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超難的兵略之戰

[竟使一名童子挑戰郭奉孝?]

荀爽驚訝莫名地望着司馬徽,儘管郭嘉生性放蕩不羈很是叫他頭疼,但不可否認,郭嘉是荀爽座下最傑出的幾名學生之一,若不是注意到司馬徽那隱藏在眼眸中的得逞意味,荀爽實在很難想象。{

想到這裡,荀爽隱晦地低聲說道,“德操兄似乎對兩位學子頗有信心?”

司馬徽聞言臉上露出幾許淡淡笑意,亦低聲回道,“正所謂坐讀萬卷書,不如同行論道……此二子才智遠勝於徽,未免其過於驕傲,不得已要讓他們知曉知曉天下之大!……君子成人之美,慈明兄不會不允吧?”

荀爽心說你方纔那番話已擠兌地我啞口無言,我還能說什麼?

不過得司馬徽這小聲的解釋,荀爽倒是也明白了緣由。

[原來這兩名童子纔是司馬德操此番前來我潁川的真正因由啊……]

思忖了一下,荀爽便意識到自己被司馬徽擺了一道。他原本還暗中叫小舍的學子不得參與比試,以免挫傷了襄陽學子們向學的信心,可沒想到,司馬徽這回只是表面上打着兩個書院的學子切磋才藝的旗號,可實際上呢,卻是打算借挑戰郭嘉對那諸葛亮與龐統兩塊隗寶加以琢磨。

要知道這可不是好事,若是郭嘉贏了,於潁川書院的名聲毫無提升,畢竟郭嘉今年已有十八歲,而諸葛亮才十二歲,哪怕郭嘉贏了諸葛亮,怕是也會落個勝之不武的污名,而倘若萬一敗了,那對於潁川書院來說更是顏面掃地。反觀那諸葛亮,無論是贏是輸,皆能博得不敵的名聲。(郭嘉當年的真正年齡是十三歲。劇情需要設定十八歲。)

[狡猾如狐……]

想通了其中關節的荀爽不由得氣地鬍鬚亂顫,笑眯眯的司馬徽在他眼裡已恍如狡詐的狐狸一般。他心中不由得後悔,早知如此,還不如就派遣些小舍的學子參與比試,也好過叫這司馬徽抓到把柄,被他擠兌地不得不應允此事。

“郭奉孝何在?”瞪了一眼笑眯眯的司馬徽,荀爽很是不爽地喊了一聲。

此時郭嘉早已聽到了司馬徽方纔代諸葛亮向他挑戰的事,驚愕了半響後,嘴角泛起幾分莫名的笑容。

[諸葛亮……莫非就是襄陽書院第一名的學子?]

不得不說張煌的確猜的沒錯,潁川書院小舍的學子之所以沒有參與比試。一來是荀爽暗中示意他們不許參與,二來嘛,心高氣傲的他們也不屑與一般的學子比試才藝。哪怕是郭嘉,亦不能免俗。

不過,若挑戰的對方是襄陽書院學子中的頭一名,那就另當別論了。

“學生在。”在衆目睽睽之下,郭嘉依舊是平時裡那股慵懶、散漫的模樣,右手甩着一隻把玩用的紫色小葫蘆,慢悠悠地走到荀爽面前。

瞧見郭嘉這幅模樣。荀爽心中更氣,心說你平時慵懶、散漫也就得了,如今當着襄陽書院的司馬德操,竟還是這般模樣。這豈不是表示我潁川書院‘禮’教不嚴?

不過當着衆外人的面,荀爽自然也不好數落愛徒,哼了一聲,漫不經心地說道。“奉孝,襄陽書院的後生學子中有一人慾挑戰你,你可接?”

“就是襄陽書院的頭一名?”郭嘉絲毫不拘禮數地嗤笑了一聲。笑着問道,“不知是哪位學弟?”

話音剛落,年僅十一歲的諸葛亮便從司馬徽身後轉了出來,幾步走到郭嘉面前,深鞠一躬,恭敬說道,“學生襄陽書院學子,徐州琅琊人,複姓諸葛,單字名亮,見過郭學兄。”

“……”不知道爲何,郭嘉臉上的哂笑僵了僵,睜大眼睛聚精會神地打量着諸葛亮,只將諸葛亮瞧地面色泛紅、一臉拘束表情,竟然不敢擡頭與郭嘉對視。

瞧了半響,郭嘉皺了皺眉,說道,“無趣!”說罷,他轉身面向荀爽,漫不經心地拱拱手說道,“老師,學生無心比試這場,老師隨便叫個人應付吧。”

郭嘉這種任性而不負責任的話差點沒把荀爽給氣死,不過還沒等荀爽開口呵斥,便見司馬徽朗笑着說道,“郭奉孝,若是你棄權不比,你這潁川書院頭一名俊才的名號可要落給別人了哦……”他拿話擠兌着郭嘉。

只可惜,郭嘉哪裡會理睬司馬徽的激將法,聳聳肩哂笑道,“潁川書院頭一名俊才?這種虛名又不能換錢吃酒,誰要誰拿去。”說罷,他竟然真的轉身便走,這份任性,驚呆了在場的所有人。

“這……”司馬徽沒轍了,無言地望着荀爽。

彷彿是從司馬徽的眼中瞧出了些什麼,荀爽麪皮微微一紅,拍案慍色斥道:“你給我回來!”

“唉!”衆目睽睽之下,郭嘉無奈地嘆了口氣,又轉過身,漫不經心地拱拱手,說道,“不知老師還有何事?”

只見荀爽瞪了一眼郭嘉,沉聲說道,“今日你比也得比,不比也得比!……如若不然,從今日起,你就給爲師到小舍面壁,一步也不許出!”

話音剛落,就聽郭嘉問道,“面壁有酒吃麼?”

滿殿賓客爲之啞然,好笑郭嘉第一反應竟然是詢問面壁時是否有酒水可以飲用。

“你覺得呢?!”荀爽咬牙切齒地反問道。看得出來,這位荀氏八龍的第六龍,已經被郭嘉這種離經叛道的學生氣到內傷了。

[看來是沒酒吃了……]

郭嘉暗自嘆了口氣,聳聳肩,拱手說道,“好好好,老師莫要動怒,學生比就是了。”

“哼!”荀爽略顯得意地回望了一眼司馬徽,也不知在表達什麼。

然而就在這時,卻見郭嘉指了指面前的諸葛亮,聳聳肩說道,“不過老師,這小子一本正經的,實在讓嘉提不起興致來,若是一定要比的話。叫那個小傢伙跟嘉比吧。”說着,郭嘉指了指司馬徽身後的龐統。儘管歲數只比諸葛亮大一歲,但看得出來龐統的性格可不比諸葛亮那樣懦弱自閉,自打方纔起就一直目不轉睛地盯着郭嘉觀瞧。

“我?”龐統恐怕是怎麼也會想到事情竟會有這種轉機,一愣之餘臉上露出狂喜之色。要知道他始終很在意是諸葛亮去挑戰郭嘉,而不是他龐統,如今經郭嘉這麼一說,他頓時欣喜若狂地盯着司馬徽,一臉自薦之色,連聲說道:“老師。要不然就讓我上吧?人家對亮根本就沒興趣。”

[……]

司馬徽不由的有些爲難,要知道在他看來,對上郭嘉這種潁川書院的優秀俊傑,才學紮實的諸葛亮明顯要比龐統更有贏面。

“就這小子吧!”郭嘉走上前來摟過龐統的肩膀,笑嘻嘻地對司馬徽說道,絲毫不顧其師荀爽在旁吹鬍子瞪眼。

對於郭嘉這種任性的性格,司馬徽也算是領會到了,他已意識到,郭嘉這位學子可不會吃他的激將法。這小子彷彿有一顆隨心所欲的隱士之心,只做自己感興趣的事,若不感興趣,哪怕旁人逼着他也是無用。簡單地說。若是他司馬徽不允,怕是郭嘉立馬會走。

可是,要讓龐統去挑戰郭嘉,說實話司馬徽沒有什麼信心。

不得不說。司馬徽也不愧是才智機敏之輩,轉念一想,便想到了一個好主意。

“既然這樣的話。勞煩慈明兄再請出一位學子,叫其雙方通力合作,如何?”司馬徽轉頭對荀爽說道,在他想來,若是有諸葛亮在旁幫襯着龐統,這或許還有幾分贏面。

事已至此,荀爽還有什麼可說的,點點頭正要說話,就聽郭嘉笑着說道,“嘉瞧文若的性子與那小子倒是挺投機的,不如就文若吧!”

[用你來替爲師決定?]

荀爽狠狠瞪了一眼郭嘉,可惜這種程度的威懾郭嘉全然沒放在心上,四下張望大聲喊道,“文若,文若?在哪呢?出來出來!”

面對着無數雙望向自己的眼睛,荀彧顯然是坐不住了,滿臉苦色地站起身來走到荀爽面前,向荀爽與司馬徽深鞠一躬。

“還別說,真挺像的……”

殿內響起一聲嘀咕,緊接着,便是一陣鬨笑,就連在座的那些世家望族的貴賓,包括陳王劉寵,亦不由地發出會心的笑聲。

[哪個混賬說的?]

荀爽四下掃視着,李通趕緊埋下頭。

瞧了半天也沒發現究竟誰說了那句嘀咕,荀爽頗有些鬱悶地收回目光,回顧司馬徽道,“不知比什麼?”言下之意,他已經默許了荀彧的出戰。

這倒也不意外,畢竟,倘若說郭嘉是潁川學院中寒門一系最出色的學子之一,哪怕荀彧便是他荀氏子弟中最傑出的幾人之一,若不是郭嘉嘴快,荀爽本來十有八九也會選擇荀彧。

針對荀爽的詢問,司馬徽仔細思忖了一番,最終還是決定用比較正統的方式,論用兵!

也難怪,畢竟儒家子弟一向以王佐之才爲平生目標,無非就是學成之後投奔明主,爲其出謀劃策。雖然這出謀劃策並不單單指軍謀,但反過來說,若是不懂得用兵,又如何能成爲謀士?

當然了,比起論兵之道,其實針對當前大漢的局勢作以評定並想出更好的處置辦法,這更附和儒學的本質,但是,因爲當朝局勢晦暗不明,禁止平民評擊朝政,因此,司馬徽與荀爽心照不宣地略過了這一項,免得落下口實,被朝廷責難。

“原來是比試兵略……”郭嘉臉上露出幾許莫名笑意,在稍微一思忖後,對司馬徽說道,“若是比試兵略,不如加點難度,如何?”

“加點難度?”司馬徽不解地望向郭嘉。

只見郭嘉回身擡手指向靠殿門的張煌那兩席,指着張煌、陳到、李通、臧霸四人對司馬徽說道,“那四位小哥,乃嘉新結識的好友,在此之前,他們曾在廣陵軍參戰,與會稽叛亂軍許昭作戰,斬敵首皆在數百具以上,官職皆官至伯長之職,我等四人爲‘軍師’。請他們四人爲‘將’,如何?”

“廣陵軍的軍士?”

“斬敵首數百具以上?”

“皆至伯長?”

殿內響起一陣驚歎之色,不少像郭圖、逢紀、陳羣那樣對張煌不以爲然的學子們眼中露出震驚之色,心下暗自納悶如此勇武的廣陵軍軍士何以會出現在他們潁川書院。數來數去,怕是也只有早已知情的荀爽絲毫不覺驚訝,饒有興致地聽着郭嘉的話。

“你等皆斬敵首數百具?”饒是陳王劉寵亦吃驚地詢問坐在他身旁的太史慈,驚訝於這位新收的弟子竟然還有這般的豐功偉績。

“是,殿下……不過皆是些尋常敵卒,不足爲憑。”太史慈謙遜地低聲回道。按理來說,太史慈可不是這般謙遜的人。但關鍵是他清楚眼前這位老師的本事,他毫不懷疑,若是陳王劉寵加盟廣陵軍參與那回與叛軍的戰役,怕是不根本不需要孫堅與丹陽兵來援,廣陵軍便能輕易殺敗叛軍。

“儘管如此,這亦相當了不起了!”陳王劉寵讚許地點了點頭,本來他還在納悶這名弟子何以周身的殺氣如此濃重,如今這才恍然大悟。

“四位小兄且上前來。”司馬徽擡手邀請張煌等人道。

見此,張煌等人只好起身來到郭嘉等人身邊。不過一個個表情茫然,不知這到底怎麼回事。

司馬徽顯然不是尋常的儒士,自然也能感受到張煌等人那不弱的氣勢,待打量之後連連點頭道。“不愧是我大漢之壯士!……奉孝的意思是你等各選其中一人爲將?”

“正是!”郭嘉微微一笑,說道,“我等四人爲‘軍師’,各選其四人當中一人爲‘將’。規則是,‘軍師’只能對‘將’獻策,卻不能代‘將’做主。”

“若是他們不聽從呢?”龐統插嘴道。

郭嘉嘿嘿一笑。說道,“那就各憑你我的本事了!”

“這不公平!”龐統一聽頓時叫道,“他們乃你好友,若是從中使壞,我怎麼贏你?”

“這簡單!”郭嘉臉上露出幾分狡黠之色,說道,“若是哪一方輸了,那一方當‘將’的,就脫光衣服繞殿跑一圈,我等當‘軍師’,卻不必有任何懲罰,如何?”

“這倒是好,這樣就不怕他們不聽了。”龐統臉上疑慮頓消,笑嘻嘻地說了句。

然而司馬徽、龐德公、荀爽三人卻是面色微變,因爲他們要比龐統想得更深。

[等等……這樣的話,若是‘軍師’不能用才識打動‘將’……]

司馬徽驚訝地望了眼郭嘉,因爲郭嘉只憑一句話,就營造出了‘將’與‘軍師’不合的這一幕。試想,做‘軍師’沒有懲罰,而當‘將’的卻有這般難堪的懲罰,理所當然,‘將’自然會爲了保護自己的顏面而用心作戰,換而言之,‘將’不一定會聽從‘軍師’的建議,除非‘軍師’能用自己的才識打動‘將’。

[這郭奉孝,當真是出了一道難題啊!]

龐德公深深地打量着郭嘉,不過亦不可否認,這的確是一項考驗:若是軍師不能折服將領,談什麼運籌帷幄?

問題是……

“這個懲罰是不是苛刻的一些?”龐德公有些爲難地望了眼張煌等人。

張煌等人連連點頭,雖然他們的確是有興趣在其中參一腳,可是這懲罰的確是過於嚴厲了,光着身子在大殿跑一圈?有剛體護身的他們倒不是不怕寒氣入體,問題是這也太丟人了。

“那就只穿褒衣(最貼身的衣服)吧。”郭嘉大度地聳了聳肩,繼而饒有興致地望向張煌等四人,問道,“不知四位小兄可感興趣?”

[咱兄弟之間的內戰麼?]

張煌、陳到、李通、臧霸對視了一眼,均露出了感興趣的神色。

“就憑此戰,來決定誰是先鋒大將吧!”李通率先用挑釁的眼神望向了陳到。

“哼!正合我意!”陳到冷笑着回道。

“首領,對不住了!”臧霸笑呵呵地望着張煌。

“你可不一定能贏。”眼中亦流露出幾分戰意。畢竟在東石山時,他們都有單獨領兵的經驗,想來他們也想比較一下。

這個時候,戲志才站了起來,笑着說道,“既然如此,在下來當這個裁判吧!”

司馬徽、龐德公與荀爽對視了一眼,默許一切都憑學子們自己決定。

此後,戲志才便領着張煌等人四人到了偏廳,因爲他要詢問一些關鍵事項。片刻之後,他又將張煌等人領回了大殿,對郭嘉、荀彧、諸葛亮、龐統四人說道,“方纔,在下向小張兄等四位詢問了一些問題,得知他們各有擅長,不過,卻不能向幾位透露,四位就挑吧。”

[考驗識人的眼力麼?]

司馬徽驚訝地望了一眼戲志才,沒想到戲志才亦繼郭嘉之後加了難度。

“你們先來,免得說嘉佔了便宜!”郭嘉笑眯眯地說道。

諸葛亮與龐統對視一眼,各自仔細打量起張煌、陳到、李通、臧霸這四人來。

“亮,你選那個大個子。”龐統指着臧霸對諸葛亮小聲說道。

諸葛亮微微點了點頭,也難怪,畢竟黑羽鴉中就數臧霸與太史慈最高,體魄也最魁梧,一看就知道是猛將。

於是乎,諸葛亮便選了臧霸。

“我選他!”龐統指向了李通。

李通頓時樂了,衝着陳到嘿嘿笑了笑,滿是挑釁之色。

郭嘉也樂了,立馬就選擇了張煌,將陳到留給了荀彧。

見四人分別已挑選了各自的‘將’,戲志才這才繼續說道,“現在公佈你四人手中兵力。諸葛亮,一千兵;龐統,一千兵;荀彧,一千兵;郭嘉,八百兵。”

[八百兵?!]

殿內衆人微微一愣,旋即錯愕地望向模樣並不出衆的張煌,他們自然明白這意味着什麼。

[什麼?那傢伙纔是這四人中最強的一個?]

諸葛亮與龐統對視一眼,諸葛亮臉上泛起幾分遺憾之色,龐統有些懊惱地抓了抓頭髮。

司馬徽清楚地發現,注意到諸葛亮表情的臧霸不悅地皺了皺眉。

[不妙啊……這還沒打呢,‘將’就對‘軍師’產生了意見,待會兒會聽從建議就怪了……]

不過眼下他卻不好提醒諸葛亮,只能暗暗嘆息這位愛徒在某些方便還是缺乏經驗。

而這時,戲志才已請幾名潁川書院的學子取來一張潁川當地的巨型地圖,平鋪在殿中央,代表郭嘉的張煌與代表荀彧的陳到在潁水東北側,代表諸葛亮與代表龐統的李通在潁川西南側,而郭嘉、荀彧、諸葛亮、龐統則分別坐在巨幅地圖的四個角落,旁邊各自配一張放置了筆墨紙硯的小案。

環視了一眼四周,戲志才正色說道,“從現在開始,‘軍師’不得開口,只能在紙上寫上建議,告知你等的‘將’。對於‘軍師’的建議,‘將’可聽可不聽。另外,‘將’的每一個步驟,都會有人記錄下來,按正常日期計算。不到日期除非中途改變戰略,否則失去一回合行動機會。以三日爲一回合……開始!”(

第185章 恐怖的皇甫嵩第44章 宮酆震怒第180章 強行攻城!第15章 泰山賊首徐巽第84章 謙謙君子荀文若第108章 曹操解惑第25章 準備推大怪第45章 越夷閩族一百三十五章 兄弟團聚第194章 李儒的兵略第136章 尋人無果第129章 復甦第2章 一個好漢三個幫第13章 謀誅賊首(二)第57章 槍貫之技,螺旋第71章 神兵吳鉤第75章 賭鬥第25章 準備推大怪第190章 張樑未死、黃巾不滅第182章 北軍之殤第62章 搶人頭?第174章 急攻緩第133章 縛虎太守郭典序章第124章 震驚發現第128章 妖魂兇猛第53章 曲步第20章 調虎離山第84章 謙謙君子荀文若第82章 恢恢的解惑第87章 好戲上演!第201章 驚聞第193章 韓董交鋒第196章 集結!善戰之將!(二)第72章 單福一言,力挽狂瀾第73章 平叛之尾聲第143章 百里水澤第60章 賭博?第69章 夜亂第197章 初期失利第137章 姍姍來遲的三人衆第201章 驚聞第38章 戰況有變第115章 混亂之夜(二)第185章 恐怖的皇甫嵩第199章 皇甫嵩:機具想象力的名將(二)第120章 河東衛仲道第4章 潛質第117章 前往鉅鹿第15章 泰山賊首徐巽第87章 好戲上演!第49章 節節敗退?第47章 氣的理解第92章 再生變故第144章 古黎遺民第88章 荊襄龍鳳第54章 赤幘軍第47章 氣的理解第15章 泰山賊首徐巽第70章 凌駕於武力第82章 恢恢的解惑第74章 在廣陵軍的最後一頓酒水第133章 縛虎太守郭典第31章 第六鴉:太史慈第93章 超難的兵略之戰第182章 北軍之殤第52章 八元卒第189章 轉折第166章 震撼人心的壯舉!(四)第50章 漸浮於水的戰略意第84章 謙謙君子荀文若第24章 合作第30章 車禍一般是這樣引發的第111章 關鍵的劫子第104章 王氏劍館第76章 反目成仇第41章 斥候,軍隊的耳目第169章 醒悟第75章 賭鬥第41章 斥候,軍隊的耳目第99章 粉飾的太平(二)第132章 疏途第201章 驚聞第168章 夜襲第104章 王氏劍館第36章 殺雞儆猴第11章 第五鴉:臧霸第128章 妖魂兇猛第137章 姍姍來遲的三人衆第155章 向着心中的野望,邁步!第175章 複合之議第89章 貴賓到訪第38章 戰況有變第201章 虎頭蛇尾的反擊第56章 結交程普第112章 風雲漸起第71章 神兵吳鉤第29章 通緝令第40章 匪夷所思的重任第38章 戰況有變
第185章 恐怖的皇甫嵩第44章 宮酆震怒第180章 強行攻城!第15章 泰山賊首徐巽第84章 謙謙君子荀文若第108章 曹操解惑第25章 準備推大怪第45章 越夷閩族一百三十五章 兄弟團聚第194章 李儒的兵略第136章 尋人無果第129章 復甦第2章 一個好漢三個幫第13章 謀誅賊首(二)第57章 槍貫之技,螺旋第71章 神兵吳鉤第75章 賭鬥第25章 準備推大怪第190章 張樑未死、黃巾不滅第182章 北軍之殤第62章 搶人頭?第174章 急攻緩第133章 縛虎太守郭典序章第124章 震驚發現第128章 妖魂兇猛第53章 曲步第20章 調虎離山第84章 謙謙君子荀文若第82章 恢恢的解惑第87章 好戲上演!第201章 驚聞第193章 韓董交鋒第196章 集結!善戰之將!(二)第72章 單福一言,力挽狂瀾第73章 平叛之尾聲第143章 百里水澤第60章 賭博?第69章 夜亂第197章 初期失利第137章 姍姍來遲的三人衆第201章 驚聞第38章 戰況有變第115章 混亂之夜(二)第185章 恐怖的皇甫嵩第199章 皇甫嵩:機具想象力的名將(二)第120章 河東衛仲道第4章 潛質第117章 前往鉅鹿第15章 泰山賊首徐巽第87章 好戲上演!第49章 節節敗退?第47章 氣的理解第92章 再生變故第144章 古黎遺民第88章 荊襄龍鳳第54章 赤幘軍第47章 氣的理解第15章 泰山賊首徐巽第70章 凌駕於武力第82章 恢恢的解惑第74章 在廣陵軍的最後一頓酒水第133章 縛虎太守郭典第31章 第六鴉:太史慈第93章 超難的兵略之戰第182章 北軍之殤第52章 八元卒第189章 轉折第166章 震撼人心的壯舉!(四)第50章 漸浮於水的戰略意第84章 謙謙君子荀文若第24章 合作第30章 車禍一般是這樣引發的第111章 關鍵的劫子第104章 王氏劍館第76章 反目成仇第41章 斥候,軍隊的耳目第169章 醒悟第75章 賭鬥第41章 斥候,軍隊的耳目第99章 粉飾的太平(二)第132章 疏途第201章 驚聞第168章 夜襲第104章 王氏劍館第36章 殺雞儆猴第11章 第五鴉:臧霸第128章 妖魂兇猛第137章 姍姍來遲的三人衆第155章 向着心中的野望,邁步!第175章 複合之議第89章 貴賓到訪第38章 戰況有變第201章 虎頭蛇尾的反擊第56章 結交程普第112章 風雲漸起第71章 神兵吳鉤第29章 通緝令第40章 匪夷所思的重任第38章 戰況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