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時間,校場內,傳來了山呼海嘯般的聲音。
“太孫!”
“太孫!”
“太孫!”
由朱案首,變成淮王,再成爲太孫。
這一切,彷彿都像是順理成章。
參天的吼聲,在這四周響起。
老爺子站在臺上,臉上露出慨然之色:“呵呵,臭小子,也不知道你會不會喜歡爺爺這般佈置。”
“但不管你怎麼想,爺爺今天都要接你回家了。”
看向這十萬大軍,朱棣深吸了一口氣,大吼道:“今日卯時,出營,隨朕一同進入應天府,恭拜太孫殿下。”
臺下,傳來齊齊的高呼。
“是!”
“是!”
十萬大軍,從未進城過。
可如今,老爺子爲了給太孫造勢,已經不顧一切了。
他想要把最好的東西都給太孫,用來彌補這十一年來的國士。
……
東宮。
太子爺早早的就爬起來了。
天還沒亮,還沒到寅時,太子爺就在牀上翻來覆去的睡不着,滿腦子都是天亮的場景。
到最後,他實在憋不住了,還是爬起身了。
“哎,醒醒,醒醒。”太子推了推身旁正在熟睡的太子妃。
太子妃眉頭微皺,嘴裡發嗲:“你幹嘛?這麼早推我,想死啊。”
太子爺一臉無奈:“告訴你個好消息,今日咱們兒子要舉行冊封大典了,過了今天之後,他就會搬到東宮來住。”
此話一出。
太子妃登時從牀上坐起,瞪大眼睛。
眼中,一點點的震撼。
直到最後,那張俏麗的臉露出狂喜之色。
手,悄然的擰在了太子爺的耳朵上:“爲什麼不早告訴我?”
“幾天前的事了,怎麼到現在纔來和我說?”
“哦,合着你和老爺子都瞞着我一個人唄?那是我兒子,親兒子!”
太子爺:“疼疼疼!”
太子妃心軟,又捨不得捏他了,故此給鬆開了,連忙起身:“快快,穿衣服。”
她慌得手腳並用,都快忘記怎麼下牀了。
可見,此刻的太子妃有多麼激動。
她穿好鞋,來到梳妝鏡面前,開始着明制華服,戴各種各樣的首飾。
莊重的場合,她不想給兒子丟臉。
“兒子,娘會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出去和你相認的。”
“到時候,娘就不哭了,娘不給你在那麼多人面前丟人。”
太子妃精心的打扮着,眼中霧氣騰昇。
前腳說好不哭了,後腳又開始哭了……
十一年的期盼,今日終於要化爲現實,太子妃感覺自己快要幸福得暈過去了。
太子爺也趕忙起身,穿好太子正裝,戴好華冠,照着鏡子裡的自己。
“太子的威儀是有了,可今兒熬了個夜,這黑眼圈卻有點難看。”太子爺嘟囔着。
……
皇城,長公主府。
長公主府內,此刻也並不平靜。
長公主早早就坐起來了,身後,袁禎正在給她梳妝打扮。
今天,她穿的是最正規的明制華服,因爲她知道,今天是她侄子冊封太孫的日子,她這個姑姑,自然要着正裝,觀禮太孫。
“十一年了,咱老朱家,終於把瞻基給認回來了。”長公主眼中有着欣慰之色。
“今天是你大哥的冊封大典,也不知道他到時候會有多驚喜。”
“我想看着你大哥一步步從紅毯上走過,一步步從宮門,走到奉天殿,見證屬於他的榮耀。”
長公主口中喃喃着,眼神中說不出的高興。
幾年前,徐皇后走時,念念不忘這個孫子,如今終於是回來了。
讓他認祖歸宗,讓他成爲大明的皇嫡長孫!
袁禎咧嘴一笑:“娘,遲早有這麼一天的。”
“這話沒錯,但也總算是盼來了。”長公主笑道。
“行了,梳妝得差不多了,我們一起去宮門等着吧。”
“是。”袁禎笑道。
話罷,母子兩人,離開了長公主府。
……
皇宮門口。
此時,寅時都還未到,宮門便已然大開。
寅時,約等於後世的凌晨三點,此時天還沒亮,四處漆黑一片。
按理來說,平時這個關頭,宮門是緊閉的。
可今日,宮門大開。
而且,陸陸續續有百官,趕到了這裡。
聚集在宮門口的百官越來越多。
他們清一色都穿着紅色的官袍,手中舉着牌子,站在宮門口,排成兩排候着。
所有的百官都不知道,今日要發生什麼,爲什麼皇爺要叫他們提前一個時辰在這裡候着。
今日,是要迎接什麼人嗎?
百官相迎?誰又能有這麼大的陣仗呢?
不僅如此,從宮門口到奉天殿的距離,一路都鋪上了紅毯,這代表着,只有君王才能走的路!
百官,只能走兩側!
兩側的百官,站在宮門口,排列得整齊。
這些朝堂大佬們心知肚明,所以對這一切自然無比。
不過,武將勳貴集團,以及其他官員就不知道了,紛紛在揣測着。
“連紅毯都出來了,這是要迎接誰?”
“皇爺搞這麼大陣仗,這是怎麼回事?”
“不僅如此,聽說今日還全城宵禁了。”
“白日宵禁,前所未聞啊。”
百官們很好奇,到底是誰,能享受到這種待遇。
白日宵禁,自洪武開國以來,都沒有過。
紅毯,一路從宮門口鋪到奉天殿,這更是沒有過。
所有的官員,不管是朝堂大佬,還是京城小官,此刻都聚在宮門口,等待相迎,這更奇怪。
但今天,一切就這般奇蹟的發生了。
楊士奇等人眼觀鼻,鼻觀心,壓抑住他們那激動的神情,又似乎略有些得意。
太孫還朝,而他們作爲太子黨,是受益最大的羣體。
這更加鞏固了太子的位置,誰還能把他給擠下來?
所以,楊士奇等人無比期盼。
餘學夔也在等待着。
便在這時,百官發現,長公主殿下也來了。
這讓他們頓時更加驚愕,到底是誰,竟然連長公主都來了。
但,震驚一波接着一波。
不僅是長公主,應天府所有的皇室宗親,全部到場。
太子爺,太子妃,壓軸出場,站在了百官的最前頭。
趙王也來了。
朱瞻壑也來了。
皇宮門口,聚集的人越來越多。
新編的御林軍也全部到場,從宮門口排到了奉天殿。
皇帝的十二親衛,也全部到場。
騎手衛也來了,他們高舉着鮮紅的大明旗幟,站得筆直。
如此場面,簡直恢弘壯大,同時又充滿了肅穆。
百官們這一刻也意識到,這可能是國之大事了。
一瞬間,官員們都肅穆了起來,緊緊地看着宮門外,靜靜的等待着。
當然,在這恢弘盛大的日子裡,老爺子也沒有忘記將瓦剌使者從牢裡放出來,前來觀禮。
他要讓瓦剌使者看看,他大明的皇嫡長孫是何人!