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那欽差李桓定不是什麼好官【求訂】

第231章 那欽差李桓定不是什麼好官【求訂】

不知道爲什麼,看着李桓沒有絲毫的反應,錢寧卻是感受到一股如山的壓力撲面而來。

下一刻就見李桓手中那一份密函化作齏粉,而李桓臉上則是一片平靜之色,一股肅然的殺機撲面而來。

“榆林鎮的邊軍莫非都是死人不成,朝廷養他們是幹什麼吃的,竟然讓韃靼人輕易入寇關中,擋不住韃靼人,難道連示警都做不到嗎?”

聽着李桓的話,錢寧縮着脖子不敢開口。

就見李桓眼中閃過一道厲色衝着一旁的任平道:“任指揮使,你留下來訓練這些士卒,坐鎮西安府。”

任平聞言反應過來,連忙躬身一禮道:“末將領命。”

當李桓的目光落在一旁的關征身上的時候,李桓道:“關指揮使,立刻點起人馬,隨本督奔赴榆林鎮。本督倒是要看看,這韃靼人到底是如何潛入關中的。”

關征神色一肅道:“末將領命。”

很快蒼涼的號角聲響起,原本校場之上正在訓練的上萬兵卒不禁一愣,露出愕然之色,下意識的向着點將臺這邊看了過來。

不到盞茶功夫,滾滾煙塵而來,大地微微震動,拋開一部分訓練新兵士卒的振威營老卒以及被李桓外派地方的士卒之外,振威營尚且還有近兩千人。

那蒼涼的號角聲便是召集振威營士卒的訊號。

經過一番裁汰,整個振威營也就剩下三千多人,雖然不敢說全都是可比邊軍之中的精銳,整體而言,卻也不比邊軍差多少。

甚至如果考慮到振威營士卒的披甲率的話,只是在裝備上面,振威營絕對要超過九邊重鎮的那些邊軍。

如果說是先前的京營大軍的話,披甲率可能還不如邊軍,但是經過裁汰之後,大量的老弱士卒被裁汰,而大量的兵甲自然也就閒置了下來,可以說此番振威營隨同李桓出京,振威營幾乎是清空了庫存,三千多士卒,竟然全員着甲,哪怕是一個再普通的士卒,也至少有一身棉甲在身,再加上精挑細選出來的強弩、火銃、刀槍等利器。

雖然不敢說將振威營武裝到了牙齒,但是比之邊軍來,絕對要強出一籌來。

所以說振威營的人馬,真的對上那些悍勇的邊軍精銳,未必沒有一戰之力。

這邊李桓叮囑了錢寧一番,關征身着甲冑,一臉鄭重的向着李桓道:“大都督,振威營將士已經集結完畢,隨時可以聽候大都督差遣。”

李桓點了點頭,目光掃過一衆將士,沉聲喝道:“衆將士,韃靼人寇關,殺入關中,劫掠我大明賑濟災民的錢糧,以至於無數百姓流離失所,飢寒而死,你們說韃靼人該不該殺。”

一衆士卒聞言,眼中不由的流露出幾分煞氣。

“殺,殺,殺”

頓時喊殺聲震天。

而不遠處的那些新招募的兵卒同樣也都露出了憤怒之色。

要知道這些新兵可都是從受災的難民之中招募來的,沒有人比他們更清楚朝廷的賑濟糧對於他們這些災民到底意味着什麼。

韃靼人劫走賑濟糧,那是將榆林道的受災百姓推向了絕路啊。

一時之間,就是這些還沒有訓練多久的新軍士卒都忍不住隨着振威營的士卒高呼不已。

深吸一口氣,李桓翻身上馬,衝着關征點頭道:“關指揮使,率領大軍,隨我奔赴榆林道。”

雖然說李桓心中清楚,或許等到他帶領振威營人馬趕到振威營的時候,那些韃靼人已經退出了長城,回到了草原之上,可是李桓還是決定帶着振威營前往榆林道。

榆林道乃是九邊重鎮之一,常年同異族打交道的九邊之地,可是不比中原內陸之地。

李桓此番前往榆林鎮,看看是不是能夠打擊入寇的韃靼人,但是更重要的卻是賑濟災民。

沒錯,李桓趕往榆林鎮,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賑濟災民,相比打擊韃靼人而言,沒有什麼比賑濟那些災民更重要。

正常情況下,李桓如果想要賑濟災民的話,必然要帶上大量的糧食,否則的話,就算是趕到了榆林鎮,巧婦難爲無米之炊,沒有糧食也救不了人。

但是李桓卻是有自己的考慮。

經過這麼多次抄家,李桓清楚的發現,這大明的百姓的確是窮苦了些,大多數至多是勉強餬口,但是這並不意味着大明上下全都是窮人啊。

只是大量的錢糧、財富全都聚集在了極少數人的手中,這些人就是盤踞地方上的豪強、世家大族。

此時李桓一身的風塵僕僕,而在其身後則是近兩千的振威營士卒,一路之上馬不停蹄,幾乎可以說除了歇息之外,所有的時間都拿來趕路,即便是如此,從西安府趕到榆林鎮,也足足花費了李桓等人數日的時間。

李桓身爲大都督,幾日之間同振威營將士同甘共苦,絲毫沒有搞什麼特殊,不像許多監軍、總督之類,大軍行軍,這些人則是優哉遊哉的坐在馬車之上。

李桓這幾日同振威營一衆將士同吃同住,只讓振威營上下將士對李桓心悅誠服。

前方一陣馬蹄聲傳來,只看一眼就知道,來人正是撒出去的哨探。

大軍行軍,哨探的重要性可想而知。

一名精銳小旗縱馬而來,翻身下馬衝着李桓、關征二人恭敬道:“大都督、指揮使,前方發現三邊總督楊一清的隊伍。”

說着那小旗官道:“此時楊總督正帶人前來拜見大都督。”

李桓眉頭一挑,顯然是沒有料到竟然會在進入榆林道地界之後,遇上楊一清這位三邊總督。

說到楊一清的話,說實話,李桓對這位還是頗有了解的,畢竟這位也算是正德一朝允文允武的人物了。

尤其還督撫三邊重鎮,絕對算得上是一位封疆大吏,當初朝堂之上,甚至有人建議將楊一清這位封疆大吏調回中央,進入內閣,執掌兵部。

由此可見楊一清此人絕非是一般人物。

遠處一片煙塵滾滾而來,只看那煙塵的規模,差不多有數十騎,若是不出意外,當是那小旗官所言的楊一清等人。

李桓纏着一旁的關征道:“關指揮使,陪本督去會一會這位楊總督。”

關征應了一聲,驅馬跟在李桓身側緩緩上前。

很快就見一隊騎兵呼嘯而來,爲首的赫然是一名身着巡撫官服的中年官員,只看其在戰馬之上駕輕就熟的模樣就知道,其騎術絕對不差。

而在其身後則是一隊精銳騎兵,只看這些騎兵的氣勢、風貌,絕對都是邊軍之中的精銳。

幾桿旌旗迎風飄飛,楊字大旗烈烈招展,氣勢煞是不凡。

楊一清時任右都御史、陝西巡撫,總制三鎮軍務,督管延綏、甘肅、寧夏三邊軍陣,又被稱之爲三邊總督。

榆林鎮也就是延綏鎮,正是九邊重鎮之一,加上甘肅、寧夏兩鎮,正是三邊重鎮。

所以說楊一清不單單是朝廷的右都御史,更是陝西一省之巡撫,又總督三邊重鎮軍務,權柄之盛,可謂封疆大吏。

放眼大明,地方上能夠與之相媲美者,可謂是寥寥無幾。

楊一清同李東陽、劉大夏被世人並稱爲楚地三傑,可是相比李東陽、劉大夏乃是純粹的文人,楊一清非但是文治能力冠絕一時,同樣在武事方面也有非同一般的造詣。

楊一清更是在後來官至內閣首輔,號稱出將入相、文德武功,可比唐之名相姚崇。

腦海之中閃過關於楊一清的消息,而此時楊一清也帶着一衆人馬到了近前。

李桓打量着楊一清的同時,楊一清同樣也在打量着李桓、

對於許多地方官員而言,別看李桓在京師、福建幾地兇名赫赫,但是在其他地方,卻是未必。

哪怕是朝廷的邸報之上屢屢有關於李桓的事蹟,可是對於一些官員來說,能夠知曉李桓的名字,那已經是不錯了。至於說更多,還真的有不少人沒什麼興趣。

但是楊一清卻是不同,楊一清爲官數十年,自成化朝便已經踏入仕途,歷經成化、弘治、正德三朝,也是幾朝老臣,在朝中多有故舊之交,門生故吏更不在少數。

再加上楊一清爲三邊總督,不可能不關注朝堂之上的變化,所以說對於李桓,楊一清了解的非常清楚。

月餘之前,楊一清便已經從朝廷的邸報之上知曉天子親派李桓爲欽差前來陝西督查地方賑災事宜。

按說楊一清身爲陝西巡撫,陝地大災,他這位巡撫也負有一定的責任,但是無論是朝廷還是天子都沒有怪罪楊一清的意思,非但是沒有懲處,反而是讓楊一清坐鎮將三邊軍鎮,爲朝廷看好邊軍。

所以說楊一清看似掛着巡撫的名頭,其實對於陝地的政務根本就沒有插手的餘地,更主要精力則是放在了約束邊軍,不使邊軍生亂上面。

畢竟大災之下,必生民亂,這點幾乎是常識,小規模的民亂,地方官府協同衛所倒是可以平定,可是一旦生出大規模的民亂的話,那麼必然要出動大軍鎮壓。

延綏鎮這九邊之一的軍事重鎮自然就顯得尤爲重要了。

而楊一清便是在延綏鎮坐鎮。

此番韃靼人幾乎是在沒有驚動邊軍的情況下出現在榆林道,甚至還劫掠了朝廷賑濟災民的糧食。

楊一清得到消息的第一時間便傳令三邊重鎮,甚至開始調集兵馬,準備堵死壺裡部迴歸草原之路。

不久前楊一清卻是得到消息,李桓這位欽差竟然帶着一營人馬自西安府趕了過來。

所以說楊一清便帶上人馬前來相迎,這纔有了二人的相會。

楊一清翻身下馬衝着李桓一禮道:“下官陝西巡撫、總制三鎮軍務,右都御史楊一清拜見欽差大人。”

不等楊一清拜下,李桓連忙上前,一把將楊一清扶住道:“楊總督不必多禮,李某在京中,常聽陛下讚譽楊總督文武雙全,有出將入相之才,今日一見,當真是名不虛傳啊。”

楊一清臉上露出幾分受寵若驚之色,忙衝着京師方向拱手道:“陛下謬讚,真是折煞老臣了。”

只是扶住楊一清,李桓便感受到楊一清那看上去並不怎麼健壯的身軀當中所蘊含的力量,這位文德武功、出將入相之才,還真的是一位深藏不露的強者。

以李桓判斷,楊一清的實力,怕是一般的一流好手都未必是其對手。

李桓忽然發現,諸如王陽明、楊一清,這些儒家出身的文臣,但凡是在軍務方面有着極高造詣的,皆有着一身不弱的內家修爲。

就像王陽明,一身內家修爲造詣之高,就連李桓如今號稱將十三太保橫煉神功修煉到了金身不破的境界,已然不敢說自己能夠穩壓王陽明一頭。

而眼前的楊一清,顯然又是一位實力不比王陽明差多少的強者。

二人客套了一番,李桓神色一正看着楊一清道:“楊總督,李某此來爲何,想來楊總督心中也該有數吧。”

楊一清臉上露出幾分凝重之色,微微點了點頭帶着幾分愧疚與自責道:“下官總制三邊軍務,卻是讓韃靼人潛入關內,以至於對方劫走了朝廷的賑濟糧,下官治軍不嚴,有負皇恩,有負三邊百姓……”

說着楊一清又道:“事發之後,本官已經嚴令三邊總兵、一衆指揮使、嚴守各處關口,並抽調一支精銳,圍剿入寇的壺裡部,只可惜,壺裡部也不知從何得到消息,總是能先一步避開大軍圍剿,在劫掠了幾處村鎮之後,已經從三郎口逃回草原去了。”

從李桓得到消息,到李桓帶領人馬趕來,可以說已經過去了有半個月時間。

這半個月的時間當中,壺裡部的韃靼人顯然不可能還傻傻的呆在榆林道等着三邊大軍圍剿。

別看這些年韃靼人動不動便是大軍寇邊,大明一方處在守勢,那也要看是在什麼樣的情形之下。

畢竟韃靼人寇邊,從來都是數萬騎兵南下中原,這種規模的寇邊,九邊自然要傾盡全力防備。

然而那是韃靼大部人馬出動的結果,朝廷不得不全力應對。

可是這次不過是區區一個壺裡部罷了,滿打滿算也就幾千青壯而已。

這樣規模的韃靼人,說實話,九邊重鎮,任何一鎮都有實力將之輕易剿滅。

所以說壺裡部的阿里哈等人要是不見好就收的話,半個月過去,恐怕已經被楊一清率領三邊精銳給徹底的留在榆林道了。

其實李桓本身就對留下劫掠的韃靼人抱太大的希望,韃靼人不傻,搶了那麼多的糧食,肯定是第一時間逃走啊,真要在關內停留,那纔有鬼了呢。

微微點了點頭,李桓看着楊一清道:“照楊總督所言,壺裡部的人明顯是奔着朝廷的賑濟糧來的,對方即可以輕易寇關入寇,並且準確無誤的伏擊運糧隊,事後又能逃過總督大人的圍剿,楊總督就不覺得這其中有什麼問題嗎?”

楊一清聞言,眼眸之中閃過一道精芒,深吸一口氣看着李桓道:“本官也知道,這其中必然有人同壺裡部相勾結,否則壺裡部不可能會如此的順利入寇、出關,甚至連本官調派人馬都知曉的清清楚楚。”

李桓眉頭一挑道:“不知楊總督可曾查出,究竟是何人勾結韃靼人,行此大逆不道之事?”

楊一清緩緩搖了搖頭道:“一時之間,並沒有什麼線索,不過本督定會嚴查到底,絕不會令此等大逆不道之輩逍遙法外。”

李桓微微點了點頭道:“此事錦衣衛也會去查,涉及軍中之人,希望到時候楊總督能夠方便一二。”

楊一清聞言只是稍稍猶豫了一下便點頭道:“理當如此。”

雖然說楊一清身爲文臣,對於錦衣衛查案有着一種天然的牴觸心理,但是楊一清也不是傻子,他自然清楚,發生這麼大的事情,只要明眼人都能夠看出韃靼人入寇,必然有三邊之中的實權人物相助,錦衣衛本就有監察天下之權。

這等大事,錦衣衛要是不插手的話,那纔是怪事呢。

說着李桓深吸一口氣,神色之間帶着凝重之色道:“賑濟糧被韃靼人所劫,綏德州百姓如何了?”

那些糧食可是一州百姓的救命糧,李桓真不敢想象,沒了那些糧食,綏德州的百姓將會如何。

果不其然,聽了李桓的話,楊一清臉上露出了幾分沉重之色。

好一會兒楊一清方纔開口道:“綏德州十幾萬百姓餓死者多達兩萬餘,下官抵達綏德州,第一時間拜訪綏德州各家豪強、商戶,總算籌集了四千多石糧食,每日施以稀粥,總算沒有再有大規模的死傷,只是那些籌集來的糧食怕是堅持不了幾日了。”

說着楊一清向着李桓拜了拜,一臉懇求的道:“還請欽差大人督促朝廷儘快再度調撥救濟糧,下官代榆林一地百姓,懇請欽差大人了……”

說着楊一清向着李桓拜了下去,而在楊一清身後,幾名官員以及一衆士卒也齊齊向着李桓拜下。

“求大人救一救榆林一地百姓吧!”

李桓陡然之間聞知綏德州餓死的百姓竟然足有兩萬多人,心神爲之震撼,與此同時更是生出了無盡的怒火。

哪怕是楊一清後面說向綏德鄉紳豪強籌集了數千石的糧食勉強吊住了一衆百姓的性命,李桓心中的怒火也絲毫沒有減少。

強自壓下內心的怒火,李桓深吸一口氣將楊一清給扶了起來道:“楊總督放心,李某既然來了,那麼便不會坐視我大明的百姓活活餓死。”

聽李桓這般斬釘截鐵的承諾,楊一清不禁心中感動,再次衝李桓拜了拜,一臉激動的道:“下官謝欽差大人。”

這一刻楊一清對李桓的種種成見盡皆煙消雲散,不管李桓如何好殺,甚至連文人士子都殺,可是單憑李桓心中存有百姓,肯爲百姓做事這點,楊一清便對李桓生出幾分欽佩以及敬意。

楊一清久在官場,可以說是早就看慣了官場的種種不堪,這麼多年單單是被他所懲治的貪官污吏就不下數十之多,如李桓這般心懷百姓的官員不是沒有,可是卻是極少數。

受了楊一清一禮,李桓開口道:“此地距離綏德州還有多遠?”

楊一清當即便道:“還有十里左右,下官爲防有韃靼人餘部,特意散出許多哨探,所以事先打探到了欽差大人一行,特帶人前來恭迎欽差大人。”

李桓微微點了點頭道:“既如此,還請楊總督頭前帶路,李某先去綏德州,看一看受災的百姓。”

轟隆隆,大隊人馬奔着綏德州呼嘯而去。

綏德州

城外黑壓壓一片,到處都是艱難求生的流民,一身補丁的縣令丁德朝,身形較之前幾日顯得越發的佝僂,原本便佈滿了愁容的臉上如今更是滿是愁容。

看着一具具的屍體被差役組織流民之中的青壯擡走挖深坑埋葬,丁德朝便忍不住嘆息。

跟在丁德朝身邊的吏員道:“大人,如今巡撫大人就在綏德州坐鎮,朝廷的賑濟糧早晚會下撥,大人所做所爲,已經是竭盡所能,無愧於任何人……”

丁德朝聞言搖了搖頭,眼睛有些泛紅的看着四周骨瘦如柴,眼眸灰暗,看不到一絲希望的一衆百姓道:“本官有愧啊,若是本官先前能夠向那些富商、豪紳求來更多的糧食,百姓也不至於會餓死那麼多人,兩萬多人啊,那可是兩萬多條人命,就那麼沒了啊……”

說着丁德朝忍不住低聲啜泣起來,堂堂一縣父母官竟然如同一個孩子一般,就那麼蹲在地上哭泣起來。

“本官無能啊,劉家、湯家,陳家各家,他們哪一家不是存糧成千上萬石,本官若是……”

吏員看着丁德朝輕嘆一聲道:“大人,您是個好官,可是湯家背後是衛指揮使湯定邦大人,劉家背後是遊擊將軍劉保、陳家雖只是陳光總兵的遠親,可也不會賣大人面子啊。也只有總督楊大人才能夠讓他們拿出一些糧食來,大人您真的已經盡力了。”

說着吏員帶着幾分疑惑道:“先前楊總督派人來,說是欽差李桓李大人即將到來,請大人隨其前去迎接欽差大人,大人您爲何不去?”

丁德朝聞言冷哼一聲道:“那欽差兇名在外,料想也不是什麼好官,指望他爲我綏德百姓做主嗎,有那時間,本官還不如想辦法再去求一求幾家豪強拿出一些米糧救濟災民呢。”

正說話之間,遠處一陣煙塵滾滾而來,大地都爲之震動,聲勢極其驚人,不單單是一衆百姓,就是尚在流民之間查看的縣令丁德朝以及身邊的吏員也忍不住向着動靜傳來的方向看了過去。

【看了下,六月一共更新了43萬字,不算多,也不算少了,新的一月開始,跳蚤會努力更新,求一下保底月票啊,票票哦。】

(本章完)

第464章 兩頭下注第522章 李桓的野心第238章 這一日血染西安府【求訂】第389章 東方第530章 募兵二十萬第475章 駭人的殺意第434章 真清廉如水第9章 驚鴻一刀第18章 下血本了第527章 德超三皇,功蓋五帝第361章 徐家完了!第61章 大人公侯萬代【一更】第533章 大明百姓務工第356章 血色一夜第125章 李桓:我被鄙夷了?【求月票】第16章 不對勁第278章 青史留名的誘惑第547章 正德四十五年第35章 福州【三更】第174章 大軍圍攻皇城,咱們反了!【求訂】第512章 殺我一人,十倍還之第270章 殺神再入草原第541章 世鎮交趾第40章 交鋒【三更】第115章 落荒而逃俏佳人【二更】第181章 要想俏一身孝【求訂】第483章 天子變心第294章 李桓歸來第61章 大人公侯萬代【一更】第434章 真清廉如水第117章 砸懵李桓的決大禮【求訂】第129章 我,無敵了!【求月票】第208章 平靜的詭異的百官【求訂】第54章 恩寵極重【二更】第319章 權利之爭第510章 東西方第一場海戰第354章 大難不死林千戶第239章 陛下,臣回來了!【求訂】第175章 陛下勿慌,臣李桓救駕來也!【求訂第346章 反應如出一轍的君臣第265章 與達延汗密會的大明文士【求訂】第6章 將門傳承的弊端第392章 非人之戰第523章 無數人前的翻車事件第209章 錦衣衛也爛了!【求訂】第49章 劉瑾:本公尚缺一子傳宗!【一更】第91章 向天子興師問罪?【二更】第69章 帶李桓來見本千戶!【一更】第197章 這……這竟是反書!【求訂】第253章 被激怒的李桓【求訂】第193章 娥皇女英共一夫【求訂】第422章 鎖拿第14章 身體的不正常第88章 好一場大戲【一更】第168章 殺穿京師的瘋子李桓【求訂】第231章 那欽差李桓定不是什麼好官【求訂】第471章 不信火銃打不死這奸賊第38章 禍水【一更】第363章 充滿期待的府城官員第8章 身體變化的源頭第255章 二十餘萬大軍【求訂】第230章 十幾萬百姓將死矣!【求訂】第313章 文官集團的干將第497章 此等利器,請陛下爲其賜名第221章 見錢眼開的李欽差【求訂】第101章 吾等爲萬民請命【求首訂】第298章 明軍不講武德啊第13章 獨眼第8章 身體變化的源頭第99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二更】第178章 封王!【求訂】第127章 別人不敢,我敢!【求雙倍月票】第362章 不許放走一人第333章 人不爲己天誅地滅第348章 出乎意料的封賞第501章 來自西方的殖民者第5章 天下之一隅第290章 軍需出問題了第293章 明軍的真實戰力第239章 陛下,臣回來了!【求訂】第28章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二更】第446章 好戲開場【二更求月票】第513章 印度總督第103章 朱厚照的暢想【求訂閱】第30章 煉體【一更】第405章 臣楚毅,拜見陛下第386章 丫頭快走第487章 抄沒出來的恐怖財物第70章 百戶李桓?還真沒有!【二更】第53章 入宮【一更】第326章 什麼叫簡在帝心第426章 駭人聽聞第466章 收網第424章 打臉第14章 身體的不正常第18章 下血本了第456章 大軍開拔第501章 來自西方的殖民者第46章 落難天子【一更】
第464章 兩頭下注第522章 李桓的野心第238章 這一日血染西安府【求訂】第389章 東方第530章 募兵二十萬第475章 駭人的殺意第434章 真清廉如水第9章 驚鴻一刀第18章 下血本了第527章 德超三皇,功蓋五帝第361章 徐家完了!第61章 大人公侯萬代【一更】第533章 大明百姓務工第356章 血色一夜第125章 李桓:我被鄙夷了?【求月票】第16章 不對勁第278章 青史留名的誘惑第547章 正德四十五年第35章 福州【三更】第174章 大軍圍攻皇城,咱們反了!【求訂】第512章 殺我一人,十倍還之第270章 殺神再入草原第541章 世鎮交趾第40章 交鋒【三更】第115章 落荒而逃俏佳人【二更】第181章 要想俏一身孝【求訂】第483章 天子變心第294章 李桓歸來第61章 大人公侯萬代【一更】第434章 真清廉如水第117章 砸懵李桓的決大禮【求訂】第129章 我,無敵了!【求月票】第208章 平靜的詭異的百官【求訂】第54章 恩寵極重【二更】第319章 權利之爭第510章 東西方第一場海戰第354章 大難不死林千戶第239章 陛下,臣回來了!【求訂】第175章 陛下勿慌,臣李桓救駕來也!【求訂第346章 反應如出一轍的君臣第265章 與達延汗密會的大明文士【求訂】第6章 將門傳承的弊端第392章 非人之戰第523章 無數人前的翻車事件第209章 錦衣衛也爛了!【求訂】第49章 劉瑾:本公尚缺一子傳宗!【一更】第91章 向天子興師問罪?【二更】第69章 帶李桓來見本千戶!【一更】第197章 這……這竟是反書!【求訂】第253章 被激怒的李桓【求訂】第193章 娥皇女英共一夫【求訂】第422章 鎖拿第14章 身體的不正常第88章 好一場大戲【一更】第168章 殺穿京師的瘋子李桓【求訂】第231章 那欽差李桓定不是什麼好官【求訂】第471章 不信火銃打不死這奸賊第38章 禍水【一更】第363章 充滿期待的府城官員第8章 身體變化的源頭第255章 二十餘萬大軍【求訂】第230章 十幾萬百姓將死矣!【求訂】第313章 文官集團的干將第497章 此等利器,請陛下爲其賜名第221章 見錢眼開的李欽差【求訂】第101章 吾等爲萬民請命【求首訂】第298章 明軍不講武德啊第13章 獨眼第8章 身體變化的源頭第99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二更】第178章 封王!【求訂】第127章 別人不敢,我敢!【求雙倍月票】第362章 不許放走一人第333章 人不爲己天誅地滅第348章 出乎意料的封賞第501章 來自西方的殖民者第5章 天下之一隅第290章 軍需出問題了第293章 明軍的真實戰力第239章 陛下,臣回來了!【求訂】第28章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二更】第446章 好戲開場【二更求月票】第513章 印度總督第103章 朱厚照的暢想【求訂閱】第30章 煉體【一更】第405章 臣楚毅,拜見陛下第386章 丫頭快走第487章 抄沒出來的恐怖財物第70章 百戶李桓?還真沒有!【二更】第53章 入宮【一更】第326章 什麼叫簡在帝心第426章 駭人聽聞第466章 收網第424章 打臉第14章 身體的不正常第18章 下血本了第456章 大軍開拔第501章 來自西方的殖民者第46章 落難天子【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