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節 恩將仇報本性貪

蛟翻天看起來有些狼狽,腳下妖風滾滾,漆黑如墨,後面十位修士在追趕,鍾少嚴細觀後面修士,卻不是中土修士,好像是羅剎的薩滿,鍾少嚴有些奇怪,蛟翻天惹了什麼麻煩,做了什麼事,讓羅剎薩滿巫師不顧修真界約定,進入依蘭山,已算是越界行爲。

問了一下龍慕仙,她怎麼認識妖修蛟翻天,龍慕仙將當初相遇之事簡略說了一下。鍾少嚴讓衆人呆在洞府之中,打出了數個手訣,啓動了禁制後,自己卻一步跨出,出現在天空,蛟翻天正在逃命,見前方平空出現一位修士,仔細一看,卻是妖修,大喜,當即喊到:“這位道兄,看在同屬妖族份上,幫我攔住這幫蠻夷。”

鍾少嚴樂了,自己是妖族,不屬人類,卻稱人家是蠻夷,到底是中土大妖,不過鍾少嚴卻不會無緣無故幫助蛟翻天,在不瞭解情況下,他不會做冤大頭,那邊羅剎的薩滿見此也急了,不僅加快了速度,其中領頭一會,手中骨杖一舉,不知唸了什麼咒語,蛟翻天身形一滯,差點從空中掉下去,鍾少嚴看得出,蛟翻天在之前恐怕已被對方做了手腳。

鍾少嚴見此,諸天神煞幡現,剎那間,煞氣漫空,五位魔神現,相柳、歡喜天、雪女、火煞和射影各呈異相,向蛟翻天和羅剎薩滿修士圍了過去。

蛟翻天和羅剎薩滿修士都停了下來,蛟翻天大吃一驚,這位沒聽過妖修的這件法寶太厲害了,相當於一下多出數位近乎元嬰級別修士,不過連自己都圍在其內,心中不爽:“道友,我們同屬妖族,當共同對外!”

鍾少嚴嗤之以鼻,妖族要是團結,早就是一方之雄,何如現在躲在偏遠蠻荒之地,妖族內弱肉強食是天經地義之事,比人類修士更是赤裸裸,人類修士許多時候還虛僞找個理由,妖族就非常直接,一旦看上某樣東西,二話不說,就一個字,搶,弱者一方,往往拋物逃命,如果慢一步,命就沒有了,所以大妖幾乎是獨居,許多弱小化形妖物,往往躲入凡塵人類之中,按人類方式生活,以躲避同類,人間流傳許多狐妖愛上書生的故事,往往拆散他們卻是妖族同類。

鍾少嚴見蛟翻天發問,冷淡地說:“告訴我具體情況,我自會決定是否幫你?”

蛟翻天眼中露出一縷狠戾之色,隨即收斂,望着鍾少嚴的諸天神煞幡,眼中不覺露出強烈佔有慾,還未開口,羅剎薩滿修士卻已開口。

當鍾少嚴諸天神煞幡一出,羅剎薩滿修士的震驚遠超過蛟翻天,因爲現出魔神中,居然有他們日常所拜的神靈。薩滿修士傳承上古巫術,巫術崇拜的神靈非常之多,天神、地神、各種自然神,各種圖騰,只要某物有些異常,甚至能神化爲神靈,這也是後來巫術衰落原因之一,人類文明達到一定層次後,統治者爲行教化,必然形成有利教化的宗教,對巫術進行壓制。巫術中衆多神靈實是利用巫師自己精神與自然某一精神共振,使自然精神具現,實爲人造神,其原理與諸天神煞幡形成魔神相似,所以,他們見到鍾少嚴諸天神煞幡現出魔神感到非常震驚,當然,同時對此幡也產生了佔有心理。

本以爲鍾少嚴和蛟翻天是一夥,卻發現不是,羅剎薩滿修士中領頭老者說道:“尊敬的中土修士,此人偷偷潛入我們聖地,偷走我們的聖物,被發現,我們前來追還聖物,請閣下行個方便。”

鍾少嚴眼睛轉向蛟翻天,蛟翻天跳了起來:“胡說,明明是我蛟龍一族的遺物。”雙方爭吵起來,鍾少嚴從他們爭吵之中瞭解了實情,原來,此支薩滿修士所尊的是水神,所供奉是一件水神所遺之物,蛟翻天因當初悸動,入世間尋找原因,便到處亂跑,結果跑到羅剎,見此地薩滿所拜之物,居然是蛟龍修成的龍珠,不知什麼原因,龍珠玉化,成爲一顆玉珠,蛟翻天一見大喜,當即搶走,被薩滿修士血煞追魂咒所中,便上演了剛纔那一幕。

鍾少嚴明白了情況,冷淡地說:“此地是依蘭山脈,不是羅剎,你們要解決,到其它地方去,不要煩我!”說完,諸魔神讓開了路。

蛟翻天一見形勢不對,他被下了血煞追魂咒,根本擺脫不了,羅剎薩滿修士卻可以輕鬆找到他,而且只要在一定範圍催動此咒,血液沸騰,不得不用大部分法力壓制此咒,見鍾少嚴根本沒有幫助他的意思,心中怨恨,妖光一縱,臨走之前,還不忘坑鍾少嚴一把,將那顆玉珠拋向鍾少嚴,反正保不住此珠,乾脆禍水東流。

鍾少嚴一把接住,珠一入手,立刻明白過來,望着蛟翻天逃走的方向,冷冷一笑,心中也佩服蛟翻天的果斷。珠一入手,鍾少嚴略略一掃,並不多看,順手拋給羅剎薩滿修士,爲首老者接住玉珠,查看了一下,謝道:“多謝閣下將聖物歸還。”

“你們可以走了!”鍾少嚴冷漠地說道。

“閣下,還有一事相商,閣下的法寶卻是顯現出我們所拜神靈,應該是我們薩滿神物,請予歸還,我等諸人不勝感激!”羅剎薩滿修士說道。

鍾少嚴目露寒光,口氣如三冬寒冰:“既如此,你們可以死了!”居然敢打諸天神煞幡,完全是恩將仇報。

語音一落,五位魔神將這十位薩滿修士圍在當中,剎那間,各色煞氣狂濤一樣襲向各位修士,幾聲慘叫,一位修士被雪女一口寒氣,凍成了冰塊,雪女雪白長髮一纏,碎成冰粒;相柳一斧劈下,與之對敵的修士手持白骨棒往上一迎,白骨棒上綠火瑩瑩,架住斧頭,然而,相柳另幾手上法器已打到身上,特別是那鋼鞭銅鐗,砸在腦袋上,頓時腦漿迸裂;歡喜天嬌媚一笑,對面修士一個迷糊,歡喜天往上一合,頓時精氣被完全抽空,一具乾屍從空中跌落。

火煞魔神現三頭八臂,一口毒焰噴出,與之對戰修士一團黃光護住自身,火煞一手之上握住一條火龍,隨手拋出,立將這位修士盤在當中,周身火發,不一會,將之化爲灰燼;射影魔神猛然一閃,從空中消失,對位修士立刻施法護住全身,黃光閃爍,卻未發現,和護身黃光同色的細碎光華一閃,已悄無聲息侵入其內,正在四處尋找對手,猛然覺得身體一寒,失去了感覺。

幾個呼吸之間,五位修士已斃命,爲首薩滿修士怒吼一聲,咬破手指,用鮮血在空中畫了一首巫符,詭異巫符化成一絲綠光,一閃而沒,再出現時已在鍾少嚴面前,就要循着鍾少嚴呼吸進入體內,就在巫符出現在鍾少嚴面前,一柄白骨錘同時出現,眼窩之中,灰光射出,照在巫符之上,巫符化爲粒子被吸入骷髏的眼窩之中。

鍾少嚴頭上天羅傘現,一團紅光罩定全身,手一指,無數暗淡光線如暴雨,一遇到東西,立刻爆發,奇亮無比,往中央一合,又是幾聲慘叫,只剩下爲首的修士。

整個過程順利得出乎鍾少嚴的預料,實際上薩滿修士法術詭異,善長咒術,手段陰毒,蛟翻天本來完全可以戰勝他們,但偷盜之時,卻被對方趁隙下咒,對方一催巫咒,蛟翻天絕大部分實力用來抵抗體內巫咒,所以只能逃,於是這幫薩滿修士才過高估計自己,他們從未和中土修士對敵過,以蛟翻天爲例,認爲鍾少嚴也不堪一擊,結果,鍾少嚴說動手就動手,鍾少嚴本是邵延分身,繼承邵延風格,一旦動手,決不留情,所謂獅子搏兔用全力,結果對方就悲劇了。

最後一位薩滿修士一見自己手下全部死了,恨聲說道:“道友,你好歹毒!”

鍾少嚴冷笑一聲:“我歹毒?你們這夥忘恩負義的東西,我還你們所謂聖物,你們不知恩圖報,反而窺視我的法寶,這樣東西,早死早投胎!”

薩滿修士怒吼一聲,身上黑毛長出,轉眼間,已化爲一頭巨大的黑熊,立在空中,一掌扇了過來,鍾少嚴見此,喜道:“想不到你還有這一套,不知和中國神話傳說中變化之術有無聯繫!”

天妖誅神訣發動,面前立現一柄墨綠色長刃,長約數丈,一閃斬下,無窮壓力瞬間鎖定對方,薩滿修士感覺到自己連移動一下都不可能,眼睜睜看着長刃將自己分這兩半,眼中充滿了恐懼,長刃過後,黑熊忽然如沙子一樣徹底散開,沙子又分爲更細沙塵,又繼續化爲更自的粉塵。明明是一刀,卻將對手從根本上斬滅,連鍾少嚴自己也沒有想到天妖誅神訣如此變態,幡影一閃,衆魔神消失,化爲條條觸手,將掉落地上物品一一卷起,收入儲物袋中,這才返回洞府。

一入洞府,端木琴立刻叫道:“師祖,你好厲害,那個蛟翻天那麼厲害,卻被對方追得走投無路,師祖一出手,立刻將對方滅得乾乾淨淨。”

鍾少嚴道:“你錯了!蛟翻天並不像你所說無能。”將具體情況說了一遍,三人這才明白,原來,蛟翻天事先中招,不由對薩滿咒術心中充滿提防。

鍾少嚴對龍慕仙說:“慕仙,今天招你過來,是將這個洞府告訴你,此是你師尊當初開闢,讓你師妹林韻柔築基時所用,今日就將這個洞府告訴你,你在躍虎山時有空來看看,此處可作爲火棗山別府,我重新佈置了禁制,我傳授給你等。”說完,就將此洞府禁制詳細講解給他聽。

吩咐好事情後,鍾少嚴對三人道:“這裡就交給你們了,羅剎薩滿修士居然跑到依蘭山脈,還惹了我,我得去一趟羅剎,這幫修士該讓他們受點教訓。”

從此,此地端木琴和葛士賢隔三岔五來此,龍慕仙卻很少過來,她主要坐鎮躍虎山,數十日後,龍慕仙得到一個消息,說羅剎黑脂河邊的一座薩滿廟被毀,那是一個上午,數道暗淡的光線從空而降,將廟宇化爲灰燼,無人生還。

龍慕仙知道,這肯定是師尊分身鍾少嚴所爲,是報當日之仇,不知現在鍾少嚴師傅在何處?

鍾少嚴現在在何處,他自己也不知道,他只知道在北方,而且是羅剎以北,立足處一片茫茫雪原。

;

第526節 殘魂難現當年勇第321節 初觸底層遇詛咒第217節 今日方明真相出第551節 斬妖飛刀今又見第59節 人面桃花今在否第192節 會盟帝祉非關我第68節 墓前祭拜道心純第66節 迷惑耳根套實情第87節 解說三劫論黃庭第55節 奴家從今名如是第182節 人如秋燕去無痕第366節 刺破青天鍔未殘第287節 窈窕淑女非君逑第221節 疑生此界五方會第492節 衝突有人打落水第195節 吾道易知莫能行第536節 因果一擊威能現第413節 無意悟出行願法第4節 打人不過先下手第343節 璇璣圖中周天悟第80節 悟通神道領域出第54節 只羨鴛鴦不慕仙第90節 舊友重逢假虎威第294節 鎮龍釘出石龍伏第450節 弟子請命探海聖第14節 竊得天威煉雷珠第325節 巫術相爭生死決第84節 一言點化三害除第544節 扶搖九萬浪三千第572節 九九歸一魔劫終第283節 道君心中謎重重第277節 小心駛得萬年船第53節 周邊布子護晉國第104節 以一敵三護弟子第443節 異寶專爲化神備第34節 寶山藥田爲誰甜第319節 幕後有蟲能遺香第172節 雷電遮空降二聖第136節 各顯其能飛刀動第101節 將軍拔劍南天起第341節 天下皆敵又如何第6節 道心種妖分身成第168節 悟徹天魔投影法第291節 靈酒引來偷酒妖第187節 唯心動處便是法第150節 三分名額入洞天第549節 太昊欲現當年盛第79節 天地爲牢漫漫路第170節 束手無策訪歧黃第486節 順路又增隨行人第584節 初見道祖說三清第568節 舊友相聚說天魔第199節 積德行善易成道第265節 你方唱罷我登場第538節 開境客來說妖聖第289節 以敵爲資啓弟子第186節 靈蛛北遁話傳承第363節 撲朔身份困惑生第530節 獨尊玉臺惟步登第209節 山雨欲來先綢繆第273節 符者合天地萬物第483節 北邙山下得音訊第162節 環環入扣誅強敵第422節 靈寶魔影現人間第214節 借勢天劫戰羣修第294節 鎮龍釘出石龍伏第278節 九煉丹成道陰陽第110節 撒豆成兵道門出第378節 以一敵億又何懼第560節 九仙山上救劫難第29節 胡編亂造說上古第102節 各分東西到天南第172節 雷電遮空降二聖第597節 清微天中聽大道第399節 暗中交鋒終會面第326節 薪火相傳魂歸來第501節 愛恨相去若幾何第159節 出師未捷身先死第471節 神仙難逃砂穴災第176節 借勢鬥法鍊金鱗第396節 聽聞昆陽是古宗第320節 迷魂詭言明真相第405節 衆心合一靈性生第350節 青山何處不埋骨第267節 南轅北轍是正路第595節 一失足終落凡境第380節 聽演此界煉屍事第126節 收取蟾珠神教動第334節 妖也奸滑劍出鞘第290節 念起擊竹入紅塵第489節 龍君之事起因明第529節 回光溯魂天人起第428節 山頂非是此世界第313節 靈仙弟子今歸宗第171節 明白根源東海行第442節 事非無因亂相起第408節 萬載之後終解脫第434節 萬物有靈今日明第446節 祈天禮畢爭祭權第345節 生命化生出天然
第526節 殘魂難現當年勇第321節 初觸底層遇詛咒第217節 今日方明真相出第551節 斬妖飛刀今又見第59節 人面桃花今在否第192節 會盟帝祉非關我第68節 墓前祭拜道心純第66節 迷惑耳根套實情第87節 解說三劫論黃庭第55節 奴家從今名如是第182節 人如秋燕去無痕第366節 刺破青天鍔未殘第287節 窈窕淑女非君逑第221節 疑生此界五方會第492節 衝突有人打落水第195節 吾道易知莫能行第536節 因果一擊威能現第413節 無意悟出行願法第4節 打人不過先下手第343節 璇璣圖中周天悟第80節 悟通神道領域出第54節 只羨鴛鴦不慕仙第90節 舊友重逢假虎威第294節 鎮龍釘出石龍伏第450節 弟子請命探海聖第14節 竊得天威煉雷珠第325節 巫術相爭生死決第84節 一言點化三害除第544節 扶搖九萬浪三千第572節 九九歸一魔劫終第283節 道君心中謎重重第277節 小心駛得萬年船第53節 周邊布子護晉國第104節 以一敵三護弟子第443節 異寶專爲化神備第34節 寶山藥田爲誰甜第319節 幕後有蟲能遺香第172節 雷電遮空降二聖第136節 各顯其能飛刀動第101節 將軍拔劍南天起第341節 天下皆敵又如何第6節 道心種妖分身成第168節 悟徹天魔投影法第291節 靈酒引來偷酒妖第187節 唯心動處便是法第150節 三分名額入洞天第549節 太昊欲現當年盛第79節 天地爲牢漫漫路第170節 束手無策訪歧黃第486節 順路又增隨行人第584節 初見道祖說三清第568節 舊友相聚說天魔第199節 積德行善易成道第265節 你方唱罷我登場第538節 開境客來說妖聖第289節 以敵爲資啓弟子第186節 靈蛛北遁話傳承第363節 撲朔身份困惑生第530節 獨尊玉臺惟步登第209節 山雨欲來先綢繆第273節 符者合天地萬物第483節 北邙山下得音訊第162節 環環入扣誅強敵第422節 靈寶魔影現人間第214節 借勢天劫戰羣修第294節 鎮龍釘出石龍伏第278節 九煉丹成道陰陽第110節 撒豆成兵道門出第378節 以一敵億又何懼第560節 九仙山上救劫難第29節 胡編亂造說上古第102節 各分東西到天南第172節 雷電遮空降二聖第597節 清微天中聽大道第399節 暗中交鋒終會面第326節 薪火相傳魂歸來第501節 愛恨相去若幾何第159節 出師未捷身先死第471節 神仙難逃砂穴災第176節 借勢鬥法鍊金鱗第396節 聽聞昆陽是古宗第320節 迷魂詭言明真相第405節 衆心合一靈性生第350節 青山何處不埋骨第267節 南轅北轍是正路第595節 一失足終落凡境第380節 聽演此界煉屍事第126節 收取蟾珠神教動第334節 妖也奸滑劍出鞘第290節 念起擊竹入紅塵第489節 龍君之事起因明第529節 回光溯魂天人起第428節 山頂非是此世界第313節 靈仙弟子今歸宗第171節 明白根源東海行第442節 事非無因亂相起第408節 萬載之後終解脫第434節 萬物有靈今日明第446節 祈天禮畢爭祭權第345節 生命化生出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