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世事難料

何進瘋了吧?

張煌的心中充滿了震驚與困惑。

第五宮元那是什麼人?那是方仙道的掌教、大漢朝的國師,看似年輕卻確確實實是活了數百年的老怪物,擁有真正的半仙之軀,是目前整個玄門道家界的第一人。

而何進只不過是一介凡俗子弟,儘管目前在大漢朝廷權勢滔天,堪稱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可即便如此,真能跟第五宮元相抗衡麼?

還是說,這其中另有隱情?

張煌將困惑的目光望向了董卓,緘口不言等着後者的下文。

果不其然,董卓喝了一口茶水後,慢悠悠地解釋道:“此事我所知亦不詳,然大致如此:大將軍欲主持軍方,卻不想反而爲人做嫁。”

說着,董卓詳細地向張煌解釋了一通,只聽得張煌暗暗稱奇。

原來,何進大將軍自“黃禍”爆發之後在朝中的威信與權柄便與日俱增,天子更冊封他爲慎侯,再加上他國舅與大將軍的身份,毫不誇張地說,在這個“非高祖遺留不立王”的年代,他的地位已升到了頂點,除非他想效仿王莽,否則已升無可升。

竊國篡位,何進是不敢的,並且他也沒有這個想法,畢竟屠戶出身的他很感激劉宏,因爲沒有劉宏寵愛他的妹妹何美人,何進就不可能在壯年就坐上大將軍的位置,手握數萬雄兵。

再者,他的妹妹何美人已誕下一子名爲劉辯,是大皇子,在這個講究長幼有序的年代,大皇子就等同於太子,是日後的國君。何進怎麼也不可能跟自己的侄子去爭,而且還要冒着巨大的風險。

因此,何進便將目光投向了他尚未完全掌握的軍方上。

馬、竇、閻、粱、班、劉、朱、孫、皇甫、段、張。諸多的勢力在軍方門閥林立,別的不說,單說皇甫嵩、段熲、張奐這個“涼州三明”的組合,那可都是虎將迭出的軍方望族出身。論排門檻高低,即便是袁紹、袁術這樣“四門三公”出身的,在軍方也不夠看的。

因此,即便是目前如日中天的何進大將軍想要完完全全地控制軍方,那也是十分困難的。

但是,“黃禍”期間發生了一樁事卻給了何進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那就是董卓暗地裡聯合張煌將前往圍剿冀州黃巾的北軍給坑了。致使威名遠播的“北軍五營”名存實亡,整個軍方體制上下顏面俱失。

這個時候,何進麾下假司馬伍宕便向何進建議:由何進出面主持北軍重建的事宜,以此提高何進在軍方的威望。

然而又有人建議說:南、北兩個軍團享有百年盛譽,況且其中又包括虎賁軍、羽林軍這種青史留名的軍隊,何進大將軍就算做得極好,也超不過先人,不如另設編制,新建軍隊。

何進一聽覺得有道理。要知道南、北兩個軍團的編制那可是漢朝的傳統,雖然大漢朝中途遭逢了王莽之亂,但軍隊的體系則仍舊被光武帝劉秀沿襲了下來。

換而言之,何進就算在這方面做得極好、極出色。在南、北兩軍的威望註定也不會超過衛青、霍去病這種青史留名的傳奇大將軍,或許連竇武、粱冀也難以越及,註定會被先輩的光環所覆蓋。

而唯一的破局辦法,就是拋開南、北兩軍的體系。另設編制、重添一軍。只有在如同白紙一樣的新軍,何進的所作纔會成爲不褪色的卓著功勳,供後人瞻仰。

何進聽了這個建議怦然心動。要知道他雖然是不可一世的大將軍,但是他的處境卻十分尷尬:在“涼州三明”的威望籠罩着整個軍方的當下,他一個外人傳言中憑藉妹妹得寵於天子而上位的裙帶大將軍,威信還遠不如皇甫嵩。

但是如果它能促成南、北兩軍合二爲一,或者另外設立編制重新創建一支軍隊,極有可能他的威望會在軍方迅速高漲。

於是乎,何進大將軍開始行動了。當然,他不會主動出面向天子呈請整頓軍方的事宜,畢竟這種事由他開口容易落人口實,他需要找一個能替他開口的人。

本來掃平了黃巾軍的皇甫嵩會是何進最佳的人選,但很可惜,皇甫嵩是皇甫家的人,兼之風頭、名氣又遠在何進這個大將軍之上,何進打壓他都來不及,怎麼可能讓皇甫嵩再有冒頭的機會。

後來,何進看中了蕩寇將軍周慎。

蕩寇將軍周慎曾先後在段熲與張奐的手底下任職,在軍方也有一定的知名度,由他開口要比何進自己開口好得多。

問題是,蕩寇將軍周慎的威望也遠不及皇甫嵩,萬一皇甫嵩反對的話,相信軍方大半的人都會支持皇甫嵩。

而這個時候,西涼之亂爆發了,何進大將軍趁機便將蕩寇將軍周慎塞到了西征的軍隊中,並且替他博了一個副帥的職務。何進希望周慎能在這場戰役中大出風頭,以方便他隨後爲周慎造勢,提攜他上位。

要知道這種動輒侵害一個州規模的叛亂若是能順利剿滅,一旦天子封賞起來,主帥張溫與副帥周慎只有八九能撈到一個帶“西”的武職,“徵西”、“平西”大有可能。

到時候有周慎這個平西將軍攜得勝之風,出面代何進向天子劉宏啓奏,天子大喜之下多半會頷首認可,那何進的機會可就來了。

可讓何進險些氣地吐血的是,周慎太不爭氣,即便有何進在背後爲他撐腰,他在韓遂面前也難以蹦躂起來。

一場反擊戰,成就了皇甫嵩;一場追殲戰,成就了董卓。

而周慎呢?

什麼都沒撈到不說,兩戰兩敗,損兵折將,何進只能眼睜睜地看着他好不容易替周慎博到的副帥位置,就那樣理所當然地落在了袁滂的身上。

一怒之下,何進大將軍索性不再理睬蕩寇將軍周慎,轉而拉攏此戰中最爲亮眼的兩顆將星之一的董卓,而董卓也十分識趣。連忙傳遞了善意。

隨後的事就很明瞭了,在何進大將軍的操作下,註定不會成爲自己人的皇甫嵩明明是最大的功臣,卻被雪藏遷至皇室陵園守墓;而董卓這個功勳不及皇甫嵩的,卻能鑼鼓齊鳴、風風光光地被召回雒陽。

當然,得了好處就要替何進辦事,董卓懂的,但是他並沒有自己開口。他以自己口碑不佳作爲藉口,懇請何進讓他請另外一個更加適合的人出面奏請此事。

何進當時自然很鬱悶,畢竟他提攜董卓的主要目的就是爲了讓董卓替他開口。若是董卓做不到,他提攜董卓做什麼?

然而當董卓說出那另外一個人的名字時,何進卻大爲欣喜。

這個人,便是北軍五營校尉之一,屯騎校尉鮑鴻!

鮑姓,那可也是軍方中的大門閥之一,更重要的是,鮑鴻是屯騎兵校尉,列屬北軍範疇。由他開口向天子奏請,那自是極爲合適毫無突兀之處的。

董卓果然說服了鮑鴻,畢竟早在他倆一起征討冀州黃巾時,董卓就因爲強大的屯騎營而不遺餘力地拉攏鮑鴻。鮑鴻這個人又貪財,在董卓的財帛攻勢下,二人轉眼間就成了摯友。

於是乎,一場囊括南軍與北軍的浩大軍方整頓便陸續拉開帷幕。那規模之大,別說宦黨們心驚膽顫、疑神疑鬼,就連文官中也有些人對何進帶有猜忌。

畢竟擺着王莽、粱冀這前車之鑑在。誰能保證何進沒有野心?更別說以張讓、趙忠爲首的宦黨們爲了自保開始在天子面前說何進的壞話。

外戚與宦黨,自古以來就是水火不容,二者鬥爭之激烈遠超外戚與文官、文官與宦黨。畢竟,竇武任職大將軍時,與文官的關係就很好,而宦黨中,也有像呂強這樣與文官關係不錯的。可是外戚與宦黨之間呢?有關係不錯的麼?

從來沒有!

但凡是在宮內有點地位的宦黨,與外戚的關係幾乎都是水火不容,論其根本,無非就是外戚希望跟天子更親近,而宦黨則害怕前者天子親近後他們則失去了地位。

再加上宮內妃子之間的矛盾也會牽連上宦黨,使得某一方的宦黨被另外一方的妃子的父兄嫉恨等等,那就是更加頻繁了。

縱觀東漢,竇、鄧、閻、粱,無論善惡,最終不都是希望拿宦官開刀麼?張讓、趙忠等人對何進心存警惕,也合乎情理。

宦黨的讒言,讓何進的處境變得窘迫起來,畢竟他的確是打算將南、北兩軍合併,抽調精銳重新創建一支軍隊的,這種舉動會遭來天子劉宏的猜忌,毫不意外。

這個時候,何進的幕僚提出了一條可行的辦法,那就是請天子劉宏親自擔任新軍的將軍,何進擔任副職,這樣一來,何進的威望就不會蓋過天子,也不會引起天子的猜忌。

何進一聽大喜,連忙付諸於行動。

兩日後,天子劉宏接受了何進的提議,將新軍設立在他居住的西園,賜號“西園禁軍”自封爲“無上將軍”,並招七名翹楚擔任校尉作爲部署,分別是中軍校尉、虎賁中郎將袁紹,下軍校尉、屯騎校尉鮑鴻,典軍校尉、議郎曹操,助軍左校尉趙融、助軍右校尉馮芳,左校尉、諫議大夫夏牟,右校尉淳于瓊。

而讓何進難以置信的是,天子劉宏將這支新軍的統帥交給了信任的心腹宦黨,小黃門蹇碩,由他任上軍校尉,監督司隸校尉以下諸多官員。

竹籃打水一場空,辛辛苦苦謀劃了那麼久,到最後卻是爲他人做嫁衣,何進大將軍如何不怒?!

要命的是,北軍、南軍抽調精銳充入西園禁軍,他何進大將軍的力量一下子被抽掉了三成。更令何進惱火的是,蹇碩這個上軍校尉竟然還有監察他何進大將軍的職能。

只是一個小小的宦黨!

雖然這個宦黨素來潔身自好,不與張讓、趙忠等人同流合污,但是,他仍舊只是一個小小的宦黨!!

何進在自己府上盛怒發作,待他發作完冷靜下來之後,卻有幕僚提醒他,是不是天子對他已有戒心。

這樁事何進覺得很是莫名其妙,因爲他還記得他起初將“請天子擔任主職”的提議上奏天子劉宏時。劉宏對他還是很友善的,不時地點頭讚許,怎麼才兩日不到的工夫,天子就徹底改變心思了呢?

心中不解的何進託妹妹何美人去打探這樁事,他這才知道,那日他先腳剛走,張讓、趙忠等人就跳出來跟他唱反調,暗示天子劉宏他何進這個大將軍的職權已過於強盛,更不可思議的是,張讓竟然請出了隱居在城北方仙觀的那位國師。活了百餘年的老妖怪,第五宮元。

誰也不清楚天子劉宏畢恭畢敬地將第五宮元請入密室後,他二人單獨聊了些什麼,唯一可以肯定的是,第五宮元一走,劉宏對何進的態度就變了,當即招來心腹宦官蹇碩,與他談論了很久。

方仙道掌教,大漢朝國師。第五宮元……

感覺自己被耍了的何進徹底恨上了此人,他很清楚,只有此人,只有此人的評價可以決定天子劉宏對他何進的態度。

何進恨不得殺上方仙觀將第五宮元大卸八塊。但是最終他還是忍了下來,畢竟第五宮元歷代以來便是大漢朝的國師,並且極有可能在光武帝劉秀的年代,第五宮元這個老頭便已投入前者的麾下。助他平定了天下大亂。

正因爲這樣,第五宮元的地位與威望非常高,光武帝之後的歷代天子都是將這個老頭奉爲上賓。視爲叔伯輩。

這樣的老妖物,不是他能夠輕易觸動的。

於是乎,何進打消了對付第五宮元的念頭,轉而去拉攏像袁紹、曹操、鮑鴻這幾個西園禁軍中的校尉們,使得這樁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看似何進是嚥下了這口氣,但是董卓卻能看出來,何進與宦官以及不知爲何支持張讓的第五宮元之間,肯定會有一場惡戰。

因此,知曉張煌跟第五宮元有仇的董卓,立馬寫信將張煌召來了雒陽。

畢竟他很清楚張煌的強大,尤其是張煌體內所寄宿的妖魂“燚烏”,那股彷彿能浸入魂魄的氣息,甚至讓他體內的“九嬰”都感到忌憚與不安。

當然並非全部都是董卓的善意與私心,另外一部分則是何進私底下的吩咐:徐徐招募擁有強大力量的武人。

這使得董卓更加肯定了他的猜測。

對於董卓的邀請,張煌自然不會拒絕。畢竟他目前所做的一切大部分都是爲了日後能夠殺死第五宮元爲義父報仇,而如今當朝的大將軍何進與第五宮元產生了矛盾,推波助瀾纔是他的做法。

商議定了,也接受了董卓的邀請暫時居住在他府上,仍舊以張繡的名義,心情極佳的張煌終於可以暫時放下心中的重擔,到街上走走逛逛,領略一下雒陽的風采。

畢竟上一回來時,張煌還未定下心來逛就因爲一系列的變故導致最後被趕離了雒陽。

這樁事現在回想起來,張煌仍感覺有些心慚不已。

唯一有所顧慮的,恐怕就只有懸浮在天空中的那些名爲渾天儀的玩意了。

倒不是害怕會有什麼麻煩,畢竟有董卓作爲橋樑,張煌他目前也算作是大將軍何進一黨的人了,相信輕易不會有人會去招惹他。

除非是第五宮元……

不過仔細想想,張煌並不認爲像第五宮元那樣自持身份的人會在雒陽大街上對他不利。

然而轉念再一想,張煌對此也沒有什麼把握,畢竟他對第五宮元瞭解得太少了,根本不清楚對方是一個怎樣的人。

“應該不至於吧……”

張煌擡着頭注視着那彷彿烏雲一般籠罩着上空的渾天儀,喃喃嘀咕。

而就在這個時候,忽然有人一拍他的肩膀。

張煌嚇了一大跳,整個人驚地險些跳起來。可讓他猛然回頭定睛觀瞧時,他這才鬆了口氣。

不是第五宮元,而是一箇舊相識,一個日後會雄踞北方的霸主,曹操、曹孟德。

而曹操身旁的碩壯年輕人,不必多說,自然是追隨曹操、並且格外忠誠的夏侯氏族人,夏侯惇、夏侯元讓。

第58章 一個位子第125章 兩個人的旅程第124章 震驚發現第42章 初回交鋒:斥候戰打響第101章 糜爛的王都第73章 平叛之尾聲第186章 抵達濮陽第77章 襲來的地劍第16章 忠奸難辨第105章 師與徒第182章 北軍之殤第5章 新的傳說?第106章 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第68章 輕車熟路賣舅舅第124章 震驚發現第76章 反目成仇第65章 孫堅的驚疑第114章 混亂之夜第49章 節節敗退?第7章 神術?第204章 西園禁衛:天子的制衡第22章 波瀾漸起第58章 一個位子第72章 單福一言,力挽狂瀾第174章 急攻緩第76章 反目成仇第157章 向着心中的野望,邁步!(三)第48章 失利後的危機第49章 節節敗退?第63章 節節而勝第86章 驚豔鬼才郭奉孝第156章 向着心中的野望,邁步!(二)第174章 急攻緩第136章 尋人無果第93章 超難的兵略之戰第86章 驚豔鬼才郭奉孝第58章 一個位子第145章 辛秘浮水第90章 “射”場第176章 轉折點第75章 賭鬥第182章 北軍之殤第39章 初戰不利第190章 張樑未死、黃巾不滅第204章 西園禁衛:天子的制衡第146章 天伐第68章 輕車熟路賣舅舅第198章 皇甫嵩:極具想象力的名將第179章 匪夷所思之請第173章 突圍第179章 匪夷所思之請第46章 剛體的門檻第139章 援助第154章 纏鬥第43章 驚人之舉第127章 營救第95章 鬼才奇謀第57章 槍貫之技,螺旋第19章 拋餌待魚第22章 波瀾漸起第102章 糜爛的王都(二)第75章 賭鬥第6章 泰山見聞第51章 夜間鏖戰第176章 轉折點第35章 歷練第206章 聯墨第78章 孫堅vs輸耳第131章 使用方法不對第189章 轉折第189章 轉折第89章 貴賓到訪第116章 混亂之夜(三)第172章 北軍反制第195章 集結!善戰之將!第109章 第五宮元第77章 襲來的地劍第188章 無時無刻的騷擾第19章 拋餌待魚第186章 抵達濮陽第103章 荀攸、荀公達第168章 夜襲第200章 爭功第95章 鬼才奇謀第152章 初交鋒第85章 潁川書院見聞第161章 雄武!無懈可擊的北軍軍勢!第162章 出人意料的出擊!第112章 風雲漸起第117章 前往鉅鹿第77章 襲來的地劍第22章 波瀾漸起第61章 手抖容易壞事第132章 疏途第33章 牛掰的叔公第142章 失控第71章 神兵吳鉤第4章 潛質第70章 凌駕於武力
第58章 一個位子第125章 兩個人的旅程第124章 震驚發現第42章 初回交鋒:斥候戰打響第101章 糜爛的王都第73章 平叛之尾聲第186章 抵達濮陽第77章 襲來的地劍第16章 忠奸難辨第105章 師與徒第182章 北軍之殤第5章 新的傳說?第106章 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第68章 輕車熟路賣舅舅第124章 震驚發現第76章 反目成仇第65章 孫堅的驚疑第114章 混亂之夜第49章 節節敗退?第7章 神術?第204章 西園禁衛:天子的制衡第22章 波瀾漸起第58章 一個位子第72章 單福一言,力挽狂瀾第174章 急攻緩第76章 反目成仇第157章 向着心中的野望,邁步!(三)第48章 失利後的危機第49章 節節敗退?第63章 節節而勝第86章 驚豔鬼才郭奉孝第156章 向着心中的野望,邁步!(二)第174章 急攻緩第136章 尋人無果第93章 超難的兵略之戰第86章 驚豔鬼才郭奉孝第58章 一個位子第145章 辛秘浮水第90章 “射”場第176章 轉折點第75章 賭鬥第182章 北軍之殤第39章 初戰不利第190章 張樑未死、黃巾不滅第204章 西園禁衛:天子的制衡第146章 天伐第68章 輕車熟路賣舅舅第198章 皇甫嵩:極具想象力的名將第179章 匪夷所思之請第173章 突圍第179章 匪夷所思之請第46章 剛體的門檻第139章 援助第154章 纏鬥第43章 驚人之舉第127章 營救第95章 鬼才奇謀第57章 槍貫之技,螺旋第19章 拋餌待魚第22章 波瀾漸起第102章 糜爛的王都(二)第75章 賭鬥第6章 泰山見聞第51章 夜間鏖戰第176章 轉折點第35章 歷練第206章 聯墨第78章 孫堅vs輸耳第131章 使用方法不對第189章 轉折第189章 轉折第89章 貴賓到訪第116章 混亂之夜(三)第172章 北軍反制第195章 集結!善戰之將!第109章 第五宮元第77章 襲來的地劍第188章 無時無刻的騷擾第19章 拋餌待魚第186章 抵達濮陽第103章 荀攸、荀公達第168章 夜襲第200章 爭功第95章 鬼才奇謀第152章 初交鋒第85章 潁川書院見聞第161章 雄武!無懈可擊的北軍軍勢!第162章 出人意料的出擊!第112章 風雲漸起第117章 前往鉅鹿第77章 襲來的地劍第22章 波瀾漸起第61章 手抖容易壞事第132章 疏途第33章 牛掰的叔公第142章 失控第71章 神兵吳鉤第4章 潛質第70章 凌駕於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