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二章 藍星最強戰艦

乾聖七年七月中旬,大恆帝國鏡宮,林子然主持召開了新型軍艦研討會。

針對艦政部遞交了衆多新型戰艦進行詳細討論,並最終確定多款新型戰艦的生產建造計劃,不出意外的話,這一次的會議將會一次性確定新型戰列艦、新型裝甲巡洋艦、新型巡洋艦、新型遠洋雷擊艦的選型工作。

因爲大恆帝國海軍已經是沒有多餘的時間可供浪費了!

自從五月份開始,除了已經開工的在建戰艦外,大恆帝國就已經是全面停止開工新戰艦,現在已經是七月份了,整整兩個月都沒有開工任何一艘戰艦,哪怕是魚雷艇這種小戰艦都沒有開工,這對於面臨着龐大海上壓力,同時一心一意擴充艦隊規模的大恆帝國海軍而言,是不正常的。

大恆帝國海軍沒有這麼多的時間可供浪費!

所以在經過緊張的兩個月討論,設計工作後,艦政部方面已經根據海軍新戰略戰術的需求,同時結合大恆帝國的國防工業技術能力,設計了若干新型的高幹舷戰艦。

這些新戰艦的設計,將會在今天的研討會上得到最終的確定,選出來最適合大恆帝國海軍的戰艦設計。

隨着林子然進入會議大廳並坐在上首龍椅的時候,下方的諸多海軍將領以及國防領域的核心技術負責人這纔是在林子然賜座後齊齊入座。

隨後海軍軍令部部長段洪曉首先開口道:“根據陛下諭旨,結合我海軍第三期發展計劃中的新戰略戰術需求,我海軍擬定籌建一支純遠洋作戰的主力艦隊,新遠洋主力艦隊將會以執行遠距離封鎖爲核心戰略目標,並通過艦隊決戰、海域封鎖等措施完成上述核心戰略目標。”

“根據任務需求,新遠洋艦隊初步計劃是八艘戰列艦、八艘裝甲巡洋艦組成核心艦隊,二十四艘二等巡洋艦以及以及三十二艘遠洋雷擊艦作爲護航、偵查、雷擊使用。”

“而根據情報,克魯爾王國之各新型戰列艦已經配屬了三百五十毫米三十倍口徑艦炮、南方奧利薩帝國海軍也配屬了三百毫米三十倍口徑艦炮、瓦利亞帝國海軍配屬了兩百八十毫米四十倍口徑艦炮。”

“同時各國海軍之新型戰艦,普遍採用鋼面鐵甲,裝甲厚度普遍達到三百毫米以上,部分主力艦甚至達到四百毫米以上,同時戰艦的部分尤其是上部分開始採用鎳鋼。”

“值得注意的是,各國海軍已經是陸續效仿我們,採用合像式測距儀作爲主要的艦炮測距手段,主炮遠距離精度大幅提升。”

“航速上,各國海軍之主力戰列艦,航速普遍在十五節到十六節之間,也有部分裝甲薄弱的二等戰列艦航速達到了十七節以上。”

“因此,新型的戰列艦必須具備對抗上述戰艦之能力!”

這個時候,艦政部副部長兼任造船司司長,同時也是大恆帝國裡最著名的戰艦設計師朱兆元海軍技術中卿開口道:“針對新戰略的需求以及我們的國防工業能力,我們艦政部已經明確了主要的設計指標!”

“爲確保遠洋作戰能力以及複雜海況之作戰能力,我們確定了高幹舷加半封閉式露天炮臺佈局,以確保遠洋作戰能力的同時,降低重心!”

“爲有效對抗各國現有已經在建之各主力戰艦,擬建戰列艦應當具備最少四門三百毫米三十五倍新型艦炮,配屬我們最新研發無煙發射藥、二號穿甲彈以及三號穿甲彈。”

他口中的二號穿甲彈乃是之前已經開始應用的鎳鉻合金鋼進行淬火硬化處理的穿甲彈,穿透力遠勝過以往的普通鋼穿甲彈,同時針對現在不少敵艦裝甲採用傾斜式設計,爲了避免炮彈被彈開,今年開始大恆帝國海軍還開始採用被冒設計的三號穿甲彈,以加強了對傾斜裝甲的穿透力。

“新型的三百毫米艦炮搭配無煙火藥以及二號穿甲彈以及三號穿甲彈,足以在四千米交戰距離上有效威脅當代任何一款敵軍主力艦。”

“最少搭載八門新型一百五十毫米四十倍速射炮,十二門五十毫米小口徑速射炮。”

“擬建戰列艦之防護,採取全面防護、硬化裝甲,主裝甲帶最厚處應當不少於兩百毫米的硬化裝甲,炮座裝甲防護不得少於一百百五十毫米,司令塔最厚處不得少於一百五十毫米,同時主裝甲帶必須是全裝甲帶,完整覆蓋水線,並向上延伸以保護副炮炮位,向下延伸以擴大防護面積。”

“擬建戰列艦之動力,常壓下不得少於十六節,強壓通風下不得少於十七節。”

對主力戰艦的設計工作,尤其是主要指標其實大家都沒什麼意見,這些主要的性能指標已經是海軍高層反覆討論過的結果,尤其是高幹舷加露天炮臺和低幹舷加炮塔之爭,更是直接造成了海軍內部的劇烈動盪,最終以支持低幹舷加炮塔設計,強調防護性能和火力的前任艦政部部長葉宏維海軍上卿、前海軍參謀部戰略司司長席儀彬海軍中卿轉入預備役而告終!

之所以造成如此嚴重的後果,讓兩名海軍重臣被迫轉入預備役,這是因爲這可不僅僅是戰艦設計之爭,更是海軍路線之爭,這種路線之爭背後涉及的是海軍整體戰略發展,當雙方分出勝負之後,爲了保障海軍戰略的一致性,避免內部消耗,路線反覆的情況出現,前任艦政部部長葉宏維海軍上卿、前海軍參謀部戰略司司長席儀彬海軍中卿被迫轉入預備役。

因爲如果這兩個低幹舷加炮塔設計的核心支持者還在這兩個要職上的話,那麼大恆帝國海軍的第三期發展計劃根本就無法出臺。

當主要設計指標都明確之後,詳細的船型設計工作就是變的簡單了起來,艦政部下屬的設計師們,直接一口氣拿出來三個主要設計方案以作備選。

林子然看着這三個候選型號的設計圖,感覺自己手底下的這些戰艦設計師還是很激進的,其中的甲方案,前後中軸線雙聯裝主炮,同時在側舷各部署一門單裝主炮,以實現六主炮佈局,不過這樣的佈局主炮數量是多了,但是副炮數量就少了,而且噸位達到了一萬六千噸,噸位太大,造價過於昂貴了。

乙方案則是中軸線前中後三座雙聯裝炮塔布局,爲了避免船體過長,爲了確保防護性能,爲了確保射界,中部的炮塔兩座主炮,其主炮是三百毫米三十倍口徑主炮,而不是三十五倍口徑主炮,這個設計方案也是非常的激進,直接後果就是噸位嚴重超標,造價超標,同樣需要一萬六千噸,航速只有十五節。

丙方案,這個設計方案是三個主要方案裡最爲保守的,基本上就是之前的無盡海級改進型戰列艦的高幹舷版本,其中軸心前後雙聯裝炮塔布局也是大恆帝國傳統艦炮佈局傳統的,由於主炮數量較少,所以副炮數量比較多,一百五十毫米速射炮達到了十二門。

防護面積更大,主裝甲最厚處達到了兩百七十五毫米、炮座最厚處達到了兩百五十毫米,司令塔最厚處達到了兩百一十五毫米,同時還有一層七十五毫米的水平裝甲,

噸位控制的不錯,只有一萬五千多噸,航速三個方案裡也是最快的,常壓航速預計能達到十六節,強壓通風預計能夠達到十七節,至於後續實際最大航速,還需要建成後進行海試才知道。

這三個方案裡,前兩個是六主炮方案,後一個是四主炮方案。

但是綜合考慮了成本以及綜合作戰效能後,也是考慮到潛在的技術風險,最終會議決定了選擇了最保守的丙方案,也就是四主炮方案。

四主炮方案的話,船塢也只需要一萬五千噸船塢就可以,而不用更大的兩萬噸船塢,目前大恆帝國裡可沒幾個兩萬噸船塢,同時船體小意味着造價也小,戰艦這玩意一噸排水量就一噸錢,兩門主炮和兩千多噸的差距意味着最少數十萬甚至上百萬恆元的價格差距。

丙方案被選定後初步命名爲京州號,這將會是大恆帝國有史以來,甚至是藍星有史以來最強悍的戰艦!

京州號兩百七十五毫米的硬化裝甲,等效於四百五十多毫米的鋼面鐵甲,而這是當代戰艦最高標準的裝甲厚度,而且採用全面防護理念,利用硬化裝甲節省出來的噸位擴大了防護面積,成爲了戰列艦之中防護面積最大的戰列艦,甚至連副炮加裝了一百五十毫米的硬化裝甲炮盾。

火力上,應用的多款艦炮都將會創新式的使用新型秘密無煙火炮,這種新型的發射藥研究出來後,陸軍那邊都還沒有先應用呢,海軍就率先應用,作爲主要的發射藥使用。

採用無煙火炮的三百毫米三十五倍口徑主炮,威力甚至比三百五十毫米三十倍口徑主炮還要大,重量小隻需要四十多噸,射速更快達到了兩分鐘一發,比早期的三百毫米三點五分鐘一發快得多。

該炮搭配二號鎳鉻合金鋼穿甲彈、三號被冒鎳鋼合金鋼穿甲彈,不客氣的說,應用了一系列新技術的該款火炮,已經成爲了藍星最強艦炮,沒有之一!

第一百八十七章 廣安人要拼命了第四百六十四章 火箭式晉升第三百三十五章 簡明崗的悔恨第四百九十一章 強攻中燕山第二百八十七章 天命之子的身份被識破了?第一百零五章 創業者林子然第三百四十二章 戰利品頗豐第五百八十七章 定都第七百零七章 大恆調停第五百七十六章 舉世關注第八百一十四章 寧禹號首訓第五百八十八章 冊封第九百零三章 完善性戰列艦第五百五十六章 南線三鎮第四百二十一章 泡沫第六百一十一章 憂心忡忡的夏勝第六百九十七章 打仗太貴了第五百章 殺入曲陽州第四十六章 入冬失敗第五百二十九章 密河烏羽渡口第一百二十八章 大當家真的瘋了第七百七十四章 出口盛宴第五百八十八章 冊封第三百三十一章 簡良志的迷茫第五百九十一章 海軍支援第九百零九章 兩難選擇第一百零四章 絕望的曹原第四百一十二章 這仗沒法打了第三百二十六章 大人,是時候下令投降了第四百二十五章 東進就是北上第四百八十章 圍剿敵艦隊第四百四十七章 一面倒的反攻第四百五十八章 如同紙糊一樣的防線第二百四十五章 本官要在豐煙鎮吃晚飯第九百一十一章 戰列艦的輝煌第四百二十六章 三州異動第五百四十四章 臨江莊園會議第八百章 不要臉的大恆人第八十二章 王老闆:欠債還錢第五百七十八章 總攻序幕第二百五十五章 周立升職第五百六十七章 奔襲曲平海軍基地第六百二十六章 苛刻的要求第四百一十三章 崩掉林子然的牙第二百四十八章 反面教材:羅海郡守邵秉第六百一十六章 聖駕北上第三百四十六章 大家日子都挺艱難的第四百八十四章 遇事不決直接炮轟第八百七十八章 步槍品牌第六十六章 大人爽快第七百八十六章 丹拿內戰第六十二章 永昌初年的大恆第五百五十一章 讓人目瞪口呆的炮擊第八百四十七章 全面燃油化第五百四十一章 這不可能第二百七十七章 民心爲何物第二百九十三章 大戰起!第四百一十二章 這仗沒法打了第八十一章 對比化管理無題第五百二十九章 密河烏羽渡口第五十三章 北上廣安第四百四十九章 姬蒙氏賣女第三百八十七章 不是產能過剩而是兵力太少第六百三十三章 大封功臣第四百四十二章 這南海州誰愛打誰打去第七十五章 大戰一觸即發第二百六十六章 啓動戰爭機器第四百四十九章 姬蒙氏賣女第四百六十四章 火箭式晉升第六百八十五章 射速比口徑更重要第四百三十七章 奧爾王國:錢不夠了第二百六十九章 好歹是個炮啊第二百一十九章 天命之子身份曝光了?第四百六十五章 戰爭依舊在繼續!第七百七十七章 大恆人的擴張主義第七百四十三章 小心我告你誹謗第一百六十五章 搶錢哪有石油賺的多啊!第五百七十二章 京州機器局之戰第三百八十一章 要爲大恆海軍保留家底第九百零七章 安多利亞島衝突第五十七章 苟纔是王道!第九百零三章 完善性戰列艦第七百二十八章 混合主炮纔是未來第七百零二章 豪氣的克魯爾王國海軍第二百八十一章 林子然纔是心腹大患第五百二十四章 大炮兵主義第四百二十四章 驚掉一片下巴第八百二十九章 奧利薩人的撤退第三十一章 要以理服人第五百九十七章 不甘心的北方藩鎮們第四十四章 打亂計劃第六百八十四章 東海岸四國購艦第五百六十三章 兵臨京師第四百七十一章 絕望和無法理解的戰爭第八百七十三章 掉隊第四百三十九章 武器生意要做大做強第九十九章 南州銀行第八十一章 對比化管理第八百六十五章 滿世界都是敵人
第一百八十七章 廣安人要拼命了第四百六十四章 火箭式晉升第三百三十五章 簡明崗的悔恨第四百九十一章 強攻中燕山第二百八十七章 天命之子的身份被識破了?第一百零五章 創業者林子然第三百四十二章 戰利品頗豐第五百八十七章 定都第七百零七章 大恆調停第五百七十六章 舉世關注第八百一十四章 寧禹號首訓第五百八十八章 冊封第九百零三章 完善性戰列艦第五百五十六章 南線三鎮第四百二十一章 泡沫第六百一十一章 憂心忡忡的夏勝第六百九十七章 打仗太貴了第五百章 殺入曲陽州第四十六章 入冬失敗第五百二十九章 密河烏羽渡口第一百二十八章 大當家真的瘋了第七百七十四章 出口盛宴第五百八十八章 冊封第三百三十一章 簡良志的迷茫第五百九十一章 海軍支援第九百零九章 兩難選擇第一百零四章 絕望的曹原第四百一十二章 這仗沒法打了第三百二十六章 大人,是時候下令投降了第四百二十五章 東進就是北上第四百八十章 圍剿敵艦隊第四百四十七章 一面倒的反攻第四百五十八章 如同紙糊一樣的防線第二百四十五章 本官要在豐煙鎮吃晚飯第九百一十一章 戰列艦的輝煌第四百二十六章 三州異動第五百四十四章 臨江莊園會議第八百章 不要臉的大恆人第八十二章 王老闆:欠債還錢第五百七十八章 總攻序幕第二百五十五章 周立升職第五百六十七章 奔襲曲平海軍基地第六百二十六章 苛刻的要求第四百一十三章 崩掉林子然的牙第二百四十八章 反面教材:羅海郡守邵秉第六百一十六章 聖駕北上第三百四十六章 大家日子都挺艱難的第四百八十四章 遇事不決直接炮轟第八百七十八章 步槍品牌第六十六章 大人爽快第七百八十六章 丹拿內戰第六十二章 永昌初年的大恆第五百五十一章 讓人目瞪口呆的炮擊第八百四十七章 全面燃油化第五百四十一章 這不可能第二百七十七章 民心爲何物第二百九十三章 大戰起!第四百一十二章 這仗沒法打了第八十一章 對比化管理無題第五百二十九章 密河烏羽渡口第五十三章 北上廣安第四百四十九章 姬蒙氏賣女第三百八十七章 不是產能過剩而是兵力太少第六百三十三章 大封功臣第四百四十二章 這南海州誰愛打誰打去第七十五章 大戰一觸即發第二百六十六章 啓動戰爭機器第四百四十九章 姬蒙氏賣女第四百六十四章 火箭式晉升第六百八十五章 射速比口徑更重要第四百三十七章 奧爾王國:錢不夠了第二百六十九章 好歹是個炮啊第二百一十九章 天命之子身份曝光了?第四百六十五章 戰爭依舊在繼續!第七百七十七章 大恆人的擴張主義第七百四十三章 小心我告你誹謗第一百六十五章 搶錢哪有石油賺的多啊!第五百七十二章 京州機器局之戰第三百八十一章 要爲大恆海軍保留家底第九百零七章 安多利亞島衝突第五十七章 苟纔是王道!第九百零三章 完善性戰列艦第七百二十八章 混合主炮纔是未來第七百零二章 豪氣的克魯爾王國海軍第二百八十一章 林子然纔是心腹大患第五百二十四章 大炮兵主義第四百二十四章 驚掉一片下巴第八百二十九章 奧利薩人的撤退第三十一章 要以理服人第五百九十七章 不甘心的北方藩鎮們第四十四章 打亂計劃第六百八十四章 東海岸四國購艦第五百六十三章 兵臨京師第四百七十一章 絕望和無法理解的戰爭第八百七十三章 掉隊第四百三十九章 武器生意要做大做強第九十九章 南州銀行第八十一章 對比化管理第八百六十五章 滿世界都是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