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30章 靖海陣

bookmark

“父皇頒下帝詔,所有願意遷入南麓濱海平原的部族,建一城者,皆封百里侯,建十城者,皆封千里侯;許諸宗設立道院,收錄弟子、傳習道法、教化萬民……”

慶王姜瀾主權負責雪龍山南麓濱海平原開發事實,背後自然有熹武帝的大力支持,從這道帝詔,也能看出熹武帝對宗族與宗門之間的區別,瞭然於心。

神將宗裔及附屬宗族,進入雪龍山是來侵疆掠土、分封王侯的,絕不會像梧山那般,將封爵、封地讓給蠻荒部族,但熹武帝想要鞏固澹州的基業,以及姜氏後續還想將雲洲諸域牢牢控制在手裡,又不得不依賴神將宗裔。

“帝君此詔,真是宏圖遠大,帝心聖明。”陳尋說道,他有拍馬溜鬚之嫌,卻也不違本心,要是他處在熹武帝的位子上,大概也想不出比這更好的方略來。

熹武帝所修倘若也是天道法相、衆生願力,所統治疆域之廣闊、人丁之繁茂,都與此直接相關,他不可能永遠憋在雪龍山中麓,不往外大舉擴張,也必然依賴於神將宗裔對他的支持。

神將宗裔欲在澹州附近侵奪蠻荒部族的土地,熹武帝也需要支持,同時也只有神將宗裔有動力將族人大規模遷入澹州,填實澹州的人口。

神將宗裔在澹州外圍所接受的封邑,多與大鴻、風鴻兩族接壤,這也是澹州對兩翼及雪龍山北麓所必需保持的擴張勢態。

相比較之下,宗門對姜氏帝室的支持及依賴都要比神將宗裔弱得多;澹州附近的蠻荒部族,也主要懾服於姜氏的武力,談不上真正的歸心。

既然這樣,熹武帝鼓勵蠻荒部族從雪龍山腹地遷出,進入濱海平原建城,大規模開發南麓濱海平原的同時,也能緩解蠻荒部族與神將宗裔之間的爭地矛盾。

而將教化之責委於宗門,此舉也可以說是一舉三得。

蠻荒部族加以教化,移風易俗,與雲洲趨同,能消減蠻荒部族對姜氏帝室的反抗之心;將雲洲宗門的力量拉入澹州,也減緩雲洲宗門過深涉及澹州戰事的擔憂。

分工明確之後,澹州內部最大的矛盾就能得到徹底的緩減。

梧山等宗,不去理會神將宗裔往雪龍山兩翼及北麓的擴張,只需要專心在南麓協助遷入的蠻荒部族建造城池、建立道院、傳習道法、教化萬民即可。

慶王在澹州跟隨在熹武帝身邊修煉也有數年,對澹州附近的蠻荒部族也有不弱的影響力,這次弓侯氏、齊陽氏兩族,就最先隨慶王遷族進入南麓建造城池。

羅餘澤、褚月真人,將率兩宗進入天鈞大世界的弟子,協助兩族建造城池。

弓侯、齊陽兩族子弟都不足十萬人,比有風氏人丁還要稀少,在雪龍山南麓所領封地,皆五百里方圓,位於狼牙半島的東北面,與月牙城、有風氏侯城隔海相望。

最先進入南麓的部族,自然有優先選擇權,這兩族選擇緊挨月牙城立足,也是看到月牙城在狼牙半島東海岸站穩了腳,金鱗、黑鱗兩蛟蟄伏近海守護月牙城,也能阻嚇妖獸進入月牙城東北面的沿海。

弓侯、齊陽兩族,世代居於雪龍山腹地的深山峽谷之中,子弟都不如有風氏強悍,而龍門宗、玄都教此時也派出太多的強者,進入天鈞大世界坐鎮兩城,更多是依賴於月牙城的庇護。

天下沒有白得的午餐,梧山與龍門宗、玄都教關係交好,也建立於互利互惠的基礎之上。

最終談妥的條件,就是梧山與龍門宗、玄都教一樣,有從新建弓侯、齊陽等城招收弟子、傳習梧山道法的權利。

弓侯、齊陽兩族對此絕對沒有意見。

龍門宗、玄都教對兩族十數萬人還遠談不上重視,甚至都無意從蠻荒部族大規模的招收弟子,之所以協助建城,主要還是對熹武帝有所交待,同時也爲雲洲進入天鈞大世界的弟子能在澹州有一處落腳之地。

慶王姜瀾既然知道陳尋體內修成天道真龍,自然知道他會通過傳習道法、教化萬民,收集衆生願力,但姜氏指望梧山能在雪龍山南麓投入大量的人及資源,這些條件也是必然要接受。

父皇既然都默認梧山以後可以在雪龍山南麓全域招收弟子、傳習道法,那顯然也是認定陳尋極有機會修成涅槃。

而到那一步,實際上也就不用擔心陳尋會再回雲洲,跟姜氏爭奪雲洲的帝權。

城池建造,需要三五年才能成氣候,但齊侯、弓陽兩族子弟加起來,也就十數萬,事情定下來,就都遷到月牙城東北面、隔海相望的低嶺區安頓下來。

兩族同時也選拔千餘弟子,進入滄瀾書院修行。

兩族弟子進入滄瀾書院修行,冥冥中就蒼古氣息生出,融入天道法相,天道真龍又增長寸許。

陳尋雖然不知道僅四寸長短的天道真龍及衆生願力有何妙用,與天運氣數又有何牽連,但既然這是連青牛兕師都不熟悉的領域,陳尋就絕不會輕視。

陳尋潛入海底,沒有釋出護體玄光,任由海底洶涌的暗流,衝擊他的肉身百骸。

隨陳尋潛入海底的羅餘澤、褚月真人、葛同、風虎等人,都暗暗心驚。

風虎是神魔煉體到一定境界之後,纔在身上紋繪蠻圖的,單純以肉身百骸的強度論,都不是風暴海中尋常的結丹妖獸稍弱,也只能勉強承受數千丈深的海水壓力。

而一旦有暗流捲來,風虎想單純以肉身百骸在海底礁石上立足,卻是極難,竅脈之間還可能會受暗傷。

而看陳尋在海底,不用法器、玄光護體,也如覆平地,好像這些能將魚獸妖軀撕成肉糜的暗流,對他壓根就沒有丁點的影響。

雷萬鶴倒不奇怪,他也修得疊浪九勢,他能最大限度的減低暗流的影響,只是不敢直接承受這恐怖到極點的水壓。

金鱗、黑鱗從兩側游來,像是黑雲覆蓋在衆人頭頂上的海水裡。

即使明知這是陳尋馴服的靈蛟,羅餘澤、褚月真人、葛同等人心裡還承受極大的壓力。

而兩蛟齊出,攪得水流,差點將他們身上的護體玄光撐爆掉,暗感宗門玄修難怪都不願在海底跟這些妖獸爲敵,僅僅是爲抵禦如此強大的水壓、暗流,就要消耗大量的真元法力,又豈會是這些棲息海底的妖獸敵手?

“你這兩頭妖蛟,莫要攪亂水流……”陳尋傳音喝斥道。

陳尋喝聲一出,兩蛟甩甩巨尾,羅餘澤、褚月真人就覺周身的水流恢復原樣,他們完全不能從水流的細微變化中,感知這兩頭妖蛟的存在。

“這兩頭靈蛟,竟有御控水流的異能?”羅餘澤訝然問道。

“數千年修爲,也算是有些道道吧。”陳尋微微一笑,他與羅餘澤、褚月真人交情匪淺,但與葛同交淺不能言深,未言明他實是疊浪九勢傳給這兩頭妖蛟。

當初瓏山外圍浪疊如崖、濤涌如山,尋常妖獸想從海底接近瓏山,無不被巨浪暗流擠壓撕裂成肉糜,但瓏山外圍的巨浪暗流,與瓏山上空的雲海、雷霆實都是受北斗仙人煉入瓏山的法陣控制,陳尋也是從中悟得疊浪九勢。

這疊浪九勢作爲武道神通,主要也是用疊加武道神通的威力,但本質上還是從水流浪濤中所悟,天然就控御水流浪濤的異能。

金鱗、黑鱗既然是海中靈蛟,修煉疊浪九勢自然更得心應手,兼之它們又修夔龍煉陽術、雷霆煅體、天妖煉形訣等秘法,看似修爲境界沒有提高多少,但實力已經遠非吳下阿蒙。

不過陳尋這次與衆人潛入海底,倒不是來找這兩頭妖蛟的,實際上要查看海底地形,尋找良地佈設削波阻浪的法陣。

凡夫俗子想在濱海平原棲息繁衍,最大的威脅不是妖獸,也不是雷霆風暴,而是崩山裂地的海嘯。

月牙城建於兩道阻波石嶺的內側,海嘯襲來還有在月牙城外形成高達十數丈的巨浪。

月牙城人丁稀少,海嘯襲來,可以藉助封禁級法陣、高大堅固的城牆,保護凡俗子民,弓侯、齊陽兩族前期也可以選擇相對險峻的丘陵地形建造城池,但數十年、甚至三五百後,隨着人丁的進一步繁衍,城池容納不下太多的人口,凡人需要在城池外結廬而居,要將那些低窪而土壤肥沃的平原充分利用起來,會聚族形成數以萬計的村寨、集鎮,總不可能都用封禁級法陣去守護。

到那時候,唯一能行的辦法,就是在靠近海岸的海牀岩層上,佈設大量能削波阻浪的法陣。

從狼牙半島東海岸,往雪龍山南麓延伸,整個海岸線長達一萬三四千裡,沒有多座天地級護山法陣遮護,一切都用最低級的防禦級法陣代替,需要佈設的法陣之多,將超乎想象,但也要比給每個村寨佈設一座封禁級法陣合算得多。

這些事不能等到三五百年之後再去做,現在就必須做起來。

“水流在這道石嶺側坡有明顯的強弱交替,第一處靖海陣圖可煉入岩層之中,嘗試一下效果如何?”陳尋走到一座海底石嶺前,暗感天地氣機之變化,心知這座石嶺的側坡煉入靖海陣圖,將有效削減衝擊月牙城沿岸的巨浪。

聽得陳尋此言,羅餘澤、褚月真人、雷萬鶴先在這座石嶺佈設一座封禁級法陣,撐開靈罩將百丈方圓的海水排空,然後衆人進入法陣之中,拿出煉爐、赤精元銅錠等物。

雖然慶王姜瀾從雲洲收羅多種能削波阻浪的御水法陣煉製之法,但多有弊端。

陳尋參詳諸多御水法陣、疊浪九勢以及玄衍訣所提及一些煉製秘法,兩年時間推演出能直接煉入海底岩層中的靖海陣圖。

靖海陣圖要直接煉入堅厚的岩層之中,與這山海融爲一體,不同於在宗門內煉製出完整的法陣再拿出佈設,就算是陳尋親力施爲,也極費周章。

第83章 戰幕第39章 棘虎第50章 北斗玄兵第133章 重立蕩魔盟第13章 身世之秘第157章 九幽魔淵第32章 八臂之軀第41章 援軍晚至第144章 隔岸不觀火第125章 強闖石地第13章 底線第68章 都天拘魔旗第6章 大逍遙劍訣第67章 黑雲城第111章 心魔珠第49章 煉製仙寶第156章 岐蛇山第80章 斬殺魔帝第69章 惶惶難安第89章 報酬第8章 風雷山脈第101章 夔龍閣第57章 混沌火淵第154章 岐蛇大妖第59章 決戰之日第57章 冥蛇法相第168章 進退兩難第46章 混沌鎖鏈第33章 白玉寶塔第95章 亂局突變第130章 開派大典第27章 暗日魔道第16章 伏殺第64章 輕敵第213章 輪迴殘石第20章 逆鱗一刺的風華第129章 魔蠻入侵第144章 綢繆第50章 夙緣第15章 外門書院第52章 黑衣人第45章 混沌火海第9章 我不是小屁娃第100章 混沌戰武第217章 激戰第84章 大賭一場第123章 緣由第35章 前行的準備第14章 三次結丹第101章 夔龍閣第26章 這是我交的保護費第16章 蘇氏舊族第184章 耐心第3章 派丹第156章 岐蛇山第201章 天道龍魂第10章 吞日異相第61章 單槍匹馬第162章 魔君往事第33章 拜我爲師吧第44章 大勢已去第66章 羿族戰魂殿第34章 魔骸之海第193章 帝釋峰第46章 重構肉身第146章 贈丹第4章 浩然天道第16章 黑蝰王蟒第156章 地穴中的日常生活第58章 玄兵殿第89章 祭煉戰車第28章 惡戰肇起第127章 不情之請第62章 待如上賓第122章 神通第64章 輕敵第141章 追兵第106章 北山城第102章 聚靈伏元陣第1章 絕裂第51章 相勸第144章 綢繆第11章 耀眼的潛力第87章 一掃而空第114章 大勝第62章 古魔現身第59章 玄龜古鏡第120章 交換秘訣第32章 八荒玄冥塔第214章 蘇旦不在第43章 再遇妖猿第62章 古魔現身第79章 玄衍陣第2章 客居他宗第25章 不堪回首的往事第109章 龍形劍煞第23章 混沌之火第70章 北山盟第124章 分影訣第40章 分別
第83章 戰幕第39章 棘虎第50章 北斗玄兵第133章 重立蕩魔盟第13章 身世之秘第157章 九幽魔淵第32章 八臂之軀第41章 援軍晚至第144章 隔岸不觀火第125章 強闖石地第13章 底線第68章 都天拘魔旗第6章 大逍遙劍訣第67章 黑雲城第111章 心魔珠第49章 煉製仙寶第156章 岐蛇山第80章 斬殺魔帝第69章 惶惶難安第89章 報酬第8章 風雷山脈第101章 夔龍閣第57章 混沌火淵第154章 岐蛇大妖第59章 決戰之日第57章 冥蛇法相第168章 進退兩難第46章 混沌鎖鏈第33章 白玉寶塔第95章 亂局突變第130章 開派大典第27章 暗日魔道第16章 伏殺第64章 輕敵第213章 輪迴殘石第20章 逆鱗一刺的風華第129章 魔蠻入侵第144章 綢繆第50章 夙緣第15章 外門書院第52章 黑衣人第45章 混沌火海第9章 我不是小屁娃第100章 混沌戰武第217章 激戰第84章 大賭一場第123章 緣由第35章 前行的準備第14章 三次結丹第101章 夔龍閣第26章 這是我交的保護費第16章 蘇氏舊族第184章 耐心第3章 派丹第156章 岐蛇山第201章 天道龍魂第10章 吞日異相第61章 單槍匹馬第162章 魔君往事第33章 拜我爲師吧第44章 大勢已去第66章 羿族戰魂殿第34章 魔骸之海第193章 帝釋峰第46章 重構肉身第146章 贈丹第4章 浩然天道第16章 黑蝰王蟒第156章 地穴中的日常生活第58章 玄兵殿第89章 祭煉戰車第28章 惡戰肇起第127章 不情之請第62章 待如上賓第122章 神通第64章 輕敵第141章 追兵第106章 北山城第102章 聚靈伏元陣第1章 絕裂第51章 相勸第144章 綢繆第11章 耀眼的潛力第87章 一掃而空第114章 大勝第62章 古魔現身第59章 玄龜古鏡第120章 交換秘訣第32章 八荒玄冥塔第214章 蘇旦不在第43章 再遇妖猿第62章 古魔現身第79章 玄衍陣第2章 客居他宗第25章 不堪回首的往事第109章 龍形劍煞第23章 混沌之火第70章 北山盟第124章 分影訣第40章 分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