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張 於無聲處聽驚雷

bookmark

劉炫舌辯羣儒,最終把勝利的頭銜,還是落在了王通的頭上。

當他從王通身邊走過去的時候,還笑盈盈的拍了拍王通的肩膀,權當作是鼓勵吧。

爲了王通能取勝,他算是豁出去麪皮了!

王崇答應,只要王通能勝出,劉炫就可以得到五千貫。

對於清貧的劉炫而言,自從因歸藏、連山之事遭遇罷免,他的生活就日益艱難。

偏偏又要擺出名士的架子,五千貫對他來說,又是何其重要。

反正他仕途已沒有什麼前景了,與其講什麼麪皮,卻不如那錢帛來的痛快。而歷史上,劉炫在大業末年,就是因貧寒而妻離子散,最後餓死於路上。但不知這五千貫到手,劉炫是否還會如歷史上那般,餓死途中?這個問題,無人能回答。

王通麪皮通紅,不是因爲勝出而喜悅,而是因爲臊的。

他都不敢擡頭,當劉炫拍他的時候,下意識低了低肩膀,好像害怕被劉炫碰觸。

而劉炫也只是呵呵一笑,渾不在意。

溫君悠拂袖而去,於仲華李夏兩人,則是苦笑着搖頭。

人若至賤則無敵,對這麼一個連麪皮都不要的人,還有什麼好說?罷了罷了,正如鄭言慶所說的那句話:輸了贏了,又有什麼了不得?傳揚出去,不過是笑談耳。

王通都不敢從將軍堂正門出去,而是走側門偷偷的回到洛陽城自己的住處,連夜離開了洛陽。他勝得可笑,勝得令人髮指。劉炫不要麪皮,可他卻不能不要自己的麪皮啊……經此一事,王通倒也少了許多驕橫之氣。在太原老家的龍門山中,他倚白牛溪結廬而居,山中十二載苦讀後重又出山,然則那世道早已面目全非。

“賢侄,此子如何?”

在竇家的老宅裡,竇威笑呵呵的詢問中年男子。

這中年男子,赫然就是後世的唐高祖,今日之大隋唐國公,八大柱國後裔,李淵。

李淵生就女相,說白了就是婆婆臉。

聞聽竇威詢問他,忍不住點點頭,“此子非一般,孝基飄零多年,能有此子,也算慰藉。

不過,你真的確定,這孩子就是孝基的孩子?”

“種種跡象,八九不離十吧!”

竇威說:“鄭家收養這孩子的時候,正是寧長真奉詔屠村的第二天。周山距離汜水關不算遠,如若這孩子不是孝基之子,世上哪有這麼巧合的事情?孝基也說,這孩子生的像他娘。我雖未曾見過他那媳婦,但孝基自己,又怎可能認錯呢?”

李淵深以爲然。

“不過現在還缺了些證據。

當日寧長真屠村之後,只找到了孝基媳婦的屍首,卻未曾見言虎的屍首。言虎乃當世制槊大家,武藝也不俗。若說他帶着孩子殺出去,倒也不是沒有可能。只是這中間又出了什麼岔子,目前卻不清楚……若是言虎還活着,找到他就一切清爽。”

李淵苦笑道:“人海茫茫,言虎那傢伙又是個謹慎穩重的人,想要找到恐怕不易。”

“是啊,問題就出在這裡!”

李淵和竇威坐在房間裡,相視苦笑。

許久之後,李淵突然道:“算了,能不能找到言虎不重要,只要孝基這麼想,就足夠了。

呵呵,你不知道,這次我在岐州與他匆匆相見,他那精氣神看上去,可是大不一樣。好像又活了似地……我當時看着,心裡面也很高興。這些年,卻苦了孝基。”

竇威也是感慨萬千,表示贊同李淵的說法。

“對了,你怎麼突然被派去滎州了?”

“河洛欲平穩,滎州至關重要。

太子命我前去滎陽做太守,就是要我關注山東士馬的動靜。我估計,也不會太長久。

毘沙門的年紀也不小了,也是時候讓他和鄭家完成婚事。我此次去洛陽最重要的事,就是要讓他和鄭家女兒完婚。有了家室,我想他也能變得更穩重一些了。”

毘沙門,是李建成的小名。

竇威說:“你到滎陽後,看能否尋個機會,設防讓言慶去夏州,和孝基呆些日子?”

“這個嘛……”

李淵想了想,“得要找合適的機會。言慶如今風頭正勁,若我冒然提出這要求,鄭家那些人未必會同意。還是慢慢來的話,若機會合適,我自會促使他父子團圓。”

“如此,甚好!”

竇威不再談論此事,而李淵也沒有開口。

又沉靜了片刻,李淵突然說:“老叔,你看能不能尋個機會,讓我和他見上一面?”

“呵呵,我就知道你會提出這要求。”

竇威忍不住笑道:“這個我會安排,奉節如今就和他在一起,這兩天我讓奉節請他過來就是。”

兩人話題錯開,談論起了朝中的事務。

如今隋文帝楊堅病情嚴重,據說整個人已經糊里糊塗的,有時連兒子也會認錯。他一共五個孩子,可如今除了遠在幷州的漢王之外,身邊只剩下一個太子楊廣,遭遇也算是可憐。

楊廣派李淵去滎陽,出任滎陽太守。

一方面固然有監視山東士馬,震懾河洛世族的原因,但最爲關鍵的,還是要取代現任滎陽太守楊湛的位子。隱太子楊勇有十個兒子,這楊湛就是楊勇諸子之一。

此前楊勇被廢,但他那十個兒子,並未牽連太重。

這其中,又以楊湛爲最。此人年紀又是最長,並且頗具才幹,被隋文帝委任滎陽太守。

若隋文帝崩,隱太子極有可能復辟。

楊湛也定不會袖手旁觀。所以,楊廣思來想去,決定讓李淵出馬,接手滎陽。楊湛或許有本事,但想要對付李淵,顯然還差了太多。而李淵又是重臣,說起來還是楊廣的表兄弟,他自然也能放心。

李淵和竇威在屋子裡說着話,屋外突然傳來一陣腳步聲。

“叔祖!”

竇奉節蹦蹦跳跳的跑進來,看見李淵,他微微一怔,旋即有些不好意思,躬身行禮。

“奉節啊,你怎麼回來了?”

竇奉節從懷中取出一封書信,“言慶要和杜大哥進山遊玩,不肯帶我一起去。不過他寫了封書信,說是轉交叔祖。他說,他不想再參加這種無聊的遊戲,要好好讀書。”

“哦,他入山了?什麼時候能回來?”

“這可不好說……上一次和他杜大哥入山,整整呆了十天才出來。”

竇威接過書信,抖開來看了兩眼。

“李先生曰:有隴州小民名仲永,世隸耕。

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父異焉,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並自爲其名。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爲意,傳一州進士觀之。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藉由可觀者。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父利其然,日扳仲永環謁與邑人,不使學。

餘聞之,乃問先生,其今如何?

先生曰:泯然衆人矣。

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賢於材人遠矣。卒之爲衆人,則其受於人者不至也。彼受於天,如此其賢也,不受之人,且爲衆人。今夫不受之天,固衆人,又不受之人,得爲衆人而已耶?”

李先生,自然指的是李基。

言慶以李基爲託詞,而藉口不再作詩,要好好讀書。

竇威和李淵看罷,都是驚異萬分。

“賢侄,此子若何?”

李淵啞然失笑道:“我爲隴州刺史多年,竟不若一童子知之。”

我在隴州當了那麼多年的官,居然還沒有一個遠在千里之外的童子,知道的多嗎?

說完,李淵又連連點頭。

“此子賢良,若真……倒是我李門之幸。”

“只可惜,我此次怕是見不到他了。我後日就要動身前往滎陽,只好等下次機會。”

竇威也只能搖頭,表示可惜。

——————————————————————————————

雨後的龍門山,景色更加秀麗。

放眼望去,蔥蔥郁郁,令人頓生豁然開朗感受。

鄭言慶滿頭大汗的爬上一塊石巖,坐在上面,眺望這動人的景緻。

杜如晦氣喘吁吁的跟在他身後,一臉苦笑道:“言慶,你跑這麼快做什麼,累死我了!”

“哈哈,這個時候看景色,最是動人啊。

若非杜大哥你在二十品處耽擱太久,哪至於這般匆忙……呼,這景緻,好壯觀啊!”

杜如晦坐下來,陪着言慶靜靜觀看龍門山風雨。

“言慶,心裡還不舒服嗎?”

“哈,哪有那麼多的不舒服,不過是一場鬧劇而已,誰輸誰贏,大家心裡都清楚。”

杜如晦說:“言慶,我真看不懂你。

你有時候很豁達,有時候又斤斤計較。大多數時候,你給我的感覺,不像個孩子。

我真不知道,哪一個纔是真的你,你能告訴我嗎?”

言慶一怔,陷入沉默。

突然,他說道:“當笑時笑,當哭時哭,你若說是真,許是假的;你若說是假,許是真的。真作假時假亦真,假作真時真亦假。杜大哥,你說那個真,那個假?”

“這個……”

杜如晦用力撓了撓頭,搖頭苦笑起來。

十數日後,言慶和杜如晦從山中返回,一如從前般的生活。

而此時,鄭言慶的那篇原道已流傳出去,被世人所贊。但是並沒有人再來登門拜訪,卻是因爲言慶那篇傷仲永,引得許多人深思。天賦固然重要,但若空具天賦,而不知努力,再好的天賦也將化爲烏有。

顏師古稱讚:“半緣君這一席話,令這天下人都要爲之羞愧。”

於是,他靜下心思,開始專注於三國志註解。

仁壽四年七月,隋文帝崩於仁壽宮。

同年,太子楊廣登基,並下令修治洛陽,在原洛陽城西南二十里處,重建洛陽城。

十月,漢王楊諒於幷州作亂,攻佔太原。

一時間,江山色變,風起雲涌。

而龍門山下的竹園精舍中,鄭言慶放下手中的書本,透過窗戶看向窗外陰沉沉的天空。

冬雷聲,陣陣……

【第一卷完】

第卅三章 風暴之忠誠中第90章 伊人遠去第16章 居江湖之遠上第廿二章 楊慶鼠輩第廿七章 俚之危第卌四章 最後一課上第7章 舉賢不避親第51章 喜盈門(四)第55章 交易第卅一章 長安野望三第3章 沉香槊第卅四章 回滎陽完第74章 籌謀第58章 天寶將軍第4章 七學士(一)第卌六章 烽火連三月四第58章 君何人?(上)第卌六章 烽火連三月一第64章 胡馬第卌三章 新羅八第5章 安遠堂二爺(下)第9章 種子(上)第卌六章 烽火連三月十四第5章 安遠堂二爺(下)第卌六章 烽火連三月八第廿八章 平壤一夜一第廿二章 都棱鎮五第廿六章 房玄齡的選擇三第卅七章 囚徒上第17章 好鬥世家子第廿六章 房玄齡的選擇一第廿九章 大難臨頭上第59章 紛紛擾擾又一年(完)第卅一章 回滎陽三第3章 門閥之鄭氏(下)第86章 父仇不共戴天第5章 安遠堂二爺(上)第卅一章 長安野望1第66章 蹊蹺第19章 歷史,由勝利者書寫!第2章 觀音來第卌章 隋末大拆遷中第廿五章 是非成敗轉頭空三第卅章 唐猊玉帶第卌四章 絕境第62章 殤逝第卅章 坦白第卅章 天下棋局二第卅二章 風暴之端倪下第廿四章 童環第卅九章 石灰吟下第52章 屍山血海(八)第卌一章 一千貫上第廿六章 昔日袍澤週末第2章 仙醫何處尋?第廿五章 招攬第卅二章 風暴之端倪上第廿章 滎陽李無敵第卌六章 烽火連三月十五第卌六章 居心叵測上第86章 父仇不共戴天第2章 禮物第卌六章 烽火連三月六第50章 屍山血海(六)第4章 所謂天朝上國(上)第卌章 火馬奔騰第52章 破題:原道第8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一)第10章 僚亂(三)第卅三章 瓦崗興李當王二第卌六章 居心叵測上第4章 所謂天朝上國(上)第19章 金堤關(完)第53章 暗涌(一)第5章 父子情(下)第卌八章 屍山血海四第90章 這只是開始第57章 東都(七)第15章 彌勒弟子第13章 新官上任之第一把火第卌四章 最後一課下第卌六章 烽火連三月十六第52章 破題:原道第9章 悍匪解象第87章 多事之秋第63章 裴世矩第12章 李玄霸第78章 有子第廿六章 房玄齡的選擇四第卌六章 烽火連三月十第卌七章 屍山血海三第83章 真兇第59章 紛紛擾擾又一年(七)第79章 關中再來客第97章 一文錢難倒英雄漢第51章 喜盈門(四)第11章 我心似君心(續二)第9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二)第卌章 機關算盡上第卌六章 烽火連三月十四
第卅三章 風暴之忠誠中第90章 伊人遠去第16章 居江湖之遠上第廿二章 楊慶鼠輩第廿七章 俚之危第卌四章 最後一課上第7章 舉賢不避親第51章 喜盈門(四)第55章 交易第卅一章 長安野望三第3章 沉香槊第卅四章 回滎陽完第74章 籌謀第58章 天寶將軍第4章 七學士(一)第卌六章 烽火連三月四第58章 君何人?(上)第卌六章 烽火連三月一第64章 胡馬第卌三章 新羅八第5章 安遠堂二爺(下)第9章 種子(上)第卌六章 烽火連三月十四第5章 安遠堂二爺(下)第卌六章 烽火連三月八第廿八章 平壤一夜一第廿二章 都棱鎮五第廿六章 房玄齡的選擇三第卅七章 囚徒上第17章 好鬥世家子第廿六章 房玄齡的選擇一第廿九章 大難臨頭上第59章 紛紛擾擾又一年(完)第卅一章 回滎陽三第3章 門閥之鄭氏(下)第86章 父仇不共戴天第5章 安遠堂二爺(上)第卅一章 長安野望1第66章 蹊蹺第19章 歷史,由勝利者書寫!第2章 觀音來第卌章 隋末大拆遷中第廿五章 是非成敗轉頭空三第卅章 唐猊玉帶第卌四章 絕境第62章 殤逝第卅章 坦白第卅章 天下棋局二第卅二章 風暴之端倪下第廿四章 童環第卅九章 石灰吟下第52章 屍山血海(八)第卌一章 一千貫上第廿六章 昔日袍澤週末第2章 仙醫何處尋?第廿五章 招攬第卅二章 風暴之端倪上第廿章 滎陽李無敵第卌六章 烽火連三月十五第卌六章 居心叵測上第86章 父仇不共戴天第2章 禮物第卌六章 烽火連三月六第50章 屍山血海(六)第4章 所謂天朝上國(上)第卌章 火馬奔騰第52章 破題:原道第8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一)第10章 僚亂(三)第卅三章 瓦崗興李當王二第卌六章 居心叵測上第4章 所謂天朝上國(上)第19章 金堤關(完)第53章 暗涌(一)第5章 父子情(下)第卌八章 屍山血海四第90章 這只是開始第57章 東都(七)第15章 彌勒弟子第13章 新官上任之第一把火第卌四章 最後一課下第卌六章 烽火連三月十六第52章 破題:原道第9章 悍匪解象第87章 多事之秋第63章 裴世矩第12章 李玄霸第78章 有子第廿六章 房玄齡的選擇四第卌六章 烽火連三月十第卌七章 屍山血海三第83章 真兇第59章 紛紛擾擾又一年(七)第79章 關中再來客第97章 一文錢難倒英雄漢第51章 喜盈門(四)第11章 我心似君心(續二)第9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二)第卌章 機關算盡上第卌六章 烽火連三月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