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聯合抗日

四月初八,武林大會如期召開了。此時正值驕陽最當空,開封府鐵槍門楊家校場上,聚積了近千名江湖人士。

主席上坐着武林大會的號召者——鐵槍門楊天鄴,此人五十年紀,身材瘦小,不過雙目有神,彰顯出一股豪邁之氣。在他的旁邊還設有兩席,挨着次序排下來,首先是少林寺達摩院的首座無色禪師,那和尚看上去只有四十多歲,罐骨高凸出,精神內斂,像個深藏不露的高手,不知道少林寺的傳說中七十二項絕技,他練會了幾項。接下來是長白山的逍遙神仙,他安然而坐,神態淡定,從外表看不年齡有多大,不過他那一對白眉倒是什麼醒目,看上去像是個內家高手,但他的內功肯定是比不上我的。五大高手來了兩位,本來武當的衝靈道人,應該也會來的,現在武當派不見一個人,可能真是那天被我和柳飄飄長敗了,沒面子就**了。

再入下一層,又設有二十多個座位,聽錦兒的介紹,大多是些江湖上有名有望的人士,什麼洛陽正氣門的門主王孝衛,天津忠義拳的掌門劉一飛,四川唐門的掌門唐鈺,還有空峒派的長老李文亮,太原萬馬堂的堂主馬長空,華山派的掌門令狐不羣,峨嵋派的滅情師太,泰山派的靈冠道長等等,可說是武林的大半羣精英都倒齊了,看來這個鐵槍門的楊天鄴在江湖上果然是有點面子的人。

錦兒給我說了一大堆七幫八派的姓名,她經常奉劉瑾之命在外辦事,對江湖的人事十分的瞭解。不過我是沒有太仔細地記那些人的名字去,只是抱着看美女的心態,左顧右盼,可惜暫時沒有發現。

除了上述那些有頭有臉,有名有姓的各門各派的一二把手之外在臺上有席位之外,下面的廣場上還稀稀鬆鬆地站了近千人。這些人都是江湖中的蝦門小派,或者單槍匹馬的江湖遊散人士,這些人都三五成羣聚在一起,七嘴八舌地閒聊着,議論紛紛。由於這些江湖人士都來自五湖四海,口音各有不同,還有些操着粗口,所以場面很紛亂,一時間顯得人聲鼎沸。

開始我還以爲必須要英雄貼才能夠來參加這武林大會,來了才知道是不需要門票的,只不過大多數不請自來的人都沒有坐位安排,也沒有茶水招待。我由劉錦兒部着,和沈玉樓、柳飄飄便混跡在這人羣當中。

柳飄飄今天又是穿回了男裝,而且沈玉樓也跟着她學,穿了一身白色的武士長袍,很像是個從軍的花木蘭,畢竟我若帶着三個各有特色的美女來參加武林大會,擠在人羣中也難免會顯得有點扎眼,所以柳飄飄和沈玉樓變了男裝,也正好合適。只得劉錦兒沒有換成男裝,不過她冰冷的氣質,讓旁人也難以靠近。

“李兄,這裡可真熱鬧。你看上面坐着的,又有兩個當今江湖上的絕頂高手。你說你打得過他們嗎?”柳飄飄在我耳邊嘀咕道。

“我們只是來看熱鬧,可不是來找架打的。”我聳了聳肩膀。

沈玉樓聽到我與柳飄飄的對話,也湊過來道:“老公,這兒的高手這麼多,今天一定能夠大開眼戒。你說那個狂妄的柳生一刀今天敢來這裡嗎?”

“誰知道呢?先看看再說吧。”我再一次聳了聳肩。

這時候,坐在主席上的楊天鄴霍然起身,他先與旁邊的無色禪師以及逍遙神仙點了點頭,相互交換了個眼色,然後上前兩步,向在坐的各門各派的人拱了拱手,最後面向下面的衆人,抱拳向四方施禮。

楊天鄴禮足了禮術,這才清了清嗓子,朗聲開口道:“各位江湖朋友,各位武林同道,楊某不才,發出英雄帖,邀諸位來開封趕會。今天見到這麼多掌門英豪不辭奔波辛勞,能趕來開封一聚,實在是賣楊某的面子。楊某真是感激不盡……”

明朝雖然算的是目前世界上國力、軍事、科技等最發達的國家了,但比之後世,還要落後許多。基本上可以形容爲,出門基本靠“走”,通訊基本靠“吼”。沒有麥克風,也沒有括音器,在空曠地上對着成千上萬人講話是比較吃力的,不過那個楊天鄴,聲如洪鐘,說起話來儼然有一派大家的風範。

他客套了一番後,又接着講道:“今日邀諸位武林同道來此共聚,其目的可能還是許多朋友不大清楚。那麼楊某就再鄭重地與大家說一遍。數月前,一個東瀛劍客,名爲柳生一生,號稱東瀛第一高手。此人渡洋而來,踏足中土,名爲比武較技,實在四處挑釁,到目前已打傷打死了我中原二十多名有名望的武林同道。而後此人更揚言要挑戰我中原武林。楊某召集天下英雄,便爲了共商大計,對抗此人。”他頓了頓,又說道,“今日得少林無色大師,白長逍遙神仙賞面,以及各門派高手和江湖衆多英傑齊聚,不甚榮幸。楊某不才,只是做個牽頭人,至於如何對付前來挑戰我中原武林的狂徒,還請在坐諸位共同商議……”

楊天鄴講話帶着幾分謙虛,不過大多數人在表面對他很尊敬。我聽錦兒說起,這傢伙不僅武功高強,一對鐵槍出神入化,重要的是他爲人仗義,交友廣闊,所以在江湖中頗爲得高望重,這也是爲什麼他能請到動江湖中五大高手中的三個。

楊天鄴剛剛講畢,下面人羣中已有人開口叫道:“那個柳生一刀算是什麼人物,不過區區一個倭國武士,膽敢如此狂放,真是不知天高地厚。我們如此多人聚衆來對付一個外族來的劍客,未免有些小題大做了吧!”

此話一出,便有不少人開始隨聲附和起來。楊天鄴又高聲道:“大家不可輕敵,柳生一刀敢公然挑戰我們中原武林,必有是備而來。”

這時,忽然有泰山派的靈冠道長站了出來,表示贊同道:“楊老門言所言不虛,那柳生一刀號稱倭國的第一劍客,實力不凡,在下的師兄便喪命在此賊的刀下!”

崆峒派的長老李文亮發話道:“何必長他人志氣,滅自己的威風。我就不行那個倭國武士有可怕。今日天下英雄齊聚開封,他若敢來,李某便讓他嚐嚐我派絕技七傷拳的厲害!”

之後,在場的羣雄又引起了一番爭論,有些自大之人提出柳生一刀根本不足爲懼,而有些吃過柳生一刀大虧的人則提出應該團結一致,聯後對抗倭國來的高手。雙方爭持不下,亂哄哄的吵成了一團。

“大家請先靜一靜!容楊某再講一句話。”楊天鄴清咳了兩聲,朗聲說道,“近年來江湖上紛爭不斷,各門派之間,常因一些小摩擦就結怨,有甚者經常發生械鬥。老夫不才,也曾爲好幾次事件主持過公道。老夫有一句心裡話,一直想說,我們江湖中人,一直被朝廷視作草莽,無時不對我們行進打壓。召開這次武林大會,除了共聯合大家給御外敵之外,老夫還希望此後同位武林同道能夠相互團結起來!”

衆位均沒有了迴應,那個華山派的掌門令狐不羣忽然站起來道:“楊老英雄的話,在下深表同意。想當年,元末之時,天下紛亂,太祖皇帝起兵抗元,我們江湖武林無不鼎力相助,匡扶太祖打天下,將蒙人逐回了漠北。可是後來,當朱元璋登上大寶之後,當年扶助他的那個武林前輩英豪們,如彭玉瑩、鐵冠道人、周巔等人又有如下得到了好下場?想想也令人心寒!”

洛陽正氣門的王孝衛也站了出來,義憤填膺地道:“令狐掌門講的好,朝廷一直把我們江湖人士當作夜壺,想用的時候便拿,不需要的時候就一腳踢得遠遠的!所以我們武士同道就應該團結一致,爭取共同的利益!”

我心裡不由好笑,夜壺這個理論聽着怎麼這麼耳熟。上面坐着的那些掌門、幫主也大多發表了自己的意見。反倒是兩位絕頂高手一直沒有表態。無色禪師一直雙手合什,閉目養神。而逍遙神仙更有一種瀟灑不羈之態,一直面帶微笑,把玩着他那中的一支玉蕭。

“武林一家,齊保江湖!”

一時間也不知是誰喊出了這麼一句口號。中國人喊口號的看來在古時代就很強,因此很快地,許多人都一起伸着拳號,着跟大喊了起來,聲音一浪高過一浪。

“武林一家,齊保江湖!”

“武林一家,齊保江湖!”

“齊保江湖,武林一家!”

“李兄,原來這些江湖人士,大多都是光說不練之輩,這武林大會真是無趣。”柳飄飄被兩邊的聲音吵得煩了,不由眉頭大皺,又在我耳邊嘀咕起來。

我心中暗笑,這柳飄飄不知怎麼會生成個女兒身,她那性格,三兩天不跟人打架或者鬧出點事來,就會手癢。照她這種性格,可能總有一天會闖出什麼大禍來的。

柳飄飄見我沒有答話,大感無趣地翻了一個白眼,又偏過頭去,與沈玉樓低聲聊了起來。

我只對劉錦兒低聲問道:“錦兒,你的情報準確嗎?那柳生一刀是否真在開封府?”

錦兒還未答話,突然聽到院外傳來一聲長嘯,一個白色的身影形如鬼魅一般飛閃而入,在空中一陣飛旋後,落到了大臺上。

此如炫目的出場式,立刻讓在場的所有人都爲之一怔。我定睛望去,那人年約四十,穿着一衣白色的日本浪人服,懷中抱着一把細長的東洋武士刀,長髮披垂,掩住了大半邊臉龐,但並沒有掩住他冰凍放光的眼神。他的整個人就像一把刀一樣,自有一種絕世強者的氣質。

“柳生一刀?”

這回不用錦兒告訴我,我也猜出了此人的來路,同時心中暗想,這個日本鬼子還真膽大。這裡少說都有一千多人,大家正商量着怎麼收拾他,他竟然如此張揚地跳了出來。一千一口口不怕都要淹死他了。如果換作後世,面對着一大羣的“憤青”,可能早都一擁而上,暴打日本鬼子了。不過這麼一個武功高強的日本鬼子,“憤青”們敢不敢上,又還要打一個問號。

嗖!嗖!嗖!嗖!

當衆人還處在一片驚疑之中,又有四個人影閃現,飛身而至,落到了柳生一刀的身旁站定。

我舉目掃去,這五個也是日本人,他們年輕從三十到二十,造型各異,一把拿把十字槍,留着小鬍子,一個帶着一把鋼刃圓環,身形矮小,一個的兵器是件特大號的流星錘,留個光頭,人也長得和那大號流星錘很相襯,最後一個穿着紅色的忍者服,不過我從身形上看也,應該是個女子。

劉錦兒在我身邊小聲說道:“少爺,這五人是柳生一刀的四名弟子,分別以風林火山爲名,實力都很不簡單。”

我摸着鼻樑調侃道:“其急如風,其徐如林,不動如山,侵略如火。呵!武田信玄也不過是抄襲孫武的兵法,現在還敢拿到咱們中國來顯擺。”

柳飄飄也猜出了來者便是柳生一刀,不覺興奮地拍手笑道:“嘻嘻!這下終於有好戲看了。”

第一百四十一章 無聊的比武第六十五章 必有後福第六十八章 龍出深山第一百二十二章 杖責劉瑾第一百章 太后壽宴第一百二十四章 出宮探訪第二十七章 郎情妾意第一百一十三章 醇酒美人第一百一十七章 太后也微服第一百一十三章 醇酒美人第六章 身在何方第一百零六章 大顯身手第十一章 輕功與綿掌第八十二章 御前專用小宮女第十章 小谷驚變第二百一十三章 孰是孰非第一百七十二章 皇帝身份第一百四十八章 海戰第一百三十八章 河西縣紀事第六十九章 狹路相逢第一百一十二章 預發安家費第七十四章 初遊古代妓院第一百五十二章 智誆小寧王第一百一十一章 京城教父第一百六十五章 太師回府第九十七章 冒牌唐虎伯第五十七章 船上敘話第六十一章 敵強我弱第一百章 太后壽宴第一百六十三章 丫環傾心第六十二章 洞口抗敵第二十九章 刺瑾第八十五章 坦白從寬第十章 小谷驚變第四十三章 解釋糾紛第一百零三章 我的地盤我說了算第五十七章 船上敘話第二百二十章 最後的刺客第一百二十四章 出宮探訪第一百八十二章 大獲全勝第八十三章 美媳見公婆第一百四十七章 漂流第四十四章 上街購物第一百五十五章 家丁生涯第二百一十八章 治國之道第十五章 遇見林月如第八十四章 家宴第五十七章 船上敘話第一百七十一章 情形混亂第九章小鐵盒第一百二十五章 新鏢局佚事第九章小鐵盒第一百六十二章 禍端漸起第二百零一章 李鳳姐第五章 天降索命財第四十八章 小寧王第七十七章 回京第一百一十四章 鳳臨閣第五十一章 運鏢軼事第十七章 血洗山石幫第九十一章 囂張的西藏小王子第十一章 輕功與綿掌第五十六章 援兵未到賊先至第五十七章 船上敘話第一百零三章 我的地盤我說了算第九十九章 竊玉偷香第一百九十六章 籌謀劉瑾第一百七十二章 皇帝身份第八十五章 坦白從寬第六章 身在何方第八十五章 坦白從寬第一百二十一章 劉瑾的把柄第八十三章 美媳見公婆第四章 銀行大劫案第十三章前路茫茫第一百五十二章 智誆小寧王第八十五章 坦白從寬第二十六章 福禍相依第四章 銀行大劫案第一百九十六章 籌謀劉瑾第十九章 再入通州府第九十一章 囂張的西藏小王子第二百零九章 大戰韃靼小王子第七十七章 回京第二百一十三章 孰是孰非第一百八十三章 寧王遺孤第二十五章 我是皇帝第一百九十四章 杭州剿寇第四十七章 我想回北京第二十二章 誤入賊窩第七十六章 皇威小試第一百七十八章 猶疑第二百零六章 險死還生第一百六十章 榮寵不驚第一百零八章 比武招親第八十八章 中藏關係與歷史問題第一百七十章 叛亂的序曲第一百六十三章 丫環傾心第十三章前路茫茫
第一百四十一章 無聊的比武第六十五章 必有後福第六十八章 龍出深山第一百二十二章 杖責劉瑾第一百章 太后壽宴第一百二十四章 出宮探訪第二十七章 郎情妾意第一百一十三章 醇酒美人第一百一十七章 太后也微服第一百一十三章 醇酒美人第六章 身在何方第一百零六章 大顯身手第十一章 輕功與綿掌第八十二章 御前專用小宮女第十章 小谷驚變第二百一十三章 孰是孰非第一百七十二章 皇帝身份第一百四十八章 海戰第一百三十八章 河西縣紀事第六十九章 狹路相逢第一百一十二章 預發安家費第七十四章 初遊古代妓院第一百五十二章 智誆小寧王第一百一十一章 京城教父第一百六十五章 太師回府第九十七章 冒牌唐虎伯第五十七章 船上敘話第六十一章 敵強我弱第一百章 太后壽宴第一百六十三章 丫環傾心第六十二章 洞口抗敵第二十九章 刺瑾第八十五章 坦白從寬第十章 小谷驚變第四十三章 解釋糾紛第一百零三章 我的地盤我說了算第五十七章 船上敘話第二百二十章 最後的刺客第一百二十四章 出宮探訪第一百八十二章 大獲全勝第八十三章 美媳見公婆第一百四十七章 漂流第四十四章 上街購物第一百五十五章 家丁生涯第二百一十八章 治國之道第十五章 遇見林月如第八十四章 家宴第五十七章 船上敘話第一百七十一章 情形混亂第九章小鐵盒第一百二十五章 新鏢局佚事第九章小鐵盒第一百六十二章 禍端漸起第二百零一章 李鳳姐第五章 天降索命財第四十八章 小寧王第七十七章 回京第一百一十四章 鳳臨閣第五十一章 運鏢軼事第十七章 血洗山石幫第九十一章 囂張的西藏小王子第十一章 輕功與綿掌第五十六章 援兵未到賊先至第五十七章 船上敘話第一百零三章 我的地盤我說了算第九十九章 竊玉偷香第一百九十六章 籌謀劉瑾第一百七十二章 皇帝身份第八十五章 坦白從寬第六章 身在何方第八十五章 坦白從寬第一百二十一章 劉瑾的把柄第八十三章 美媳見公婆第四章 銀行大劫案第十三章前路茫茫第一百五十二章 智誆小寧王第八十五章 坦白從寬第二十六章 福禍相依第四章 銀行大劫案第一百九十六章 籌謀劉瑾第十九章 再入通州府第九十一章 囂張的西藏小王子第二百零九章 大戰韃靼小王子第七十七章 回京第二百一十三章 孰是孰非第一百八十三章 寧王遺孤第二十五章 我是皇帝第一百九十四章 杭州剿寇第四十七章 我想回北京第二十二章 誤入賊窩第七十六章 皇威小試第一百七十八章 猶疑第二百零六章 險死還生第一百六十章 榮寵不驚第一百零八章 比武招親第八十八章 中藏關係與歷史問題第一百七十章 叛亂的序曲第一百六十三章 丫環傾心第十三章前路茫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