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被學校催着畢業

第135章 被學校催着畢業

徐川並不擔心《天文學和天體物理學年度評論》沒辦法給他的論文審稿,也不擔心論文被退回來。

天文物理界沒有能給他論文審稿的人,但數學界和物理界還是有的。

這種能改變整個天文界和天文物理界的論文,只要《天文學和天體物理學年度評論》期刊的編輯有腦子就不可能放棄,想盡一切辦法都會保留下來。

對於其他人而已,能在這種頂級期刊上發一篇論文是他們的榮幸,但對於徐川這篇論文而言,能將這篇論文發佈出來,是收錄期刊的榮幸。

就好比愛因斯坦獲得諾貝爾獎是諾貝爾獎的榮幸而不是愛因斯坦的榮幸一樣。

徐川現在更頭大的是,學校在催他畢業了。

沒錯,他一個大一才上了一學期多,大一還差一兩個月才修完的大一學生,被學校催畢業了,催着他趕緊畢業。

現在正在他導師陳正平的辦公室裡面,被一個電話喊過來的。

辦公室中不僅僅有他的導師陳正平,還是數院的周海教授、榮志專院長,以及物院的院長俞永望等人。

“徐川啊,你差不多也該畢業了,早點畢業,早點出去深造,你現在正是學習的年齡。”

“你要知道,網上現在都在奇怪爲啥伱做出了這麼大的成果都還沒有本科畢業,搞的像是南大扣留你不讓你畢業一樣,學校這邊承受了很大的壓力啊。”

“.”

辦公室中,榮志專苦口婆心的勸着,希望他能去更高的院校接受更高的知識。

雖然網上的確有一些質疑聲,不過遠達不到影響南大的地步,更別提給高校壓力了。

只是在他和許多人看來,南大的數院已經教不了徐川什麼東西了,唯有普林斯頓那種頂級數院,擁有繁多菲爾茲獎得主的數學聖地才能讓徐川走上更高的數學臺階。

因此自從徐川證明了Weyl-Berry猜想後,他就一直在主動催他畢業,不希望因爲物數雙修的事情耽擱他在數學上的學習時間。

對於愛惜數學人才這一塊,整個南大沒人比榮志專更專一了。

一旁,周海教授和物院院長俞永望淡定的喝着茶,看着戲。

對於周海來說,徐川雖然物數雙修沒錯,但畢竟不是他的弟子,他也不是數院的校領導,徐川的數學天賦的確天資卓越,南大數院也的確教不了他什麼東西了,但他也沒必要上趕着讓人家畢業。

今天他過來只是被榮志專拉過來當陪襯的。

至於物院院長俞永望就更淡定了,他跟徐川的關係更淺,更何況陳正平還在這裡呢,陳正平纔是徐川的真正導師,而且還是物理導師。

聽着榮志專的勸說,徐川將目光投向了自己的導師陳正平。

兩人對視了一眼,陳正平微微搖了搖頭,他也是支持自己這個弟子提前畢業的。

說實話,到現在他對於徐川提前畢業已經沒有什麼太多複雜的心思了,也不在乎他有沒有在物理上做出成果了。

如果是普通的導師或者教授,帶了一個這麼優秀的學生,肯定會想方設法多留學生一段時間。

畢竟按照國內目前的學術潛規則,學生的畢業論文或者其他研究成果,哪怕是學生單獨做出來的,老師也能分到一杯羹,不說全拿一作,但至少二作和通訊作者導師都會佔到。

不過對於他來說,這些東西已經無所謂了,他能當上中科院的院士,也不需要學生的這些成績來加分。

徐川做出來的成果,無論是弱Weyl-Berry猜想的證明,還是Weyl-Berry猜想的全面證明,亦或者是參宿四的科研觀測實驗以及後續的Xu-Weyl-Berry定理衍生成果,他其實都沒有在論文上添上自己的名字。

要添加完全是沒問題的,畢竟他是導師,但陳正平並不屑於去佔這樣的便宜,在如今這個師德越來越罕見的年代,他還是要臉的。

而且這些東西跟他基本也都沒有什麼關係,全是徐川自己做出來的,還都是數學界的成果。

這種情況下,就更不可能在徐川的論文上添加上的自己的名字了,雖然徐川提過這些事,但他都拒絕了。

對於徐川這種學生,陳正平沒有太多的想法,唯一的想法就是別耽擱了他的前程,早點放他去更高的平臺上汲取科研養分繼續成長。

一行人在辦公室中聊了一會便散去了。

其實今天的談話倒並不是專門爲了催促徐川儘管畢業而展開的,而是通知他參宿四科研實驗的成果獎勵。

有關這次的科研實驗的獎勵,南大這邊已經商議準備好了。

發現參宿四氫包層內有一顆伴星的觀測結果,學校這邊獎勵十萬現金。

而Xu-Weyl-Berry定理精準計算遙遠天體的參數信息的方法,學校這邊獎勵五十萬現金。

相比較證明Weyl-Berry猜想要少很多,但也正常,畢竟兩者帶來的影響力截然不同。

哪怕Weyl-Berry猜想在數學界的重量只不過是T2末尾級別的,而精準計算遙遠天體的參數信息的方法重要性能在天文界排到頂級,可以說是開山立派級別,但兩者的份量依舊相差不少。

無他,天文界的體量太小了,完全沒法和數學界比。

當然,這僅僅是學校的獎勵,除此之外,還有金陵市的獎勵、天文界的獎勵等等,這些都是跑不掉的。

不過獎勵雖然準備好了,但發放還是要再等一段時間的。

一是Xu-Weyl-Berry定理精準計算遙遠天體的參數信息的方法論文目前還沒有通過審覈。

二是這次科研實驗室發現了參宿四的氫包層內擁有一顆伴星這也是還需要一個迴歸週期才能確定的事情。

所以學校雖然將獎勵準備好了,但按照規定暫時還不能下發,需要等到科研成果完全確定才行,也就說,徐川要拿到這些獎勵,最少都還要再等待一個多月的時間。

然而意外的是,國外日耳曼國那邊的有一個天文機構在兩三個月之前對參宿四做了一次詳細的觀測。

然後在這次爆出參宿四是一個雙生恆星後,對方立刻就想到了之前的資料,一對比,果然從裡面確定了一些相同的數據異常。

沒有使用徐川的Xu-Weyl-Berry定理,利用傳統的方式進行了更爲複雜的推算,同樣得出了一個結論,參宿四的氫包層內,的確存在這一顆伴生恆星。

而且時間方面也完全符合徐川計算出來的結果。

兩樣數據,兩種完全不同的方法,對比之下,同步確定了參宿四體內擁有一顆伴星,也確定了參宿四體內伴星的迴歸週期在二十八天,更確定了此前一直被認爲是單恆星星系的參宿四最終變成了一個雙恆星星系。

於是在日耳曼國天文機構公佈這個消息後,南大這邊也實時跟進,不僅再度宣傳了這一天文發現,也提前將參宿四的氫包層內擁有一顆伴星的發現獎勵順勢發了下去。

至於Xu-Weyl-Berry定理精準計算遙遠天體的參數信息的方法成果,就要等到論文過審了。

而市裡和天文界那邊的獎勵,也基本都要等最終的結果確定下來才能發放。

其他人離開,徐川打了個招呼後也準備離去,不過被他導師喊住了。

“對了,還有件事。”

陳正平喊住了徐川,接着道:“關於去年二硒化鎢的科研實驗,我這邊已經完成結題並且上報審覈通過了。”

“所以關於二硒化鎢分析時使用的那個數學模型,包括建模論文之類的東西,你都可以發出去了。”

聽到二硒化鎢的項目結題審覈完成,徐川好奇的問道:“二硒化鎢納米片平鋪時的坍縮和卷疊效應最終解決了嗎?成品率達到了多少?”

聞言,陳正平咧嘴笑了笑,道:“解決了,多虧了你的幫助,利用那個數學模型我和你師兄他們對還原劑、催化劑這些東西進行了優化。”

“最終修改了還原劑,將原先使用的氫還原劑修改成了離子型氫化物,也就是鹽型氫化物,最終讓成品率達到了百分之九十三點六七左右。”

“另外,這邊科研實驗結題後,獎金也該發了,按照貢獻和獎金頒發制度,你這邊和周海教授那個叫什麼欣的學生獎金一起是十七萬九千。”

“給我個銀行卡賬號,我這邊給你打過去,因爲你們的獎金是一體的,再加上之前你們獨立完成的數學模型,對於你們具體的貢獻,每個人做了多少事情我不太清楚,所以獎金就交給你分配了。”

聽到二硒化鎢的成品率達到了百分之九十三,徐川就知道範德華力造成的缺陷被解決了。

導師能找到一種新還原劑解決範德華力缺陷問題他並不驚訝,畢竟是一名科研院的院士,還是有着真材實料的院士。

不過他並沒有接着去詢問解決範德華力的離子型氫化物還原劑到底是什麼,因爲這涉及到實驗機密了。

這種關鍵性質的東西,除了科研小組的內部核心人員,以及一部分的專利審覈人員和關鍵人外,其他人是不會知道的。

即便是公佈出來的專利條款,上面也不會有這種詳細的東西。

倒是獎金的數額,讓徐川有些驚訝。

十七萬九千,差不多十八萬的獎金,破六位數了,這個數額對於他和學姐這種中途加入科研項目的人員來說,挺誇張的。

之前他預估過自己的獎金,他和學姐加起來,兩人能拿到大概總共十萬出頭的獎金的樣子。

沒想到最終結果出來都快翻了一倍了。

當然,這點獎金對於一個市場在十幾億甚至幾十億的材料項目來說完全不算什麼。

如果他能從一開始參與這個項目的話,獎金能再翻一倍都有多。

但終究是半途才加入的,而且非科研小組成員,能拿到十幾萬的獎金其實可以說陳正平對他的貢獻相當重視了,計算獎金應該是按照最大貢獻值來計算獎金的。

也沒有普通教授或者導師那種偷摸着剋扣成員獎金的事情,甚至說不好的還私人補貼了一些金錢在裡面。

不過他的導師陳正平也不會虧,不僅不會虧,甚至能說是大掙,依賴二硒化鎢這個項目,他有超過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概率能拿到華國國家科學技術獎。

而只要拿到國家科學技術獎,無論是哪一階級的,獎金都能超過兩百萬。

如果能再往上一層,拿到國家最高科技獎的話,獎金能超過五百萬,而且拿到的概率其實不低,能超過百分之六十。

因爲二硒化鎢這種低維材料的作用很高,它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學和電學等性能,能廣泛應用於儲能電池、潤滑、半導體、光伏、航天、航空、軍事、國防等領域中。

且目前國內的二硒化鎢有超過百分之八十都依賴進口,如果能自主生產,這絕對是打破國外的壟斷,甚至能反向對外輸出。

至於他拿到的十幾萬的獎金,對於整個項目來說,只不過是九牛一毛罷了。

畢竟他的加入對於二硒化鎢這個項目的重要性來說毋庸置疑。

如果沒有他的分析,導師陳正平在今年年初就直接放棄這個拖了很長時間的項目了。

如果沒有數學模型,二硒化鎢平鋪時因範德華力造成的坍縮和卷疊效應也沒那麼容易被解決,可能這個項目還得拖上一年半載的,才能完成。

而且徐川可以肯定,二硒化鎢的成品率達不到百分之九十三以上,以他的經驗來看,頂天了在百分之九十左右。

九十三的成品率,對於二硒化鎢這種低維材料來說,成品率是很誇張的。

徐川記得,自己當初研發超導材料時,同樣是低維材料,但成品率只有百分之八十左右,後面請普林斯頓的一位菲獎數學家的幫忙弄一個數學模型,再加上藉助普林斯頓的超算,才提升成品率到百分之九十七左右,可見數學模型在材料研發中的重要性。

ps:彙報一下狀態,亂嗑了兩三天藥後體溫穩定了下來,掉回37.7,8度左右,不過身體狀態和精神狀態更差了,整個人病懨懨的,賊難受,不過估摸着應該過巔峰了,明天應該會開始逐漸恢復,用抗原自己測試了一下,那個紅色的條條顏色稍微弱了一點,希望早點好。

大家都注意點吧,別中招了,這玩意真比重感冒難受,那些說什麼小感冒的真在扯淡,特別是快過年了,家裡老人小孩真不一定抗得住的,記得備點藥,花個一兩百塊有備無患。

(本章完)

第425章 聚變之光!第342章 有一個變態的老闆是種怎樣的體驗第54章 建模與提示第653章 航天史上的新篇章!第378章 你在做什麼青天大白夢呢?第581章 量子計算機與碳基芯片第660章 NASA的朋友,你們還好嗎?第421章 批准點火!第89章 數學建模(三更求追讀求月票)第643章 月表生物圈計劃第202章 NS方程第417章 最後一道關卡第660章 NASA的朋友,你們還好嗎?第72章 你能聽出一面鼓的形狀嗎?第206章 等離子體湍流第334章 徐川:我懂的其實並不是很多第64章 名校校長親自招生第781章 還是那個人厲害啊!第123章 神秘的參宿四,兩組相差巨大的直徑第551章 人類有史以來的巔峰智慧第398章 上天都在幫助他們!第422章 最後的準備!第564章 舒爾茨:帥的人都已經結婚了!第21章 物競實驗第666章 歡迎回家!第752章 我要Neuralink腦機接口公司!第111章 見證奇蹟第217章 Xu-Weyl-Berry定理與高維空間第436章 南大學子:過年了?第772章 第一位‘中庸’的學生第460章 天才年少時的科研直覺第802章 福克斯教授的選擇第703章 噁心人誰不會啊?第357章 與CERN的交易第703章 噁心人誰不會啊?第296章 麥格米倫:你就是個瘋子!第409章 最完美的發電應用第388章 米國的反壟斷調查第208章 天文界的眼淚,流到了數學界第297章 爲等離子體湍流建模第186章 證明霍奇猜想!第412章 人和設備,我都要了!第48章 別忘記了祖國第352章 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浪潮聲第28章 臥虎藏龍的母校第281章 走不通的道路第284章 狂熱的外界(爲盟主高山流水加更7/第50章 整理數據,收集線索第627章 首航第407章 亂成一鍋粥的世界第445章 爆肝是項必備技能!第312章 至少也得是博士畢業兩年工作經驗吧第220章 回國第248章 國家自然科學獎第714章 比黎曼猜想更爲驚人的消息第32章 可能你永遠都不知道爲啥考試那麼難第103章 星城一中的演講第107章 徐川,你怎麼看?(三更求訂閱月票第722章 比鋰硫電池更牛逼的項目第698章 徐川:我對錢不感興趣第685章 這就是科技的力量!第467章 二氧化碳合成澱粉第654章 無解的局面第809章 遊子歸家,獨屬於國人的浪漫第204章 解決等譜非等距同構猜想第635章 星海號的危機第503章 先寫封信再說第622章 永不沉沒的堡壘第77章 悲劇的某研究生學長(求追讀求月票)第664章 新一代航天飛機第153章 前往LHC第134章 找不到審稿人員的天文物理期刊第520章 不知道我是總負責人麼?第783章 CERN 強電耦合5sigma的置信度!第515章 百萬億級的市場第242章 諾貝爾獎典禮第44章 錯誤的建模方法(提前更,上午有事)第625章 億萬分之一的可能第432章 邁向未來的腳步第299章 提前開啓可控核聚變工程第750章 強電統一理論的延伸第264章 對於你們來說,這還太早了第541章 沒有人可以幫忙的領域第33章 CMO唯一的滿分第244章 世界上最神秘的菜單(爲盟主高三流第608章 外骨骼與仿生學機器人第139章 新的征程!第544章 重新定義航空與航天第688章 人造重力第316章 薅西方國家的羊毛第599章 村子裡面修族譜第621章 米國的反應第292章 走在了世界的前沿第808章 雞嫌狗厭的民族第485章 難以形容的震撼第198章 坑哥的妹妹第255章 這已經很強了!第392章 ITER最後的會議第435章 生活助理的妙用第380章 解決託卡馬克磁面撕裂問題的思路
第425章 聚變之光!第342章 有一個變態的老闆是種怎樣的體驗第54章 建模與提示第653章 航天史上的新篇章!第378章 你在做什麼青天大白夢呢?第581章 量子計算機與碳基芯片第660章 NASA的朋友,你們還好嗎?第421章 批准點火!第89章 數學建模(三更求追讀求月票)第643章 月表生物圈計劃第202章 NS方程第417章 最後一道關卡第660章 NASA的朋友,你們還好嗎?第72章 你能聽出一面鼓的形狀嗎?第206章 等離子體湍流第334章 徐川:我懂的其實並不是很多第64章 名校校長親自招生第781章 還是那個人厲害啊!第123章 神秘的參宿四,兩組相差巨大的直徑第551章 人類有史以來的巔峰智慧第398章 上天都在幫助他們!第422章 最後的準備!第564章 舒爾茨:帥的人都已經結婚了!第21章 物競實驗第666章 歡迎回家!第752章 我要Neuralink腦機接口公司!第111章 見證奇蹟第217章 Xu-Weyl-Berry定理與高維空間第436章 南大學子:過年了?第772章 第一位‘中庸’的學生第460章 天才年少時的科研直覺第802章 福克斯教授的選擇第703章 噁心人誰不會啊?第357章 與CERN的交易第703章 噁心人誰不會啊?第296章 麥格米倫:你就是個瘋子!第409章 最完美的發電應用第388章 米國的反壟斷調查第208章 天文界的眼淚,流到了數學界第297章 爲等離子體湍流建模第186章 證明霍奇猜想!第412章 人和設備,我都要了!第48章 別忘記了祖國第352章 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浪潮聲第28章 臥虎藏龍的母校第281章 走不通的道路第284章 狂熱的外界(爲盟主高山流水加更7/第50章 整理數據,收集線索第627章 首航第407章 亂成一鍋粥的世界第445章 爆肝是項必備技能!第312章 至少也得是博士畢業兩年工作經驗吧第220章 回國第248章 國家自然科學獎第714章 比黎曼猜想更爲驚人的消息第32章 可能你永遠都不知道爲啥考試那麼難第103章 星城一中的演講第107章 徐川,你怎麼看?(三更求訂閱月票第722章 比鋰硫電池更牛逼的項目第698章 徐川:我對錢不感興趣第685章 這就是科技的力量!第467章 二氧化碳合成澱粉第654章 無解的局面第809章 遊子歸家,獨屬於國人的浪漫第204章 解決等譜非等距同構猜想第635章 星海號的危機第503章 先寫封信再說第622章 永不沉沒的堡壘第77章 悲劇的某研究生學長(求追讀求月票)第664章 新一代航天飛機第153章 前往LHC第134章 找不到審稿人員的天文物理期刊第520章 不知道我是總負責人麼?第783章 CERN 強電耦合5sigma的置信度!第515章 百萬億級的市場第242章 諾貝爾獎典禮第44章 錯誤的建模方法(提前更,上午有事)第625章 億萬分之一的可能第432章 邁向未來的腳步第299章 提前開啓可控核聚變工程第750章 強電統一理論的延伸第264章 對於你們來說,這還太早了第541章 沒有人可以幫忙的領域第33章 CMO唯一的滿分第244章 世界上最神秘的菜單(爲盟主高三流第608章 外骨骼與仿生學機器人第139章 新的征程!第544章 重新定義航空與航天第688章 人造重力第316章 薅西方國家的羊毛第599章 村子裡面修族譜第621章 米國的反應第292章 走在了世界的前沿第808章 雞嫌狗厭的民族第485章 難以形容的震撼第198章 坑哥的妹妹第255章 這已經很強了!第392章 ITER最後的會議第435章 生活助理的妙用第380章 解決託卡馬克磁面撕裂問題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