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玩意兒?自己大宋這是又要送了吧?!
這是趙匡胤聽到韓成說宋神宗朝時,還有一個重要的事,主要是打仗之後的第一個反應。
話說,趙匡胤那也是馬上得來的天下。
打仗的能力還是挺強的,不怕打仗。
可是發展到現在,他卻聽到韓成說,自己大宋其餘的皇帝要打仗就頭疼。
下意識就覺得,他們大宋又要送。
實在是被他們那優秀的打仗能力,給看害怕了。
打一次輸一次。
小仗倒是經常贏,就是大戰就沒贏過。
惟一一次贏的,還是湊巧。
然後還給人家跪地當孫子,簽訂澶淵之盟,送歲幣……
想想就覺得憋屈!
結果現在,後世子孫居然又要打仗了。
他怎麼可能會不慌?
到了現在,他已經不想着自己大宋,能打出什麼樣子的輝煌戰果了。
只要別輸的太難看,那就很夠意思了。
“韓小友,請講吧。”
趙匡胤深吸了一口氣之後,望着韓成出聲說道。
見到趙匡胤,已經是做好了相應的心理準備。
韓成朝道:“這次是大宋和西夏之間的戰鬥。
一開始時,是經略熙河。
文人王韶曾上書稱:“欲取西夏,當先復河湟。
熙寧四年八月,設洮河安撫司,以王韶爲長官。
次年五月又設通遠軍,王韶兼任知軍,經略河湟地區。
得到王安石的全力支持。
八月,佔領武勝軍,改名鎮洮軍。
十月,升爲熙,並設熙河路經略安撫使司。
王韶爲長官兼知熙州,本路所轄州、軍,其時河、岷、洮三州尚未佔有。
次年三月佔河州,軍行近兩月,千八百里,又佔宕、岷、迭等州。
宋復設河、岷、洮州,其餘改爲城、寨。
熙河路轄區終於全部佔有,對西夏起到了抑制作用……”
趙匡胤聽到韓成的講述,不由的爲之一愣。
顯得很是意外。
不是……這事兒和他想象當中的不太一樣啊!
居然不是那樣窩囊廢去送,而是贏了?!
不過,之前的那諸多窩囊的經歷,讓他很快又壓下了心中的歡喜。
讓自己先穩上一手,別高興的太早。
實在是自己大宋的,這些破事太多了。
還是先做好一定的心理準備,免得等一下有情況急轉直下,讓自己也受不了刺激。
“元豐四年,西夏樑太后囚禁夏惠宗秉常導致國內政亂。
宋神宗認爲攻佔西夏的良機已至。
趁此發動五路伐夏大戰。
宋神宗部署李憲部出熙河路,種諤部出鄜延路,高遵裕部出環慶路,劉昌祚部出涇原路。
其中劉昌祚受高遵裕的節制?
王中正部出河東路,
欲一舉攻克西夏興、靈二州。
按作戰計劃,涇原、環慶兩路合取靈州,河東、鄜延兩路先會師夏州,再攻懷州。
最後四路合攻興州。
宋廷還請吐蕃出兵渡黃河攻取涼州,以牽制西夏右廂兵力。
哦,對了,這一次出兵以李憲爲主。
這李憲是個宦官。
宦官?
趙匡胤的眼皮子跳了跳。
心中的那些期待一下子就降低了很多。
有種想要罵孃的衝動。
果然還如同自己所想的那樣,對於這事情,自己根本就不能抱有太多的希望!
這纔剛聽到了一點好消息,緊接着,就又給自己來了這麼一個暴擊。
以宦官爲主將,這都什麼破事兒?
又宦官當主帥的嗎?
而且還是攻取西夏這麼大的事情上!
不是說他看不起宦官,而是說宦官在這等事情上真不行。
尤其是又想到韓成,在這個時候專門將這個事兒給說了出來。
頓覺心中更是往下一沉。
只怕……十有八九會壞事。
但是又想一想,趙光義這混賬東西,弄的以文御武,等一系列的破事兒。
又說不出話了。
這是宋朝的老傳統了!
雖然聽起來以宦官爲主帥,聽起來似乎有些扯淡,過於離譜。
但趙匡義乾的事,直接把文武弄失衡了……
突然之間就覺得,自己把他直接給弄死,過於草率了……
“五路中,李憲以大將李浩爲先鋒,由臨洮出發,翻越馬銜山,至康古城,進而取西市新城。
九月二日,攻克蘭州。
李憲設帥府於城內,並建置蘭州。
李浩爲知州。
次年正月,宋廷改熙河路爲熙河蘭會路。
蘭州歸入北宋版圖。
種諤作戰積極,率所部沿無定河西進,起初勢如破竹。
通過一系列間接攻城戰略的運用,先後攻取了西夏的米脂寨、石州、夏州、銀州等地。
但很快就因爲軍糧供應不繼,又逢大雪,部隊非戰鬥減員達三分之二以上……
涇原路劉昌祚部作戰勇猛,乘勝直抵靈州城下。
但高遵裕缺乏對戰局的整體把握,在缺乏攻城器械、後勤不足的情況下盲目命令劉昌祚直接攻城。
宋軍屯兵堅城之下,圍攻十八日不克。
而西夏軍放黃河渠水灌淹宋軍營地,又斷絕其糧餉之道。
宋軍士兵因凍溺飢餓而死者極多。
宋廷因此下令班師……
此戰宋軍只佔領了銀、石、夏、宥諸州和橫山北側一些軍事要點?
使西夏在橫山沿邊地帶,不敢耕者二百餘里。
但相比於消滅西夏的初衷,戰果確實不怎麼樣。
元豐五年九月,給事中徐禧、鄜延道總管種諤帶兵攻夏。
準備一舉滅夏。
徐禧等人攻入西夏橫山地區,直逼西夏首都興慶府。
爲了滅夏,徐禧等人在永樂川築永樂城。
西夏梁氏遣統軍葉悖麻、咩訛埋等,領六監軍司兵三十萬攻永樂城,
徐禧不聽部下高永亨突襲敵軍的正確謀略,而以兵萬人列陣城下。
夏軍渡河後,向宋軍發動猛攻,宋軍戰敗,退入城中。
夏軍兵圍永樂城,截斷流經城中的水源。
沈括以及宦官李憲等人的救兵受阻。
由於怨恨徐禧,種諤未予援救。
夏軍終攻破永樂城,徐禧等人死難,宋軍戰死士卒、役夫二十餘萬……
……
“砰砰砰……”
韓成的房間之中,很快就響起了一連串砰砰的聲響。
趙匡胤再也忍不住了,整個人發瘋一般的,在這裡瘋狂的打砸起來。
打的都是什麼破仗?!
簡直就是在那裡把人養死裡坑!
神宗勇氣可嘉,可是這仗打的實在是太稀爛了!
害死了多少人!
打仗不是這麼打的?
他這個時候,是真的很心疼那衆多死掉的將士。
就是因爲那諸多的破事,都永遠的留在了那裡。
雖說慈不掌兵,趙匡胤不是一個心軟的人。
可是,看到他們在這些愚蠢之人的帶領之下,就那樣的死掉了。
還是異常的難受……
真的說起來,宋神宗和前面的那幾個皇帝比起來,已經算是很不錯的了。
也正是因爲不錯,所以他纔對他有了不少的期望。
而王安石的變法這件事,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國家手裡面有錢了。
結果現在來了一個五路進攻西夏,還大敗而歸。
那這等於是,這一下子就把這些年來,好不容易給積攢下來的錢,都給回揮霍了一個七七八八。
有了這一次的慘敗,那接下來很多事兒,又會變得特別的艱難……
造孽!
當真是造孽啊!
哪怕趙匡胤一開始,就努力的降低了自己的期望。
但此時聽到這些後,還是忍不住深受刺激。
總覺得這些人,把事情乾的是當真稀碎……
“宋神宗在此之前,從來沒有想過西夏之戰會失敗。
更不會想到,居然還敗的如此悽慘。
所以得到消息後,是大受刺激。
元豐八年正月初,由於對西夏戰事的慘敗,精神上受到沉重的打擊。
病情惡化。
大臣們亂成一團。
王珪等人開始勸趙頊早日立儲。趙頊此時已經有不祥的預感,無奈地點頭同意了。
神宗六子趙傭,改名爲“煦”,被立爲太子,國家大事由皇太后暫爲處理。
時年十歲……”
韓成等到趙匡胤看起來心情平靜下來了一些之後,便又一次開了口。
趙匡胤也又一次陷入了沉默之中……
“在大宋的這衆多皇帝裡,宋神宗和他們比起來的話,已經是很不錯了。
算是除了你之外,最能拿得出手的皇帝了。
王安石變法失敗,被貶官之後。大宋的變法並沒有停止。
而是由他這個皇帝,從由幕後走到了臺前,親自主持。
然而,變法依舊伴隨着反對的聲音。
失去了王安石,趙頊本就很難受,又要獨自面臨巨大的壓力,不免有些惱火。
於是,他決定實行更爲強硬的手段,來推行新法。
嚴懲反對變法的官員。
趙頊沒有停止改革的進程,經過他的不斷努力,宋朝基本建立起了更有利於君主專制的中央集權制。
其基本制度一直實行到宋朝末年未再進行大的變動。
他經過深思熟慮,下決心對官僚體制進行改革。
首先對朝堂機構進行整改,使‘臺、省、守、監之官實典職事,領空名者一切罷去,而易之以階,因以制祿’。
適當合併機構,裁減官員。
使官員名實相符,有職有權。
設立中書、門下、尚書三省,統管朝堂行政。
中書省主管宣佈皇帝命令,批覆臣僚奏議,決定重要官員的任免。
下設吏房等八房辦事機構。
門下省主管審議中書省所定事宜。
尚書省是執行機關,設宰相,分六部,行使實際權力。
但兵部只管保甲、民兵等事。
實際兵權仍爲皇帝和樞密院掌管。
這樣,宋初以來朝堂機構虛職多而實職少的弊端,得以扭轉。
原來‘三省長官不預朝政,六曹不釐本務’的怪現象消除了。
其次,宋神宗還統一了全國官員的薪金。
原來只領薪金的虛官,改爲相應的階,以階級領薪金,以便於對官員的考覈和使用?
使‘卿士大夫涖官居職,知使責任,而不失寵祿之實’,發揮官員的積極性……
不過,他的元豐改制,雖然有一定的積極作用。
但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他沒有、也不可能進行徹底的機構體制改革,精簡官員?
因而他徒有良好的願望,卻不可能達到鞏固改革成果的目的……”
聽到韓成所言,趙匡胤隨之嘆息一聲。
觀其所作所爲,還真的是自己大宋,除了自己之外,又一個有一定能力,想要好好幹的君主了。
但可惜,能力終究還是有限。
而他所面對的情況又太過於複雜。
到了那時,已經是積重難返。
王安石被罷相後,有他這個皇帝在。
變法之事,不至於會被徹底廢除。
如今他這個皇帝去世了,只怕變法就又會徹底的失敗。
之前的種種,都將會被廢除。
再一次回到了原點……
經過那經過了這一番的折騰之後,大宋的問題,也將會更加的嚴重。
那些反對變法的人,反撲也將會更加的厲害。
趙匡胤一時之間,只覺得無比的心累……
“太祖皇帝,給你說點兒大宋神宗之時有趣的事。”
韓成見到趙匡胤這個樣子,想了一下便人開口說了起來。
想要緩和一下氣氛。
免得把趙匡胤給整沒了。
“就是當初王韶經略河湟時,一胡人首領俞龍珂,很快就便是要歸順大宋。
而他歸順大宋的要求只有一個,那就是請求宋朝皇帝賜他們姓包,他就願意帶着十二萬部族歸順大宋。”
趙匡胤聽到韓成的話後,不由的爲之一愣。
這事情,着實是有些出乎他的所料了。
同時也顯得有些奇怪。
賜姓之事,歷來有之。
其中,最大的榮耀便是賜國姓。
那麼在自己的大宋朝,那些外族人就算是想要謀求什麼賜姓。
那應該謀求的也是姓趙而已。
怎麼這個時候,所謀求的居然是姓包?
這事,他是真有些想不太明白。
如此想着,忽然靈光一動,一下子想起了之前韓成與他所說的仁宗朝時的,一些比較出名的臣子。
其中就有一個包拯包青天的。
莫非……便是因爲此人,那俞龍珂纔會提出這麼一個請求?!
“不僅僅是他,到了後面,還有其餘的一些蠻族的人,也請求賜包姓,歸順大宋。
而那個時候,包青天包公已經去世,差不多十來年了。”
說起這事,韓成都不由的爲之感慨。
這包公,在當時那是真正的一代男神。
不過,也能夠看得出來,各個地方,都有很多受到不公平對待的人。
還有冤無處申。
不僅僅是華夏有,其餘地方也一樣有很多。
不然包公這等青天大老爺,也不會這麼難讓人懷念。
連一些異族之人,都那般的敬佩。
趙匡胤爲之目瞪口呆。
這事兒,也是他萬萬沒有想到的。
“韓小友,這……包公包青天,他都做出了什麼事情?”
他忍不住想詢問。
很想知道一些,關於這個擁有如此魅力之人的消息。
“包公名拯,字希仁。
廬州合肥人。
天聖五年,包公登進士第,累遷監察御史。
慶曆新政失敗後,曾主張嚴格選拔官員,裁汰冗雜、貪暴、懦弱的官吏。
年老的官吏應強令致仕,以解決冗官問題。
停止招募士兵,揀斥老弱,以解決冗兵問題。
並選將練兵,訓練義勇以備邊。
抑制貴戚和宦官等的權力,輕徭薄賦,節省開支等。
歷任三司戶部判官及京東、陝西、河北路轉運使。
後入朝擔任三司戶部副使,請求朝廷准許解鹽通商買賣。
知諫院時,多次論劾權貴,建言興利除弊。
再授龍圖閣直學士、河北都轉運使,移知瀛、揚諸州,歷權知開封府、權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職。
嘉祐六年,升任樞密副使。
因曾任天章閣待制、龍圖閣直學士,故世稱“包待制”“包龍圖”。
嘉祐七年,包拯逝世,享年六十四歲。
獲贈禮部尚書,諡號“孝肅”。
後世稱其爲“包孝肅”。
包拯審案明察,執法嚴峻,不畏權貴,不徇私情,清正廉潔。
令行禁止。
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
京師有“關節不到,有閻羅包老”之語。
身後成爲家喻戶曉的“清官”典型。
後世將他奉爲神明崇拜,認爲他是奎星轉世……”
如此名臣,確確實實讓人心嚮往之!
怪不得這包拯,會這麼出名!
怪不得這韓小哥,會專門和自己說宋仁宗之時,名臣輩出。
這還真就是如此。
但可惜,名臣雖多,卻終究因爲種種原因,沒能把自己的大宋所存在的那些嚴峻的問題給解決了……
……
“韓小友,爲什麼會是神宗的第六子繼承皇位?
他才只有十歲。
這些人……莫非是準備通過這些辦法,來操控朝堂?”
已經緩了過來的趙匡胤,望着韓成又一次出聲詢問起來。
而在他問出這話時,其實已經是確定了事實情況就是如此。
畢竟對於那些心裡面有一些想法的大臣們而言,年幼的皇帝,無疑纔是最好的皇帝。
這些人當真其心可誅!
韓成搖頭道:太祖皇帝,這事情和你所想的不同。
之所以會是老六上位,是因爲宋神宗的前五個兒子都夭折了。
身爲老六的他,就是最年長的兒子。
所以衆人才會力挺立他爲皇太子,繼承皇位。
什麼?!
在聽到韓成所說的這話後,趙匡胤爲之呆住了。
這事兒,還當真是完全出乎了他的意料。
這……這絕對是趙光義那狗東西,做出來的一系列的破事,太過於畜生了!
所以才直接報復到了他的後代身上。
他的後代裡,纔會如此的子嗣艱難。
以至於不斷的出現少年天子。
趙匡胤這個時候,都有些不太想聽接下來的事情了。
因爲他很清楚,這少年天子當政之後,會出現什麼情況。
只會讓人把持朝政……
“趙煦早年曆封均國公、延安郡王。
元豐八年二月,被立爲太子,三月即位爲帝。
次年改年號爲元祐。
趙煦登基時年齡尚幼,由祖母太皇太后高氏臨朝聽政。
高氏起用司馬光等,反對熙寧變法的大臣執政,恢復舊法。
主張變法的官員被逐出朝廷,史稱‘元祐更化’。
元祐八年,高氏去世,趙煦開始親政。
改元紹聖。
趙煦親政後,下令紹述並實施元豐新法。
罷舊黨宰相範純仁、呂大防等。
起用章惇、曾布等新黨。
新黨執政後,逐步恢復免役、青苗、市易等新法。
後來新黨內部分裂,使新法大受影響……
在軍事上,趙煦一改元祐棄地求和的政策,發動兩次平夏城之戰?
使西夏臣服。
重啓河湟之役,收取青唐地區。
趙煦身體健康一向不良,在位末期因子女接連夭折而大受打擊。
元符三年,趙煦在東京福寧殿病逝,年僅二十五歲。
在位十五年……
趙煦親政期間,在內政方面,他部分恢復熙寧、元豐時期的經濟政策。
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
但是,卻無法阻止愈演愈烈的黨爭。
對外任用章楶等人屢次擊破西夏。
逼迫西夏請和。
完成了開邊活動。
]因其統治,使宋朝國勢有所起色,故被後人稱讚爲“天資聰粹,實有爲之主”。
其早逝,被認爲是對宋朝進一步發展的,極大損失……
聽到韓成所說的話後,趙匡胤只覺無比意外。
又驚又喜。
這宋哲宗雖然年紀不大,卻和他所想的不同。
並非是那種無能之人。
雖然一開始時年幼,是太皇太后在聽政。
但是在親政之後,竟然出人意料了,乾的還是不錯。
但是很可惜,去世的太早了。
只不過區區二十五歲,人就沒了。
自己大宋,好不容易出現了兩個還算不錯的皇帝。
結果都接連老早去世……
“這孩子去世之後,是誰當的皇帝,該不會是他的兒子吧?”
趙匡胤忍住心中難受,望着韓成問。
這要真的是趙煦的孩子繼位,那自己大宋,勢必將會出現一個更加年幼的皇帝。
甚至於只有三兩歲!
“不是,哲宗無後。
去世之後,就從他剩下的那些弟弟裡,挑選了一人,作爲皇帝。
這人名爲趙佶。
後世被稱之爲宋徽宗。”
在聽到韓成說出這話後,在邊上的太子朱標不由的精神大震!
大的來了!
也不知趙匡胤聽了宋徽宗等人幹出來的事,以及靖康恥這些後,會是一個什麼心情。
能不能受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