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八十二 破竹

曹操的計劃非常順利,唐軍用了三天的時間走出了晉國,抵達了樑國北部邊陲。

唐軍除了在途徑離石縣的時候遭遇了小股晉國邊軍的襲擊,一路暢通無阻,只用了三天兩夜的時間便走完了四百多里路程。

傍晚時分,斥候快馬來報:“啓稟曹將軍,前方四十里汾陰縣城內有三千樑軍駐防。”

曹操雙眉挑動,計上心頭,召喚張遼來到跟前吩咐道:“你率領三千穿着晉軍甲冑的將士與主力分道揚鑣,待我軍抵達城下之時佯攻,到時候你率部以晉軍的身份支援樑軍,詐開城門,定然可以兵不血刃的拿下汾陰。”

“此計不錯!”

張遼當即率領三千穿着晉軍甲冑的將士與曹操分道揚鑣,在嚮導的引領下向西走了二十餘里,順着一條羊腸小道朝汾陰縣城進軍。

曹操則命高順爲先鋒,自統中軍,率領剩下的一萬四千將士順着樑晉之間的驛道直撲汾陰縣城。

駐守在汾陰縣城內的樑國邊軍做夢也沒想到唐軍竟然會從北面出現,直到唐軍兵臨城下之時方纔察覺,急忙吹響號角,倉促應戰。

一時間,汾陰城頭殺聲四起,弩箭紛飛。

曹操披盔掛甲,親自冒着箭矢揮軍猛攻汾陰東門,樑軍全力抵抗,雙方殺的難解難分,中箭倒地者不可勝數,慘叫聲此起彼伏。

就在樑軍苦苦支撐之際,一支晉軍出現在樑國西城門外,大聲叫門:“城上的樑軍聽好了,這支唐軍自我們大晉境內躥至汾陰,晉公派了趙夙將軍前來圍剿。我等是前鋒部隊,奉命前來堵截唐軍,請打開城門放我等入城協助守城。”

樑軍正軍心渙散,人心惶惶,突然看到有晉軍來援,也顧不上仔細盤問,立即落下吊橋,打開城門放晉軍入城。

張遼驟馬舞刀,身先士卒的衝入城內,手起刀落連續剁翻數名樑卒,率領三千唐軍蜂擁而入。

外有強敵,城門又被詐開,汾陰城中的樑軍再也無力抵抗,當下逃亡的逃亡,投降的投降,不過半個時辰便結束了戰事。

唐軍以傷亡不足百餘人的微弱代價拿下汾陰縣城,兵不血刃的打開了樑國北方門戶。

兵貴神速,曹操也不在汾陰耽誤工夫,下令唐軍把汾陰糧倉中的存糧全部裝上馬車出城,以最快的速度趕往王屋山西麓,堵住鹿鳴谷出口,將谷內的兩萬樑軍困死在谷中。

隊伍出城之前張遼詢問曹操:“孟德將軍,是否該留下一支兵馬駐守汾陰?”

曹操手撫佩劍,果斷的道:“晉軍的策略是驅虎吞狼,等我們把樑國打殘了勢必會興兵來犯,汾陰無險可守,憑區區幾千將士絕對守不住。不必計較一城一地的得失,區區汾陰丟給晉國便是。”

“孟德將軍言之有理!”

張遼與高順對曹操的判斷心悅誠服,當下按照曹操的吩咐放棄了汾陰,率唐軍朝鹿鳴谷西方出口星夜進軍。

樑國南北跨度不過四百餘里,鹿鳴谷西側的出口位於樑國中部,從汾陰縣城相距不過兩百里,唐軍晝夜疾行,不過兩天一夜的時間便抵達了王屋山西麓。

“樑威侯知道我軍切斷了鹿鳴谷的出口,勢必會派兵來救,文遠可率領七千將士選擇險要之處設伏,對增援的唐軍予以重創。”

曹操與高順各率五千人扼守鹿鳴谷兩側,堆積了大量的山石堵塞出穀道路,一面派人通知英布從東面向山谷中的樑軍發起進攻,一面命張遼在樑國都城到鹿鳴谷的必經之途設伏。

“遼遵命!”

張遼答應一聲,率領七千將士向西走了三十餘里,選擇了一處層巒疊嶂,丘壑起伏的山嶺埋伏,俱都彎弓搭箭,蓄勢待發,只等樑軍前來送死。

腿腳輕便的唐軍斥候扮作樵夫,爬上王屋山,一路翻山越嶺,花了三天的時間來到英布大營報信。

“曹將軍已經成功的堵住鹿鳴谷西側出口,切斷了樑軍的出路,命將軍向谷中的樑軍發起佯攻!”

英布聞言額頭上滲出汗珠,一臉窘迫之色,對馬忠等人道:“看來是我小瞧曹阿瞞了,別看他個頭不高,膽量還真不小。這麼一個羊入虎口的計劃竟然成功了,真是不可思議!晉國境內還有十幾萬人馬,怎麼可以任憑曹操來去自如?還是晉國人眼睛都瞎了?”

馬忠反駁道:“英布將軍這話說的太自私了,難道曹孟德將軍的計劃成功了你不高興?難道英布將軍希望我軍強攻鹿鳴谷,付出慘重的代價才高興?”

“本將豈有此意,我只是詫異而已!”

英布臉上有些掛不住,打斷馬忠的話道,“既然曹孟德敢冒險深入晉國境內,我英布就敢豁出生死強攻樑軍。他曹孟德善於用謀,我英布就敢以驍勇破敵!”

英布當下也不用馬忠衝鋒,命他在後面押運糧食以及剛剛送到的三十架攻城車,親自從軍中挑選了八千精卒在前,大張旗鼓的沿着鹿鳴谷向前挺進,尋找樑軍決戰。

得知出路被切斷,駐守在鹿鳴谷裡的樑軍軍心大亂,人心惶惶。

樑軍主將樑柱派遣副將陳寅、周犀率一萬樑軍試着突圍,來到山谷出口發現出路已經被唐軍用亂石堵死,頭頂上箭如雨下,射的樑軍人仰馬翻。

在付出了傷亡三千餘人的代價之後樑軍狼狽退回,向樑柱稟報道:“情況不妙,唐軍堵死出口,埋伏在兩側亂箭齊發,我軍根本無法突圍出去。”

樑柱情急之下決定孤注一擲,拔劍下令道:“將士們,既然已經無路可走,咱們乾脆向東反攻唐國。只要從鹿鳴谷中殺出去,咱們就能在唐國境內攪他一個天翻地覆!”

爲了激勵軍心,樑柱手提長戈,親自帶頭衝鋒,率領一萬六千多軍心惶惶的樑軍反其道而行之,主動向東進攻唐國。

半天之後,山谷中人喊馬嘶,急於突圍的樑軍正好與英布率領的唐軍狹路相逢。

“來得好,將士們給我殺個痛快!”

英布手提鎦金鏜,縱馬當先,亂軍之中與樑柱狹路相逢。

兩馬相交,戰無三合,一鏜擊中樑柱腦門,登時腦漿迸裂,跌落馬下。

英布翻身下馬,梟了首級提在手中,吼聲如雷:“爾等主將已死,何不早降?負隅頑抗不過是死路一條!”

五十二 作壁上觀五十四 良禽擇木而棲六 無心插柳一百五十 反套路二百三十一 賭一把二百九十三 斬將二百五十二吳國的詭計一百五十六 西涼猛將二百四十六 兵不厭詐二百三十四蓄勢一百六十 大楚貴胄五十九 曹操曹仁曹真曹爽一百四十一 大將陣亡二十九 論戰五十七 趙軍壓境二百六十六人爲刀俎我爲魚肉一百九十五 多多益善一百七十二 大唐亦有美男一百四十九 醉酒丟糧七 好男也和女鬥二十 強勢崛起二百九十四 進退兩難一百九十七 婦人之仁四十一 八百揚威二百三十五列陣四十 痛折肱骨一百五十九大唐主宰二百七十一 再次召喚六十七 屠殺一百零八 班門弄斧二百二十九寸步難行二十六 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一百二十九 不靠譜的盟友一百四十五 威震天下一百三十五 軍中懦夫十九 絕世大騙子一百七十六 羽翼漸豐二百六十七十一 不打不相識三百 負隅頑抗二百零九單騎突圍一百六十四 天降帥才五十三 路遇強賊二十一 鴻運當頭一百四十三 天網一百一十一 偏向虎山行一百四十 詭異的魏軍二百一十二 毒士詭計一百四十九 醉酒丟糧六十五 殺敵一千自損八百二百三十 龜縮防守第二百零三章 所謂觀人二百四十一置於死地而後生二百三十九 結盟四十 痛折肱骨九十四 願君勿忘我七十九 無毒不丈夫八十七 宰相肚裡能撐船二百四十一置於死地而後生二十 強勢崛起十 初次召喚三十八 借刀殺人第二百零七章 葫蘆裡賣的什麼藥?一百八十七 伏擊之王三十四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一百三十四 殺父仇人二百一十一章 人不可貌相二百五十五 投其所好二百五十七 牢獄之災二百三十四蓄勢一百二十三 攻守道二百一十四 舌戰羣豬三百零二 頂級刺客四十三 一戰成名一百四十八 腳踏兩條船一百一十九 胸大無腦一百四十七 英雄所見略同三十九 大將之風三十三 能文能武一百八十七 伏擊之王二百一十章傲視千軍二十三 聲譽鵲起一百七十一 十朝爭霸二百零五 鴻鵠之志二十四 樹大招風二百一十三 孟起再突圍二百七十五 眼線三 寶馬與玉璧一百六十七 唐公風采一百二十五 張八百的游擊戰一百四十一 大將陣亡二百六十八一千一百二十七 元末悍將十七 雷霆之怒一百五十五 喬氏雙嬌一百四十六 楚雖三戶,亦要亡秦!三十五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一百九十八 槍出如龍一百九十 泥菩薩過河二百零五 鴻鵠之志
五十二 作壁上觀五十四 良禽擇木而棲六 無心插柳一百五十 反套路二百三十一 賭一把二百九十三 斬將二百五十二吳國的詭計一百五十六 西涼猛將二百四十六 兵不厭詐二百三十四蓄勢一百六十 大楚貴胄五十九 曹操曹仁曹真曹爽一百四十一 大將陣亡二十九 論戰五十七 趙軍壓境二百六十六人爲刀俎我爲魚肉一百九十五 多多益善一百七十二 大唐亦有美男一百四十九 醉酒丟糧七 好男也和女鬥二十 強勢崛起二百九十四 進退兩難一百九十七 婦人之仁四十一 八百揚威二百三十五列陣四十 痛折肱骨一百五十九大唐主宰二百七十一 再次召喚六十七 屠殺一百零八 班門弄斧二百二十九寸步難行二十六 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一百二十九 不靠譜的盟友一百四十五 威震天下一百三十五 軍中懦夫十九 絕世大騙子一百七十六 羽翼漸豐二百六十七十一 不打不相識三百 負隅頑抗二百零九單騎突圍一百六十四 天降帥才五十三 路遇強賊二十一 鴻運當頭一百四十三 天網一百一十一 偏向虎山行一百四十 詭異的魏軍二百一十二 毒士詭計一百四十九 醉酒丟糧六十五 殺敵一千自損八百二百三十 龜縮防守第二百零三章 所謂觀人二百四十一置於死地而後生二百三十九 結盟四十 痛折肱骨九十四 願君勿忘我七十九 無毒不丈夫八十七 宰相肚裡能撐船二百四十一置於死地而後生二十 強勢崛起十 初次召喚三十八 借刀殺人第二百零七章 葫蘆裡賣的什麼藥?一百八十七 伏擊之王三十四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一百三十四 殺父仇人二百一十一章 人不可貌相二百五十五 投其所好二百五十七 牢獄之災二百三十四蓄勢一百二十三 攻守道二百一十四 舌戰羣豬三百零二 頂級刺客四十三 一戰成名一百四十八 腳踏兩條船一百一十九 胸大無腦一百四十七 英雄所見略同三十九 大將之風三十三 能文能武一百八十七 伏擊之王二百一十章傲視千軍二十三 聲譽鵲起一百七十一 十朝爭霸二百零五 鴻鵠之志二十四 樹大招風二百一十三 孟起再突圍二百七十五 眼線三 寶馬與玉璧一百六十七 唐公風采一百二十五 張八百的游擊戰一百四十一 大將陣亡二百六十八一千一百二十七 元末悍將十七 雷霆之怒一百五十五 喬氏雙嬌一百四十六 楚雖三戶,亦要亡秦!三十五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一百九十八 槍出如龍一百九十 泥菩薩過河二百零五 鴻鵠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