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虛與委蛇

妙兒把事情告知張大郎兄弟後,直接對張三郎說道:“三哥,你明天一定要悄悄的跟着爹、他去哪兒你就去哪兒!且你鬼點子多,一定要想辦法偷聽到爹和那個行商的談話,弄清楚他們究竟想用什麼法子、把二嬸孃給強行嫁了!”

張三郎點了點頭表示記下了,妙兒隨後轉而對張大郎說道:“大哥,我們兩個從現在開始就得守着二嬸孃,一發現哪裡不對勁就拉着她往隔壁三叔家跑,先去找了祖父再說!祖父看在二叔的份上,一定不敢明目張膽的逼二嬸孃改嫁!”

張大郎聞言重重的點了點頭:“好,這些年來二嬸孃也算幫了我們不少忙,尤其是教會了妙兒如何打算盤和算賬,這回她有難、我們無論如何都要護住她!”

妙兒幾人分好工後,第二天張光一出門、張三郎就悄悄的跟了上去,一路跟着他進了城、並看着他到客棧找了那個欲娶王氏的行商。這張三郎先在客棧裡轉悠了一會兒,最終尋了個機會悄悄的趴到了窗下,偷聽張光和那行商的談話……

那張光沒料到張三郎會偷偷的尾隨他,那行商也沒覺得娶王氏是件不可告人的事,因此他們二人說話全無遮掩、讓張三郎當下就全都聽了去,並很快就趕回家和妙兒彙報:“妙兒,爹和那個行商商討過後,打算明天天一黑、就上我們家把二嬸孃接揍……”

妙兒聽了張三郎打探回來的消息後,立刻就皺眉思忖應對之策,不到一盞茶的功夫就想到了一個一石二鳥的好計策!

心裡有了計策後,妙兒馬上伸手把張大郎和張二郎招到身邊,待三顆小腦袋湊到一塊兒了、妙兒才悄聲把剛剛想到的計策一五一十的對他們說了……

張三郎聽了當下就拍掌稱妙:“高!妙兒你這個法子實在是高!不但能替二嬸孃解了圍,還能讓那崔氏自食其果!”

張大郎這一次也沒有再瞻前顧後,竟少見的附和了張三郎的觀點:“小三說的對,若是妙兒的計策能夠奏效,那我們也算是替娘出了當年那口惡氣!這麼多年了,那崔氏是該真真正正的受點教訓了!”

妙兒一被兩位兄長誇獎,臉上馬上有了小小的得意,笑嘻嘻的說道:“既然大哥和三哥都贊成,那事不宜遲、我們現下就去找二嬸孃!”

隨後妙兒兄妹三人便找上了王氏,妙兒怕王氏生性單純被套出話來,於是沒有把具體計策都告訴王氏,只挑了些無關緊要的說與王氏知曉:“二嬸孃,爹已經替你找好人家了、是個走南闖北的行商,三哥也已經打探到、那個行商明天就會上門來迎娶你,且不管你願不願意、爹都會把你給強行嫁出去!”

王氏一聽妙兒這話當下就紅了眼眶,一臉無助的拉着妙兒的手、顫抖着嗓子問道:“此……此話當真?那……那我該怎麼辦?四娘你一定要幫我,我也只能找你們幾個孩子相幫了,其他人定是不會管我的死活……”

妙兒見王氏嚇得整個人都抖了起來,趕忙上前一步摟住她的肩膀、安撫道:“二嬸孃你別擔心,我已經替你想好脫身的法子了,你只要照我說的做、最後一定能安然無恙的呆在張家。”

王氏滿臉淚痕的點了點頭,道:“嗯,我都你聽的!”

“那明天快到黃昏的時候你就去找崔氏,假意說你想通了願意改嫁了,然後再好言好語的和她打個商量,最好是委婉的提一提當年你們初識時的情形,讓她最終能夠答應你提出來的要求……”

王氏一臉的認真的記住了妙兒的每一句後,畢竟事關她後半輩子,她不敢有絲毫馬虎。

而張光果然如妙兒等人預料的那般,打算強嫁王氏那天他果然早早的就躲了出去。並且以張光的性子、也沒把具體事宜對崔氏多說,只告訴崔氏按照原計劃行事、並讓她去和王氏說一聲,讓王氏好好的準備、準備打算傍晚時分出嫁。

王氏按照妙兒的叮囑哭着不肯答應,可惜崔氏卻不爲所動、轉身就出了王氏的屋,忙着替王氏置辦嫁妝去了。且因那行商娶得着急、沒有多餘的時間向妙兒撥錢,崔氏只能暫且用自個兒的體己銀子、替王氏置辦了幾件嫁妝充門面,並和張光說好一等那行商把彩禮送來,就把崔氏先出的銀錢補上。

隨後王氏在妙兒的陪伴下、忐忑不安的捱到了日頭偏西,然後在妙兒的鼓勵下找上了崔氏,一在崔氏屋裡坐下就按照妙兒的叮囑開口說道:“大嫂,這幾天我想了很多、終於想通了,曉得你和大哥也是爲我好、纔會替我操心改嫁一事,既然事已至此、一切都已成了定局,我……我仔細斟酌過後,願……願意改嫁!”

這王氏還是頭一次對人撒謊,因此不但緊張得手心全是汗、說話也說得結結巴巴的,並只看了崔氏一眼就不安的垂下頭,不敢和崔氏對視、生怕被崔氏看出破綻來,一雙手更是下意識的絞着衣角。

幸好崔氏知道王氏不但性子內向靦腆、且一直都是個臉皮兒很薄的人,因此王氏的異樣崔氏看在眼裡,反倒以爲她是因想通了、願意改嫁而害羞,並未往別處多想……

只見那崔氏一點都沒懷疑王氏的話,當下就眉開眼笑的拉了王氏的手、好言好語的安撫她:“二弟妹你自個兒能想通、那就再好不過了!這改嫁也不是什麼見不得人的事,你不必難爲情、更不用覺得害羞!你看看我,我不也前後嫁了兩回?嫁到王家後日子不照樣過得好好的?”

王氏見崔氏沒有對她起疑、悄悄的在心裡鬆了一口氣,並順着崔氏的話往下說道:“大嫂這麼一開導,我心裡纔好受了一些,對往後的日子也總算是提起了勁來,也會拋開過往的不幸、好好的和新官人過日子!”

崔氏見狀一臉滿意的點了點頭,隨後笑眯眯的攜了王氏的手、打趣道:“你可是馬上就要當新嫁娘了,可別再掉眼淚了,趕緊回屋收拾、收拾等新郎官來接你出門!你也不必擔心妝奩一事,我和你大哥早就替你把妝奩給備好了,一會兒你直接帶着妝奩跟新郎官走便是!”

王氏聞言先是輕輕的點了點頭,隨後一臉羞澀的對崔氏提了個要求:“大嫂,想當年你我能夠在你前夫墳前相遇、繼而進了一家門當了妯娌,也算是緣分不淺,不知大嫂能不能念着當年的情分,幫我個小忙?”

這崔氏向來愛裝好人、加之王氏的確是有恩與她,於是她當下就爽快的應道:“二弟妹有什麼事需要我幫手儘管開口,你我好歹相似一場、能幫的我一定幫!”

王氏見按照妙兒的囑咐把舊事一提、崔氏果然一口應下了她的相求,心裡先是一喜、隨後不敢有絲毫耽擱,急忙忙的把早就藏在心裡的話說了出來:“大嫂,我今兒既要再嫁他人,怎好穿着一身白衣、戴着頂孝髻出門?”

“你也知道這些年來我一直吃齋唸佛、爲阿宗守寡,因此先前我把整個屋子都翻了個底朝天、一時也沒能尋出頂黑髻來,於是我便想請大嫂替我尋一頂黑髻換上!這換了孝髻、穿了大紅嫁衣纔能有個新嫁娘的樣子,也省得把這身晦氣帶到新夫家去……”

原來在北宋,凡是已婚婦女,都必須用一種用銀絲、金絲或馬尾、篾絲、頭髮等編結成的網帽,把頭髮包罩起來,此舉也被宋人稱之爲戴“髻”。

這“髻”也被時人稱爲“鬏髻”,網帽外面通常覆以黑紗,形似圓錐,罩住頭頂的髮髻。罩住後婦人一般會在髻上插戴成套的、各種樣式的首飾,那一整套首飾被統稱爲“頭面”。

一套標準的鬏髻頭面有:戴在正中的分心、戴在底部的鈿兒、戴在頂部的挑心、戴在後部的滿冠、分心左右的草蟲簪、兩側的金花頭銀腳簪、戴在鬢邊的掩鬢等。

這些簪子插在鬏髻上,既可以起到固定的作用、又有裝飾點綴的作用。後來的鬏髻也發展出類似金冠的造型,因此也有人把鬏髻稱作“冠兒”……

也就是說,這“鬏髻”說白了就是專供婦人使用、一種類似假髮的頭飾。有的鬏髻更是直接用鐵絲編成一個圓框架,在上面編上假髮,形成一個高大的假髻,這樣的假髻中間一般都會留空,婦人使用時把它罩在頭頂的髮髻(此髮髻是用真發挽的髮髻、和假髮髻不同)上,再用簪子固定住就行了。

而王氏口中的“孝髻”,則是專門給守孝的婦人戴的。

所謂“孝髻”,即是白色的鬏髻,上面可以插戴素銀頭面,除了顏色必須是素白外、其餘地方和尋常的鬏髻沒什麼區別。

這王氏按照閩地風俗,打從張宗出事先走一步後,她便一直頭戴孝髻、身穿白衣的替他守孝。幾年如一日、一身素白打扮從未換過,以此來表達她對張宗的思念。

--------------------------------------------------------------------------------------

在快開新卷時卡文了,加上家裡有些私事纏身,所以斷更了,抱歉,小云會盡快調整過來,絕對會完本滴~

第四十章 妙兒學女紅第三十六章 討誇獎第六十六章 死不悔改第八十章 崔氏上門第三十三章 “五姑娘”出馬第四十六章 枕邊風第十九章 意外結果第三十二章 妙兒的小苦惱第四十章 撲賣螃蟹第八十五章 靦腆小正太第二十四章 事有輕重緩急第二十七章 各自生悶氣第四十二章 蝗蟲來襲第二十六章 狹路相逢(二)第七章 離鄉上京第八十九章 北宋典妾(二)第六十七章 教訓馬氏第九十四章 尤氏的打算第十九章 意外結果第十六章 翻臉不認人第六十三章 探八卦尋蹊蹺第五十一章 事情敗露(一)第十二章 大快人心第七十九章 開麻袋放狗第六章 安置第二十四章 以“七去”休妻第九章 突發意外第二十六章 歡喜冤家第三十八章 一龍一鳳第八十五章 靦腆小正太第八十七章 北宋賺錢門路第二十九章 錯過第八章 鬼祟馬氏第一百零二章 過繼四郎第二十八章 埋下種子第四十三章 張家舉喪第二十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三十九章 全民皆撲賣(二)第二十五章 喜從天降第四十六章 毀約第五章 腹黑小正太第三十五章 一支金步搖第二十七章 各自生悶氣第九十八章 慘遭打擊第二十六章 酒成第二十六章 酒成第六十六章 死不悔改第五十一章 事情敗露(一)第十六章 打賭第四十六章 毀約第四十七章 妙兒受傷第十二章 紅紅火火第六十八章 頂撞公爹第二十五章 狹路相逢(一)第九章 突發意外第二十六章 報仇雪恨!第三十八章 全民皆撲賣(一)第二十九章 下三濫手段第二十七章 又見玉佩第三十一章 坦誠相待第一百零二章 過繼四郎第六章 犯了忌諱第一章 偷親記第十三章 養珠(二)第一百零四章 惺惺作態第六十二章 換親第三章 自力更生第二十三章 小產第十四章 磨喝樂第三十三章 生辰禮物第二十三章 小產第五十八章 陳年舊事第五十章 鄉間草市第五十七章 玉佩的來歷第十五章 私會小娘子第三十四章 典當頭面第三十章 大郎娶妻(二)第三章 頻頻暗示第五十九章 不歡而散第十九章 郎有情妾有意第二十二章 分府單過(一)第七十五章 大徹大悟第十三章 金榜題名第二十五章 內心的矛盾第四十五章 丁氏上門第三十五章 發作第八十一章 佯裝好人第二十八章 悶騷男鬧彆扭第二十章 事成第五十四章 終成眷屬第三十八章 全民皆撲賣(一)第四十一章 多出來的首飾第十四章 借宿第八章 張光捱揍(二)第十八章 重逢第十七章 無巧不成書第四十二章 婉拒第一百零三章 貓哭耗子第二章 巧娘(二)第二十四章 再遇“仇人”
第四十章 妙兒學女紅第三十六章 討誇獎第六十六章 死不悔改第八十章 崔氏上門第三十三章 “五姑娘”出馬第四十六章 枕邊風第十九章 意外結果第三十二章 妙兒的小苦惱第四十章 撲賣螃蟹第八十五章 靦腆小正太第二十四章 事有輕重緩急第二十七章 各自生悶氣第四十二章 蝗蟲來襲第二十六章 狹路相逢(二)第七章 離鄉上京第八十九章 北宋典妾(二)第六十七章 教訓馬氏第九十四章 尤氏的打算第十九章 意外結果第十六章 翻臉不認人第六十三章 探八卦尋蹊蹺第五十一章 事情敗露(一)第十二章 大快人心第七十九章 開麻袋放狗第六章 安置第二十四章 以“七去”休妻第九章 突發意外第二十六章 歡喜冤家第三十八章 一龍一鳳第八十五章 靦腆小正太第八十七章 北宋賺錢門路第二十九章 錯過第八章 鬼祟馬氏第一百零二章 過繼四郎第二十八章 埋下種子第四十三章 張家舉喪第二十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三十九章 全民皆撲賣(二)第二十五章 喜從天降第四十六章 毀約第五章 腹黑小正太第三十五章 一支金步搖第二十七章 各自生悶氣第九十八章 慘遭打擊第二十六章 酒成第二十六章 酒成第六十六章 死不悔改第五十一章 事情敗露(一)第十六章 打賭第四十六章 毀約第四十七章 妙兒受傷第十二章 紅紅火火第六十八章 頂撞公爹第二十五章 狹路相逢(一)第九章 突發意外第二十六章 報仇雪恨!第三十八章 全民皆撲賣(一)第二十九章 下三濫手段第二十七章 又見玉佩第三十一章 坦誠相待第一百零二章 過繼四郎第六章 犯了忌諱第一章 偷親記第十三章 養珠(二)第一百零四章 惺惺作態第六十二章 換親第三章 自力更生第二十三章 小產第十四章 磨喝樂第三十三章 生辰禮物第二十三章 小產第五十八章 陳年舊事第五十章 鄉間草市第五十七章 玉佩的來歷第十五章 私會小娘子第三十四章 典當頭面第三十章 大郎娶妻(二)第三章 頻頻暗示第五十九章 不歡而散第十九章 郎有情妾有意第二十二章 分府單過(一)第七十五章 大徹大悟第十三章 金榜題名第二十五章 內心的矛盾第四十五章 丁氏上門第三十五章 發作第八十一章 佯裝好人第二十八章 悶騷男鬧彆扭第二十章 事成第五十四章 終成眷屬第三十八章 全民皆撲賣(一)第四十一章 多出來的首飾第十四章 借宿第八章 張光捱揍(二)第十八章 重逢第十七章 無巧不成書第四十二章 婉拒第一百零三章 貓哭耗子第二章 巧娘(二)第二十四章 再遇“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