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六章 工業的代價

可靠性、身管壽命、精度等能夠體現工業水準的性能,已經是處於國際一流水準,就算是讓克魯爾人來生產福元五型步槍,也不可能說把性能再提升多少了。

而這就是大恆帝國持續多年的工業升級建設的效果。

這一點在火炮領域其實體現的更加明顯。

老早的時候帝國就有七十五毫米三十倍口徑野戰炮的設計了,但是那個時候根本無法量產服役,因爲生產工藝太渣,導致成品價格高昂,同時炮管質量也不咋地,根本無法批量生產

但是現在隨着技術的提升,帝國的南州機器局生產七十五毫米三十倍口徑的的炮管,已經是沒有任何技術難度,生產成本大幅度降低,同時性能更加優秀。

帝國的火炮研發部門,已經是準備用這一規格的炮管,研發速射管退炮,並配屬無煙火藥發射藥。

不管是陸軍速射炮也好,海軍速射炮也好,這都是建立在帝國的整個工業體系得到了升級之後的基礎上的。

而從帝國國防工業的快速發展,也就能夠反推出來帝國的工業體系發展的有多麼的迅速,而這一切,其實還得感謝克魯爾王國、瓦利亞帝國、可凱爾帝國這三個工業強國的商人們。

沒有他們把大量先進設備賣給大恆人,沒有他們把技術授權轉讓給大恆人,大恆帝國是不可能在短短的幾年裡完成工業技術大升級的。

當然了,帝國爲此也是付出了巨大的代價,每年超過數以億計的各類設備採購就是代價!

爲了採購這些先進設備,大恆帝國不得不每年持續大量出口農產品、礦產品、基礎半加工產品以及石油產品。

要知道,大量出口的糧食,某種程度上就是從大恆人的嘴裡摳出來的。

可別以爲大恆人糧食產量高,大恆人自己就吃不完了,如果是敞開了吃,糧食產量再翻一倍兩億多的大恆人自己也能消化。

畢竟大恆帝國固然是有大量的中等收入羣體,但是依舊有百分之四十以上的低等收入人口呢,這些人,日子過的可不咋地!

帝國每年數以億計的設備進口額,每年生產這麼多糧食,卻是依舊有百分之四十以上的人口處於無法溫飽的狀態,這就是帝國最近這些年進行工業升級所付出的代價!

而這種代價不會一直持續下去,而是會逐步減輕。

乾聖七年的時候,帝國的工業產品出口額就已經是開始反超農畜產品的出口額了,等到乾聖八年的時候,工業產品的出口額已經是佔據到了總出口額的百分之六十以上。

而這個數據預計在乾聖九年會更高,工商部預計今年的出口總額裡,工業產品的出口額將會佔據總出口的百分之七十以上。

這也意味着帝國從一個以農畜產品出口國,逐步變成了一個工業產品出口國,哪怕出口的工業產品的還是技術含量不是很高的東西又或者是是特殊的武器。

但是這依舊意義重大!

大恆帝國不需要繼續從民衆的口糧裡掏出糧食用以出口換取外匯以購入設備,而是可以用大量的工業製品,哪怕是低端產品的出口來創匯以採購高端設備。

這從乾聖九年帝國的出口關稅變動就可以看的出來,帝國對紡織品等一些出口商品的出口基本上採取免出口稅政策,也有一些表面上收取出口關稅,但是回頭就退稅給廠家了。

然而糧食以及礦產品的出口關稅,卻是逐步上漲,乾聖九年三月份,帝國再一次將小麥等主要糧食以及其製品的出口關稅將會在現有的基礎上提高百分之五十。

從這一舉措就可以看的出來,帝國高層已經是不再鼓勵大量出口糧食了,而是更傾向於把國內生產的糧食投放到國內市場,以解決本國衆多低收入人羣吃飯難的問題。

乾聖九年的春天,大恆帝國的經濟發展一如既往的迅速,經濟增速甚至是超過了統一之初的那幾年。

要知道統一頭兩年的的大恆帝國,因爲戰爭的平息,帝國把大部分的精力都是放在了民生恢復上,所以那兩年的經濟增速是非常迅猛的,農業開始全面復甦,工商業也是發展迅速。

不過經過頭兩年的報復性經濟增長後,帝國的經濟增速就恢復到了一比較穩定的水平,乾聖四年、乾聖五年、乾聖六年這三年裡,帝國的經濟增長速度依舊很高,但是放在當代各國工業經濟都普遍較快的情況下,其實增長速度也就處於上流水準,算不上頂級。

但是這種情況在乾聖七年開始被打破了,乾聖七年的時候,經過數年的積累帝國的各項工商業開始了爆炸式的增長。

重工業、輕工業都是如此。

重工業裡的代表產業,也就是鋼鐵產業,經過之前數年的技術積累,引進設備,在乾聖七年開始產能開始迅速提升。

這些龐大的產能又是進一步促進了鐵路以及機械等各行業的發展。

大恆帝國在乾聖八年裡,建成通車的鐵路里程達到了七千多公里!

僅僅是乾聖八年裡一年建成通車的鐵路里程,就得到了統一前帝國所有鐵路里程的百分之八十。

目前大恆帝國已經是把原有鐵路網全部改建完畢,全部鐵軌都是換成了標準鐵路。

同時建成了多條鐵路幹線,包括兩條東西幹線,多條南北幹線。

到目前爲止,大恆十三州每一個州都通了鐵路,從京州乘坐火車出發,可以抵達十三州的任何一個州。

在地形條件比較良好更是做到每一郡都通火車。

而一些經濟比較發達的州郡,更是做到了每一個縣都通火車。

如京州、東定州、南海州、紫勝州這東部四州,經濟條件良好,地形良好,加上需求龐大,所以鐵路網建設的非常密集。

衆多的鐵路支線幾乎把每一個縣都是連接了起來。

大恆帝國目前的鐵路總里程,

而大恆帝國的快速發展,就是立足於帝國的鋼鐵產能快速提升,要不然的話想要修鐵路也沒有這麼多的鐵軌啊。

而反過來,規模浩大的鐵路建設又是帶來了龐大的鋼鐵需求,促進鋼鐵行業發展,促進地方經濟發展。

最近幾年大恆帝國的中西部地區發展迅速,大量的城鎮沿着鐵路線建立,大量的土地被開墾出來就是最典型的明證。

大恆帝國的耕地,在短短七八年時間裡,就是增加了至少半數,而新增的耕地幾乎都是處於中西部地區。

這些地方以往交通不便,所以都沒什麼人去的,要不然的話土地開墾出來種出了糧食也運不出去,而糧食運不出去那可是要血本無歸的。

大恆的農業模式,相對於其他國家而言,乃是屬於非常典型的大農場模式。

在大恆帝國裡,幾百畝土地的家庭農場那都算是小農場了,千畝也不大,一般只有上萬畝甚至幾萬畝的農場才被人們稱之爲大型農場。

這也意味着,大恆的農民們耕種的時候更依賴馬耕,機械耕種,肥料等,因此是有種植成本的,而他們種出來的糧食也絕對不是自己吃,而是以出售爲主。

因此糧食外運的成本就非常重要了。

運輸成本低的話,糧食運不出去那麼就會虧本。

而鐵路的快速發展,解決了對於衆多大恆人而言,最爲重要的農產品運輸問題。

這也是直接促進了中西部地區以及其他交通不便地區的農業發展。

大恆帝國很樂觀的估計,乾聖九年的時候,大恆帝國的農業產值有可能突破一百億恆元!

放眼全球,僅僅是靠着種田就能種出來上百億恆元產值,每年都出口大幾個億恆元產值的農產品的,也就只有大恆人了……

在農業高速發展的背後,是鐵路大建設,是鋼鐵產量保障!

乾聖元年,大恆帝國的生鐵產能只有區區八十萬噸左右,鋼產量只有區區兩萬噸。

乾聖二年,生鐵產能就暴漲到了一百八十萬噸,鋼產量五萬噸。

乾聖三年,生鐵產能達到了三百萬噸,鋼產能突破十萬噸。

乾聖五年,生鐵產能達到了五百萬噸、鋼產量五十萬噸的規模。

經過前面幾年的爆炸式擴張後,後續幾年大恆帝國的鋼鐵增速趨向於平穩,同時主要的增長點開始傾向於鋼材。

又經過數年發展後,去年也就是乾聖半年,大恆帝國的生鐵產量已經是達到了七百萬噸,鋼產量達到了兩百萬噸。

而這個數據,已經是超過了克魯爾王國!

克魯爾王國在乾聖八年的時候,生鐵產量也不過六百多萬噸而已,鋼產量也不過一百多萬噸,克魯爾王國爲了節約成本,現在都開始直接從大恆進口生鐵和粗鋼了。

時間進入乾聖九年之後,帝國的鋼鐵、煤炭產能等基礎工業產品還將會進一步增長,鐵路依舊會保持着每年大幾千公里的建設速度,就連是普通的商船建造噸位也是悄然逼近克魯爾王國的商船產量。

帝國龐大的鋼鐵產量,保障了鐵路大建設以及工業大發展,而這些基礎工業的發展,直接拉動了帝國的經濟全面暴漲。

第二百六十章 轟然倒下的南州銀行第一百五十四章 新木鎮的木材商第八百三十九章 東湖奇蹟第三百三十七章 圍城截援第九百五十四章 初步和談協議第五百一十二章 八百米防線第七十九章 天亡我也第三百八十八章 絕不妥協第五百九十五章 第一期海軍發展計劃第七百五十五章 迦菲亞人的勇武第四百八十四章 遇事不決直接炮轟第四百九十九章 狗都比他們強第三百八十二章 不給邵秉任何喘氣的機會第七百三十章 紅火的戰艦生意第五百零八章 勳章第六百三十八章 大口徑火炮的忠實信徒第五百四十六章 大恆母親河:鏡河第五百五十七章 永昌帝之子康親王第八百四十四章 南州機器局第九百一十七章 新時代的海戰第一百九十六章 黃飛鵬你的事發了!第七百七十九章 憂心忡忡的大恆軍方(二)第九十五章 這不公平第九百零九章 兩難選擇第八百七十一章 全球經貿合作第四百五十六章 西進北上東進爭論第三百三十九章 臨江戰略會議第四百三十八章 就買這麼貴咋了?第五百二十三章 海上聯繫緊密的藍星第八百零一章 掩耳盜鈴第四十八章 你以爲我們是玩過家家?第一百五十三章 擴張!擴張!第六百二十七章 無畏艦都出來了第七十二章 這水平還是太渣第八百二十五章 火炮多口徑大第六十六章 大人爽快第五百四十一章 這不可能第七百八十九章 統一火控的威力第九百一十五章 武裝衝突第九百四十一章 京二六式戰鬥機第一百六十六章 時不待我第三百六十五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六百七十九章 藍星第一艦夏林號(又加更)第三百三十九章 臨江戰略會議第三百一十二章 雨季的噩夢第八百四十一章 聖駕回南海州第三百四十三章 大規模換裝第九百二十七章 制海權和封鎖第三百零一章 南下!南下!第七章 這青山鎮誰愛要誰要去第一百五十九章 定江要塞第六百六十二章 藍星最強戰艦第七百二十三章 統一全重炮戰艦第二百七十三章 萬一炮彈落在我們頭上怎麼辦?第九十二章 新鎮守上任第四百三十八章 就買這麼貴咋了?第五百二十四章 大炮兵主義第七百零九章 奧爾戰爭談判第五百七十二章 京州機器局之戰第七百九十六章 石油封鎖戰略第八百零七章 一起搞事啊第三百九十二章 口號而已別當真第八百九十六章 奧里薩帝國投降第四百零四章 信心滿滿第六百一十八章 官民結合經濟體系第二十三章 郝仁是個好人第七百九十二章 經濟世界第一第八百二十五章 火炮多口徑大第二百章 完蛋了,本官不會游泳第一百零六章 控制不住的油井第六十六章 大人爽快第二百八十八章 說好的一百年不許變第七百一十六章 大恆商務代表團出訪第八百二十一章 換國籍和民間志願兵第一百六十五章 搶錢哪有石油賺的多啊!第五百九十四章 無盡海霸主克魯爾王國第五百九十一章 海軍支援第九十四章 曹大人赴宴第八百零一章 掩耳盜鈴第四百八十三章 兵臨崇克城第九百三十五章 鯨魚港戰役第三百九十六章 出乎意料的戰鬥第六十二章 永昌初年的大恆第七百七十五章 讓大恆人尷尬的水雷第九百二十七章 制海權和封鎖第四百零一章 河西鐵騎第六百七十九章 藍星第一艦夏林號(又加更)第二百零七章 難以選擇的各部主官第二百四十七章 藩鎮不殺藩鎮第五百二十九章 密河烏羽渡口第二百五十九章 本郡殺自己養的豬,誰敢有意見?第一百零九章 林子然的微笑第一百一十四章 早上出門晚上還在第六百零四章 解義昌的進攻第四百七十二章 列車炮第二十九章 世代卿家第八百三十一章 新一輪的軍備競賽第五百零三章 極限補給第四百三十三章 逐一擊破第二百一十八章 跑都跑不動打個屁
第二百六十章 轟然倒下的南州銀行第一百五十四章 新木鎮的木材商第八百三十九章 東湖奇蹟第三百三十七章 圍城截援第九百五十四章 初步和談協議第五百一十二章 八百米防線第七十九章 天亡我也第三百八十八章 絕不妥協第五百九十五章 第一期海軍發展計劃第七百五十五章 迦菲亞人的勇武第四百八十四章 遇事不決直接炮轟第四百九十九章 狗都比他們強第三百八十二章 不給邵秉任何喘氣的機會第七百三十章 紅火的戰艦生意第五百零八章 勳章第六百三十八章 大口徑火炮的忠實信徒第五百四十六章 大恆母親河:鏡河第五百五十七章 永昌帝之子康親王第八百四十四章 南州機器局第九百一十七章 新時代的海戰第一百九十六章 黃飛鵬你的事發了!第七百七十九章 憂心忡忡的大恆軍方(二)第九十五章 這不公平第九百零九章 兩難選擇第八百七十一章 全球經貿合作第四百五十六章 西進北上東進爭論第三百三十九章 臨江戰略會議第四百三十八章 就買這麼貴咋了?第五百二十三章 海上聯繫緊密的藍星第八百零一章 掩耳盜鈴第四十八章 你以爲我們是玩過家家?第一百五十三章 擴張!擴張!第六百二十七章 無畏艦都出來了第七十二章 這水平還是太渣第八百二十五章 火炮多口徑大第六十六章 大人爽快第五百四十一章 這不可能第七百八十九章 統一火控的威力第九百一十五章 武裝衝突第九百四十一章 京二六式戰鬥機第一百六十六章 時不待我第三百六十五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六百七十九章 藍星第一艦夏林號(又加更)第三百三十九章 臨江戰略會議第三百一十二章 雨季的噩夢第八百四十一章 聖駕回南海州第三百四十三章 大規模換裝第九百二十七章 制海權和封鎖第三百零一章 南下!南下!第七章 這青山鎮誰愛要誰要去第一百五十九章 定江要塞第六百六十二章 藍星最強戰艦第七百二十三章 統一全重炮戰艦第二百七十三章 萬一炮彈落在我們頭上怎麼辦?第九十二章 新鎮守上任第四百三十八章 就買這麼貴咋了?第五百二十四章 大炮兵主義第七百零九章 奧爾戰爭談判第五百七十二章 京州機器局之戰第七百九十六章 石油封鎖戰略第八百零七章 一起搞事啊第三百九十二章 口號而已別當真第八百九十六章 奧里薩帝國投降第四百零四章 信心滿滿第六百一十八章 官民結合經濟體系第二十三章 郝仁是個好人第七百九十二章 經濟世界第一第八百二十五章 火炮多口徑大第二百章 完蛋了,本官不會游泳第一百零六章 控制不住的油井第六十六章 大人爽快第二百八十八章 說好的一百年不許變第七百一十六章 大恆商務代表團出訪第八百二十一章 換國籍和民間志願兵第一百六十五章 搶錢哪有石油賺的多啊!第五百九十四章 無盡海霸主克魯爾王國第五百九十一章 海軍支援第九十四章 曹大人赴宴第八百零一章 掩耳盜鈴第四百八十三章 兵臨崇克城第九百三十五章 鯨魚港戰役第三百九十六章 出乎意料的戰鬥第六十二章 永昌初年的大恆第七百七十五章 讓大恆人尷尬的水雷第九百二十七章 制海權和封鎖第四百零一章 河西鐵騎第六百七十九章 藍星第一艦夏林號(又加更)第二百零七章 難以選擇的各部主官第二百四十七章 藩鎮不殺藩鎮第五百二十九章 密河烏羽渡口第二百五十九章 本郡殺自己養的豬,誰敢有意見?第一百零九章 林子然的微笑第一百一十四章 早上出門晚上還在第六百零四章 解義昌的進攻第四百七十二章 列車炮第二十九章 世代卿家第八百三十一章 新一輪的軍備競賽第五百零三章 極限補給第四百三十三章 逐一擊破第二百一十八章 跑都跑不動打個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