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荊二的不得已

荊二和亞歷山大還有公孫龍,在承明殿裡那張巨大的地圖前咬牙切齒。他內心之中很想將雲玥掐死,掐死,再掐死。反正槍斃五分鐘,都難解心頭之恨那種。

可令人感到憋屈的是,他現在不僅不能這樣做,反而得巴結雲玥。因爲情勢逼人強,東方六國又進行了一次深層次的合縱。大秦在前兩年做得太過份了,不但侵略了魏國的大片土地,甚至小小的教訓了齊國一下。而戰爭之初,他們已經和楚國人結下了深仇大恨。

經過兩年傷口,韓趙魏三晉再度聯手。不過這一次合縱,得到了除燕國外的鼎力相助。即便是燕國,也由於太子丹的大力遊說。燕王喜咬牙調撥了五千匹戰馬,送給騎兵強大卻戰馬奇缺的趙國。可以說,這是歷次合縱中最強陣容。不僅如此,他們還找了外援。

韓魏以二十座邊城十年的稅賦,向匈奴大單于借兵五萬。並且許諾,可以放任他們在秦國境內搶掠。被白災折騰得腦袋冒煙的匈奴大單于,幾乎立刻就接受了這個提議。收了定金之後,大軍已經越過了魏國邊境。

藉助於信鴿系統,荊二十分及時的接到了隱藏在魏國高層細作的告警。而此時,距離發動進攻不過還有二十天的時間。而他們的目標,就是兵力薄弱的東三郡。

奇襲是每個將軍都想做到的事情,歷史上也不乏奇襲成功的範例。可真正的奇襲是難之又難,古代戰爭尤其是這種聯盟形勢的戰爭。要準備後勤輜重,還要進行大軍集結編組。最重要的是,東方六國的軍隊絕大多數都是步兵。他們還停留在交通基本靠走,傳令基本靠吼的原始階段。想要集結起來再發動進攻,至少要一個月時間。

荊二看到細作傳回來的情報是亡魂大冒,不是因爲別的。而是因爲大秦的主力現在都在西北,剛剛結束語東胡的戰爭中。大秦幾乎將所有能動用的機動兵力都集中到了雍都,他們從大秦龐大帝國的各個角落走到雍都城時,已經是精疲力竭。現在,他們都在雍都進行休整。

“整條東方戰線的兵力就好像灑胡椒麪一樣的灑了一層,無論如何也無法抵禦六國合縱的攻擊。而且東方戰線十分綿長,這樣的戰線上只要敵軍攻破一點,就可以讓整條防線崩潰掉。

現在必須讓集結在雍都的軍隊回到東方戰線上去,而且要快。雍都距離東方戰線最近的也有數百里,二十天的時間已經非常緊。”亞歷山大現在是荊二的專業軍事顧問。他的華夏語已經說得很流利,聽起來已經沒有那種怪怪的味道。

“不行啊!他們從東方戰線趕到雍都已經十分疲憊,現在又要從雍都趕回東方戰線上。這不是來回折騰麼?與東胡人的一戰,軍心士氣都受到了極大的影響。算起來,傷亡加在一起差不多有十萬人。這還不算雲侯和義渠君部下的傷亡,勞師疲兵再行軍千里。這樣的兵怎麼能打仗,秦軍耐苦戰可也不是這個用法!”公孫龍雖然不懂軍事,但也看得出來亞歷山大這個方案的弊端。那就是已經十分疲憊的士卒,再趕路回到東方戰場,士卒們多多少少還有些怨言。好多士卒到達雍都的時候,東胡人已經被滅掉。這麼搞,多少有種折騰的嫌疑。

“我知道這樣不行,那麼還有一個暫緩的辦法。那就是儘快運送十萬精銳大軍至東三郡,那裡緊靠函谷關。可攻可守,是整條戰線的基石。如果聯軍從這裡進攻,便可直達函谷關切斷我軍退路。可以說東方戰線都能夠丟失,唯有這裡絕對不能有失。不然,咱們有丟掉整個東方現有軍隊的危險。敵軍選在這裡進攻,是想一戰全殲我們在東方主力的意思。”亞歷山大拿着一根木棍,在東三郡的地方畫了一個圈兒。

“從雍都走到東三郡,最精銳的健卒也要走十幾天。”荊二雖然不懂軍事,但一天行軍多少裡他還是知道的。在玉山書院的時候,馮劫就是軍事課的教習。

“奴婢倒是有一個主意!”一直不說話的千度忽然間插嘴道。

“嗯?”荊二疑惑的回過了頭,似乎這些天千度的話開始多起來。而且也願意給自己出主意,而且每個主意都出得非常合適。這讓荊二對於這個老內侍有些刮目相看的感覺。

“大王,老奴聽了二位先生的對話。其中有兩個重點,一是時間,二是如何讓士卒們保持體力。奴婢以爲,解決方式就是馬車。雲家的那種四輪馬車,雲家商隊現在正在咸陽。他們家的四輪馬車只要四天就可以從咸陽開過函谷關。而從函谷關到東三郡,可就近多了。奴婢估算大概也要三四天的樣子,這樣一來就節約了一半還多的時間,而且士卒體力也沒有劇烈的損耗。”

“這倒是一個辦法。”荊二沒有說話,亞歷山大倒是先開了口。他是見過雲家馬車的運輸能力的,若是擠一些一輛馬車可以運載十幾個人。而云家商隊動輒就是幾百輛運載能力更加超強的貨運馬車,運載二十個人不成問題。

“咸陽城裡個個勳貴處,還有朝廷的各個衙門和禁軍之中再蒐羅個六七百輛馬車也是不成問題的。”千度再次躬身說道。

荊二的腦袋在快速運轉,當初在玉山書院學習的數學知識現在派上了用場。一輛馬車裝二十人,十輛就是二百人。一百輛就是兩千人,一千輛就是兩萬人。二十天若是能走四趟,那就可以運送六萬人。加上機動能力極強的騎兵,十萬人根本不成問題。

本來派姚賈去平涼,名義上是請雲玥參加上巳節。實則是進行新一輪的談判,荊二認爲陌刀營和重甲騎兵那些裝備換取雲家商路的暢通仍顯不足。他很想得到,那種能夠距離燃燒的火油。或者,那種叫做炮彈的武器。

“飛鴿傳書給姚賈,讓他跟雲侯談調用雲家馬車運兵事宜。”。..

第72章 立儲之爭第12章 囂張的奴才第91章 作死的羌人第30章 奇怪的命令第18章 逼迫第79章 堅持第94章 甘羅第128章 毒計第23章 烏家家主第14章 進攻的爭論第6章 陰謀的開始第108 將星隕落第16章 不滅的篝火第58章 馮劫的壞消息第40章 信仰第76章 公孫龍現身第85章 血腥味兒第50章 祁梅君第80章 荀匡遇阻第32章 龐大的上訪隊伍第120章 來訪第6章 孕事第87章 試探第98章 交易第49章 陌刀營第71章 失算第56章 色字頭上一把刀第65章 重口味兒第109章 舉薦第55章 心緒飄飛的蔚獠第60章 窮奇的怒吼第105章 夜貓子進宅第52章 跑了第160章 亞歷山大的感激第6章 孕事第102章 歡宴第1章 穿越第199章 匈奴人的條件第8章 沒有用武之地的褚大勇第58章 項羽VC王賁第215章 無奈的慕容丹第9章 強攻第59章 驚天內幕第82章 張良第86章 艱難的抉擇第44章 山河永寂第57章 好買賣第2章 出兵第60章 野心的綻放第46章 生意第3章 內鬥第67章 共管第86章 雞冠山隨想第90章 他們去哪了?第40章 趙高的憤怒第83章 野炊與選將第9章 奪權第96章 自留地裡的雜草第24章 打官司第79章 談判第68章 嗜殺的蔚獠和憤怒的雲玥第215章 無奈的慕容丹第17章 墨家矩子第9章 乾旱第74章 精良鎧甲第55章 渭水大捷第40章 白血病第58章 諭吉的消息第62章 聰明的腦袋第26章 威逼利誘第85章 巴蜀歷史第174章 古惑女第3章 誘敵第72章 匈奴來使第145章 鐵血與榮譽第27章 死戰第193章 危險的警兆第45章 我們就過去第36章 驚駭的老王第101章 意外第14章 百花樓四美第12章 咸陽宮前第51章 最後關頭第90章 甕中捉鱉第69章 殺第118章 大鬧燈會第117章 達旺第1章 穿越第32章 打劫第26章 利益動物第28章 旅遊勝地第48章 刺秦第4章 遊平涼第181章 寂靜中的冥想第134章 來自西方的征服者第195章 慕容拓跋的野望第31章 陷阱第75章 氣死人的鄒衍第57章 好買賣第125章 一月大事記
第72章 立儲之爭第12章 囂張的奴才第91章 作死的羌人第30章 奇怪的命令第18章 逼迫第79章 堅持第94章 甘羅第128章 毒計第23章 烏家家主第14章 進攻的爭論第6章 陰謀的開始第108 將星隕落第16章 不滅的篝火第58章 馮劫的壞消息第40章 信仰第76章 公孫龍現身第85章 血腥味兒第50章 祁梅君第80章 荀匡遇阻第32章 龐大的上訪隊伍第120章 來訪第6章 孕事第87章 試探第98章 交易第49章 陌刀營第71章 失算第56章 色字頭上一把刀第65章 重口味兒第109章 舉薦第55章 心緒飄飛的蔚獠第60章 窮奇的怒吼第105章 夜貓子進宅第52章 跑了第160章 亞歷山大的感激第6章 孕事第102章 歡宴第1章 穿越第199章 匈奴人的條件第8章 沒有用武之地的褚大勇第58章 項羽VC王賁第215章 無奈的慕容丹第9章 強攻第59章 驚天內幕第82章 張良第86章 艱難的抉擇第44章 山河永寂第57章 好買賣第2章 出兵第60章 野心的綻放第46章 生意第3章 內鬥第67章 共管第86章 雞冠山隨想第90章 他們去哪了?第40章 趙高的憤怒第83章 野炊與選將第9章 奪權第96章 自留地裡的雜草第24章 打官司第79章 談判第68章 嗜殺的蔚獠和憤怒的雲玥第215章 無奈的慕容丹第17章 墨家矩子第9章 乾旱第74章 精良鎧甲第55章 渭水大捷第40章 白血病第58章 諭吉的消息第62章 聰明的腦袋第26章 威逼利誘第85章 巴蜀歷史第174章 古惑女第3章 誘敵第72章 匈奴來使第145章 鐵血與榮譽第27章 死戰第193章 危險的警兆第45章 我們就過去第36章 驚駭的老王第101章 意外第14章 百花樓四美第12章 咸陽宮前第51章 最後關頭第90章 甕中捉鱉第69章 殺第118章 大鬧燈會第117章 達旺第1章 穿越第32章 打劫第26章 利益動物第28章 旅遊勝地第48章 刺秦第4章 遊平涼第181章 寂靜中的冥想第134章 來自西方的征服者第195章 慕容拓跋的野望第31章 陷阱第75章 氣死人的鄒衍第57章 好買賣第125章 一月大事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