現在已經後悔了,現在劉瑾手裡的權利有這麼大,母后您看是不是要找機會把他給廢了?”

太后搖了搖頭,成竹在胸地說道:“皇上,明早你當衆處罰劉瑾一百庭杖,做一個敬示便好了。爲了監視寧王,以後還要很多事要用着劉瑾。而且有劉瑾在,李東陽他們纔會知道恪盡職守。他們想搬倒劉瑾,劉瑾自然也時刻想收拾他們……爲君之道在於御人,不管怎麼樣,皇上只要能平衡了各方的勢力,讓他們都圍着你做事就行了。這樣我大明的江山才能安定。”

聽過太后的教導,我真是忍不住佩服,什麼叫權術?眼前這個在皇宮中地位最高的女人,今天真是給我好好上了一課。不過想到劉瑾現在手中的勢力這麼大,那他豈不是可以在整個京城裡翻手爲雲覆手爲雨。表面上看劉瑾對我是忠心耿耿的,但保不定哪天會出什麼狀況。

太后見我眼中還有疑惑之色,便又微笑着說道:“皇上也不必太過擔心劉瑾了。他這個人雖然很有能耐,也很有野心,不過他終歸是個太監。先皇駕崩前,能夠放心在劉瑾伺候在皇上身邊,便是這個原因了。”她稍稍一頓,又解釋道,“太監是一個不完整的人,宮中每一個太監淨身之後,他們的寶貝都放在寶貝房裡,等到死後一起入土安葬,若不然便不得安生。而劉瑾的寶貝卻不在寶貝房裡。先皇駕崩前,便讓哀家找地方將此物收藏好了。這些都是先皇的臨終前安排。以前皇上年輕任信,這些事哀家也就沒讓你知道,不過現在哀家感皇上真正成熟了,可以真正擔負起大明的江山了,也就將這些事一併告訴你了。”

“哦!原來如此,兒臣都明白了。父皇他可真是英明神武,深謀遠略啊!”

我口裡對自己的“父皇”弘治帝表示欽佩,而心中卻想這招可真是狠毒啊!剛纔就一直在猜想,劉瑾到底有什麼把柄被太后抓在手裡?現在才知道,被太后緊緊抓着的不是他的“把柄”,而是他的“寶貝”。我想着忍不住心中暗笑,同時亦有點同情劉瑾了,當太監還真是可憐啊!

第一百零二章 新歡舊愛第三十章 再會女殺手第七十七章 回京第一百八十七章 做客沈府第一百三十一章 天下五大高手第一百八十六章 再會沈菲鳳第七十三章 形勢複雜第五十一章 運鏢軼事第一百零七章 翻手爲雲覆手雨第一百零九章 翩翩假公子第七十三章 形勢複雜第一百六十九章 鏖戰長街第七十九章 遊覽後宮第一百二十章 叛亂事件第一百四十三章 武林大會的陰謀第二百零九章 大戰韃靼小王子第一百章零一章 睹物思人第九十一章 囂張的西藏小王子第二百一十五章 殘局第九十六章 鴻圖大業和第三產業第七十九章 遊覽後宮第一百二十四章 出宮探訪第七十八章 拜見太后第七十七章 回京第六十二章 洞口抗敵第二百零九章 大戰韃靼小王子第六十二章 洞口抗敵第二百一十八章 治國之道第一百七十八章 猶疑第一百五十七章 物理化學第一百四十四章 聯合抗日第九十六章 鴻圖大業和第三產業第一百一十四章 鳳臨閣第六十四章 大難不死第三十七章 美麗的誤會第一百二十二章 杖責劉瑾第四十四章 上街購物第七十六章 皇威小試第一百四十七章 漂流第四十四章 上街購物第九章小鐵盒第一百九十七章 大同府第二十六章 福禍相依第一百四十一章 無聊的比武第六十三章 仙劍奇俠新傳第二百二十二章 開創大明盛世第五十九章 林月如的威風第一百九十四章 杭州剿寇第一百七十九章 論交王明陽第二百二十三章 恢復記憶第一百零二章 新歡舊愛第六十章 在劫難逃第一百二十四章 出宮探訪第四十章 資本論第一百一十九章 藏在背後的敵人第一百二十八章 半路搭車第一百九十六章 籌謀劉瑾第一百九十章 夜會沈鳳菲第七十九章 遊覽後宮第二百零三章 與君相交第一百三十七章 善惡到頭終有報第一百九十五章 喜得貴子第十六章 鏢局治病第四十七章 我想回北京第一百一十九章 藏在背後的敵人第二十二章 誤入賊窩第八十五章 坦白從寬第八章 隨遇而安第十四章 初入通州府第一百七十章 叛亂的序曲第六十九章 狹路相逢第一百一十章 仇人見面第二十八章 大搖大擺回北京第一百三十四章 簡單手段第九十一章 囂張的西藏小王子第一百五十二章 智誆小寧王第八章 隨遇而安第五十章 一路往北第一百六十九章 鏖戰長街第八章 隨遇而安第一百六十六章 浮出水面第二百一十四章 決戰宮闈第一百八十三章 寧王遺孤第一百五十五章 家丁生涯第七十九章 遊覽後宮第二百章 大同女神捕第六十二章 洞口抗敵第八章 隨遇而安第一百八十八章 繡坊偶遇第一百一十章 仇人見面第九十一章 囂張的西藏小王子第一百四十八章 海戰第二百零五章 棋差一着第一百七十章 叛亂的序曲第八十九章 藏珍閣第一百一十一章 京城教父第四十九章 雌威大發第四十八章 小寧王第七十二章 不辭而別(求推薦)第二百零四章 同在異鄉爲異客
第一百零二章 新歡舊愛第三十章 再會女殺手第七十七章 回京第一百八十七章 做客沈府第一百三十一章 天下五大高手第一百八十六章 再會沈菲鳳第七十三章 形勢複雜第五十一章 運鏢軼事第一百零七章 翻手爲雲覆手雨第一百零九章 翩翩假公子第七十三章 形勢複雜第一百六十九章 鏖戰長街第七十九章 遊覽後宮第一百二十章 叛亂事件第一百四十三章 武林大會的陰謀第二百零九章 大戰韃靼小王子第一百章零一章 睹物思人第九十一章 囂張的西藏小王子第二百一十五章 殘局第九十六章 鴻圖大業和第三產業第七十九章 遊覽後宮第一百二十四章 出宮探訪第七十八章 拜見太后第七十七章 回京第六十二章 洞口抗敵第二百零九章 大戰韃靼小王子第六十二章 洞口抗敵第二百一十八章 治國之道第一百七十八章 猶疑第一百五十七章 物理化學第一百四十四章 聯合抗日第九十六章 鴻圖大業和第三產業第一百一十四章 鳳臨閣第六十四章 大難不死第三十七章 美麗的誤會第一百二十二章 杖責劉瑾第四十四章 上街購物第七十六章 皇威小試第一百四十七章 漂流第四十四章 上街購物第九章小鐵盒第一百九十七章 大同府第二十六章 福禍相依第一百四十一章 無聊的比武第六十三章 仙劍奇俠新傳第二百二十二章 開創大明盛世第五十九章 林月如的威風第一百九十四章 杭州剿寇第一百七十九章 論交王明陽第二百二十三章 恢復記憶第一百零二章 新歡舊愛第六十章 在劫難逃第一百二十四章 出宮探訪第四十章 資本論第一百一十九章 藏在背後的敵人第一百二十八章 半路搭車第一百九十六章 籌謀劉瑾第一百九十章 夜會沈鳳菲第七十九章 遊覽後宮第二百零三章 與君相交第一百三十七章 善惡到頭終有報第一百九十五章 喜得貴子第十六章 鏢局治病第四十七章 我想回北京第一百一十九章 藏在背後的敵人第二十二章 誤入賊窩第八十五章 坦白從寬第八章 隨遇而安第十四章 初入通州府第一百七十章 叛亂的序曲第六十九章 狹路相逢第一百一十章 仇人見面第二十八章 大搖大擺回北京第一百三十四章 簡單手段第九十一章 囂張的西藏小王子第一百五十二章 智誆小寧王第八章 隨遇而安第五十章 一路往北第一百六十九章 鏖戰長街第八章 隨遇而安第一百六十六章 浮出水面第二百一十四章 決戰宮闈第一百八十三章 寧王遺孤第一百五十五章 家丁生涯第七十九章 遊覽後宮第二百章 大同女神捕第六十二章 洞口抗敵第八章 隨遇而安第一百八十八章 繡坊偶遇第一百一十章 仇人見面第九十一章 囂張的西藏小王子第一百四十八章 海戰第二百零五章 棋差一着第一百七十章 叛亂的序曲第八十九章 藏珍閣第一百一十一章 京城教父第四十九章 雌威大發第四十八章 小寧王第七十二章 不辭而別(求推薦)第二百零四章 同在異鄉爲異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