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真龍之兆

慶王姜瀾走入石殿之中,見潔白如雲的犀白石所砌的石牆,雕刻諸多荒古異獸的古樸雕像,有一種自己何其渺小的感覺,然而看父皇盤膝坐在石殿中央的蒲團上,身形不比自己稍高,卻給人一種異常偉岸的錯覺。

熹武帝睜開雙瞳,透出如有實質的金芒,往慶王姜瀾臉上掃去,開口說道:“你今日過來的用意,我已經知道了。”

“封梧山鎮守雷雲荒島,消波阻海、以繁人丁之策,可行否?”慶王姜瀾走到熹武帝跟前,屈膝跪坐,問道。

“傳言陶景宏修得天人境,曾窺得真龍之兆,你可曾聽過這樣的傳言?”熹武帝問道。

“或爲陶景宏戲言,不得當真的。”慶王姜瀾說道。

“雲洲天人不少,但悟及大道的不多,陶景宏是一個,可惜他還不願意進入天鈞大世界修行。”熹武帝說道。

“難道說陶景宏窺得的天機不假?”慶王姜瀾凜然問道,天道真龍是姜氏隱藏最深的秘密,若非父皇近年來屬意他日後監領雲洲,他也不會知道天道真龍的秘密。

“真龍已經出世了,恰恰也是應驗了西北之兆。”熹武帝說道。

“是誰?”慶王姜瀾心驚問道,心想以父皇的修爲,既然感應到天道真龍問世,必定能鎖住對方的氣機。

“陳尋!”熹武帝古井無波的說道。

“啊,”慶王姜瀾震驚的汗毛矗立,幾乎要跳立起來,訝聲說道,“此子心計好深!他獻策在雪龍山南麓消波阻浪、繁衍人丁,說是守護蒼生,實是要收集衆生願力。”

“依你之見,當如何處之?”熹武帝平靜的問道。

慶王姜瀾見父皇眸光透亮看來,心裡一驚,當即想到自己太失態了,坐定身子,心思沉靜下來,但陳尋若是修成天道真龍,他種種算計就已經不是他能推演出來的,要思慮應對之策,還只要迴歸到自己的本心……

想到這裡,慶王姜瀾更是嚇得背脊生汗,才悟得父皇提及此事,實是要考驗他的本心,伏跪在地,說道:“兒臣修爲有限,乍聽此事,心驚魄蕩,差點迷失本心,還請父皇治罪。”

“一陰一陽謂之道,處變濟事謂之權,”熹武帝微微說道,“倘若雲洲沒有真龍問世,以你所修權術,治領雲洲沒有什麼問題,但權道壓制不住天道,你若強起殺心,只會削減我姜氏的天運氣數;姬氏當年就是這麼滅亡的。而我以往殺伐之心太重,對祖龍訣殘卷的參悟不透,以致拖了整整兩千年才晉入涅槃……”

“兒臣不會輕起殺念,但孩兒有一事不明,”慶王姜瀾問道,“倘若我等誘殺陳尋,梧山又豈能成勢?”

“人是可以殺死的,但天道是殺不死的,天道真龍集天道氣運成胎具形,虛空遁走,無影無形。祖族梵天境仙人或能滅殺之,姜氏卻無這樣的能力,”熹武帝說道,“當年姬氏囚我父王於玄京,想要煉滅他體內修煉成形的天道真龍,最終天道真龍脫形而出,迴歸南域,終成姜氏帝業。你此時即使殺得了陳尋,但那條成形的天道真龍,最終還是會迴歸梧山……”

“天道真龍只認血脈傳承,但陳尋在梧山並無子嗣。”慶王姜瀾說道。

“我觀陳尋之相,也是精通權術之人,他在梧山應留有身外分身以防不測。”熹武帝說道。

慶王姜瀾默然不語。

天人境巔峰強者想借身外分身重生,都是極難,但陳尋體內天道真龍已成,此時就算有人能殺死陳尋,帶有陳尋血脈、神魂氣息的天道真龍,遁穿虛空,返回梧山,與陳尋的身外分身融合,重生就容易多了。

“我知道陳尋雖然沒有達到道之境界,卻也是精通權術,所以他此前所獻以蠻治蠻之策,我都棄之不用,”熹武帝繼續說道,“但我觀天兆,天道真龍確是十數日前纔在月牙城脫胎成形,此前陳尋不大可能知道天道真龍的修煉秘密,不然的話,他也不會不加掩飾,讓我感應到。這麼看來,此前所獻之策應是出乎他的本心,並非權謀使然,用之反倒沒有什麼後患了。”

“可是用陳尋所獻之策,衆生願力會被他分得過去……”慶王說道。

“什麼礙不礙的,”熹武帝笑道,“澹州地廣人稀,能新增一丁,就能多一分願意,他雖分得去,於我姜氏也有增。而這天下之大,總歸還是要靠他人去治理,天運氣數總不可能集於一家身上。再者說,天鈞大世界不像雲洲無法同時容下幾樽天道真龍……”

“父皇心胸,兒臣仰望所不能及。”慶王姜瀾說道。

“拍馬溜鬚的話少說,”熹武帝笑道,“我這就擬下帝旨,冊夔龍閣永鎮雷雲島,在南麓平原消波阻海、以繁人丁之策,你需全力實施之,此事做好,與我姜氏,也是大功業。這衆生願力,你要不想被陳尋分走太多,你就要加倍盡心。倘若南麓治土有成,我也就放心將雲洲交給你治領了,到時候也會正式傳你祖龍訣殘卷。不然的話,你天運氣數不足,強修此法有害無益……”

慶王姜瀾聞言心喜,又擔憂的問道:“父皇既然都感應到天道真龍出世,田氏老祖那邊會否也有感應?”

“所修之道不同,難有感應,”熹武帝說道,“我要不是祖龍在身邊,也感應不到有天道真龍出世。”

荒島雖然終年籠罩雷雲之中,但東西八|九千里縱深,南北也有三四千裡寬闊,論面積,有四五十個狼牙半島那麼大,差不多佔到澹州所控制地域的四分之一略強。

陳尋還以爲熹武帝不可能將雷雲荒島痛痛快快的賜給梧山,沒有才大半個月過去,慶王姜瀾就帶了“夔龍閣永鎮雷雲島”的帝詔,再次走進月牙城。

帝詔封冊,與此前說的有些區別,背後所透漏的意思,熹武帝與姜氏似乎更希望夔龍閣都遷入天鈞大世界。

雖然慶王姜瀾表現得滴水不漏,陳尋卻隱隱感覺到,熹武帝或許已知他修成天道法相的事情。

而當初他到玄京任職,在策天府地宮之中那頭蒼古巨龍,所透出的可不就是跟浩然天道一樣的氣息?

陳尋猜測熹武帝所修的道法,極可能跟浩然天道密切相關。

要是熹武帝所修也是浩然天道,那他在月牙城修成天道法相,被熹武帝感應到,也就沒有什麼奇怪了。

龍門宗的羅餘澤、玄都教的褚月真人,也剛剛率兩宗數百弟子進入天鈞大世界,這次直接隨慶王到月牙城來。

澹州城內的形勢太複雜,羅餘澤、褚月真人自認爲修爲撐不住場面,率領諸弟子到月牙城來,還能真正得到歷煉。

黑陰嶺一役後,陳尋又是多年未見褚月真人、羅餘澤等人,親自到月牙城門,迎接他們與慶王一行人進城。

“不知不覺,我入天鈞修行已經有四年,黑陰嶺形勢近來如何?”陳尋關切的問道。

現在梧山那邊每隔三五月,纔有人進出天鈞大世界傳遞消息,陳尋想了解黑陰嶺的最新動態,還要找別宗打聽。

“諸宗聯軍日前攻下石門谷,已經控制住南麓的所有要隘,”羅餘澤說道,“但魔族的抵抗沒有想象中強烈,似有一些大魔將級魔族分批從黑陰嶺撤出的跡象,卻又追查不出蛛絲馬跡來……”

陳尋微微蹙眉,大魔將級魔族,都有化形的修爲,而當年魔帥赤火明能在滄瀾潛伏百年,連當年修成元丹蘇氏老祖蘇淵都沒有覺察出來,說明魔族有一套收斂魔煞氣息的秘法。

數十天妖魔將棄守黑陰嶺,隱藏於雲洲上百億的人族之中,想要盤查出來,確實不是一件易事。

但既然魔族有意棄守黑陰嶺,諸宗能聯手清剿黑陰嶺的殘剩魔族,也算是階段性的大勝。

至於魔族有怎樣的陰謀算計、何時會在雲洲再興魔劫,只要諸宗不忘初心,到時候自能水來土掩、兵來將擋。

請慶王、葛同、羅餘澤、褚月真人到大殿入座,陳尋問羅餘澤、褚月真人:“龍門宗、玄都教也要在濱海低嶺區擇地建造城池?”

“兩宗不想過多的參與澹州的世俗事務,但共建澹州,也是我們兩宗的職責,”羅餘澤說道,“既然夔龍閣將鎮守雷雲島,不用太擔心會有強悍妖獸闖入近海來,我們過來建城,也算是沾陳真人的光。”

“這個好說。”陳尋笑道,隨後說起建造月牙城的諸多辛苦,龍門宗、玄都教在雪龍山南麓建造城池,月牙城這邊也會盡可能提供一切支持。

他沒看到衛氏、蘇氏以及武氏有什麼重要人物,隨同慶王一起趕到月牙城,心裡略有失望,心想也是正常。

宗門還能將世俗權勢分離出去,宗族卻天然跟世俗權勢合爲一體。

蘇氏、衛氏、武氏子弟進入天鈞大世界,接受大片的封地,是要直接統治這些領地上所棲息的蠻荒部族,少不了血腥鎮壓,還不如現在直接奪取這些蠻荒部族世代棲息繁衍的深山峽谷。

那些深山峽谷看似交通不便,但要遠比隔三岔五就受雷暴海嘯侵襲的濱海平原,容易經營得多。

即使有強悍妖獸從風暴海襲來,最先受襲擾的也是濱海平原,深山峽谷要安全得多。

不然的話,雪龍山的蠻荒部族,也不會世代棲息在這些深山峽谷之中。

雖然深山峽谷間能棲息繁衍的平整土地不多,但現在整個雪龍山中麓,人口是太稀少了,就算人口再增加十倍、八倍,這些深山峽谷都能容納得下。

故而對蘇氏、衛氏、武氏來說,進入澹州,優先選擇山地封邑,唯有不願意跟雪龍山蠻荒部族起血腥衝突、無意於世俗權勢的宗門,纔會選擇到荒無人煙的濱海平原發展。

只是想在濱海平原立足,就要艱難得多。

月牙城也是陳尋直接在此坐鎮,才勉強建起來,聚集了兩萬人口。

相比較諸宗在雲洲所控制地域跟人口,月牙城這點規模,根本就不能算什麼。

第163章 帝鄉第14章 惡鬥第22章 歸海閣立基第88章 家臣第92章 九天魔女第94章 再回神宵宗第3章 玉衡大世界第47章 結伴而行第35章 調解第3章 火鳳焰海陣第七十六章第92章 煉化魔血第134章 玄修願力第107章 法寶洪流第26章 小魔將第78章 收你爲徒第25章 天劫第20章 後會有期第158章 補天道篆第71章 闖天梯第158章 煉丹第70章 交易第21章 相逢第48章 秘境殘第145章 了卻因果第82章 風雨欲來第33章 去與留第147章 重立蕩魔盟第60章 少女千蘭第88章 降服十妖第36章 源起宿命第63章 潰敗突圍第155章 滅世魔龍第46章 再進開陽谷第81章 戮魔試煉第45章 潰逃第8章 諸道歸一第140章 百萬玄修願力第24章 禪讓第136章 真陽境巔峰第13章 底線第166章 天圖問世第35章 雷霆古盾第48章 反噬第55章 拼的是敗家第47章 發難第43章 權宜之計第40章 精魄戰魂第87章 風雲突變第151章 進出虛空第76章 獅子大開口第61章 說放就放第12章 元武新城第86章 貼身搏殺第219章 誰捉誰第2章 客居他宗第19章 追殺的風情第38章 器靈混沌第79章 我不會拜你爲師第25章 霧海木城第61章 羣龍無首第32章 老祖第56章 多臂魔族第73章 不負此生第135章 神帝出手第35章 前行的準備第12章 亂魔嶺第12章 道源神念第30章 金瞳銀瞳第29章 法相金鱗第124章 牢籠之迷第69章 異變第126章 出雲城第114章 氣血搬運第43章 再遇妖猿第100章 天道執念第38章 收穫第88章 天域之橋第66章 弟子別院第95章 封印惡鬼峽第45章 驚變第71章 珠中突圍第102章 大道真言第99章 這樣也行第97章 捉賊捉贓第87章 底細第63章 疑陣故布第42章 鬥魚第57章 玄符第52章 鬼奚渠帥第46章 地底火狐第80章 斬殺魔帝第171章 中間人第49章 開宗立派第10章 以勢壓人第82章 九族之人第136章 故人相聚第103章 再見大當家第186章 烏合之衆第23章 失憶的謊言
第163章 帝鄉第14章 惡鬥第22章 歸海閣立基第88章 家臣第92章 九天魔女第94章 再回神宵宗第3章 玉衡大世界第47章 結伴而行第35章 調解第3章 火鳳焰海陣第七十六章第92章 煉化魔血第134章 玄修願力第107章 法寶洪流第26章 小魔將第78章 收你爲徒第25章 天劫第20章 後會有期第158章 補天道篆第71章 闖天梯第158章 煉丹第70章 交易第21章 相逢第48章 秘境殘第145章 了卻因果第82章 風雨欲來第33章 去與留第147章 重立蕩魔盟第60章 少女千蘭第88章 降服十妖第36章 源起宿命第63章 潰敗突圍第155章 滅世魔龍第46章 再進開陽谷第81章 戮魔試煉第45章 潰逃第8章 諸道歸一第140章 百萬玄修願力第24章 禪讓第136章 真陽境巔峰第13章 底線第166章 天圖問世第35章 雷霆古盾第48章 反噬第55章 拼的是敗家第47章 發難第43章 權宜之計第40章 精魄戰魂第87章 風雲突變第151章 進出虛空第76章 獅子大開口第61章 說放就放第12章 元武新城第86章 貼身搏殺第219章 誰捉誰第2章 客居他宗第19章 追殺的風情第38章 器靈混沌第79章 我不會拜你爲師第25章 霧海木城第61章 羣龍無首第32章 老祖第56章 多臂魔族第73章 不負此生第135章 神帝出手第35章 前行的準備第12章 亂魔嶺第12章 道源神念第30章 金瞳銀瞳第29章 法相金鱗第124章 牢籠之迷第69章 異變第126章 出雲城第114章 氣血搬運第43章 再遇妖猿第100章 天道執念第38章 收穫第88章 天域之橋第66章 弟子別院第95章 封印惡鬼峽第45章 驚變第71章 珠中突圍第102章 大道真言第99章 這樣也行第97章 捉賊捉贓第87章 底細第63章 疑陣故布第42章 鬥魚第57章 玄符第52章 鬼奚渠帥第46章 地底火狐第80章 斬殺魔帝第171章 中間人第49章 開宗立派第10章 以勢壓人第82章 九族之人第136章 故人相聚第103章 再見大當家第186章 烏合之衆第23章 失憶的謊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